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及运营模式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未来实现在线医疗、在线咨询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未来增长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如果您对童鞋感兴趣,就快来看看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医疗应运而生。本分析旨在总结当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为从行业、用户、竞品等角度探讨好大福未来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奠定分析基础,希望探寻好大福的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医疗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共享、传递医疗资源、服务和信息,改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可及性的一种新兴医疗服务形式。互联网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线医疗问诊、远程诊疗、电子病历与数据共享、在线预约挂号、智能健康管理、在线药品采购与配送、医学知识普及、医疗大数据分析等。。主要运行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互联网医疗运营模式

一、行业简要分析一、市场趋势及预测

(一)行业规模和社会环境:

1、市场规模

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230亿元,同比增长43.87%。预计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99亿元,其中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占比约25%。此外,受疫情影响,互联网医院数量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315家增长到2022年的1700家。同时,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先降后升,现在已达到3亿人。

图2互联网医院累计数量

图3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变化趋势

2、多项政策措施助力推动互联网医疗规范发展

2016年,“规范和推广‘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被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颁布正式开启大门国家政策层面的互联网诊疗。“绿色照明”行业标准初步建立。

202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和“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提出了“一站式服务”、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旨在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远程医疗标准化试点方案的通知》也明确提出开展远程医疗标准化建设试点方案,为互联网医疗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2021年《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推动“互联网+”医疗保险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明确了“互联网+”医疗保险服务发展的具体要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的“互联网+”医疗保险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保险服务。

2022年、2023年,我国国家政策相继出台,如《国家卫生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互联网诊疗监管规则(试行)》等,再次明确了国家的坚定承诺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推动和支持态度,使行业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开启了行业严格监管、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3、技术上,GPT、医疗物联网等LLM模式有望帮助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

3.1以下是chatGPT关于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医疗中的作用的回答:

3.2医疗物联网

(01)定义:医疗物联网(IoMT)是通信网络向医疗场景的延伸。通过传感和通信技术,将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各种智能设备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支持医疗服务和医院运营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分析应用,从而实现医疗场景中人与物、物与物通信的网络化。

(02)医疗物联网助力提升互联网医疗:

推动AI+医疗发展:AI+医疗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医疗安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疾病风险预测、健康管理、药物发现、等,并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AI开发厂商超过百家。这些智能应用需要与患者建立有效连接,实时收集大规模、多维度的原始新鲜患者数据,推动医疗物联网的广泛连接,加速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在线健康监测:通过医疗物联网技术,患者可以使用智能穿戴设备或家庭医疗设备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些设备可以将数据上传到互联网医疗平台,供医生在线查看和分析。跨区域远程诊断:医疗物联网可以实现跨区域远程诊断服务。患者可以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与专家进行视频会诊,专家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患者的实时健康数据,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个性化健康管理:医疗物联网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基于实时患者监测数据,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生成个性化的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建议。

4、人口老龄化和社会隐私意识的增强将使互联网医疗行业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行业快速发展,成为人们获得医疗服务的重要方式。后疫情时代,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互联网医疗产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将面临更多挑战。例如,老年人群体对数字技术和智能服务的接受程度较低,这将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市场环境、用户及竞争格局的变化:

1、市场环境

(01)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需求侧和供给侧稳步发展。

A、需求端:疫情推动医疗服务线上转移,在线用户数量增加并形成习惯。

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网民规模和使用率先降后升,目前已达3亿人。

B.供给侧:平台与医生形成价值共创经营,关系健康发展。

(02)互联网医疗良性生态价值链构建初见成效。

互联网医疗生态价值链包括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保险、在线公共医疗服务等,以及各附属业务板块。这些创新医疗场景的出现,与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玩家的价值链布局密不可分。

图4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生态系统

图5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生态系统

(03)加强与线下医院的数据联动和业务协作,推动融合发展是新趋势

用户对线上线下融合的医疗健康新格局有了更高的期待。未来,轻症、慢病的诊疗需求将通过在线医疗平台等新入口、新渠道来满足,而线上难以解决的疾病将通过新入口、新渠道来满足。沉先生将到实体医院进行跟踪检查和诊断,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将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这种一体化模式要求线上医疗平台和线下医院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全面联动,以方便流程中的转诊、审评等行为;另一方面,两者需要加强业务协作能力,同时完善支付方式。进行优化,共同完成患者流量和医疗资源的畅通,进而形成贯穿诊前、诊中、诊后各个环节的“医、药、保”完整的医疗服务模式。

图6中国互联网医疗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04)对于行业来说,要努力实现服务多元化、精细化发展,回应消费者关切:(1)提高服务广度(2)增强服务深度。

图7中国互联网医疗横向和纵向发展路径

2、行业用户分析

(01)用户画像:

