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号,菏泽市教育局发布《菏泽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通报》,全市共规划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学校92所,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44.79亿元。
菏泽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通报
一、消除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建设进展情况
全市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92所,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44.79亿元,其中竣工学校76所,占规划的82.61%。校舍开工面积158.8万平方米,运动场地开工面积31.65万平方米。校舍建设竣工率分别为牡丹区100%,定陶区100%,郓城县100%,高新区100%,鄄城县90.91%,东明县85.71%,巨野县75%,成武县66.67%,单县50%,开发区50%,曹县无竣工校舍。
2
二、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
全市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147个,已全部开工,开工面积16.42万平方米,共完成投资2.57亿元,其中竣工项目134个,占规划的91.16%。竣工项目竣工率分别为牡丹区100%,定陶区100%,单县100%,东明县100%,郓城县100%,开发区100%,高新区100%,成武县87.5%,巨野县66.67%,曹县63.16%,鄄城县60%,。
3
三、博爱学校建设进展情况
全市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博爱学校10所,已开工学校10所,开工建设校舍面积8.67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4.1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04亿元。其中,牡丹区、曹县、定陶区、巨野县、成武县、东明县、郓城县、鄄城县博爱学校已竣工,校舍竣工面积7.2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竣工面积3.48万平方米。
4
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学校建设进展情况
按照今年计划,黄河滩区共建设脱贫迁建学校57所。其中东明县49所,鄄城县8所。截至目前,鄄城县8所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面积2.57万平方米,完成建设投资5591万元。东明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项目49所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面积15.33万平方米,完成建设投资3.04亿元。
《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
菏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教体局,市开发区、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市直各学校:
现将《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菏泽市教育局
2020年3月30日
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分工
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确保如期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根据《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全省、全市脱贫攻坚会议安排,为扎实有序做好评估验收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通过巩固强化贫困家庭学生入园、上学、升学3个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教育人才支撑1个提升计划,健全完善精准识别、精准衔接、精准资助3个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313”工程升级,努力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校校有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二、工作措施
(一)巩固强化贫困家庭学生入园、上学、升学3个保障体系。
1.保障贫困家庭孩子能入园。一是实施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与提升工程。2020年计划新建、改扩建25处扶贫工作重点村和黄河滩区幼儿园,增加6000学位,实现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提高贫困村适龄儿童入园率。配足配齐幼儿园办公设备、玩教具及图书等,改善办园条件,满足保教活动需求,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二是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计划。对通过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扶贫工作重点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类别、办园条件、保教质量等,通过生均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三是推进贫困重点村普惠性幼儿园(含经辖区教育部门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贫协作计划。摸清扶贫工作重点村中现有的普惠性幼儿园底数,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将现有的贫困重点村幼儿园纳入辖区中心幼儿园业务指导范围。开展城乡对口结对帮扶,逐园签定帮扶协议。通过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等帮扶形式,切实提升贫困重点村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责任单位:各县区教体局、规划财务科、学前教育服务中心)
(二)提升教育人才支撑水平。
1.落实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人才支持计划、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优化贫困地区教师资源配置。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2020年安排2000名以上师范生到财政困难县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各县区安排农村特岗教师参加省级培训,按照《青岛市与菏泽市教育扶贫协作协议》邀请青岛市的名师到我市送课送教,继续选派骨干教师和校长到青岛跟岗学习。(责任单位:各县区教体局、人事科、教师工作科)
2.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实施农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每个农村义务教育学区设立1个特级教师岗位,聘期内享受特级教师补贴待遇并纳入省级教师培训计划。实施2020-2022年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年内完成12个乡镇的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计划。(责任单位:各县区教体局、市人事科、市规划财务科)
(三)健全完善精准识别、精准衔接、精准资助3个工作机制。
1.精准识别重点群体。一是2020年春季、秋季学期进行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信息比对,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二是建好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五级教育精准扶贫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应用现代技术对扶贫信息进行动态监测。(责任单位:各县区教体局、市学生资助中心)
3.精准资助全覆盖。一是加强建档立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力度。免收适龄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发放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自2019秋季学期开始,发放非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杂费,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发放国家助学金;对在我省高校就读的山东籍全日制本、专科(高职)在校生免除学费,在外省高校就读的,按实际学费缴纳标准发放学费补助资金(免学费补助标准最高不超过8000元);对中等以下教育残疾学生实施“三免一补”(免学费、住宿费、书本费,补助生活费)并根据实际提供特殊学习用品补助。二是建设学生资助标准化管理体系。结合扶贫部门认定结果,4月份精准确定资助对象,5月份发放资助资金。(责任单位:各县区教体局、市学生资助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作为教育扶贫的第一责任人,要扛起教育扶贫的政治责任,亲力亲为抓好工作。要明确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分管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办公室,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三)严明纪律要求。坚持质量优先,从严从实,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要坚决杜绝大呼隆、走过场,严禁降标准、打折扣,对敷衍应付、推进不力,不担当、不负责,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经发现严肃问责,要确保高质量完成教育扶贫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