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城余行襄贲与郯城—古代邳州沂河边几座城许贯中李修运沂水青州徐州兰陵邳州市

邳州古沂河边,历史上有几座非常著名的城池,在苏北鲁南,曾上演过不少热闹的大剧,历史典籍中,可以寻找到它的踪迹。即便是现在,我们也习惯地称邳州市区为“良城”。文学新人汤展望先生发表在《人民文学》(2024年第12期)上的《停飞的床》,写的就是上海到邳州长途大巴上的故事,他“虚构”了一个故事终点站----良城,寄托着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对家乡厚重历史的探寻与怀想。下邳古城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况且它数千年发生的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系列故事被洪水屡次淤积于故黄河深处。下邳的“遗迹”也被临边的兄弟县抢占先机,正大张旗鼓地仿造、复原和推演,邳州人对此是否感慨良多呢?

一、良城位置一直是个悬案

良城:春秋曰良,良邑。汉为良成县,与武原、下邳“并峙而三”,后为王侯封地。良城到底在哪里?自古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良城为邳州西北武原梁王城。地方志可见的最早关于良城记录的,为明代正德年间由淮安府1518年刊行的《淮安府志》:“去治北九十里,在偃武乡泇口社。春秋,晋侯会吴子于良,即此。东汉置良城县,属下邳国。梁置武安郡,隋废郡改县,曰良城,唐省。”从正德到百年后的明代天启六年即1626年,新修《淮安府志》刊行。明代淮安府志的正德、万历、天启诸版本都持此说法。晚清杨守敬在《隋书地理志》考证中也持是说。

清代初年,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邳州时提及良城,有了大胆的猜测:“良城,州北六十里,春秋时邾地。昭十三年,晋侯将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哀十五年,楚伐吴,陈侯使公孙贞子吊焉,及良而卒。《史记》越王无彊谓齐威王使者曰: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境。常,即良矣。南阳,齐西境邑。汉置良成县,晋改良城,属东海郡,后汉属下邳国。晋曰良城县,宋仍属下邳郡。后魏亦为良城县。唐省。萧梁尝置武原郡于此,高齐及后周因之。隋郡废。仍曰良城县,属下邳郡。唐属邳州,贞观初省。”他在介绍泇口镇时还顺便想起提到了一个有故事的镇----“源雀镇,在州东北。《金史》:'保大中弃山东地,惟戍守邳州之源雀镇以据蒙古'。概其地当山东冲要也。或曰:即故良城也。”可推测,源雀镇大抵就是良城。

民国窦鸿年《邳志补》对府志良城地址结论,有了根本性的颠覆,也作出了精彩的论证:良城,春秋良地。《史记》越王无彊谓齐使者曰“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常,即良矣,汉良成县,晋改良城,唐省。旧志云在今城西北二十里偃武乡泇口社,俗名梁王城。然此城距武原故城仅数里,汉时分属二郡,不应比密乃尔。按《水经注》“沂水南迳良城西”,则良城则在沂水之东。又《寰宇记》:古良城在下邳北六十里。今其地距旧城百二十里,益知其非。考《隋志》有“梁置武安郡”之文,则今城或系梁置,故相沿为梁王城,且于其地立梁武庙也。又,李兆洛《地理今释》谓隋之良城在下邳北八十里,与汉之良城为二。盖非无据。

至此,窦氏修志团队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判断:此良城非彼梁城,汉良城在下邳北六十里,且在沂河东。

其实,对于良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早有论述。他描述沂水南流下邳:“又南过良城县西,又南过下邳县西,南入泗水。”他解释道:“春秋《左传》曰:昭公十三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吴子辞水道不可以行,晋乃还也。地理志曰:良城,王莽更名承翰矣。沂水于下邳县北西流,分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迳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间以为圯。昔张子良遇黄石公于圯上,即此处也。建安二年,曹操围吕布于此,引沂泗灌城而擒之。”从他的论述中,可知良城在沂河东。郦道元(公元446-527年)生活北魏时代,其《水经注》综合性地理名著,北魏时,下邳称东徐州,他正处在那个时代,是彼时的可靠信使,他的良城县位置记录具有真实可信性。

