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名医神经外科的魅力——专访日本医师学会会长寺本明

2018年,厚朴方舟日本子公司董事寺本明教授荣获日本脑神经学会终身成就奖——“佐野圭司奖”。在寺本教授看来,这是一份珍贵的荣誉,更是另一种坚实的责任。对“生命禁区”的多年探索,让他相信他和他的团队能挽救更多生命,并在这个神秘的领域前赴后继奉献一生。

问:寺本教授,您为什么选择脑神经外科,又为什么会选择专攻下丘脑-垂体病变?

寺本教授:最初,我的志愿是成为一名外科临床医生,但由于东大纷争,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导致我大学期间留级了一年,本该是1972年毕业,最终延期到1973年。

▲寺本明教授

问:如此说来,作为一名医生,是不是一开始就不应该将范围局限在某个专门领域?

寺本教授:或许是吧。年轻的时候,我们会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就好比把电波接收器调高,就会收到信号。当你向它靠近,就能扩张自己的无限可能性。

问:截止到目前,日本脑神经外科学会的会员数大概有多少呢?

寺本教授:早在2012年,会员就已经超过9000人了。根据现在的入退会人数来看,到2020年大概会有1万人。这之前,就已经有4年间增长1000人的记录。

问:这么说来,最近入会的脑神经外科医生减少了?

寺本教授:不,与之相反,在1980年代,脑神经学会实在是太有人气了。当时每年都有340~350人入会,现在大概每年230~240人,算下来每个学校的毕业生里约有3人会成为脑神经外科医生。

毕业后开始进行临床研修时,一学年只有160人入会,当时的我很有危机感,心里想着:这么下去是不是脑神经外科就要倒闭了?欣慰的是,如今人数又开始慢慢恢复了,总数可以说是趋于稳定了。最大的问题反倒是年轻医师都集中到了都会的大医院里,这种流通分布不均匀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而且,我们称之为【2020年课题】的是脑神经外科医生的年龄构成,人数最多的一代即将迎来退休的问题。从中会衍生出两个问题:一是退休后,不能做手术也有工作意向的医生,需要尽快帮他们找到可以工作的职场领域。二是谁来填补退休医生的职位空缺,这两个问题是学会接下来将面临的最大课题。

通过学会宣传号召来获取新会员,是不太现实的,我们需要去各大学、各大医院的诊疗单位进行招募,而且必须努力强调脑神经外科的魅力所在。

问:说到脑神经外科的魅力,我想问一下寺本教授:作为脑神经外科领域的权威,您认为神经外科都有哪些魅力呢?

寺本教授:医学,具有科学性、艺术性、人性三大方面。从科学性方面来讲,脑部这一领域是非常有趣的。整体来说,未知的领域很多,已知领域又充满了理论性。还有很多充满未知与神秘的部分,让大脑具有两面性,我认为这是最大的魅力。

其次,艺术性。手术技巧非常精致细微,非常有趣。较多的是显微外科手术,近年来也有内视镜手术、管腔内手术、立体定位手术等很多专门性手术,我很感兴趣。

再有就是人性方面,我们保有的,是集合了人的尊严及个性的脑部,是拥有社会及理论要素的,这份职业让我们充满了成就感。

这三方面视点,是我想要向年轻人展示的。

问:外科是不是也有许多主题值得研究?

寺本教授:外科,有许多和神经内科共通的部分。但是日本的神经内科医生相对较少,如果再增加一些,我们就能专攻外科领域了。现在神经内科医生也可以处理脑梗塞,能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医生也相继出现了,可是如果一旦出现异常出血,他们还是无法对应,所以双方医师互相合作的机制是最理想的。

问:接下来您比较关心什么领域?

问:最后,请问寺本教授,您为什么选择“与其说必胜,准确来说其实是不败”作为座右铭?

寺本教授:在做手术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必胜,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重大失败。医疗是非常坚定的,再普通不过的职业,与其评判胜利还是失败,不如说是胜利,还是持平。如果肿瘤不能完全摘除,那么,需要在适当的位置阻止它,防止它继续扩大,这其实就是一种持平,是不败的外科。

▲寺本明教授的格言

问:我可以理解为,是不是如果医生都只以肿瘤全部摘除为目标,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并发症?

