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全国名中医张忠德:平调五脏,养肺治喘

近年来,全球哮喘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哮喘患病率为4.2%,人数为4570万。在大家的常规认知里,哮喘治不好,由此心生恐惧。其实,通过规范系统治疗,哮喘是可防可控的。中医药治疗哮喘有独特优势,通过中药干预,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逐渐停用吸入剂。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人,跟肺病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全国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详细谈谈他的治“喘”经验。

抄方苦读,扎实基本功底

1988年,张忠德毕业后进入广东省中医院工作,同年拜师于广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甄梦初老先生门下。每当甄老出诊时,张忠德就坐在一旁抄方,老先生边看病,边给他讲解药性和医理。张忠德始终记得甄老讲六淫之邪中的“湿邪”:岭南地区春夏多雨,天热地湿,人处湿热之气交织中,病症具有以“湿”为患的特点。治湿,应分表里,如表湿用宣散法,治里湿采用化湿、燥湿和渗湿法……这种“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的独特诊疗方式给张忠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因为甄老的教导,张忠德非常重视辨证候、立治法、选方药,将其视为治好病的关键要素。

2004年,已成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为继续提升中医临床能力,师从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脱产跟师抄方学习一年,不仅掌握了晁老的“治痰十法”“治肺八法”“相反相成法”等,还将其应用范围扩展到胃痞病、更年期综合征、小儿咳喘、失眠等疾病的诊治。结合近35年的临床一线实践感悟,张忠德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临证经验,首次提出“平调五脏论”“支气管扩张症中医分期阶梯疗法”理论体系,在久咳、顽咳、久喘的中医辨治方面有独特见解。

专注肺病,创新辨治理论体系

中医学作为一门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维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医学,其理论与中国哲学密不可分,蕴含了“和”“平”“顺”“应”“适”等理念。《黄帝内经》中写道:“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张忠德认为,“五脏和而不病”,指出阴阳失调为疾病之根源。他提出的“平调五脏论”,研究的就是如何通过调和五脏保持人体阴阳气血平和。

“大部分哮喘患者问题出在肺、脾、肾。”张忠德表示,肺为储痰之器,肺气虚,不能管制“痰”,使得体内痰浊内盛。肺是保护人体的“防护门”,肺气弱,身体的防护门关得不严实(表不固),容易受到外邪攻击。脾为生痰之源,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伤到了脾,脾虚导致痰湿源源不断地产生。中医认为,脾与肺为“母子”关系,母亲生病了,就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另外,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肾不好,肺也会跟着受影响。

针对咳、痰、喘为主的难治性肺病,张忠德临证多采用“培土生金”“补肺固肾”“调肝健脾”“序贯温阳”“调气和血”等法,跳出病位局限,整体、动态辨治,认为不能仅以咳、痰、喘等肺系症状为要,而应固牢外围,打好根基,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使五脏恢复动态平衡,达到各自机能的最大化,令不适诸症自行消退。

张忠德还提出“支气管扩张症中医分期阶梯疗法”理论体系,建立三期(急性发作期、迁延不愈期、稳定期)分期阶梯治疗方案。如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期,以风寒或风燥伤肺、肝火横逆伤肺为主,表现为咳嗽、咯浓痰、痰中带血或咯血,多为外感诱发,此时要祛风散寒、化痰止咳、润肺止咳;迁延不愈期,多以肺脾两虚、气阴两虚、脾虚肝旺多见,会反复出现咳嗽、咯痰(量少、色白),平时易感冒,伴有焦虑、睡眠差等问题,治疗上,重点补肺气,佐以养阴清热。同时,配合“平肝调脾”四步法增强疗效。张忠德的“平肝调脾”四步法指的是平肝、疏肝、柔肝、养肝及醒脾、补脾、健脾、固脾,平肝喜用浮小麦、龙骨、牡蛎等,柔肝用白芍等,疏肝用柴胡、玫瑰花、麦芽等,养肝用女贞子、桑寄生等;醒脾喜用藿香、佩兰、砂仁、布渣叶等,健脾喜用炒白术、炒麦芽等,补脾喜用党参、黄芪、太子参等,固脾喜用陈皮、法半夏等。稳定期的咳嗽咯痰症状,迁延不愈,多属内伤,治疗重点是补肺、调脾、固肾。