对于良城所在位置的认识变化,清代地方《邳州志》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康熙年间邳州志基本照抄明代的陈述。乾隆年间邬承显《邳州志》就良城位置,似乎受到了《方舆纪要》的影响,抛出了证据:“在今城西北二十里,春秋时邾地......《寰宇记》古良城在下邳县北六十里。今其地在偃武乡泇口社南,距下邳故城一百十里,”坚持了“梁置武安郡”的正确说法,增加了“巨川神祠,在沂水上,见北魏书注,今湮”的内容。丁观堂《嘉庆邳州志》更多地受到顾氏的影响,直接不提与今城的距离,其言:“古良城在下邳县北六十里”......今其地在偃武乡泇口社南,距下邳城故城一百一十里......没有指明具体位置。

古人把邳州良城选择建在沂河边,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的抉择。贴近名川,扼守要冲,顺畅的交通是那个时代择地建城的内在动因,同沂河与泗水交汇处的都城下邳保持通达便捷,更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二、下邳与东汉皇帝的沂水之行

“北控齐鲁,南蔽江淮,水陆交通,实为冲要”,对于邳州,十七世纪中后期,清代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赞叹道。可能是这位老先生故意忽略的是,当时沂水已被泇河(中运河)截留,那个曾叫泗水的黄河成了苏北高高的黄河滩,正逐渐被废弃,下邳城也被湮没,不久北迁。

泗水,是淮河北部的支流。而沂水又是泗水最大支流。发源于沂蒙山的沂河,山高水长,曲折蜿蜒,一路南奔,千百年来在下邳,泗水与沂水、武原水、泇水汇聚,造就了下邳的辉煌。“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尚书.禹贡》。下邳因沂泗而生,到南宋代黄河“夺泗入淮”后,泗水明清成“悬河”,沂水改道流入骆马湖,千年的“百战之城”下邳就此沉陷了,从此“萧条徐泗空”。南宋前的古代泗水安澜,汩汩而流,美丽温婉,下邳人称泗水为“清水”、“南清河”。经过开发,数千年来,下邳成鱼米之乡,唐朝诗人张继描写了其中的景象:“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下邳曾下辖的桃源县(今泗阳县),在唐朝诗人卢纶笔下为:“渔村绕水田,澹澹隔晴烟”。即便到了元朝,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金朝下邳这个“大蛮子”州入境处,除了商业繁盛之外,还盛产丝绸,当地人栽桑养蚕,来抽丝纺织。

通过下邳泗水,西趋中原,南达长江,而向北经过沂水通道,进入山东腹地青州,这成了皇帝心心念念的淮北心腹之地。因此,也就更好理解东汉皇帝较早的东方下邳之行了。

从此,下邳迎来了了三朝侯国封地之盛誉,成为了富贵名城,同时也迎来了历代争夺的血雨腥风。

三、关于良城、余行、襄贲与郯城的断想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除了良成外,还对余行、郯城也作了探讨:“余行镇,在州北七十里,《志》云:其地有余行省城,元末沂州将王信所筑。......郯城,在州东北八十里,汉郯县城也。《通典》下邳县北有故郯县。《志》云:城在沂武二水间。今见山东郯城县。或云在州北五十里,恐误......”。

这个存在八百余年的县城良成邑,一千五百年前的唐代就消失了,成了谜一般的存在。典籍的记载的差异增加了它的神秘感。那么沂河北六十里东在哪里呢?又至东多远呢?根据谭其骧的地图,结合沂河在元代前的流向,用现代的百度、高德查找距离,瞬间可以获得。我们选取了这样三个地方查找它们到东汉下邳城遗址的最近距离,显示最西面二郎庙(现东方帝景城小区)、邳州人民政府、炮车街道政府办事处,距离各为31千米、33千米、34千米,新的运河镇平均距离下邳古城的距离直线最多60里。让人会心一笑!沂河一度从二郎庙向南,所以,在二郎庙、沙沟湖到炮车镇,古沂河东西游动都在这一范围内内。张村古集(现邳州高铁站南),那是明代水务大臣心心念念的古运河必经之地,最有可能是古良成的地方,也应考虑其中,高德地图显示32公里。没想到的,晋侯吴侯期望会面之所,东汉皇帝接见琅琊王的地方,竟然就在新的邳州城,这是冥冥之中使其契合的历史机缘否。