主要使用在线医疗服务的人群是25-35岁的青壮年人群,学历较高、收入稳定。使用的主要动机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降低患病风险。

近三年开始使用在线医疗服务的用户数量逐渐增加。10%的用户每天在线医疗健康服务花费约301-1200元。

(03)主要使用要求:

(4)认知度和信任度:

3、竞争格局

互联网医疗赛道存在多种服务和运营模式,不同细分领域的竞争对手和竞争格局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后续分析主要针对好大福在线的产品分析,因此本文的竞争格局分析将主要针对在线咨询细分市场进行。在《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允许的范围内,目前互联网问诊平台主要有三种模式:

(01)医生自建互联网医院参与度低

在政策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实体医疗机构自建互联网医院掀起热潮。不过,多数受访医生认为,疫情期间实体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发展趋势将难以为继。原因是:

建设这个有三个动机,但在后疫情时代,没有一个是可持续的:一是来自政策倡导,二是响应政府在疫情期间免费义诊的号召,三是应对疫情疫情期间线下诊疗大幅下降。实体医院对于打造自己的互联网诊疗平台态度矛盾。一方面,互联网医院可以吸引患者,扩大医院的声誉;另一方面,在线诊疗对实体医院收入的贡献有限。医院最大的收入仍然依赖于检查和住院手术,因此有限的医生资源必须得到最大程度的投入。最有效的线下诊疗中,我院自建平台的功能还不够完善,用户体验较差,医生参与线上诊疗的激励也很有限。“用爱发电”是不可持续的。实体医院自建平台的诊疗费用水平也较低,难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

(02)第三方平台

基于平台的互联网医院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包括专科评估筛选、患者流量反馈、医生品牌和内容推广、服务等级建立、诊疗软件持续更新、及时透明的薪酬结算、医疗服务等。协助。医生接触到更多患者等。

在第三方诊疗平台的选择上,除了中医习惯使用有药材供应能力的平台(如甘草医生、小鹿医疗中心、药虾子等)外,西医常选择较大的互联网平台,包括京东健康、好大夫、春雨医生、微医、小河医生、百度健康、爱文健康等。

(03)市场份额分析

具有一定规模的在线医疗咨询业务App主要有好大夫在线、鼎香医生、春雨医生、微脉、京东健康、平安健康、微医、健客医生等。由于缺乏各公司的具体数据,无法根据营收来判断在线医疗咨询市场的竞争格局。本次分析主要利用七麦网APP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各App在医疗类目下的排名依次为:好大夫在线7、丁香医生13、平安健康14、微医19、春雨医生38、微脉35、京东健康44、小河健康61、健客医生109。因此,可以从本次排名中可以看出,从App下载量来看,好大夫在线的用户数在在线医疗咨询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同时大致可以划分为第一梯队(好大夫在线7、鼎祥医生、平安健康、微医)、第二梯队(春雨医生、微脉、京东健康、小禾健康)和第三梯队(健客医生等App),在线医院App均不处于前列。

