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意义重大,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下五个方式值得借鉴:
1.充分利用社会工作人员
2.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增强居民互动
3.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中心可通过对接高校领导层或者大学生自治组织——各种社团来吸引大学生参与社居家养老服务。可在学校开设实践课堂,将学生在社区服务老人志愿服务作为该项课程的内容之一,与学分挂钩;提供大学生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对接接口,依托高校自有志愿组织或者专门组建新的组织负责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如入学生为老人服务与优秀三好学生等挂钩,对参与社区为老服务表现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入党、就业等。以上需要企业与高校进行充分沟通,注重校企合作。
4.充分利用外部医疗资源
对接医疗资源,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合作关系,解决老人就医医保问题。
5.开展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互联网+居家养老”在保留居家养老易于被老人接受、子女较好照顾老人等优越性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带来的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等功能,还能够使居家养老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
(1)基础的数据库系统建设。就目前看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需要具这些基础的数据库。一是老人基本信息数据库,二是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信息数据库,三是老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四是社会养老资源共享数据库。这些基础数据库可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相互联通,做到数据的实时共享、互通互联,进而建立覆盖省、市、区、街道、社区“五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2)养老服务子系统的建设。一般而言,服务子系统按照服务类型进行,包括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收集与分类系统、老人生活照料服务管理系统、老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老人社区活动管理系统、养老服务监督与评价系统、社区养老机构管理系统、社区医生管理系统、社区养老志愿者管理系统、政府养老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紧急呼系统、风险防控系统、其他养老综合服务系统。每个养老服务子系统都具有其特定的功能。
总之,这两个操作系统需要统一集成和整合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网络互联进行信息的即时交换和更新,从而打造一个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