郦道元《水经注》应较权威:沂水“又过襄贲县东,屈从县南西流,又屈南过郯城县西......”对于郯城,《志》中所言在沂武二水间,古郯城的确在沂武间的襄蕡,襄蕡是今天的山东兰陵长城镇(兰陵和峄县金朝属下邳管辖),在读地方志中会发现,明清不管府志、州志都对郯城距离记录混乱不清,有时感到莫名其妙。下邳人心里的郯子国,距离一会50里,有时是80里,成了谜一般的存在。下邳城不知何时还建有郯子庙,诗词中离城不远有古郯子国(“林边郯子国”),《通典》的下邳县北,感觉就是作为曾是下邳的一个乡来记录的;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郯县城址在今郯城西南三十里的归昌镇,离下邳城直线有170里。这个镇西部隔了一镇(古涝沟)就是今天的港上。对照窦氏《邳志补》和《郯史漫谈》(中国文史出版社)地图示意,良城旧址不同时代也多次飘动。郯城位置的飘忽不定,大概出于下邳人自己的感情吧,觉得就在眼前。到了今天,不同省份郯城的方言,与邳州(古良城地区)还出奇地一致,就让人感觉奇特了。

如乾隆《邳州志》所述,“邳自古为凋敝之区,魏晋六朝苦于兵事,宋金元之世苦于兵事又苦于河患”。宋金时期黄河改道侵占泗水是邳州变化的开始,巨大的变化发生在明清。“城上有城,城下有城”,2017年《光明日报》报道了南京博物院对下邳城考古发掘情况:“至少由东汉、西晋、宋金、明清时期的城址堆积四叠层现象”。《睢宁水利志》也记述,下邳西部(睢宁西北部)鲤鱼山、张圩、苏堂海拔约32至30米,下邳附近黄河沿线的黄土地区,其砂土层厚度8到10米。1991年冬季开挖徐洪河,在下邳东南高作乡北部黄河故道的张皮桥下,在海拔约15米处挖出数口棺材。黄河的肆虐,使古泗水早已面目全非。四战之地的邳州人,古代土著或移民或被屠戮;河患,又使邳州地表面目全非。美国学者史景迁在其所著《王氏之死》一书中,对山东南部的郯城与江苏北部的邳州作了比较判断:江苏最北部与山东南部组成了一个有内聚力的地区。

