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名医姜涛:揭开抑郁症黑箱(全文)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编者按】

姜涛,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副教授,现任北京安定医院第八病区主任。专攻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方向为精神药理学。安定医院抑郁症研究治疗中心研究者之一。

抑郁症是最能摧残和消磨人类意志的一种疾病,它对人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可是,至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还非常初级。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治疗路径、预防预后,仍是一个黑箱。世界各国对于抑郁症,至多是对症治疗,远不是对因治疗,还停留在经验和摸索的阶段。

抑郁症正离人们越来越近。了解抑郁症,科学对待抑郁症,是抑郁症治疗和康复的前提。为此,财新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专事精神类疾病临床治疗的主任医生姜涛。

认知

人类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以及对药物治疗抑郁症路径的认识还很模糊

财新记者:您诊治精神类疾病23年了,这几年,您感觉抑郁症患者数量在增加吗?

姜涛:比以前大幅增加。有两个原因:一是诊断标准变化了,过去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过于宽泛,对抑郁和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过于严格,很多心境障碍患者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现在就给他们摘掉精分的帽子,回归为抑郁症;二是这几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确实逐年上升,大概以10%的速度在增长。

财新记者:为什么?

姜涛:这和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有关。抑郁症跟外界环境的关系比精神分裂症要紧密得多。

财新记者:竞争压力、生活节奏本身会造成抑郁症吗?

姜涛:不会。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遗传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其中决定因素实际上还是生物学因素,即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的遗传度达到80%,就是说,如果你携带致病基因,那么发病的可能性达到80%。

因此,如果你本身有家族史,基因有缺陷;加上性格有压抑、环境压力大,再遇到什么大的刺激,就可能爆发抑郁症。

也有人得抑郁症,找不到任何原因。没有家族史,生活没有压力,性格也很好。那可能是存在基因突变。

财新记者: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抑郁症基因?

姜涛:这不好判断,因为抑郁症的基因没法确定。目前对抑郁症的认识,还没能深入到细胞里面,只停留在现象学的范畴。

财新记者:但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精神类疾病,无论是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还是精神分裂症,都跟大脑的神经递质有关系?

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多了或是少了,就会表现为抑郁症、双相或者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脑疾病。

现在倾向于认为,抑郁症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的异质性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它们各有其发病的原因和机制,无法用一种病因和机制来做出解释。

财新记者:能不能通过显微镜之类的仪器看清楚?

姜涛:这个东西太微观了,实际是在中枢神经细胞的细胞器中。它的变化,发生在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里头。现在还没有仪器能观察它。

财新记者:这方面科研进展不快?

姜涛:美国在十年前,做了一个“脑风暴”,专门研究神经系统,投了很多钱,最后没有取得什么有创造性的成果。

财新记者:中国呢?

姜涛: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这方面研究进展更差一些。

财新记者:有人说,人类对大脑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这符合实际吗?

姜涛:对。我还听说一句话:人的大脑中有100亿个脑细胞,宇宙也有100亿颗星星,但目前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还远不如对宇宙星球的了解。

财新记者:也就是说,我们对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及对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路径的认识还是很模糊?

姜涛:我再打一个比方吧:糖尿病也很难治,如果说当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达到近代的话,对大脑疾病的认识,恐怕还停留在公元前。

诊断

如果为精神疾病画一个谱系,那么抑郁症在最左边,精神分裂症在最右边,双相情感障碍在中间。从左到右,越来越脱离社会

财新记者:如果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还这么粗浅,那么治疗岂不是没什么把握?比如,第一步,如何诊断?

姜涛:诊断确实是一个难题。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不能靠化验和仪器,主要靠问诊。而问诊,主观性很强。比如,有个大夫他自己得过抑郁症,他有可能主观地把好多人都看成是抑郁症。

抑郁症和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有时候因为症状有交叉,所以鉴别诊断很难。如果误诊,治疗效果会适得其反。

在抑郁症知识未普及前,约20%的抑郁症患者因伴随幻觉和妄想,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对抑郁症认识提高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又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发作,就是平常所说的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它和抑郁症虽然都属于心境障碍,但在治疗原则上显著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高于抑郁症,如果按照抑郁症治疗,一是对抗抑郁药物有抵抗而让人感到难治;二是解除抑郁后,会导致转向躁狂,发病频率明显加快。发作频率越快,治疗难度越大,患者自杀风险越高。

财新记者:要做到正确诊断,有什么样的原则?