寺本教授:这是最难的地方。如果医生总是抱着维持平局的心态进行手术,虽然能减少并发症,但做不出精彩的手术。我们常常组织会员进行手术成果汇报:把自己进行的手术录像展示给大家,每个人必须要清楚地解释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终止手术。举个例子,这个部位更深的位置有大血管,如果强制进行有可能会引发大出血,所以停止。如果能做到这样有理有据,那么,持平也可以。

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外科医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条件是:手术可以进行到哪步?在哪终止?理由是什么?对于这种平衡是否有一个很高的认知。

THE END
1.神经外科这个科室怎么样?重视神外的头部综合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手里的王牌 地级市医院:看重视程度和传承关系 小医院:纯纯为了设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6763005/answer/57802901152
2.医生&小恶霸苏嘉鸣——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用林好的话来说,苏嘉鸣颠覆她对医生刻板印象。比如…医生很忙很养生… 因为几乎每次林好叫他出来喝酒,他都会赴约。 每当林好开他玩笑说 “啧啧老苏头你真的是医生吗你都不忙的?” 他都会慢悠悠的喝一口酒再带着无奈的语气说道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4446437540087
3.翼俊X颂华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机智医生dt_dapp=1———从第一集开始看《机智的医生生活》就站定翼俊x颂华,从第六集开始在机医小组里持续记录这条loveline的进展。虽然第一季结束仍然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我会一直守候着,直到他们找到属于彼此的幸福。他们一定会的。(全文截图来自小玩剧字幕组)从一开始就坚定的站这一对CP,莫名的自信让我觉得他们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639350/
4.臧美孚:从医七十载手术台上从未疲劳过北京协和医院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学医的,为什么想做医生? 臧:大概从初中,受父亲的影响,我不但想学医,还希望做个外科大夫。在部队生活的那三年,我从思想情感方面是贴近人民的。我觉得医生是一个非常有助于人民的职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臧美孚与父亲 https://ims.pumch.cn/detail/27980.html
5.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医患共情诊疗更贴心有时彻底治疗未必就是最好的方法 记者:资料显示,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推行叙事医学理念,已经坚持10多年了,积累下3000多份平行病历了。这是怎么做到的?还会一直推行下去吗? 凌锋:会一直推行下去,因为我们已经把平行病历的撰写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一条医学人文精神的考核标准,属于一票否决。也就是说,如果你没写平行病历http://www.xinhuanet.com/gongyi/20230214/70c89cd8a8ee4bf3a72eef27148f35f4/c.html
6.医心为民实力登场许典双:每个神经外科医生都是一个“武林“医生还应该永远对未知抱有好奇心。”许典双医生说,好奇心会促使一个人为了解开心底的“结”而去学习,这种热情是最好的驱动力。 他把这两个“先进”,带到潮汕医院 除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医务部主任,许典双还有一个身份——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执行院长(以下简称潮汕医院)。 http://www.jd120.com/m/Info-11661.html
7.46岁的三甲大主任玩抖音火了,为什么他不想让老同学知道吴浩曾在德国、美国等多国进修,深知神经外科的优势和重要性。但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脊柱矫正、肿瘤等患者本来就少,科室划分又复杂,神经脊柱外科这样的「小众」科室,即使拥有高超的手术技术也无处施展。 回忆起那段迷茫的时光,吴浩说他甚至曾想过干脆放弃当医生去咨询公司发展:「那会儿,别的专业组排队等床,我们自https://36kr.com/p/1447464775788422
8.袁贤瑞:病人的笑脸就是最好奖励■不把病人当回事的人,不能做神经外科医生 对袁贤瑞来说,选择神经外科纯属偶然。1975年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到湘雅医院的袁贤瑞被告知“下基层锻炼”。在南县血防医疗队,带教老师和资深护士悄悄叮嘱他:“以后千万别干神经外科,那里死人最多、干活最累。” https://news.csu.edu.cn/info/1061/62174.htm
9.腰椎间盘突出为什么要到神经外科看?医生说前文曾经介绍过,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压迫、影响腰部神经,而神经外科医生最关注的就是神经。制定诊疗方案的时候,神经外科医生从给神经减压出发,始终坚持微创理念,用最小的创伤换取最大的手术效果,并且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损伤,治疗患者。 这么说吧,神经外科医生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始终坚持以神经保护为https://wapdoc.39.net/yanyi/8185.html
