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根据侵袭性肺真菌病分级(3级)诊断标准,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
确诊只需具备组织学或无菌体液检测确定的微生物学证据(涂片和培养),不涉及宿主因素;
临床诊断需综合考虑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证据3部分;
拟诊是符合宿主因素、临床特征,缺乏微生物学证据者。免疫学检测血清中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阳性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根据感染途径不同,可分为:
根据感染的真菌种类不同,可分为:
1.肺念珠菌病
是由白色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下呼吸道真菌病。肺念珠菌病临床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2)肺炎型;
2.肺曲霉病
可由多种曲霉引起,烟曲霉是主要致病原。临床上肺曲霉病可分为五种类型:
(1)侵袭性肺曲霉病;
(2)气管支气管曲霉病;
(3)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
(4)曲霉肿;
3.肺隐球菌病
由吸入环境的新生隐球菌引起,多发于免疫抑制宿主,如艾滋病患者,约20%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
无
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处于上升状态,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可以治愈,根据感染真菌种类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否
是
人体发生真菌感染的部位较多,其中最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的就是支气管和肺部,占到真菌感染总数的50%~60%。
2.肺曲霉感染
(2)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常表现为频繁咳嗽、胸痛、发热、咯血;
(3)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长期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起病多隐匿,可有发热、咳嗽、咳少量白痰或并有气短、胸痛、血痰、体重下降、盗汗等症状,亦可无症状;
(2)散发型或现代型:初期表现食欲缺乏、体重减轻。继而出现干咳、发热、发绀、呼吸困难。
呼吸内科、感染科
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所以当出现发热、无食欲、咳嗽、乏力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诊断及治疗。
1.血常规:用于了解感染程度;
2.血清学真菌抗原检测: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阳性需考虑曲霉菌或念珠菌的侵袭性感染。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阳性提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隐性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提示新型隐球菌感染;
3.病原学检测:采集痰液、分泌物、气管内吸引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镜检或标本培养,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4.核酸检测:应用PCR技术检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75%,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6.肺组织活检:被称为“金标准”,可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细针抽吸、开胸肺活检、经纤支镜肺活检、经纤支镜防污染毛刷获取标本。常见致病真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如下:
(2)毛霉菌病:无色素(透明质酸),广泛的无隔菌丝,是毛霉菌病的可能证据;
(6)光滑念珠菌:不产生微丝或假菌丝。
可以治愈,根据感染真菌种类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1]。
大多数患者经早期规范化治疗后痊愈。
药物治疗无效且病情进展危及生命可切除感染严重的肺叶。
由于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治疗周期有所不同。大部分患者治疗周期为2~4周,病情较重者可能需要3~6个月。
肺部真菌感染治愈后,一般无需复诊。
肺部真菌感染非传染性疾病,不会传染给他人。
1.保证营养,给予高热量(肉类、糖类)、高维生素(水果)、高蛋白(鱼肉、瘦肉、鸡蛋)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2.禁辛辣食物(辣椒、大蒜、葱)、油炸食物。
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个人卫生,开窗通气以及避免劳累。作息规律,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