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行政区划十三州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8.20

州,拆解开是“川“字加“丶”。

“川”在古文中,是所有江河的统称,象形字。甲骨文像大河流水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而我们今天用的江、河是有特指的,江即特指长江,河即特指黄河。秦三十六郡中有“四川郡”、“三川郡“、“颍川郡”就是通过河流来命名郡的名字。而“丶”也是一个汉字,读音是“zhǔ“,古同“主”,意思是“入住”、“进驻”。

图1、川字的演化

“川“和“丶”加起来,大家明白”州“的原意了吧?就是住在河边、住在岸边的意思。可古代住在河边并不容易。河水旱的时候,水位会降,涝的时候,水位会升。没有一定的防洪技术,是做不到的。

图2、州字的演化

无论是古代文献,还是考古,都会发现,古代文明都是在大河边,城市都建在河边。而且城市一般都建在河的北岸。我们知道“山南水北为阳“,看看很多城市的名字,比如洛阳、沈阳、淮阳、辽阳等,你知道这些城市的位置了吧?

图3、大禹所说的九州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施行郡县制的行政制度,西汉建立后对其有所继承,但随着郡、国越来越多,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司隶校尉及十三刺史部,这十四州部当时还不是行政区而仅是监察区。

“州”成熟期在东汉(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东汉的“州”,是大有讲究的。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域,要到西汉,但在西汉的时候,州只是监察区,当时称西汉十三刺史部。刺史部所在的区域称为州,十三州中的十一州采用了《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的传说州名: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益州(梁州)、幽州、并州,只是改梁州为益州、雍州为凉州。除了这十一州,朔方、交趾两个郡,也单独设了刺史部,合起来统称十三刺史部,又称“十三州”。

东汉时并朔方刺史部入并州刺史部,自此全国共分十三刺史部,分别为司隶校尉部及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豫州等十二刺史部,因司隶校尉部又称司州,这十三部州又简称“东汉十三州”。

图4、东汉十三州

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原来是监察区的州,设立了州牧,州牧统领地方的军事、行政、民政等大权,州称为中央之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如同今天的“省“或美国的”州“。东汉十三州较西汉十三刺史部稍有变化,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刺史部,降司隶校尉部(京师附近七郡设置的部名)为十三部之一,总数十三不变,因此有了”东汉十三州“说法。

司隶,亦称司隶校尉部,又称司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治所,洛阳。分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河东、平阳、河内、弘农等七郡。

并州,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五原、云中等七郡。

冀州,治所邺,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分置信都、常山、中山、河间、清河、赵国、巨鹿、渤海、魏九个郡(国)。

荆州,治所襄阳,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分置南阳、江夏、南郡、桂阳、武陵、长沙、零陵等七郡。

交州,治所番禺,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分置交趾、南海、苍梧、合蒲、郁林、桂林、九真、日南等七郡。

凉州,治所武威,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分置金城、汉阳、北地、陇西、武都、安定、西平、张掖、酒泉、敦煌等十郡,以及张掖居延属国。

扬州,治所寿春,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分置九江、庐江、丹阳、会稽、吴、豫章等六郡。

益州,治所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分置置蜀郡、犍为、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等十二郡(属国)。

幽州,治所蓟,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分置涿郡、代郡、广阳、上谷、渔阳、辽西、乐浪、右北平、辽东、玄菟等十郡。

徐州,治所下邳,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广陵等五郡(国)。兖州,治所昌邑,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分置山阳、东郡、陈留、济阳、泰山、东平六郡(国)。豫州,治所谯,辖境相当于今日的河南省南部东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角及山东省西南角。分置颍川郡、汝南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6个郡国。

青州,治临淄,辖境相当于今日的山东省北部及河北省东南。分置济南郡、平原郡、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乐陵郡7个郡国。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交州,其州内所包含的县郡如下所示:

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约於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钜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九郡二国,下辖123县,约於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约於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平原等七郡,下辖62县。约於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约於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约於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约於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武都、阴平等十二郡,下辖70县。约於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约於今甘肃省。

