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是山东省临沂市委、市政府驻地区,辖4个街道6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33个行政村社区,面积7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2万人。获评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中国板材之都、中国食品产业加工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0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2亿元、位居全省136个县区市第五位;2024年1-2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1位。
琅琊古郡。古称琅琊、沂州,距今3000多年历史,是“书圣”王羲之、“至孝”王祥、“笃圣”闵子骞、书法家及军事家颜真卿的故里。境内鄅国古城,是临沂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诸侯国;羲之故居、琅琊王陵等历史胜迹众多,出土于银雀山汉墓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被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军区以及新四军军部先后移驻兰山,中共中央华东局在兰山成立,陈毅、粟裕等开国元勋在此战斗过,兰山成为沂蒙精神主要承载地之一。
北魏中期,琅琊国改作琅琊郡。永安二年(529年),为北徐州治所。北周宣政元年切刚直去够主(578年),改北徐州为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河)以名之"。隋大业初年(60多永游历丝喜米站翻距呼5年),将开阳、临沂、即邱3个县合并为临沂县,治所设于今临沂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验力丰们农将实示知在今郯城县褚墩镇西南部之兰山脚下置兰山县,武德六年兰山县撤销,辖境并入临沂县版图(据《方舆纪运际待高停血生要》)。
金、元、明、清几朝,皆沿用沂州之称。明初,临沂县撤销入沂州(即以州代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改称府,府治周围地区设县,名为兰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临沂县于1958年12月至1963年3月改为市,后又复为县。1983年9月,恢复临沂市,为山东省辖县级市。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低般地级临沂市,原县级临沂市区域分设为兰山、罗庄、河东3个县级行但伤政区,均属地级临沂市。
兰山区为临沂市人民政府驻地,辖区包括临沂城在内的原县级临沂市西北部
1994年12月17日,撤销临使套除城动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故考船写财线略方级临沂市。临沂市设验存势劳则查著盟立兰山区、罗庄区和河东区。确外五之讲划列占沿事兰山区辖兰山、金雀山、银雀山3个街道和白沙埠镇、义堂镇、大岭镇、李官乡、半程镇、枣沟头镇、研甲济亲广测南坊乡、朱保乡、马厂湖乡。
1991年1月14日,撤销临沂市九曲乡,设立九曲镇;撤销临沂市白庄乡,设立盛庄镇。
1993年9月8日,撤销临沂市大岭乡,设立大岭镇;撤销临沂市南坊乡,设立南坊镇;撤销临沂市册山乡,设立册山镇。
1994年9月7日,撤销临沂市梅埠乡、重沟乡、芝麻墩乡、半程乡、枣沟头乡,设立梅埠愿酸研再动聚均振总到镇、重沟镇、芝麻墩镇、半程镇、枣沟头镇。
1996年12月29日,撤销马厂湖乡,设立马厂湖镇。
2000年4月19日,将大岭镇前钦宿、后钦宿、葛家王平庄、曹家王平庄、蒋家王巴速过备改平庄、八里屯、小官路、西张庄、毛家庄、沟上、前韦家屯、后韦家屯、韦家屯、角沂庄村等14个村声蛋乱仍曲土燃此站占划归兰山街道管辖。
2000年,兰山区辖3个街道、7个镇、2个乡。
2001年,兰山区由3个街道、7个镇、2个乡调整为3个街道、6个镇、2个乡:兰山街道、金雀山街道、银雀山街道、义堂镇、白沙埠镇、南坊镇、枣沟头镇、半程镇、马厂湖镇、李官乡、朱保乡。2002年3月2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临述沂市兰山区撤销朱保乡,设立朱保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李官乡,设立李官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斯黑析小提带变。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兰山区辖3个街道、8个镇。
2004年,南坊街道将55个行政村调整为17个。
2005年8月4日,兰山区人民政府同意枣沟头镇将原有的54个行政村合并为50个,同意半程镇将原给假虽个有的58个行政村合并为50个,同意李官镇将原有的49个行政村合并为39个,同意白沙埠将原有的50个行政村合并为36个。
兰山区是临沂市3个市辖行政区之一,位于临沂市域中部、临沂市区西北部,居沂河西岸。地理坐标为:北纬35°03′~35°23′,东经1裂班呀向朝庆虽18°06′~118°20′。东隔沂河与河东区相望,西邻费县,兰陵县,南接临沂高新产业开发区、罗庄区,北连沂南县。总面积891平方千米(含马厂湖镇)。
兰山区是中共临沂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临沂市的政治、文化、教育、金融、商贸、交通中心,临沂市的主城区。地理环境优越,是山所鲁南、苏北的交通枢纽,也是联结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枢纽,自古就有“齐鲁襟喉”的称号。205国道、206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327国道、日东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临枣铁路与兖石铁路在区境内西南端交汇。距临沂飞机场3千米,距日照港150名千米、岚山港110千米。建有临沂长途汽车站、临沂火车站、临沂高铁北站、京沪高速公路临沂和临沂北出入口等交通枢纽设施。
兰移林促妈换山城区位于区境东南端,沂河西岸。以祊河为界,南为包括临沂城在内的城区,北为北城新区。临沂老城地居临沂老城区东北端,始建于周敬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年),因东临沂河而得名。城区至省会济南直线距离280千米,至首都北京直线距离723千米
兰山区境内有大小山头10余座,均为沂蒙山脉之余脉。大致分为3支;北支起自蒙山,有芦山、铁山、尖山、磨山、桃花山、凤凰山、白土山、茶山;西支与费县、苍山县境内山脉相连,由北到南有艾山、铁牛山、卧虎山、雾平山、薛南山等;南支起自金雀山和银雀山,由北到南伸展到罗庄促存连觉题称命约诉距区境内的铁矿山、庆去山、大柱山。
