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助推了很多新业态的跨越式发展,“云看病”无疑是其中最夺目的之一。在去实体医院看病犹如置身险境的那段特殊时光里,很多平日里三天两头跑医院的慢性病患者,不得不转到线上寻求帮助。那些怀疑自己被新冠病毒侵袭的人,也随时从云端向大夫们咨询甄别。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的线上门诊量、互联网平台的咨询量,都是爆发式增长。老百姓仿佛一夜之间就接受了网上看病。医院的线上化进程、政策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支持度,也都有了重大突破。
“互联网医院迎来拐点”,东方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在研报中断言。资本的嗅觉一向是最灵敏的,尤其是当医保脱卡支付成为现实──线上医疗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之后,互联网医院的春天来临了。
云看病
天津近9万人次
“云看病”
在“去开药”项目下,滚动条不停闪烁:某高血压患者开药成功、某肾病综合征患者开药成功、某孕14周女士开药成功、某流行性感冒患者开药成功……
今年1月24日(除夕夜),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火速上线。到4月中旬,累计访问量超过1.3亿人次,上线医生5万多名,为全国提供免费在线咨询和诊疗服务超177万人次,我市近9万人次选择“云看病”,创造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疫情下的天津微医模式,还被国家卫健委专门发函向全国推广。
国内疫情肆虐之时,很多慢病患者复诊开药受到影响。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很快开通线上便民门诊,为糖尿病、心脑血管、消化肝病、呼吸疾病及其他疾病稳定期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提供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及送药上门服务。一些慢病患者感受到了便捷,希望等疫情结束之后还继续走线上医疗。
眼下,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海外疫情打开了快进键。3月14日,微医全球抗疫平台上线,首批6129位来自国内三甲医院的呼吸内科、感染科、全科等科室的主治及以上医师又参与海外救援。截至4月22日,微医全球抗疫平台已集结8400多名医生,服务326万人,获得170余家中国驻外使领馆推介,服务范围涉及220个国家和地区。这种空中救援模式因为便捷、避免了交叉感染、缓解了线下门诊压力,也得到了海外人士的普遍认可。
医保报销
我市率先打通
线上医保报销渠道
很多人最关心的是网上看病开药的医保报销问题。事实上,无法实现医保脱卡支付,一直是互联网医院建设所面临的痛点。
中信证券此前的研报认为,解决了医保报销,也就化解了互联网医院就诊环节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互联网医院有望从平台建设转向用户侧的更多使用,互联网诊疗也有望真正意义打通。
今年2月,天津市医保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省级层面打通互联网诊疗服务医保线上报销渠道,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在线咨询、在线诊疗等互联网诊疗服务。
在国家层面,3月2日,为方便广大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风险,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原则上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统一管理。
3月8日,经天津市卫健委与天津市医保局审核备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率先借助医保局官方APP实现了医保患者线上支付。
4月初,天津市南开医院与京东健康联合搭建的“南开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天津医保用户问诊、购药也可享受医保在线支付。两家携手构建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为包括天津在内的全国用户提供在线复诊、健康咨询、随访管理等服务。
应进行医保服务医师、参保患者电子实名认证。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必须全程留痕、可追溯,并按要求接入全市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管。
平台对接
医生电脑
与市卫健委平台对接
作为第一家尝鲜的医院,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做了充分的准备。
该医院运用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理念,构建了多维度的患者服务体系,并且将持续推进门诊功能不断细化、数据覆盖面不断扩大、数据颗粒度不断精细。“目前我院已经实现了对门急诊医疗资源、医保运行情况等实时数据监控。实现了数据对于辅助决策的支持,促进了医院管理由经验化向精准化的转变。应该说我们为实现互联网医院应用做好了技术准备。”
天津一中心医院率先开通了呼吸、内分泌、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神内、心内、肾内等医保、门特患者需求大的科室。患者可通过“金医宝”APP在线续方。医生可向3个月之内在线下相同的科室就诊过且需要复诊的患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
不仅如此,所有医务人员资质、排班、诊疗记录、处方审核、数据安全与线下进行同等监管。患者的医保支付类别和支付标准,以及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均保持线上线下一致。
为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天津一中心医院每笔互联网续方处方,都严格经院内审方及药师审核,执行与线下标准一致的处方监管。处方药品经药师审核后进行摆药,并与快递人员进行核对打包,全程不脱离药学专业人员监管。同时,针对慢病长处方,医院会把用药指导单随药品一并寄出,便于患者参阅,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和远程医疗的立体化。
在线支付
用户只需在线支付
个人承担的部分
2个小时左右,他的药品就由京东物流小哥送上门了。
探索全民医疗的新模式
一提到互联网医院,目前人们公认的运营模式有三种:实体医院的医疗资源线上服务模式(如天津第一中心医院那种)、医联体共同线上融合服务模式、集聚医生资源的平台服务模式(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
据公开资料,我国现有12081家二级、三级医院。截至目前,拥有互联网医院牌照的不到700家。后疫情时期,必然会有更多的医院跑步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医疗迎来了真正拐点,在资本眼里就是莫大的商机。华宝基金的最新报告指出,“预计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规模将突破940亿元,行业未来将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
互联网医疗的大门推开,哪些人群最受益?天津药研院的几位医生认为,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及其家属应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院方也会因为这部分患者的分流而轻松不少。
“已经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的核心需求之一,就是定期开药。在线复诊确实能为患者提供便利,且电子处方经审核后可以通过医保在线支付在医院药房下单,交由社会配送力量送达,或者患者直接拿着订单到线下药店取药即可。”天津药研院的王大夫说。
慢性病的人群有多大?在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保办公室主任敖虎山曾透露,中国现有近2.9亿心血管病患者,1亿糖尿病患者。
一些常见病患者、偏远地区患者,也将是最受益人群。
互联网医疗的春天来临了,虽然在具体推行中还有一些难题要攻克,但前景让人无限向往。(岳付玉廖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