张忠德平易近人,被患者亲切唤作“德叔”。尤其在近三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为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专家,他临危受命,14次逆行,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张忠德认为,新冠肺炎病因是“疫毒”,核心病机为“湿毒侵肺、肺肠同病、正气虚损”,并由此提出“早期扶正,全程扶正,肺肠同治,截断扭转”等重要观点,应用“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方”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重症转化率。

立冬后,注意保护呼吸道

临床经常有患者问:“咳嗽老不好,会不会变成哮喘呢?”张忠德表示,咳嗽总不好的原因很多,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鼻后滴漏综合征等。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不典型哮喘,以咳嗽为唯一主症,主要为长期顽固性干咳,常在吸入刺激性气味、冷空气、接触过敏原、运动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部分患者无任何诱因。“每年从入冬到次年清明前后,患呼吸道疾病的人特别多。”张忠德表示,这是因为呼吸道与外界环境密切相连,呼吸疾病患者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特别是对冷空气。立冬后,张忠德提醒,要重视保护脆弱的呼吸道。

第一,注意保暖。立冬前后,及时添加衣物,最好穿立领上衣,护好颈部以避风邪。平时晨起可将双手搓热后搓擦面部。此法可以很好地驱散初冬之寒。

第二,穴位按摩。主要选取膻中、天突、足三里、丰隆等穴位,这些穴位可以宣肺、化痰、平喘。具体方法:拇指或食指指腹置于穴位处按揉,力度要适中;每个穴位按揉150~200次,每天1次。

第三,隔姜灸。主要选取神阙、命门、肺俞、至阳等穴位,此法可温肺散寒、补肾定喘。具体方法:将生姜切成直径3~5厘米、厚度2~3毫米的片状,针刺姜片,把姜片置于皮肤,艾绒捏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待艾绒烧尽即可。

第四,饮橘红白果饮。取橘红5克、白果10克,将各物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40分钟,代茶饮。此为1人量,具有健脾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足部保暖。寒从脚起,脚冷时,全身都会觉得冷。足部在身体最远端,机体要费很大力气才可运送阳气、血气到足部。所以,平时要穿“好”袜子,“好”的标准是袜子长度应过脚踝。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头、颈、肩部保暖,尤其是年老体弱之人、婴幼儿及儿童、孕妇等。冬季穿半高领衣物或佩戴围巾,防止颈部受风受寒而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问题。

学会“补冬”。“补冬”并非盲目食用大补大温之品,能不能补,怎么补,还是脾胃说了算。现代人物质条件好了,不少人进入“养生误区”,迷恋冬虫夏草、燕窝等滋补品。还有些人经常大鱼大肉,这也是不对的。吃完要学会消耗,要多动多锻炼,“只进不出”,身体迟早会出问题。还有一类人,恐惧“补冬”,认为自己脾胃不好,羊肉、牛肉都不敢吃,担心“燥”。其实克服这个问题不难,吃羊肉时搭配点白萝卜就可以起到除“燥”的作用。张忠德教授的“补冬”,精髓在于合理搭配。食材方面,他常吃韭菜、香菜、香菇、洋葱、白萝卜、山药、牛肉、羊肉、鲫鱼、坚果、苹果、橙子、樱桃、栗子、核桃等,同时,搭配巴戟天、肉苁蓉、益智仁、菟丝子等温肾阳,以及当归、黄精、红枣、党参、黄芪、陈皮、白术等补气养血健脾药材来制作药膳。

起居避寒。冬三月,天地闭藏,起居当顺应自然,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晚起以顾护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求其温暖,使体内阴阳平衡。早卧指晚上11点前入睡。晚11点为阴阳交换之时,不能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阳气不能外越,一定要尽早潜藏进体内,通过早早入睡,养足体内阳气。晚起指早晨7~8点起床,上班族或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做到晚起,总原则是要比其他季节稍微晚点起床。