茶山
古称嵯岈山,又名茶芽山、茶叶山。位于临沂城北22.5自充场雨章角公里处。山体由红杂石、石灰石构能轻切久胡溶成,海拔高度22营宗继级县意压生尼7.1米,四周绵亘1平方公里。茶山素闻有"临沂镇山"之称。
艾山
又名华艾山、艾花山,妒察老认多续以产艾而得名。位于临沂城西北14.5公里处。山体由石灰石构成,海拔254.6米,绵亘数十里,为区境第二高峰。
金雀山与银雀山
旧称金雀环、银雀环,位于临沂城南隅。山体由石灰岩、紫色页岩构成,海拔只则旧干老余架名志触损有88米。两山岗东西对峙,因盛开金黄色、银笔权纸由办白色两种草花得名烈杨亮迅错以销星所。《临沂县志·山川》载:"山上旧有王氏书院,系元王佐建。今遗址无考矣。"
兰山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又种尼急院浓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迅速,少雨多风,空气干燥。夏季度调九温高湿大,雨量集中,为全年降水最多季节。秋季气温下降迅速,降水变率较大所。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严寒期较长。年均降水量790-920毫米。气温历年岩广委测器构晶未规板迅平均13.3℃,7月最高,1月最低。地面温度历年均为15.3℃,日照时数为2357.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无霜期平均202天。春季多东北风,秋与冬季多北、东北风,夏季多东、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6米/秒。风力大于8级的大风,累年平均出现20天。
赵采过胡提技强步分细境内有沂、沭、枋、涑等大小河流10余条,均属淮河流域之沂沭泗水系,流向自北而南或自西而东。注入沂河的主要有蒙河、白云河、孝感河、柳青河、祊河、涑河、陷泥河、李公河、燕子河。
沂河
祊河
涑河
南涑河为涑河南流之故道,流经罗庄区的盛庄、马厂湖、岑石、罗庄、傅庄等乡镇,至郯城县境注入武河,全长41.2公里,流域面积249.18平方公里,区境长9.9公里,最大流量416立方米/秒。过去,南涑河由于中下游河道弯曲和分支处无法控制,每到汛期,南北混流,常泛滥成灾。1961年,在分支处的郭庄村北建水闸一座,后又进行5次治理,已变害为利。
孝河
又称孝感河,位于城北白沙埠镇境内。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
柳青河
因两岸多柳而得名。《临沂县志·山川》载:"柳青河二源:一出茶芽山前云北湖,西南流;一出费县汪沟,东至潭家庄入县境。又东南会半程、枣沟各湖之水与东支会,又东南至岔河村入于沂。"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240平方公里;境内长20.75公里,流域面积218.8平方公里,最大流量531立方米/秒。
柳青河支流除费县汪沟及区境内小柳青河、鸭子沟等较大略见河形外,其余皆由李官、白沙埠、半程、枣沟头境内之沟水汇集而成,每遇大雨,必致泛滥。
翻花泉
非金属以煤、石为主。煤储量大。瓷土,又名紫焦宝石分布于李官、朱保等镇,是制造陶瓷与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白瓷石分布于李官、半程,是陶瓷工业的重要原料,总储量1500万立方米。石英砂岩,分布于李官、半程与白沙埠镇,是制造玻璃、高级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总储量3000万立方米。石灰石分布广泛,储量很大,其中石灰石D级储量8.5亿立方米,含氧化钙50.3%。大理石主要分布于朱保、李官、白沙埠3个镇,是贵重的建筑材料,总储量约70余万立方米。此外,花岗岩、石膏、磷矿石、沂河黄沙等建材储量甚丰。
兰山区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地表水:沂、涑等淮河水系年径流量近20亿立方米,但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南部较多,北部较少,夏季暴涨,冬春季流量很小,上游甚至干涸。因此,地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多年平均水资源为2.3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总储量为6.2亿立方米,可采量为1.7亿立方米,水质较好。
境内有种子植物600多种。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泡桐、椿、松、柏、楸、刺槐等。经济林木有核桃、板栗、苹果、山楂、银杏、葡萄、桃、杏、梨、柿等。药材有柏子、枣仁、半夏、益母草、薄荷等102种。
境内野生动物中,兽类有狐、狸、黄鼬、刺猬、獾、野兔、野鸡等;鸟类有猫头鹰、啄木鸟、喜鹊、山雀、燕子等50多种;鱼类有53科148种。淡水鱼有63种,主要有鲤鱼、鲢鱼、鲶鱼等。此外,还有头足纲2目5种;甲壳纲11种;两栖纲5咱;爬行纲10种,昆早纲12目541种;蜘蛛纲2目117种。
1995年,兰山区年末总人口74.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7万人,当年出生4548人,当年死亡312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
1997年,兰山区年末总人口77.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93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7.85‰,人口自然增长率3.26‰。
1998年年末,兰山区总人口79.27万人,比1997年增加1.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3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15.63‰(含部分往年漏报)。死亡率4.15‰。人口自然增长率7‰。
1999年,兰山区年末总人口80.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1‰。
2010年,兰山区127.42万人。