比如,抑郁症、双相和精神分裂患者在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及社会功能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抑郁症的病人其实更接近正常人,你和他交流,能感受到他和正常人很接近,思路很清晰,他的痛苦体验也很高;双相情感障碍就有一些脱离主流的表现,会有一些精神病症状掺杂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上没有正常的思路,情感表达很糟糕,完全游离在一个正常人群之外。

如果为精神疾病画一个谱系,那么抑郁症在最左边,精神分裂症在最右边,双相在中间。从左到右,越来越脱离社会。

财新记者:那误诊率高吗?

姜涛:应该挺高的。像北上广这几个城市,识别率比较高。一些偏远的基层医院,误诊就比较多。

用药

抑郁症临床表现有多种变异性,不同的药,药性有差别;同一种药,不同的病人反应也有差别。选药时,既要把握某一种药的药性,又能合理评估它对于病人的效果

财新记者:诊断容易出错,用药呢?

姜涛:用药也很复杂。刚才提到,抑郁症和大脑内三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编者注)的浓度有关。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大都是针对这三种神经递质开发的。

最早的治疗抑郁症药物异烟肼的发现,纯粹是一个偶然。当时的异烟肼是抗结核病药物,可是在做药物实验时,意外发现结核病患者服用异烟肼后会改善情绪。顺着这个路径,第一代抗抑郁症药物就被研制出来了。

至今,抗抑郁症药物经过不断改进,已经发展了很多代。比如,单一作用于5-羟色胺的一类药是SSRIs系列,包括六种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百优解;单一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的,称为NE系列,比如瑞波西汀;单一作用于多巴胺的是DA系列,比如安非他酮;还有双重作用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是SNRI类,如文拉法辛;还有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叫Nassa系列,如米氮平,等等。总共大约几十种药。

如果不同类、不同种的药物,排列组合起来,可能的选择就更多了。

财新记者:选药的难度在哪里?这么多种药,如何选药和确定组合呢?

姜涛:抑郁症的一大特点是特质性,临床表现也有多种变异性;不同的药,药物特点有差别;同一种药,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反应也有差别。

所以临床医生选药还是有难度。就是既要把握某一种药的药性,又能合理评估它对于病人的效果。

财新记者:怎么综合判断?

姜涛:一定要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同时要更多阅读临床循证文献。你见的病人越多,积累的临床经验就越多。结合循证医学的理论指导,就能把病人分成几种类型,长期下来,就能找到一些规律。

财新记者:这么多种药,能不能说哪个药更好?

姜涛:不存在明显的等级关系,选哪个都可以,关键看药物对于病人的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作为医生主要还要积累临床经验,积累用药的感觉。

财新记者:药物的有效率有多高?

姜涛:一般单相抑郁的话,有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接近70%左右;如果是双相抑郁,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有效率可能也就是百分之四五十,甚至更低。

财新记者:如果无效,那怎么办?

姜涛:如果这种抗抑郁药物疗效不佳,或者耐受性不好,就可以考虑换药。

换药要特别小心、仔细,要考虑到各种风险。病人可能会非常难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财新记者:您看的病人有没有两三个月都没效果的?

姜涛:有,当然有。

有一些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对于许多抗抑郁药物都存在治疗抵抗的问题,需要多方位的评估判断,同时根据既往获得的临床经验,合理选择抗抑郁药物,才有可能改变临床疗效。

财新记者:能不能用仪器测一测,发现病人缺那一种神经递质,然后对症下药?

姜涛:没这个仪器。

财新记者:抑郁症中,有一种类型叫难治型抑郁。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姜涛:有时候就是他临床异质性,是基因决定的,还有就是反复发作治疗不当引起的。

财新记者:碰到这种病人怎么办呢?

