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林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目前,核苷类药物和长效干扰素作为乙肝治疗的常用抗病毒药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情,但长期治疗后,能够实现乙肝治愈的患者比例仍不足10%。
“传统的核苷类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来控制病情,但难以实现乙肝表面抗原的清除,停药后复发风险较高。长效干扰素治疗虽然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促进乙肝表面抗原清除,但副作用相对较多,且仅有部分患者有较好应答,整体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仍有限,治疗周期也较长,患者依从性面临挑战。”侯金林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如何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这“一升一降”的目标就在侯金林的心里扎下根,最终团队决定从小干扰RNA入手。侯金林介绍,小干扰RNA能够直接靶向乙肝病毒转录产物,从基因层面高效抑制病毒基因表达与复制,在降低病毒载量方面有突出表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侯金林教授团队。受访者供图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联合免疫调节药时,小干扰RNA能进一步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不仅对病毒有抑制,还能激发机体自身抗病毒免疫,提高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可能性。相比以往单一用药模式,小干扰RNA联合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协同效果明显。”侯金林说。
据了解,GOLDEN能够平均提前19个月精准预测乙肝治愈的发生,帮助医生识别出乙肝功能性治愈的优势人群。
谈及乙肝治愈研究的未来,侯金林希望能进一步深入探索乙肝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开发出更高效、更安全且特异性更强的治疗药物或联合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