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医院流行这样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腻腻歪歪大内科,一钱不值小儿科,死都不去急诊科。”可见儿科、急诊科已成为医院中苦累和窘境的代名词,闻之色变。综合现今的状况,看看医生眼中的六大最累科室:
1儿科
“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干小儿科”这句顺口溜,形象的说明了儿科医生的境遇,儿科具有特殊性,孩子器官发育不成熟、表达不清楚、对疾病耐受力低,病情变化更快等特征都加大了儿科医生诊疗难度和风险。正所谓“宁治十大人:不治一小孩”,在医疗环境欠佳的当下,儿科还面临医患矛盾多发、医疗风险大等问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披藤的数据显示,儿科发生医疗暴力事件的几率比其他科室高出许多。
2心内科
心内科医生,内科中的外科医生,外科中的内科医生,百般摧残,千般锤炼,万般无奈,我们一起扒一扒心内科医生的痛。
心内科的急诊号称全院最多,在心内科睡完一个完整的觉永远是种奢侈,即使第二天睡一整天都还是头痛。
心内科医生要接触射线,比如冠脉介入,射线量很大,连续踩线时就像整个人沐浴在X线里面一样,但是每年放射科医生有放射假,心内科医生是从放射科医生那里听说还有这种休假方法。
心内科病人多数属于危重症病人,分分钟死给你看,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心累。
3急诊科
急诊科是医院最繁忙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地方,更是伤医事件最集中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患者是什么病,赶上人多时每晚都要通宵,年轻医生一个月值夜常常破20天!
最重要的是,患者及患者家属急诊科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很容易引发医闹。急诊科处于医闹的“第一防线”。
4妇产科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妇产科特别是产科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妇产科有句俗语: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畜生使。在妇产科通宵也是家常便饭,病床永远少一张,医生永远缺几个。
还记得北医三院的产妇事件么,因为妇产科每天面临的都是孕产妇,都是两条以上的人命,心理压力巨大,出了问题也最容易上新闻。
5麻醉科
中国麻醉医生缺口有多大?每1万自然人群中,美国有麻醉医生1.25人、麻醉护士1.25人;英国有麻醉医生2.8人。而中国2015年共有注册的麻醉医生7800人,每1万自然人群拥有麻醉医生0.5人。如果按照欧美国家的比例计算,中国还缺30万名麻醉医生。外科扩张太快,手术室人员配备跟不上,麻醉医生往往都是在超负荷工作。他们的累是有苦说不出,麻醉医生总是成为默默无闻的“配角”。
外科手术的时候,麻醉医生要从头待到尾,而医院里有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骨外科,却只有一个麻醉科,所以麻醉医生是哪个科室需要做手术,哪个科室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也是为什么新闻报道医生猝死多是麻醉医生了。
6精神科
精神科医生职业风险很大大,时不时会遇到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被人身攻击,话说肉体的伤痛好治,内心的平复很难。
有位医生陈述:他见过退伍的特种兵患者,只用几秒就飞越院墙;认识住在精神病院20多年的老太太,靠撒泼成了一院之霸。医院里的事见多了,她印象最深的是个年轻妈妈。女孩只有23岁,生下孩子3个月后,穿着新婚时的红裙子,带着孩子的玩具,被丈夫送到了精神病院。医生问她为什么到这来,女孩说,我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人。
只有入了这一行,才能真正体会医生的不容易,其实,哪个科室都辛苦,没有最累只有更累。
在此,为每一个认真付出的医务工作者道一声辛苦了,为你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