THE END
1.互联网医疗平台运营模式研究互联网医疗平台运营模式研究 谭泽波 开通知网号 【摘要】: 在互联网经济和大数据应用等多元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迅速,拓展出了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应用场景。受2019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医疗平台企业又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通过高效的运营策略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是企业立足互联网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13-1021130163.htm
2.2024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协议.docx2024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协议本合同目录一览1.协议背景与定义1.1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1.2建设与运营服务1.3合作双方1.4合作目标2.服务内容2.1平台设计与开发2.2系统部署与维护2.3技术支持与升级2.4运营管理2.5咨询服务3.合作期限3.1开始日期3.2结束日期3.3续约条款4.技术标准与要求4.1平台功能要求4.2数据安全标准4.3用户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9165336.html
3.「北京互联网医疗运营专员招聘」配合中医编辑进行孔医堂互医相应专业内容与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内容方面的策划及运营; 任职要求: 中医及相关专业背景、善沟通,有医助工作经历的优先; 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有良好的文字书写、编辑加工能力; 熟悉主流互联网医疗平台,有相关平台的运营经验; 职位福利:带薪年假、节日福利、餐补、五险一金 以担保或任何理https://m.zhaopin.com/jobs/CC354074514J00312399211.htm
4.浅谈互联网医疗线上运营框架医院经营医管攻略浅谈互联网医疗线上运营框架的内容由罗国卿撰写,详情: 常规运营 微信端、小程序端、App端、社群 一、微信端公众号: 1、日常文章推送 2、评论互动活动 3、消息模板推送 4、粉丝福利活动,配合平台 http://zl.hxyjw.com/arc_47141
5.以宁波云医院为平台打造“互联网+医疗降”城市样板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需要市场化手段来配合推动。宁波云医院平台从建设、运营到发展,一直尊重市场发展规律,选择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成熟运营经验的企业来支撑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引入运营企业,成立本地运营公司为所有医疗机构的线上服务提供线上宣传推广、线https://jkzg.cpdrc.org.cn/show/6393.html
6.医疗行业的私域怎么做?医疗行业如何做私域运营?互联网医疗是指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医疗咨询或服务,通过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在线疾病咨询、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为民众提供更便捷的医疗知识普及与医疗服务。获取更多私域运营案例,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医疗与电商平台结合紧密,行业产业链得到延伸,互联网医疗潜在巨大规模得以激活。 https://juzibot.com/blog/2319/
7.互联网+中医药平台法律风险规制及建议导语:互联网+中医药平台法律风险规制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互联网+”中医药平台兴起,大量资本投入市场,刺激线上医疗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疫情爆发后,“互联网+”中医药平台的优势彰显,有https://www.gwyoo.com/lunwen/yaoxuelunwem/zhongyiyaolunwen/202107/744233.html
8.互联网+医疗演讲稿(通用8篇)(四)建设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 建设县互联网医院平台,为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统一、规范的平台支撑。县医院要开展互联网医院业务。到2022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五)建立区域处方流转共享平台。 建设区域处方流转共享平台,构建医疗机构医师电子开方、药师电子审方、药品零售企业配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bia3xm.html
9.线上诊疗平台需要哪些资质(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运营要点)线上诊疗平台需要哪些资质(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运营要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线上诊疗服务已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捷性,还大幅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诊疗服务更是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逐步完善,线上诊疗服务将在https://www.miibt.com/show-144-5424-1.html
10.智慧医疗:医院信息如何互联怎样互通?重视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选择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是医院流程智能化和管理精细化的基础支撑。作为医院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工具基础,选择合适的信息集成平台是满足国家政策要求、推动运营管理体系完善的重中之重。 医院互联互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说临床应用系统部署建设属于信息化初级阶段,那么互联互通就属于中高级阶段。http://www.schia.cn/show.jspx?id=2786
11.大盘点国内19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状况里程碑事件:2013年12月,北京环球佳平医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融资情况:2014年3月,北京环球佳平医疗对外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A轮投资,红杉资本等投资。 15、趣医院:移动互联网上的就医咨询与服务平台 基本情况:2014年5月,趣医网由李志创立,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趣医网的核心平台性产品“医院+”平台,致力https://www.iyiou.com/p/26820
12.郑州医疗公司网络推广外包代运营2000融河矩媒核心创业团队来自指名互联网和广告传媒企业,具有十多年企业互联网服务和运营经验,所以我们能更好把握企业需求,为您精心锻造每个项目。融河矩媒企业网络营销推广服务一览:A)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网站建设/小程序开发+产品策划企业网站建设 公司新闻http://zhengzhou0174427.11467.com/product/20519533.asp
13.内容运营自媒体平台 SHORT VIDEO 项目名:多渠道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豆瓣、知乎等) 行业:医疗健康机构/公众号代运营·内容定制·知识付费·广告推广 服务模式:个人微信公众号及商城代运营 服务内容:内容定制、知识付费、产品服务、广告对接 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增长迅速,尤其是拥有超10亿用户https://www.lcshmedia.com/?page_id=32715
14.京医通运营方自曝“弹尽粮绝”北京最大挂号平台缘何陷入窘境?作为拥有官方背书且面向活跃市场的知名互联网医疗平台,“京医通”掌握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医疗数据以及资金结算等关键内容,其盈利能力缺失究竟是模式问题还是运营能力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表示,目前互联网医疗在国内的发展面临市场热情高涨、民众需求迫切,但没有找到有效盈利模式的窘境,对于像京医通这类带有公共服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4202348988878.html
15.从管理企业到管理互联网医院:管理和运营只是驱动力,医疗能力和杏仁互联网医院院长包括正院长和副院长,正院长由杏仁医生创始人兼CEO马丁担任,副院长由曾运营过腾讯多个明星产品数亿用户的杏仁医生创始人兼COO徐琳女士担任。 马丁拥有超过十九年的医疗领域的经验,包含临床,医院管理和医疗信息化。他是专注于医疗健康及技术的专业人士,拥有运营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网络平台杏仁医生(42万https://www.36kr.com/p/1721605488641.html
16.互联网医院运营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负责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整体运营、渠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日常运维管理等工作的策划和实施管理,推进平台的商业化安全运营;5、通过互联网运营,实现流量提升、活跃度、用户留存等端运营目标;分析和挖掘市场需求,提供分析报告,不断改进和提升线上产品服务的营销策略;任职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医疗、计算机、市场营销等https://www.jobui.com/gangwei/hulianwangyiyuanyunying/req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