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的防控,是当前卫生健康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从健康中国战略的制定到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都把高血压为代表的慢病防控作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运用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来重塑医疗卫生的管理和服务,要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使我们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为了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学领域深度融合,2023年12月9日-10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2023年会暨2023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高血压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涉及到科学领域,还涉及到社会、经济和人文等领域。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医学教育家、卫生经济学家、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健康管理专家等跨行业人士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推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
开幕式:科技引领,共筑健康中国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指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推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是我们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可能性,不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管理效率,也可以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科学的依据。
高血压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刘力生教授表示,高血压作为四大慢性病之一,其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来,医学界同仁积极支持并推动高血压的防控和管理,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韩启德教授团队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管理工具包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工作,湖南长沙的袁洪教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冯颖青教授也在区域内积极地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工作。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有效防控慢性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指日可待。
韩启德院士聚焦高血压日常管理和高血压研究两大话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着重指出,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防治高血压,但其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然很低,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如果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结起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极大程度地改善现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教授表示,高血压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幸福指数。目前,慢性病防治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希望医学界同仁共同努力推进顶层设计,使其真正惠及百姓。虽然道阻且长,但大道不孤,行则将至。
Ted演讲:汇聚集体智慧,聚焦医疗、经济、人文
作为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年会的亮点之一,今年的Ted演讲无疑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盛宴。演讲者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为我们呈现了高血压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医学科技的无限可能和人文关怀的温暖。
国家卫健委生命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袁仲教授在Ted演讲中深入探讨了医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他指出,协和校训“科学即人道”正是对这两种理性的完美诠释。科学,作为工具理性,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而人道,作为价值理性,让医疗行为充满温暖和人文关怀。医疗事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在医学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副主任刘国恩教授阐述了关于三大卫生政策的经济学思考。首先,随着人类财富的增加,各国在医疗卫生资源上的投入比重也在逐渐增加,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能笼统地把医疗卫生占GDP的比重直接和国民健康水平划等号;其次,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仍然任重道远;最后,关于卫生技术的评估。经济问题是高血压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们不能对每个人的生命定价,但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对药品、医疗服务进行价值评估与定价,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医保资金的公平性,也有助于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党委书记刘玉村教授结合高血压患者以及医院领导的经历,讲述了如何走好人生路、如何定义成功。刘玉村书记指出,高血压显然不是单纯的降血压的问题,更需要平衡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感到幸福,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业务部医生运营负责人田涛先生进行了有关互联网医疗助力心血管慢病管理全周期的报告。互联网医疗是对传统医疗场景的有效补充,通过数字技术的驱动,帮助医生建立面向慢病管理的疾病全流程管理。京东健康通过智能化的AI分诊实现医患精准匹配,解决用户和医生之间信息不了解的问题。同时,还帮助医生建立完整的患者全流程健康档案,通过医生和医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基层地区的医疗诊疗水平。
主旨报告:AI赋能,重新定义医疗解决方案
科技智慧万物互联,打破想象边界,突破时空局限,生命科技深度融合,AI赋能,重新定义医疗解决方案,构建慢病管理全新格局,助力医疗数字化迭代升级,开拓创新科研新局面。主旨发言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李南方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袁洪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在“万物互联对血压及心血管的影响和作用”主题报告中强调,目前血压管理的最重要的技术基础是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而具备自动传输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在血压测量完成后,可将测量结果自动传输到云平台。随着数据的积累,通过采用算法,分析血压的变化及其原因,评估血压的管理现状,并实现对血压管理的预测和预警,最终实现血压管理的智慧化,进而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同质化和均等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详细介绍了心血管诊疗机器人研发的历史进程。他列举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发展史的经典案例,用事实表明人工智能为临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促进实现医疗的可及性、公平性、同质化和可负担性。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病防控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通过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力量,将进一步助推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
大会主持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
大会讨论环节精彩照片
5319
收藏
热点资讯排行
会讯速递
第4届胸外焦点讨论会暨第28届胸腔镜及胸部...
2023第六届京津冀急诊急救学术年会
2023队列研究及精准医学转化学术论坛暨第...
2023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医学新进展及临床应...
2022第五届京津冀急诊急救联盟峰会
2022北京市宫颈病变综合防控及诊治大会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届全国细胞病理学会议
第十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
客服热线:400-780-2600学术推广:010-56262766服务信箱:webmaster@mail.haoyi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