荆州:南阳、南乡、江夏、襄阳、南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等九郡167县。约於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等十三郡,下辖146县。约於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扬州:九江、庐江、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60县。约於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日南、南海、苍梧、合蒲、珠崖、郁林、桂林、等九郡,下辖104县。约於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兴平元年设置,此时天下共有十四州)

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设立过雍州,但是不久取消。

东汉十三州“省会”分属九省一国,除交州治所位于今越南外,青州、兖州、徐州治所位于今山东,司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扬州、荆州、益州这八个州治所分别位于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甘肃、安徽、湖南、四川这八个省。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营建的邺城的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17.5公里。由于漳河历年泛滥,地面遗迹已极稀少,著名的铜雀三台尚存二台残迹,城垣已荡然无存。邺城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城内以一条东西横街将城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地势较高,其中部建宫和衙署,西部置苑,西北城隅高耸着冰,铜雀台、金虎台,是为军事需要而建的了望制高点。南区主要是居民区,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其中安置了当时强制集中的各地劳动人民和投奔曹操的强宗巨豪,以及他们的部曲。邺城在我国都城史具有借时代意义,它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居民区放在城区南部,为以后历代都城所继承,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布局。邺城西北设置三台,魏晋洛阳城也仿此在西北隅设置金庸城。

曹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由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东汉洛阳城基础上修建而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西城垣残长4290、宽约20米,北垣全长3700,宽约25-30米,东垣残长3895,宽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2460米,城垣周长约14345米。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庸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1900多年。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始都武昌,在今湖北鄂城县以东一带。俗称吴王城。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里,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为孙吴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迹。再西为武昌的港口樊口。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迁都建业,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实录》卷2)。孙吴建业城址现已消失。