姜涛:非常难办。但只要坚持治,多多少少都会有效果。但是疗效不好,预后不佳。

财新记者:我观察到您喜欢联合用药。但很多医生不主张联合用药,认为这样做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而且一旦起效,不知道是哪一种药起作用,会影响后续治疗。

至于各种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注意到有一个窗口期。你对药物的药理、毒理都要特别明确,同时对病人的耐受性有判断。你还可以问一问病人是不是过敏体质,他的家人是不是也有抑郁症,吃过哪种药、药效怎么样。你选药的时候把这几方面结合在一起。

财新记者:这很复杂啊。

姜涛:也不复杂。对医生来说,积累临床经验,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特点及临床效能,就可以做出全方位的判断。

财新记者:很多病人都不愿意吃药。有人就在家硬扛着。不过确实也有人就扛过去了,慢慢就自愈了。

姜涛:抑郁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确实有人不吃药,一两个月也能好。不过,这要动态观察,如果不治疗,很可能延宕一两年就会复发,而且更严重。有的人,到了老年,突然得了抑郁症。你仔细问他,原来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得过。

财新记者:为什么会复发?什么时候会复发?可控吗?

姜涛:这是个未知领域。抑郁症复发与大脑神经递质受体的活动,还有递质的代谢,以及细胞内生物合成的一些过程有关。

财新记者:这些都是不可知因素?

姜涛:对,医生治疗抑郁症及其他精神疾病很多都是未知领域,要积累很多临床经验才能对病人复发的预判有一定指导作用。

比如,病人问我几年能停药,我只能根据病情发展及疾病特点,以及对于药物的反应,还有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不能草率决定停药。

失眠

睡眠障碍也是一种病。失眠有很多原因,也有很多类型

财新记者:用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失眠。现在失眠的人越来越多,失眠和抑郁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姜涛:抑郁症的一个最危险的预测因素就是失眠。长期失眠的病人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很高。

财新记者:失眠还有哪些危害?

姜涛:失眠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的,一般不会使人致命。但失眠的人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严重引起感知方面变化,如视野变化、幻视、消化功能和性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脾气变得暴躁、性格改变、也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妇女导致皮肤干燥、月经失调等疾病。

有时候,失眠也会导致器质性的疾病,还会使人免疫力下降。

财新记者:很多人不重视失眠。一是听之任之;二是只要失眠,就吃安眠药。

姜涛:长期来说,这是不行的。失眠有很多原因,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压力、焦虑、兴奋、恐惧,都有可能造成失眠。失眠也有很多类型,有的是难以入睡,有的是早醒,有的是睡眠质量差。

财新记者:所以失眠不能随便吃安眠药,拿到哪一种就吃哪一种?

姜涛:对,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很多类型。目前常用治疗失眠的药物有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还有抗抑郁药物类等等。仅仅苯二氮卓类,就有地西泮、氟安定、硝西泮、氟硝西泮、艾司唑仑等多种不同药理特点的药物。

睡眠障碍也是一种病。不能随便吃药,要到医院来看,找到失眠的原因,对症下药。

医院、家庭和社会

中国的精神科医生现在只有2万人,缺口40万;社区防控基本是空白。不仅仅抑郁症,双相、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防控和康复都应该在社区完成

财新记者:现在安定医院病人多吗?

姜涛:太多了,全国各地的都来。

财新记者:您一天要看多少个病人?

财新记者:为什么会这么忙?

姜涛:没办法,现在中国的精神科医生缺口40万。目前有执业医师执照的精神科医生才2.08万人。有很多医生在干这个活,但没有这资质,根本就没有执照。

财新记者:你一天80个病人,分配给每个病人的,也就几分钟吧。

姜涛:有很多病人是单纯取药的,也有很多是病情稳定复诊来的,这样的病人比较快。遇到首诊的复杂的病人,需要仔细询问病情病史,至少得15分钟以上。

财新记者:国内正规医院精神科的诊疗费用怎么样?