THE END
1.中医名家本栏目主要介绍中国名老中医排名_中国十大老中医排行榜_中国名中医完整名单_中国国家级名中医名单_中国看中医最好的地方_中国口碑好的老中医_中国看病最好的中医是谁_中国好中医等信息(中国好中医www.zghzy.com)。https://www.zghzy.com/?cate=1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济宁市中医院)薛梅2024-09-10 刘洋2023-12-08 陶以成2023-12-08 张晶晶2023-12-08 靳冰2023-12-08 尚青华2023-12-08 陆永辉2023-01-28 龙霖梓2023-01-28 高金柱2023-01-28 徐建龙2023-01-28 马晓昌2023-01-28 陈婷2023-01-28 童晨光2023-01-28 付长庚2023-01-28 https://www.jnszyy.com/list.php?class=5
3.中国古代中医十大名家中华医术源远流长,我们来看看中国有名的十位中医名家。 1、黄帝-中医基础理论 上古时期的“三皇”之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他的发明创造很多,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创造发明医药之记载。黄帝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医学里的“脉象学说”、“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598.html
4.全国名中医贾英杰做客“中医名家讲坛”分享如何预防肿瘤“中医名家讲坛”通过邀请中医名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权威的中医药知识。近6年来,已先后举办了10余场,包括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教授,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等均通过此平台向公众分享中医药知识,广受赞誉。https://yuyanwenhua.tjutcm.edu.cn/info/1004/2650.htm
5.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中医名家丨刘尚义 名家简介 刘尚义,男,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国医大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导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名老中医传承研究项目专家。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四化建设标兵”,贵州省干部保健专家。https://atcm.guizhou.gov.cn/xwzx/ttxw/202003/t20200317_55290348.html
6.国医网名家国医网,中国国医信息门户网站。网站本着“健康中国人”的服务理念,以“服务国医,造福民众”为宗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于全国人民健康事业。网站提供专业、权威、及时的健康资讯,包括中医、中药,就医指南、健康顾问、专科专家、用药指南,妇科、男科、儿科、骨科、https://www.gyw120.com/?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300
7.五十位名家名人批评中医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打败政敌的办法往往就是找一个由头诬告对方通敌叛国,会有制胜的奇效,比如袁崇焕被诬陷凌迟而死,第一代反中医旗手余云岫也仅因为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被人打入汉奸的行列。但是,支持中医的一方大多所不知道是,这样的“汉奸、卖国贼”一百年前开始就有了,一直到现在还绵绵不绝,而且大多是我们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3278429413479
8.历代中医名家名录历代中医名家名录 历代名医(1)——上古名医篇 伏羲氏 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帝王世纪》称“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数千年来尊奉其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神农氏http://lxzyyy.com/news_show.aspx?id=10&channel=contact
9.中国名家人物榜中国著名中医专家——曹天君 曹天君,男,1963年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国学名中医世家。国家执业中医师、中西医师、主任中医师、高级民间传统疗法师、高级自然疗法师、风水规划师。曹天君先生12岁在祖 医学成果 谢氏整体医学疗法创始人 — 谢荣群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http://www.lihexincai.com/
10.中医历代名家著有《时氏生理学》、《时氏病理学》、《时氏诊断学》、《时氏处方学》、《中国药物学》、《中国内科病学》、《中国妇科病学》、《中国儿科病学》、《中国传染病学》、《温病全书》、《中医伤寒与温病》、《时氏内经学》等。时逸人主张中西医相互结合,他将中西医病证分别类比归纳,用中西医两种术语描述症状,用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7/08/25/49/37/16.htm
11.国医百科国医名家论坛中国逆糖联盟创始人 逆转糖尿病专 中国当代易学名家——王作华 中医大师谢炳麟 手机13368149455 国医百科官网报道中国泥灸集团有 中国当代名医——-萧树斌 特别报道著名医疗器械发明专家-- 喜迎二十大·专题报道德才兼备 易 明眼识良医 烈火炼真金-雷超清 http://www.tastdd.com/
12.10位中医师长寿方传统中医周仲瑛(84岁,南京中医药大学前任院长) 长寿秘方:周老每周5个半天给人看病,对他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患者看病。他生活规律,不熬夜。“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淡泊名利,心平气和,很有气度。 唐由之(85岁,北京中医眼科名家,曾为毛泽东主席做金针拨障术) https://m.vodjk.com/mip/a/11184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