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网站!
今天是:
一、考试性质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语文考试大纲
根据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语文应用基础》,并考虑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
一、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能力
1.考查范围
能识记基本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2.考试内容
(1)根据汉语拼音基础知识认读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能区别常见的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和形似字。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褒贬色彩。
(5)能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作用。
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连贯、得体,考察段落句子顺序。
第二部分综合应用能力
(一)现代文阅读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写作: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要求做到中心明确,思路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规范;能以一定的速度写作常用应用文。
写作:(1)能够正确、全面地领会题意。
(2)思想内容健康,中心突出,思路清晰,材料充实,选材精当。
(3)语言规范,正确遣词造句,语句简明、连贯、得体。
(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5)符合文体要求。
(6)书写规范、端正,页面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分值:150分。
三、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语言应用题、现代文阅读、写作题。
2.内容比例: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占40%,语言应用占60%。
3.试题难易比例:易:较易:较难=4:5:1。
数学考试大纲
1、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明确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并会求给定集合的子集。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1)函数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了解简单分段函数,并能简单运用;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及其集合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2)基本初等函数
指数函数: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知道指数函数的一般应用。
对数函数: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明确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幂函数:了解幂函数概念,结合具体幂函数图像,了解幂函数变化情况。
(3)函数与方程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能结合实际建立函数方程,用数学方法理性解决实际问题。
3、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直线与方程:在平面支架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直线间的距离。
空间直角坐标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
4、统计
理解随机抽样的重要性;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频率线图、构成比条图和饼图、茎叶图,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和用途;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并能计算;能从样本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样本频数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会作两个有关联数据的散点图,并能能根据散点图的分布估计两个变量间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线性回归方程式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5、概率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理解古典概率的定义及其概率计算公式,掌握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掌握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并能综合运用;
8、不等式
了解不等式的实际背景;能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并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掌握基本不等式,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9、推理与证明
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加以运用;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了解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反证法。
10、计数原理
掌握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布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掌握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书公式、组合数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二项式定理,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全卷结构如下:(满分150分)
题型
题数
分值
说明
选择题
12
60
单项选择
填空题
4
20
只需填写结果,无需解题过程
解答题
6
70
含作图、计算、证明等,要求写出具体解答过程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本考试科目的范围,包括经济与政治、中国历史、职业道德、法律、时事政治、英语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具体内容如下:
政治部分
(一)经济与政治
经济生活:货币、价格、消费、生产与经济制度、企业与消费者、投资与融资、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与纳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国的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代国际社会。
(二)中国历史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三)职业道德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医学道德、职业道德的养成。
(四)法律
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劳动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卫生法律法规(医师、护士管理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五)时事政治
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考试参考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
4.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伦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5.全国医药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卫生法律法规》(科学出版社)
三、考试形式
2.试卷分值:100分。
四、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单项选择50分、案例(材料)分析30分、论述20分。
2.内容比例:经济与政治、中国历史、职业道德、法律和时事政治各占20%。。
英语部分
考试方式为笔试,包括两个部分:词汇与结构和阅读理解。
第一部分:词汇与结构(VocabularyandStructure)
测试考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1600-2000基本词汇量及一定数量的短语。并且掌握以下语法知识:
1.动词各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用法;
2.动名词、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的各种形式与用法;
3.动词虚拟语气的各种形式与用法;
4.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使用;
5.倒装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ReadingComprehension)
测试考生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测试以下阅读技能:
1.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