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东金乡西北。

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即沛县的别称。

湖北枣阳东南。

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即今河北喜峰口。

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治襄平,即今辽阳。

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今湖北潜江西南。

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即邯郸郡,治邯郸。

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今南京。

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治宛城。

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THE END
1.邳州郯城最新动态及未来城市发展展望金银制品销售邳州郯城正迎来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热潮,当地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品质。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生态城市。邳州郯城将朝着现代化城市目标迈进,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为市民http://m.muyasi.cn/post/13053.html
2.郯城县基本情况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辖1个街道、12个乡镇、1个银杏产业开发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4个行政村、16个城市社区,户籍人口104万人、常住人口86万人,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是“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 http://www.tancheng.gov.cn/info/5435/258697.htm
3.郯城县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旅游景区景点等红石崖风景区:位于郯城西南四十五华里沂河岸边。崖下河水滔滔,崖壁陡峭,其土色殷,坚硬如石;崖上树木参天,阴翳蔽日。其中有一棵雄银杏树,高37.5米,胸围7.1米,为西汉永光年间所植。已在此修建了“银杏古梅园”,占地百亩。 郯国故城:在今县城城北,为汉代所建的徐州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县城周围有http://www.365135.com/shandong/linyi/11799.shtml
4.睢宁在哪里啊谁能告诉我啊睢宁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部,是徐州特大城市圈的重要一翼。它占地1773平方公里,拥有132.51万人口,下辖16个镇。睢宁地理位置优越,北接徐州交通枢纽,东临连云港。境内有徐宁路、104国道和省市县一级公路,徐宁高速公路贯穿南北,京沪、连徐https://www.autohome.com.cn/ask/5408766.html
5.2024郯城旅游攻略,郯城自由行攻略,马蜂窝郯城出游攻略游记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南部,地处鲁苏交界,为山东南大门、齐鲁之通衢,是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为鲁南“咽喉”之地,是“中国银杏之乡”和“中国杞柳之乡”。郯城不是特别有名气的旅游城市,但是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望海楼景区:在城东南15公里处,位于红花乡大尚庄村东南https://www.mafengwo.cn/dt-i/144213/5029.html
6.郯城马陵山省级地质公园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马陵山省级地质公天气较好,在这种天气里去逛街,既可畅快地放松身心,又会有很多意外收获,真是无比惬意。 划船指数 较适宜 白天较适宜划船,但气温稍低,请注意加衣,小心着凉。 交通指数 良好 天气较好,路面干燥,交通气象条件良好,车辆可以正常行驶。 路况指数 干燥 天气较好,路面比较干燥,路况较好。 美发指数 适宜 注意不要忽略了https://you.ctrip.com/weather/tancheng2908/4631802.html
7.乾隆行宫何其多,几处遗迹在徐州?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邳州自古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是南北要冲,无论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这是必经之地,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爷爷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下江南也曾经过邳州,清康熙年间旧邳州城、下邳城(今江苏邳州市西南与睢宁县古邳镇交界一带)毁于郯城大地震并引起的黄河决口洪水泛滥,康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469000
8.郯城县(中国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县)秦国时期,实行郡县制,郯县境地先属薛郡,后为东海郡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郯郡,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当时的郯城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市、泰州市,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是建置盛期之一。 汉朝时期,继续承袭秦朝制度,郯为县、郡和徐州市刺史治所。 http://www.myygl.org/myygl/7238113728830013495.html
9.邳州史话:受贤招贤与偃武——明清时期邳州三大乡漫话东界宿迁(明清宿迁北部,今分属郯城县及新沂市),西逾妙峰山,西南抵州城,东南接睢宁。东西三十里,https://www.pzxx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7018
10.江苏省与山东省的交界处有哪些地方麻肩宁:临沭是山东省的城市**。临沭县位于山东省最东南部,与江苏省的赣榆、东海两县交界,处于鲁苏两省的交界处。它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北依莒南县,西靠临沂市河东区和市经济开发区,西南与郯城县接壤,东南与江苏省的赣榆、东海两县毗邻。这个地理位置使得临沭成为了山东与江苏之间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具有 http://m.ye-su.cn/yy/ae2nasysstsy9detey.html
11.郯城县辖区导航春秋时期,臧(地名),即在此地,臧僖伯(鲁隐公的伯父),封于此地;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并入临沂。元末复http://www.hj0539.com/bendi/info-74662.html
12.第四节与太平军余部合编,继续坚持反清战争捻军见敌有备,便南下宁陽、兖州、邹县、滕县、峄县,旋经兰山、郯城进入江苏的赣榆、海州、沭陽。5月3日,又由邳州返回山东郯城,西走峄县,在临城(今枣庄市西薛城)附近击败丁宝桢部后,北上宁陽、汶上。5月10日由汶上以西的袁家口渡过运河,进至范县(今河南范县东)南面的罗家楼、濮州(今河南濮城)东南的箕山一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90115870?courseId=90115811
13.江苏省下辖的徐州与三国时期的区别,你知道吗?下邳国的大致位置在今江苏西部,与安徽省交界处,以宿迁市、邳州市、淮阴市为中心的地区。 彭城国辖八县,即: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婺源(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富阳(今山东省枣庄市九邑县南)、鲁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九邑县南)、潞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九邑县南)。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柳县(今江苏省沛县东南)、https://hywww.net/yczx/105909.html
14.地名胜览:地名卷“锦绣河山”在线免费阅读夹谷山,亦名夹山,呈西南—东北走向,最高峰海拔303.9米,为赣榆区第二高峰。由于它“西偏一方尤峻”,一道夹谷深裂之中,故名夹谷山。 夹谷山南面紧靠马山,两山之间是一道大山谷,俗称鹰愁涧。涧北即夹谷山南坡,顺山势东西各有一道山梁,中间山坡平缓,呈簸箕状。2500多年前,齐、鲁两国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重要的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01953403712703551
15.徐州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郯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州东。 东汉献帝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为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https://m.youdao.com/singledict?dict=baike_detail&more=true&q=%E5%BE%90%E5%B7%9E
16.全面战争三国地名古今对照大全地名是现代哪些地方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下辖郡国: 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https://gl.ali213.net/html/2019-5/336013.html
17.概述杨县 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 平阳郡(265-316) 端氏县 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 平阳郡(265-316) 永安县 今山西省霍州市 平阳郡(265-316) 蒲子县 今山西省隰县 平阳郡(265-316) 狐讘县 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 平阳郡(265-316) 襄陵县 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南 平阳郡(265-316) 绛邑县 今山西省侯马市东 http://mp2.allhistory.com/detail/5924312c55b54278ac0179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