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地震云的高度和长度:据目测估计,地震云的高到可达6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
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但是,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目前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有趣的是,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一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那么,什么样的云才是地震云呢?这种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蔚蓝的天空中有时会留下一条飞机的尾迹,常见的条带状地震云很像飞机的尾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
另外有一种辐射状的地震云,则有数条的带状云同时相交在一点,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铺在空中,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
此外还有一种条纹状地震云,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根据此云判断震中较为复杂。
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谈,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的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所以至今还是个谜,而且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预报地震,最好采用综合法。
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的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例如,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在7月27日傍晚,日本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长彩云,并用相机拍摄下来。经研究,这种异常的长条云,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地震云。
又如,1977年12月20日中午前后,吕大炯先生在密水库附近的山坡上,从正南方向观测到一条仰角较低东西走向呈灰白色的带状云。又发现近两天来,基岩地电与基岩应变都发生突跳,经过计算分析,吕大炯先生作出了日本、阿留申一带在近日内可能发生6.0级地震的预报,结果在21日16时56分在日本小笠原一带发生了5.8级地震,在22日9时零6分发生了6.5级的地震。
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第二种是成波浪状或者放射状的云,一般预示着1周以后地震;第三种是垂直的向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一般出现在地震当时或者地震发生之前。
临沂300年前也曾发生过大地震,瘟疫把这个地方弄的死的一个不剩.我们这曾经一个村子都陷下去成了无底洞,当然现在是河了.
我们祖先是政府从河南牵来的,我爸爸怕会有地震,老想离开这个地方.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新浪爱问知识人的观点回答:gg509007
级别:学弟临沂的确处于地震的威胁之中,上个月中国地震局局长,来临沂开了个关于地震研讨的会议,当然会议内容不得而知.
但,本人认为,这种人不会平白无故就来这里开会的,如果要有大型会议为什么不在北京开,跑临沂这个小地方开,证明这里面还是有地震的可能的.而且他也是来前期部署,动员和分配工作的.
据悉,临沂三年内能震一次,级别就不得而知了,破坏程度有没有唐山的大,那要看中国地质学家提前的预测了,反正情形不是很乐观.
日本的地震预测那么厉害,都经常被震,中国有时候还真不是很可靠.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郯庐断裂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据说,李四光预言:唐山,邢台,临沂.安阳四处会有毁灭性的地震.现在已经发生两处了
临沂300年前也曾发生过大地震,瘟疫把这个地方弄的死的一个不剩.这曾经一个村子都陷下去成了无底洞,当然现在是河了.临沂市河东区北面有个叫“汤头镇”的地方,是个温泉疗养胜地,是全国最早的四大天然甲级温泉之一,每天去泡的人不计其数。那里就是个死火山。。。。。。。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临沂地区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位置为东经118°30′、北纬34°48′,即现今的郯城、临沂、临沭3县交界处。此次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3处:郯城、沂州、莒州,极震区烈度达十二度,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重破坏区近30处。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广,波及到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10余省及中国东部海域,并远及朝鲜西部一带。有文字记载的受震地区达400余州、县,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郯城地震造成的破坏极为惨重,史称“旷古奇灾”。现据历史资料,仅将沂州七属的灾情分记如下:
郯城
“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册人丁死一千五百有奇。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为乌有。人立地上如履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合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其所陷深浅阔狭状难以备述,真为旷古奇灾。”“马头集为通商办课所赖,商贾杂处,房屋尽塌,压死男妇千余。四郊地裂,穴涌沙泉,河水横溢,人民流散”。“郯城李家庄一镇并陷,凡数千家”。
沂州(今临沂)
“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压死在籍人丁六千九百余,老幼家口无算。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乱沙。州治北门外里许坍龙潭一区,周围五六丈,深二丈七尺,水清黑”。
莒州
“城郭庐舍俱坏,压死人丁在册三千五百九十余丁,男女老幼死者共二万余人。”“马亓山崩四散;五庐崮山劈裂一半,十三层塔一座亦劈一半,阎家崮、旋风垛、科罗垛、马亓山、大山各裂一半。城内四乡遍地裂缝,或宽一尺、二三尺,或长数丈、百步、数百步,亦有十字形裂者。城东南沭河东崖裂缝宽三尺,自官庄至葛湖长十五里,裂处皆翻土扬沙,涌流黄水。城东北井二口,喷水高三尺,北门大街井喷沙水高四尺,水止井干。官民房屋、寺庙监库、城垣俱倒,六房文案沉压泥水无存,周围百里并无存屋”。
日照
“洪宁镇地陷如池,山间涌海上车螫。城郭官廨民房倾圯,压死民人。二十七日大风雨,自戌至寅,房屋再倾”。
沂水
“城尽倾,坏官民舍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余间,压死男女一千七百二十五口”。
蒙阴
“官廨、城墙、民房一时倾塌,死伤颇多,次日巳时未止。城东八里山脊开,水高四尺,城北二里南竺院亦如之”,“压死民人有丁者三十余丁,老稚男女千余人”。
费县
“山摇水沸,声如雷,震塌乡城房屋,压死老幼男妇不可胜数,文庙、城楼、县堂、土司、公署、城隍庙、鲁公祠俱已震毁”。
此次大地震,不仅给沂州七属带来了灭顶之灾,即连远离震中区的地方亦遭到了巨大破坏。如地处胶东的即墨也罹灾难:“地势如酒醉人形……民房倒塌无数,地震压死653人”。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震中及邻区还受到淫雨洪涝的侵袭,如史料载:莒州“自遭地震,又遭水冲……平地水深三尺,田禾淹没”。此次地震所造成的惨烈景象足见一斑。1668年郯城地震发生后,大、小余震不断,据史料分析和计算,在这次8.5级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夜,又相继发生了两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次日又发生了一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主震后的两个月内,中强地震屡屡发生,有感地震活动持续了6年之久。
1671年12月20日,费县地震,城垣复塌。
1829年11月19日,费县地震,自西南东北,声如巨雷。
1852年4月25日夜,莒州地大震。
1865年8月,费县昼晦,星斗皆见,逾时方霁,地震。
1910年1月8日,临沂无云而雨,夜中地震。
1990年8月1日北京夏令时5时44分,在苍山县城西北8公里的贾庄-尚庄一带(北纬34°50′、东经117°55′)发生4.4级地震,震中烈度为5度。震中区仅有两间旧房出现裂缝,部分房屋掉砖溜瓦,窗户掉玻璃,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苍山、临沂、郯城、费县、莒县、莒南、沂水等县市均有震感。