姜涛:很便宜。正主任医师,有教授职称的,挂一个号14元,没有教授职称的是9元。副主任医师是7元,主治医师是5元。心理治疗价格更低,在安定医院,心理治疗的价格是20分钟40元。而在非公立医院的机构去做心理治疗,动不动就是几百元上千元。

财新记者:这样的状况,会造成很多抑郁症患者很多得不到专业治疗。

姜涛:我看到文献资料,1990年,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得到治疗,而美国同期的数字为35%。

2003年,对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北京市1278万人口,有近87.8万抑郁症患者,其中近42.3万处于有症状期。

财新记者:最好的治疗是预防。抑郁症的预防有什么难点?

姜涛:所有疾病的防控其实都应该形成网络防控体系,尤其是抑郁症。

没有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光靠患者本人,90%的患者都做不到很好的预防。

财新记者:社会支持系统现在怎样?

姜涛:社会支持不够,政府投入不够,国民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

按道理,对抑郁症,应该有三级防控。现在都很不到位。

财新记者:哪三级防控?

姜涛:就是医院、社区、家庭。医院只是初级防控,大部分、长期的防控,都得在社区做,在家庭做。现在社区防控基本是空白。不仅仅抑郁症,双相、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重要的防控和康复,都应该在社区完成。

财新记者:是不是说,因为家庭、社区这两级的防控没有做好,才导致医院这一级的压力特别大,所以你一天要看80多个病人?

姜涛:对,就是这个意思。

财新记者:如果抑郁症不加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好,最后会演变成什么状况?

姜涛:一是自杀,二是变成慢性抑郁。自杀率上升,失业人群多;抑郁症病人家庭受拖累,社会负担加重,国家财政也受损失。

我知道有一个统计数据:中国抑郁症一年总损失达513.7亿元,其中56.2亿元为医疗费用,此外都是“间接成本”,包括患者因病失去工作或不得不调换工作带来的损失。

因为抑郁症自杀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也带来经济上的损耗。据测算,农村间接损失为43.03亿元,远超城市的8.11亿元。

至于慢性抑郁带来的后果,就无法计算了。

财新记者:据说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非常高。

姜涛:对自杀率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测算。反正对于抑郁症患者,最需要防范的就是自杀。

有一种不精确的估计,说抑郁症病人最后的结局是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痊愈、三分之一转为慢性、三分之一自杀。

财新记者:慢性抑郁会怎么样?

姜涛:病人会持续处于一种社会适应不良状态,人际交往功能下降,社会功能受损非常严重。他的智力可能不会下降,但是认知功能下降明显,丧失大部分工作能力,天天在家呆着,什么都不能干。