2011年,兰山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578.50亿元,比2010年增长1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3亿元,比2010年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9.87亿元,比2010年增长9.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90亿元,比2010年增长16.5%。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5.1、7.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39.3%、60.1%。全年经济平稳运行,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的GDP增幅分别为11.0%、12.8%、12.2%和12.3%。与2011年相比较,一、二产业比重分别降低0.9、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52.9:45.9调整为1.2:51.8:47.0。
2012年,兰山区实现生产总值650亿元,比2011年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40.5亿元,比2011年增长34.3%,在全省居18位,比2011年提升2个位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分别增长12%、13%。获得全省县域发展综合实力前十强第六位、"两个同步"增长第二位,跻身"全国百强区"第65位。
2013年,兰山区完成生产总值706亿元,比2012年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7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528亿元,比2012年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亿元,比2012年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40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2%和13%。
财政
2011年,兰山区财政收入30.16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税收收入为25.4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84.4%。财政支出28.16亿元,比2010年增长34.4%。国税(含海关代征,不含市直)和地税(不含市直)实现全部税收收入53.95亿元,比2010年增长35.2%,占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3%。
金融
2011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5.21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0.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8.27亿元,同比增长11.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33.23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2.7%。
2011年,兰山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40亿元;渔业总产值0.3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28亿元;林业总产值0.52亿元;牧业总产值0.30亿元。粮食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68.11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0.49万吨,其中:夏粮总产量达到10.15万吨,秋粮总产量达到10.34万吨。粮食单产达到381.1公斤/亩。
2011年,兰山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60个,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6.64亿元,比2010年增长29.5%;实现利税总额93.55亿元,比2010年增长29.1%,其中利润73.82亿元,比2010年增长32.0%。全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97.2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5.75%,增幅与前三个季度持平。
2011年,兰山区全年规模工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有196家,较2010年同期增加52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6.10亿元,增长29.9%,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0.1%;利税过千万元的有148家,较上年同期增加40家,实现利税66.34亿元,增长30.3%,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0.9%。全区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4个。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26个,山东服务名牌5个。
截至2011年,兰山区食品、板材、有色金属三大支柱产业共计300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1.05亿元,实现利税57.39亿元,其中利润46.34亿元,同比2010年分别增长32.7%、34.4%和39.4%,占全区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为69.7%、61.3%和62.8%。
2011年,兰山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5.23亿元,比2010年增长2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22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30.9%;签订合同额293.87亿元,比2010年增长36.4%。全年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293.87亿元,其中2011年新签合同额191.08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6.4%和28.76%。全年全区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完成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52.5%,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9.4%,比重比201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全区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亿元的建筑企业达到21家,比2010年增加1家,占全区建筑业的19.8%。其中产值超5亿元的骨干建筑企业4家,有1家企业建筑总产值超过百亿。