2.掌握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
3.理解语篇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4.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5.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论;
6.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7.进行信息转换。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内容
百分比
1
语法与结构
词汇用法、句法结构、词形变化等
多项选择、填空
10%
10分钟
2
阅读理解
语篇,包括简单的一般性文字和应用性文字
多项选择、填空、简答、匹配
医学部分
生理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生理学的任务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兴奋性的概念,刺激与反应的概念,反应形式--兴奋与抑制)
第三节机体与环境
一、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二、内环境及其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第四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特点、生理意义)
二、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反馈、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通道易化扩散与载体易化扩散的概念与特点)
三、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的概念,Na+-K+泵的概念及其意义)
四、出胞和入胞(出胞和入胞的概念)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及产生机制(静息电位概念及产生机制,极化、去极化、复极化和超极化的概念)
二、动作电位及产生机制(动作电位概念及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传导机制与特点,阈电位,神经冲动的概念)
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的收缩原理(肌丝滑行学说)
二、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与Ca2+的关系)
三、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前、后负荷的概念,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和正常值)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pH值)
第二节血浆
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二、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形成、生理意义与临床意义,等渗溶液的概念以及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
第三节血细胞
一、红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与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原料与影响红细胞成熟的主要因素,贫血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二、白细胞(白细胞的分类、正常值与功能)
三、血小板(血小板的正常值与基本功能)
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血液凝固的概念与三个基本步骤,血浆与血清的区别,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抗凝因素和主要抗凝物质的生理作用)
二、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五节血型与输血
一、血量(血量的正常值)
二、血型(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的分型原则及临床测定方法,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及其意义)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生理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率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及分期,搏出量和心输出量的概念、正常值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特点及意义)
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特点)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律性的概念,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和异位心律的概念,兴奋在心脏内传导的顺序、特点及其生理意义,房室延搁的概念和意义,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
四、心电图(心电图的概念,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第二节血管生理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概念)
二、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压及平均动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动脉血压稳定的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动脉脉搏的概念)
三、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影响静脉血流的因素)
四、微循环(微循环的概念及其组成,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和功能)
五、组织液生成与淋巴循环(有效滤过压的概念和公式,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水肿的关系)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心血管中枢,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紧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第五章呼吸
第一节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原理(呼吸的概念及基本环节,、肺通气的概念与肺通气的动力--原动力、直接动力;呼吸运动的概念,平静呼吸、用力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的概念;肺通气的弹性阻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肺通气的气道阻力与气管口径的关系)
第二节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的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概念和气体交换的动力,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和CO2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概念,呼吸的基本中枢--延髓)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肺牵张反射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血中O2分压、CO2分压和H+浓度的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途径)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
一、口腔内消化(消化、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咀嚼、吞咽、蠕动的概念,唾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二、胃内消化(胃液的成分及作用,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概念和作用,胃的运动形式和容受性舒张的概念和生理意义,胃排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三、小肠内消化(小肠的运动形式和分节运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胰液与胆汁的成分及各种成分作用)
四、大肠的功能(不作要求)
第二节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小肠在吸收中的作用)
二、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
第三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二、体液调节(胃肠激素,脑-肠肽概念)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能量代谢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三、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值及其生理意义)
第二节体温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体温的正常值及其生理波动--昼夜、性别、年龄、其它因素)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散热的主要方式-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及临床应用)