这也可以称为精神残疾。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加大了。

THE END
1.科普抑郁症之五:如何准确诊断抑郁症?张进的博客2011年10月,中国“首届抗抑郁药物论坛”在上海召开,会上公布了一个数据:全国地市级以上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抑郁症误诊率高达50%;即使在上海,综合医院的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为21%。换言之,将近80%的抑郁症被误诊或漏诊。 准确诊断是治疗和康复的前提。这第一步如何走好? https://zhangjin.blog.caixin.com/archives/71250
2.怎么检查抑郁症抑郁症的检查有几种情况,如果有人如果怀疑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可能会在网上做自我测试,通过自我测试对自己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这种自我测试只是起参考作用,不能作为诊断抑郁症的证据。 抑郁症要诊断,首先,应该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由患者本人或者是家属汇报病史,由精神科医生进行检查,要进行躯体的检查,全面的检查https://m.youlai.cn/ask/D8A04Dg4UTh.html
3.抑郁症怎么检查出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通过问诊和评估、心理测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专业诊断等方法判断,可以到正规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诊断。 1、问诊和评估: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情绪状态、睡眠、饮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来初步评估是否存在抑郁症的可能性。 https://www.liangyiyy.com/article/info/1582327.html
4.医院心理科通过什么诊断抑郁专家文章医院心理科通过询问病史、家族史,观察症状、了解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以及进行精神检查、抑郁量表测评等全面评估后来诊断抑郁症。 通常医院诊断抑郁,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家族史,既往是否存在抑郁情绪或躁狂发作等情况。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症状,判断是否存在自杀、自伤等想法及行为。其次,医生会了解患者药物或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agq358cjkmi4htw.html
5.医院如何诊断抑郁症权威问答医院如何诊断抑郁症 医生回答: 住院诊断抑郁症首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患者是否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快感缺乏、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检验是否存在压力性心理因素,压力性精神因素持续时间是否超过一个月,是否已经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功能是否受到损害。第二,采用宗氏抑郁自评https://www.cndzys.com/ylcore/wenda_detail/5_479358.html
6.去医院如何诊断抑郁症医院如何诊断抑郁症的方法本文向给大家分享去医院如何诊断抑郁症相关知识,同时小编也会对医生能不能看出假装抑郁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在去医院如何诊断抑郁症方面面临的问题,请收藏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https://www.16757.com/ysh/xinli/1327.html
7.揭开心灵的帷幕:医院如何诊断抑郁症在现代社会,抑郁症影响着数百万人。了解医院如何通过专业的诊断与评估,帮助患者明确病症并提供有效治疗。在这段视频中,我们将揭示医院在抑郁症诊断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帮助你认识抑郁的常见症状,勇敢迈出寻求帮助的第一步。https://www.sohu.com/a/822026058_121814224
8.老年抑郁症如何诊断老年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老年抑郁症即老年抑郁障碍,该病的诊断是遵循精神障碍的基本原则,并且国际、国内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当患者达到诊断标准时即可确诊,通常是由专业医生通过精神检查来完成的。 一般医生会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来判断患者的精神活动是否有异常。这是医生在经过专门的培训后,通过特定的形式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https://www.dayi.org.cn/qa/136496
9.老年抑郁症如何诊断王珂副主任医师菏泽市立医院老年抑郁症如何诊断病情描述: (女, 63岁) 展开 王珂副主任医师 三甲 精神科菏泽市立医院 病情分析:老年抑郁症的诊断除了要符合一般抑郁症诊断标准之外,比如说症状上要出现持续的抑郁情绪需要14天以上,往往伴有精力减退,缺乏愉快感等表现,需要排除躯体疾病或者是精神活性物质所引起,还要求抑郁症的发病年龄要在https://m.miaoshou.net/question/r52RK3kM8p6OpDVe.html
10.抑郁症在医院可以诊断吗?抑郁症这种情况可以结合临床症状以及进行量表评估,心理测试进行临床判断的,而且抑郁症也有轻重,比较严重的https://mip.yilianmeiti.com/question/531483.html
11.抑郁症怎么检查抑郁症患者需要专科医生做诊断,根据患者的表现、持续时间、心理评估和心理测试问卷以及自评问卷进行诊断。 1、抑郁症不存在客观实验室指标,网络中的自评问卷不等于抑郁症检查,比如抑郁的自评问卷、焦虑的自评问卷; 2、如果提示患者有中度抑郁,不代表患者是中度抑郁症,只能证明患者心情不佳、情绪不佳,存在抑郁情绪的问题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6627
12.怎么去医院诊断是否有抑郁症?我刚去医院查过,挂的精神综合科的号,去了医生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做了一系列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最后确诊重度抑郁,开了药,大概用了半天时间。下一条回答 查看更多 潘丹丹 找ta倾诉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你在生命的哪一季 擅长领域: 婚恋/ 亲子/ 情绪/ 个人成长 300+人倾诉 · 100%响应率 苏秀丽 找tahttps://m.xinli001.com/qa/answer-5514076
13.我被医院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可以请病假多久?抑郁症休假规定有以下两点:1、机关工作人员长期请抑郁症病假,合法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予以准许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6392123.html
14.青少年抑郁症诊断与治疗疾病百科青少年抑郁症诊断与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4%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全国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总体比例超过24%,且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4%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全国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总体比例超过24%,且随着年级升高而上升。「http://www.yc2e.com/content-9444-11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