201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07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8.0%。全区全年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2010年增长19.05%;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28亿元,同比增长30.4%。
2011年,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1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8.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8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38.9%。
2011年,全区大型超市的销售额为19.7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36%。汽车企业零售额48.9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30.9%。
截至2011年,兰山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1处,广播电视台和广播网络管理中心各一处,群众艺术团1个,文物所1个,文化艺术研究室1个。公共图书总藏书量83.6万册。
截至2011年,兰山区辖区内各类学校168所(不含大学),其中普通中学36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小学124所,全部在校学生共有194077人,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均为100%,高中段升学率为100%。2011,全区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1处,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9处,省级规范化学校20处,市级规范化学校76处。
截至2011年,兰山区辖区内拥有医院、卫生院52处,拥有病床床位9506张,卫生技术人员10948人。其中拥有民营医院28处,拥有病床1112张,卫生技术人员856人。2011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626736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因曾为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琅邪国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他承续钟繇、张芝,变革古法,创立今体,并把今体书法推向文人书美的极致,被后世尊为一代'书圣'。
节日
2003年9月,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举办了首届书圣文化节,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出了"书圣故里"的文化品牌。自此,临沂书文化节每年9月举行一次。
境内居民自古以来以农为主,崇尚勤劳细作,勤俭持家之风。历来以"人生天地间,庄户最为先"为信条,有"玩龙玩虎不如玩土"之说。对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看成是"安分守己",男耕作女理家世代相传。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王祥故里
王祥故里位于城北白沙埠镇的孝友村。因地处于管子湖、涝子湖之间,原名王家双湖。明万历年间为纪念王祥、王览兄弟,易名孝友村。
王羲之故居
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主要有洗砚池、晒书台、琅琊书院、碑廊等景点。
洗砚池又名泽笔池。幼年王羲之泽笔洗砚之池塘,池色如黑墨,传为王羲之泽笔洗砚所染,故有"池水尽墨"之千古美谈。
孔子庙
位于市区兰山路中段北侧,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南北长155米,东西宽45米,总面积6975平方米。该庙始建于金代,明、清两代均重修并增建。
孔子庙普称"文庙",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为尊孔而改"孔子庙"。有大成殿、明伦堂及古银杏树等,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娘娘庙
鄅国故都遗址
诸葛城
诸葛城旧有"武侯祠",碑文记载诸葛家族来此"避兵"等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刘疵墓
位于城北南坊镇洪家店村西北隅。1978年5月临沂市广物组对该墓进行发掘。出土一套包括头、手、足5个部位的金镂玉衣。玉衣由1140块玉片组成,从头罩到脚套长1.8米。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的西汉早期金镂玉衣。
诸葛亮祖茔
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徵,西晋琅琊临沂人。先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太保等职。
王导(276年-339年)字茂弘,琅琊临沂人,东晋开国大臣。
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家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唐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继钟繇、王羲之以后出现的又一个伟大的书法家。
王剑魂(1915年-1973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抗美援朝中,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