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苍山交界处发生5.2级地震,这是该地区自167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2006年2月9日一、地震的形成1。地震的原因: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2。地震的分类: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3。地震名词:震源/震中/震源深度/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4。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的。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二、地震的前兆1。地震前兆: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
2。前兆的分类: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
(一)地震的宏观异常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3、气象异常
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4、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5、地光异常
6、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7、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之前,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东、宽甸、凤城、沈阳、岫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8、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9、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其邻区很多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时有时无,调频不准,有时连续出现噪音。同样是唐山地震前,市内有人见到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北京有人睡前关闭了日光灯,但灯仍亮着不息。
电磁异常还包括一些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异常、无线电厂受干扰、电子闹钟失灵等。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举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剌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二)地震的微观异常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异常称为地震的微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地震活动异常:
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2、地形变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3、地球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4、地下流体的变化:
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定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三、全球地震带分布
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阿尔比斯—喜马拉雅带,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上。总的来说,地震主要发生在洋脊和裂谷、海沟、转换断层和大陆内部的古古板块边缘等构造活动带。四、中国地震带分布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和23条地震带上。1。华北地震区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2。青藏高原地震区
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3。“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
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4。“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1969年渤海大震后,山东的地震工作者经过新的实践活动,到1977年提出了5条地震带:聊城――兰考地震带;郯城――渤海地震带;即墨――威海地震带;临朐――惠民地震带;临沂――济宁地震带。
同时对山东未来百年圈定出12个地震危险区(见表1―2)。
1984年,省地震局组织完成的《山东省近期地震危险区划判定与研究》课题,提出山东划分为5个地震带(与前有所不同):沂沭北东向构造地震带;聊城北东向构造地震带;菏泽――临沂北西向构造地震带;济阳――临朐――诸城北西向构造地震带;蓬莱――威海北西向构造地震带。并附表说明其特征(见表1―3)。
六、临沂地震带分布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临沂地区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位置为东经118°30′、北纬34°48′,即现今的郯城、临沂、临沭3县交界处。此次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3处:郯城、沂州、莒州,极震区烈度达十二度,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重破坏区近30处。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很广,波及到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10余省及中国东部海域,并远及朝鲜西部一带。有文字记载的受震地区达400余州、县,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郯城地震造成的破坏极为惨重,史称“旷古奇灾”。现据历史资料,仅将沂州七属的灾情分记如下:
郯城“康熙七年六月十六日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册人丁死一千五百有奇。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为乌有。人立地上如履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合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其所陷深浅阔狭状难以备述,真为旷古奇灾。”“马头集为通商办课所赖,商贾杂处,房屋尽塌,压死男妇千余。四郊地裂,穴涌沙泉,河水横溢,人民流散”。“郯城李家庄一镇并陷,凡数千家”。
沂州(今临沂)“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压死在籍人丁六千九百余,老幼家口无算。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乱沙。州治北门外里许坍龙潭一区,周围五六丈,深二丈七尺,水清黑”。
莒州“城郭庐舍俱坏,压死人丁在册三千五百九十余丁,男女老幼死者共二万余人。”“马亓山崩四散;五庐崮山劈裂一半,十三层塔一座亦劈一半,阎家崮、旋风垛、科罗垛、马亓山、大山各裂一半。城内四乡遍地裂缝,或宽一尺、二三尺,或长数丈、百步、数百步,亦有十字形裂者。城东南沭河东崖裂缝宽三尺,自官庄至葛湖长十五里,裂处皆翻土扬沙,涌流黄水。城东北井二口,喷水高三尺,北门大街井喷沙水高四尺,水止井干。官民房屋、寺庙监库、城垣俱倒,六房文案沉压泥水无存,周围百里并无存屋”。
日照“洪宁镇地陷如池,山间涌海上车螫。城郭官廨民房倾圯,压死民人。二十七日大风雨,自戌至寅,房屋再倾”。
沂水“城尽倾,坏官民舍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余间,压死男女一千七百二十五口”。
蒙阴“官廨、城墙、民房一时倾塌,死伤颇多,次日巳时未止。城东八里山脊开,水高四尺,城北二里南竺院亦如之”,“压死民人有丁者三十余丁,老稚男女千余人”。
费县“山摇水沸,声如雷,震塌乡城房屋,压死老幼男妇不可胜数,文庙、城楼、县堂、土司、公署、城隍庙、鲁公祠俱已震毁”。
1990年8月1日北京夏令时5时44分,在苍山县城西北8公里的贾庄-尚庄一带(北纬34°50′、东经117°55′)发生4.4级地震,震中烈度为5度。震中区仅有两间旧房出现裂缝,部分房屋掉砖溜瓦,窗户掉玻璃,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苍山、临沂、郯城、费县、莒县、沂水等县市均有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