THE END
1.邳州郯城最新动态及未来城市发展展望金银制品销售邳州郯城正迎来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热潮,当地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品质。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生态城市。邳州郯城将朝着现代化城市目标迈进,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为市民http://m.muyasi.cn/post/13053.html
2.郯城县基本情况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辖1个街道、12个乡镇、1个银杏产业开发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4个行政村、16个城市社区,户籍人口104万人、常住人口86万人,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是“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 http://www.tancheng.gov.cn/info/5435/258697.htm
3.郯城县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旅游景区景点等红石崖风景区:位于郯城西南四十五华里沂河岸边。崖下河水滔滔,崖壁陡峭,其土色殷,坚硬如石;崖上树木参天,阴翳蔽日。其中有一棵雄银杏树,高37.5米,胸围7.1米,为西汉永光年间所植。已在此修建了“银杏古梅园”,占地百亩。 郯国故城:在今县城城北,为汉代所建的徐州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县城周围有http://www.365135.com/shandong/linyi/11799.shtml
4.睢宁在哪里啊谁能告诉我啊睢宁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部,是徐州特大城市圈的重要一翼。它占地1773平方公里,拥有132.51万人口,下辖16个镇。睢宁地理位置优越,北接徐州交通枢纽,东临连云港。境内有徐宁路、104国道和省市县一级公路,徐宁高速公路贯穿南北,京沪、连徐https://www.autohome.com.cn/ask/5408766.html
5.2024郯城旅游攻略,郯城自由行攻略,马蜂窝郯城出游攻略游记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南部,地处鲁苏交界,为山东南大门、齐鲁之通衢,是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为鲁南“咽喉”之地,是“中国银杏之乡”和“中国杞柳之乡”。郯城不是特别有名气的旅游城市,但是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望海楼景区:在城东南15公里处,位于红花乡大尚庄村东南https://www.mafengwo.cn/dt-i/144213/5029.html
6.郯城马陵山省级地质公园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马陵山省级地质公天气较好,在这种天气里去逛街,既可畅快地放松身心,又会有很多意外收获,真是无比惬意。 划船指数 较适宜 白天较适宜划船,但气温稍低,请注意加衣,小心着凉。 交通指数 良好 天气较好,路面干燥,交通气象条件良好,车辆可以正常行驶。 路况指数 干燥 天气较好,路面比较干燥,路况较好。 美发指数 适宜 注意不要忽略了https://you.ctrip.com/weather/tancheng2908/4631802.html
7.乾隆行宫何其多,几处遗迹在徐州?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邳州自古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是南北要冲,无论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这是必经之地,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爷爷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下江南也曾经过邳州,清康熙年间旧邳州城、下邳城(今江苏邳州市西南与睢宁县古邳镇交界一带)毁于郯城大地震并引起的黄河决口洪水泛滥,康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469000
8.郯城县(中国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县)秦国时期,实行郡县制,郯县境地先属薛郡,后为东海郡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郯郡,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当时的郯城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市、泰州市,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是建置盛期之一。 汉朝时期,继续承袭秦朝制度,郯为县、郡和徐州市刺史治所。 http://www.myygl.org/myygl/7238113728830013495.html
9.邳州史话:受贤招贤与偃武——明清时期邳州三大乡漫话东界宿迁(明清宿迁北部,今分属郯城县及新沂市),西逾妙峰山,西南抵州城,东南接睢宁。东西三十里,https://www.pzxx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7018
10.江苏省与山东省的交界处有哪些地方麻肩宁:临沭是山东省的城市**。临沭县位于山东省最东南部,与江苏省的赣榆、东海两县交界,处于鲁苏两省的交界处。它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北依莒南县,西靠临沂市河东区和市经济开发区,西南与郯城县接壤,东南与江苏省的赣榆、东海两县毗邻。这个地理位置使得临沭成为了山东与江苏之间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具有 http://m.ye-su.cn/yy/ae2nasysstsy9detey.html
11.郯城县辖区导航春秋时期,臧(地名),即在此地,臧僖伯(鲁隐公的伯父),封于此地;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并入临沂。元末复http://www.hj0539.com/bendi/info-74662.html
12.第四节与太平军余部合编,继续坚持反清战争捻军见敌有备,便南下宁陽、兖州、邹县、滕县、峄县,旋经兰山、郯城进入江苏的赣榆、海州、沭陽。5月3日,又由邳州返回山东郯城,西走峄县,在临城(今枣庄市西薛城)附近击败丁宝桢部后,北上宁陽、汶上。5月10日由汶上以西的袁家口渡过运河,进至范县(今河南范县东)南面的罗家楼、濮州(今河南濮城)东南的箕山一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90115870?courseId=90115811
13.江苏省下辖的徐州与三国时期的区别,你知道吗?下邳国的大致位置在今江苏西部,与安徽省交界处,以宿迁市、邳州市、淮阴市为中心的地区。 彭城国辖八县,即: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婺源(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富阳(今山东省枣庄市九邑县南)、鲁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九邑县南)、潞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九邑县南)。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柳县(今江苏省沛县东南)、https://hywww.net/yczx/105909.html
14.地名胜览:地名卷“锦绣河山”在线免费阅读夹谷山,亦名夹山,呈西南—东北走向,最高峰海拔303.9米,为赣榆区第二高峰。由于它“西偏一方尤峻”,一道夹谷深裂之中,故名夹谷山。 夹谷山南面紧靠马山,两山之间是一道大山谷,俗称鹰愁涧。涧北即夹谷山南坡,顺山势东西各有一道山梁,中间山坡平缓,呈簸箕状。2500多年前,齐、鲁两国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重要的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01953403712703551
15.徐州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郯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州东。 东汉献帝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为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https://m.youdao.com/singledict?dict=baike_detail&more=true&q=%E5%BE%90%E5%B7%9E
16.全面战争三国地名古今对照大全地名是现代哪些地方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下辖郡国: 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https://gl.ali213.net/html/2019-5/336013.html
17.概述杨县 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 平阳郡(265-316) 端氏县 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 平阳郡(265-316) 永安县 今山西省霍州市 平阳郡(265-316) 蒲子县 今山西省隰县 平阳郡(265-316) 狐讘县 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 平阳郡(265-316) 襄陵县 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南 平阳郡(265-316) 绛邑县 今山西省侯马市东 http://mp2.allhistory.com/detail/5924312c55b54278ac0179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