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问诊被指花“冤枉钱”互联网在线问诊乱象调查医生焦雅辉医疗服务医疗机构

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郭佳丽)因患有多年糖尿病导致眼底病变,王悦在本地医院看过后,想找大城市更权威专家进行诊断。

数月前,病友向她推荐了“好大夫在线”问诊平台。她在平台支付72元购买了图文问诊服务,包含60元医生问诊费和12元平台服务费,并上传了7张病情图片。

王悦说,等待几个小时后,她得到医生的回复却是“看不清”。“网友在平台上说,这名医生很热情、医术高明、态度好,到我怎么就变了?我觉得自己被骗了。”她说。

在某投诉平台上,关于在线问诊平台,医生回复敷衍、不及时、用户付费得不到相应的服务、退款难等问题,投诉数量超千条。

另外,根据《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然而,记者在“好大夫在线”和“百度健康”体验后发现,明确告知医生是首诊后,依然可以付费成功,医生也正常接诊,但在隐蔽处会标注“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和“回复仅供参考”。

为强化“互联网+医疗”法律监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服务内涵、准入、执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

网上诊疗是花“冤枉钱”?

同王悦一样,林鹏也在“好大夫在线”遇到类似情况。

林鹏告诉记者,以前家人在“好大夫在线”进行多次问诊服务,觉得医生回复还不错。这次他专门挂了专家号,希望得到更专业的诊疗。“全程通话不到3分钟,医生建议我去线下看一下,没有给出任何针对病情的专业分析。”

林鹏说,这次问诊费用是140元,120元是医生的服务费用,20元是平台服务费。

“平台收取服务费,理应解决用户需求。”林鹏说,他这次问诊未得到任何有价值信息,向平台投诉,并要求退款,“但我找不到退款窗口,只有客服对话框,回复慢且内容形式化。”

记者查看消费者多条申请退款的投诉,客服回复的拒绝退款内容相似。其中,多数消费者得到的回复是:“医生当天接诊并查询了您的病情资料后,已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给出了指导和建议,为您分析了病情,给出了初步的诊断……”

平台客服针对无法退款作出的解释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分析称,是否可以申请退款,关键在于医生是否实施了诊疗行为。如果医生仅询问病情,未做实质性诊断和治疗方案,也未开具药方,则可以认定双方之间不是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而是普通的服务合同,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进行维权。

“因为双方缺少对于服务质量标准的约定,退款请求缺乏法律依据。”邓勇说,消费者主观认为,所购买的问诊服务不符合服务标准是缺乏证据佐证的,如果对方完整地履行了合同,也不存在欺诈消费者等非法行为,很难进行维权。

在某投诉平台,有消费者投诉称,因为当地医疗条件较差,在线上问诊平台选择了264元的“一问一答”线上问诊方式,结果得到的回复是:“建议上医院检查”。

“对患者家庭来说,花费264块钱结果没得到有价值回复,我不能忍受花这种‘冤枉钱’。”上述消费者说。

违规首诊是互联网医院通病?

对于在线问诊平台中的首诊问题,《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时,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需要医务人员亲自诊查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杨鹏表示,他曾多次在“好大夫在线”首诊,比如孩子发烧、妇科类、肺病等问题,“我都在平台问过医生,没被拒绝过。”

6月28日,记者在“好大夫在线”随机选择了一位皮肤科医生问诊,在资料填写的第二条需要选择“本次疾病去医院就诊过吗?”在记者选择“没就诊过”后,依然可以付费成功。随后,在记者未上传任何病例资料的情况下,医生正常接诊并给出诊疗意见。

此外,记者就甲状腺结节的问题在“百度健康”问诊。平台询问“是否需要补充患处、用药、检查报告等图片”,在未上传任何病情图片情况下,记者就进入付费问诊页面,对话框中还隐蔽出现两行小字,“如非复诊,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百度健康表示“如非复诊,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王鑫月律师表示,《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所规范的对象是医疗机构及在医疗机构注册的医生。但是,平台不一定是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可以和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进行互联网诊疗活动,因此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监管仍是灰色地带。

2018年,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曾就“是否允许疾病进行在线咨询、如何界定是咨询还是问诊,如何界定初诊还是复诊”问题答记者问。

焦雅辉表示,在线疾病咨询和在线疾病诊疗,这两个之间确实有一些交叉,疾病在线的咨询不属于互联网诊疗的范围。互联网诊疗是医生对疾病下诊断的结论,并且要提出治疗方案,按照文件来进行管理。只是提供一些疾病咨询,比如说你这个要少吃盐,或者要注意多运动,提一些这样的建议,没有明确诊断和治疗,这些是属于咨询。如果明确诊断某种疾病,然后告诉患者要吃什么药,或者要到医院做某种治疗,就属于诊疗的范畴,要按照互联网诊疗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平台医生“敷衍”消费者?