三、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温度感受器、调定点的概念)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
第一节尿生成的过程
一、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和正常值)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上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概念,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部位和特点,肾糖阈的概念和正常值及其与尿糖的关系)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对H+、K+和NH3的分泌特点及其意义)
第二节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滤过膜、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小管液溶质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第三节尿液及其排放
一、尿液(正常尿量、多尿、少尿和无尿的概念,尿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
第九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突触传递的过程和特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概念及产生的离子基础)
三、神经递质与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的概念和种类)
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突触传递的特点)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不作要求)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不作要求)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不作要求)
四、痛觉(内脏痛与牵涉痛)
第三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生理意义
一、条件反射
二、脑电图
三、觉醒与睡眠
第十章内分泌
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激素的概念)
一、激素的分类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
二、腺垂体(促激素概念,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生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三、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激素--血管升压素、催产素合成的部位、运输途径(下丘脑—垂体束)、贮存释放部位和生理作用)
第三节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一、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二、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胰腺
一、胰岛素(胰岛素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二、胰高血糖素
第五节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泌的调节及其临床意义)
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分泌的调节)
闭卷考试
1、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30分
简答题10分
2、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比例
重点内容(大纲内容用掌握、理解表示)35分
非重点内容(大纲用了解表示)5分
3、试卷难易比例
难题5分较难题10分较容易题15分容易题10分
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骨学总论【考查内容】1.骨的分类2.骨的表面形态3.骨的构造【基本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功能。中轴骨骼【考查内容】1.椎骨2.胸骨3.肋4.脑颅骨5.面颅骨【基本要求】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掌握胸骨角的临床意义,掌握颅的组成、分部,
2.掌握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掌握鼻旁窦的位置。【考查内容】1.上下肢带骨2.自由上肢骨3.下肢带骨4.自由下肢带骨【基本要求】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
2.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分部
第二章关节学总论【考查内容】1.直接连结(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2.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基本要求】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考查内容】1.椎骨间的连结2.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3.胸廓的整体观和运动【基本要求】
掌握脊柱的构成、分部和生理性弯曲。【考查内容】1.上肢带连结2.自由上肢骨连结3.下肢带连结
4.自由下肢骨连结【基本要求】掌握肘关节的组成,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掌握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
第三章肌学总论【考查内容】1.肌的形态和构造
【目的要求】1.掌握肌的形态和构造。第二部分消化系统口腔【考查内容】1.口唇2.颊3.腭4.牙5.舌6.唾液腺【基本要求】
掌握咽峡的构成及意义,掌握牙的种类和排列(乳牙和恒牙的牙式)、牙的形态和构造、牙组织,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
食管【考查内容】1.食管的位置和分部2.食管的狭窄部【基本要求】1.掌握食管三个狭窄部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2.了解食管的位置和分部。胃【考查内容】1.胃的形态和分部2.胃的位置【目的要求】1.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小肠【考查内容】1.十二指肠2.空肠和回肠【基本要求】1.掌握小肠的分部,掌握十二指肠位置、掌握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和功能,掌握空、回肠的位置。大肠【考查内容】1.盲肠2.阑尾3.结肠4.直肠5.肛管【目的要求】掌握大肠的分部及形态特点,掌握盲肠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掌握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掌握直肠的位置和形态构造。肝【考查内容】1.肝的形态2.肝的位置和毗邻3.肝外胆道系统【基本要求】掌握肝的形态、位置,肝门、肝蒂的位置和构成,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囊底的体表投影,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汁产生部位及排出途径。胰【考查内容】1.胰的位置与毗邻2.胰的分部【目的要求】1.掌握胰的位置、形态及分部。第三部分呼吸系统鼻【考查内容】1.外鼻2.鼻腔3.鼻旁窦【基本要求】1.掌握呼吸系统组成与功能,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喉【考查内容】1.喉软骨2.喉腔【基本要求】
掌握喉的位置,掌握喉软骨的名称
气管与支气管【考查内容】1.气管2.支气管【基本要求】1.掌握气管的位置和构造特点,掌握左、右主气管的形态差别。【重难点】左、右主气管的形态差别肺【考查内容】1.肺的形态【目的要求】1.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掌握肺门的概念。胸膜【考查内容】1.壁胸膜2.脏胸膜3.胸膜腔【基本要求】1.掌握胸膜的分部。2.了解胸膜腔的概念。第四部分泌尿系统肾【考查内容】1.肾的形态2.肾的位置与毗邻3.肾的被膜【基本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掌握肾的形态、位置、肾的被膜
【基本要求】1.掌握中耳的组成,掌握幼儿咽鼓管的特点。第九部分神经系统第十六章总论【考查内容】1.神经系统的区分。2.神经系统的组成。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基本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掌握反射弧的组成,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考查内容】脊髓的位置和外形【基本要求】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特点,掌握脊髓横切面上灰、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
脑【考查内容】1.脑干2.小脑3.间脑4.端脑【目的要求】掌握脑干的组成。掌握间脑的分部,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分叶和各叶的主要沟回。掌握基底核的组成,掌握内囊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第十八章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考查内容】1.概述2.颈丛3.臂丛4.胸神经前支5.腰丛6.骶丛【目的要求】1.掌握颈丛的组成、位置;掌握臂丛的组成、位置,掌握腰丛的组成、位置,掌握骶丛的组成、位置。脑神经【考查内容】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展神经7.面神经8.前庭蜗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基本要求】1.掌握脑神经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