“好大夫在线”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7月,好大夫在线收录了国内10000余家正规医院的89万名医生信息。其中,26万名医生在平台上实名注册,直接向患者提供线上医疗服务。

同医院、同级别、同科室医师问诊费用对比

“对我们来说,看病花了不少钱,每一分钱都很重要。让人气愤的是,钱花出去了,购买的服务没什么价值。”王悦说。

互联网医疗平台工作人员苏雅认为,“用户体验差”作为投诉的重灾区,这与线上线下的沟通方式有关。受限于线上沟通的方式,医生不可能用长篇文字去解释,只能挑重点来说。在线下,医生和患者面对面沟通,一分钟就能输出的信息和内容很多,所以这个体验感本身不一样。

北京某医院实习医生范哲称,在互联网远程问诊咨询服务中,医生掌握的资料并不多,出于职业要求,不能随意给出结果或意见,以防造成误诊。在患者看来,自己付出金钱希望能买到有价值的回复,这种带有“消费”性的咨询,就让人觉得医生回复“敷衍”。

记者注意到,为了解决该问题,互联网医疗问诊平台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推行医生团队模式、嵌入预问诊、AI辅诊等工具,帮助医生更加高效地获取患者资料。

亟需平台、患者和监管方面形成合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同比增长21.7%,成为去年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兼CEO王航曾表示,在这个行业,患者的终极投诉是“医生回复慢、回复太简单”。对此,他表示只有改变服务供给侧结构,通过搭建团队工作模式、建立预问诊机制、培养更多医生助理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据媒体报道,“先药后方、AI开处方药、隐私泄露、虚假宣传、收费缺乏标准等问题这些年来也屡见不鲜。

在苏雅看来,目前,线上问诊的一些乱象不断出现,说明对互联网健康问诊平台的监管仍不完善,需要平台、患者和监管方面的共同努力。

为了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就互联网诊疗服务中涉及到的基本事项起到了规范作用。

THE END
1.好大夫在线好大夫在线收录全国1万多家医院,93万医生,医生出停诊信息随时在线查询。28万公立医院医生注册、认证,开通自已的“网上门诊”、医生本人在线接诊,患者在家也能看专家,线上处方,线上药房,药品配送到家。家庭医生长期照护,体检报告专家解读,给你专业的分析和建议。大https://www.haodf.com/
2.微医擅长: 心绞痛诊疗,冠心病介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图文问诊¥688视话问诊未开通 沈雳 丁正同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评分9.8问诊量3690 擅长: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抽动症、肌张力障碍、共济 图文问诊¥300视话问诊未开通 https://yzszyy.guahao.com/
3.抚顺市中心医院推出线上诊疗服务抚顺市中心医院推出网上诊疗平台,在新冠病毒防控特殊时期,为广大患者提供线上诊疗服务,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全部科系。市民足不出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咨询问诊。抚顺市中心医院愿与抚顺市民共同创造健康美好生活!https://www.meipian.cn/2qvv2feu
4.国家卫健委:开展网上诊疗的医生必须有3年临床经验央视网消息:9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专题发布会,就近期出台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关于互联网诊疗的文件当中是提到医生在开具在线处方的时候需要有电子签名和药师审https://news.cctv.com/2018/09/14/ARTIzPBbzIThts7TKCtUyOR4180914.shtml
5.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诊疗正式上线开启“线上诊疗”城市日前,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诊疗正式上线。本次上线的科室包括心内科、内分泌科,运行平稳后将逐步扩大至全院各临床科室。 不同于网上咨询,互联网诊疗能够覆盖患者复诊的主要流程,支持在院病历调阅、在线问诊、检查检验开具、处方开具、电子病历书写等功能。医院后续还将实现“点对点”药物配送,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全方位https://m.chinaxiaokang.com/wap/chengshi/2020/0526/970866.html
6.便捷购药,轻松就医互联网医院网上诊疗使用指南上线啦1.请在申请开药后,注意接收支付提醒。接到提醒后尽快缴费。 2.在订单支付过程中,如出现“定位失败”等相关提醒,请打开手机GPS(定位服务)功能。 3.更多相关信息,请阅读申请开药前弹出的《开药门诊服务协议》。 04 网络门诊 / 线上诊疗 温馨提示: https://www.gzpfs.com/news/37149810310.html
7.家长注意!重医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开通在线处方送药上门服务据悉,在整个互联网医院服务过程中,执业医师的每次诊疗行为、执业药师的每次审方行为都将严格遵循医院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且接受重庆市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全程监管。 将开通常见病、慢性病网上诊疗 2月18日,来自重庆、云南、四川等不同省市的复诊患者家属,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医院向风湿免疫科安云飞、神经内科洪思琦、肾脏https://www.cqcb.com/hot/2020-02-20/2194599_pc.html
8.“在家看病”真的实现了!上海首批6家公立医院挂牌互联网医院与此同时,问诊、处方、随访、药品配送等网上诊疗的所有环节都“有迹可循”,势必倒逼医疗机构进一步把重心向精准诊断、提升临床治疗手段等方面转移,也将重塑出更高效就医秩序。 【提醒】37家市级医院开启“线上、线下”两线作战模式 上海首批公立医院挂牌“互联网医院”,但其实,市级37家医院均已推出“互联网+医疗”场https://www.whb.cn/zhuzhan/yiliao/20200302/329651.html
9.复诊15分钟线上结算药物邮寄到家!北京医疗机构加大线上诊疗→目前,在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的21家市属医院,自费患者所有费用均可实现线上结算。其中,多个医院实现了与医保系统的对接。此外,各市属互联网医院还免费提供网上诊前咨询服务。 来源:北京新闻 北京市卫健委19日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为京外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 https://m.btime.com/item/47tmelsdsbg9cko518eins372b7
10.皮肤病“网上医院”开通:医生业余时间视频诊疗快递药品“现在,患者打开App,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就诊的医院和医生,我们的设想是将来能够像一些叫车软件一样,由系统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近分配医生,而首诊医生在发现无法处理此病例时,可以通过系统转至上一级医院专家。”赖永贤表示,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实现了皮肤病的全国在线分级诊疗的真正落地。“网上电子处方的开通,大大减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