10.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网上预约挂号专家门诊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李少鹏:星期五我有一台大手术,如果您来最好上午九点之前,我一般每天早上七点半就在医院了。患者:好的’ 我们会一早过去。到时见。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李少鹏:好的。患者:10.1假期到了,祝李教授节日快乐!非常感谢您和刘医生在治疗期间的照顾。当我们知道病灶没有了的时候都好高兴,颅骨https://www.haodf.com/hospital/522/keshi/6497.html
11.用沟通建立信任,病人关系的沟通技巧很多年前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聪明的病人》,书中说家长式的病人关系已经不适合现在了,病人都想问为什么,而医生还停留在“听我的,这个病要这样治。” 目前国际流行的是,SHARE DECISION共同决定,让病人知情和参与,显然会让病人更开心、更满意。 ▍2、病人来诊的目的是什么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53144469&efid=DPeKd6xSnomEE11nJz_xOw
12.神经外科护士的个人总结(精选24篇)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必须决定,在什么部位、以何种方式进行手术,既达到治疗目的,又对大脑正常组织损伤最小的理想术式;在手术时,必须十分熟悉大脑的局部解剖,以娴熟的操作技巧,进行手术操作,才能做到既损伤小,又能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在手术后,采取何种有效的方法,促进病人的恢复,这一切,都对神经外科医生的理论水平及https://mip.ruiwen.com/zongjie/3540126.html
13.临沂一位医生妻子深情讲述为让大家了解医生行业临沂民生最近,一篇题为《无论凌晨几点,我接你回家》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断被转发,很多人说“被这篇文章戳中了泪点”,也有人说,这是临沂今年冬天最有温情的故事。 文章的作者是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郭锋的妻子徐松侠,她用短短的千余字,如实地呈现了一个普通医生家庭的平凡故事,文章简单朴实,却又情真意切。http://linyi.iqilu.com/lyminsheng/2017/1221/3787324.shtml
14.父亲去年底发生脑梗塞,想了解预防措施,母亲也患有高血压和轻度父亲去年底发生脑梗塞,想了解预防措施,母亲也患有高血压和轻度糖尿病,是否可以使用水蛭素?患者男性73岁医生建议 对于脑梗塞的预防,首选药物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虽然水蛭素可以清理血管,但其预防效果不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并发症。https://www.jd.com/qa/21387181378041
15.医师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总结(精选17篇)通过自己的发奋学习和科主任及教师们悉心教导,我更加熟练掌握了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术中应急处理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从不旷工,反而是多次加班工作,目前在同科医生中,欠休假是最多。每个月的门诊病人及门诊收入,在同级医生中也是名列前茅。我https://www.yjbys.com/zongjie/nianzhongzongjie/1405942.html
16.王晓强坚信希望,所以选择成为一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我想,孩子的一生最难忘的是三种人,一是把他们养大的父母,二是在他们跌倒时扶他们起来并治愈他们的恩人,三是陪他们走到人生终点的伴侣。今天这位医生便是那位治愈了成千乃至上万孩子的恩人。 王晓强,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专业组组长,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71560
17.中国医生为什么愿意去美国做“冷门”医生?界面新闻·JMedia阳晨去美国实习那年,每天都拿着切片去主治医生办公室一对一交谈,主治医师一边看片,一边诊断,一边会询问学生的想法并给他们纠正,国内很少有老师能有时间和精力做到如此细致。 还有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比如最常见的tumor board(肿瘤联合研讨会),外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诸多科室人员会集合在一起做病例汇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52804.html
18.为什么医生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加强营养?神经外科苏医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外科主治医师09-25 14:32关注 数据表明,高达71%的老年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营养不良? 正常老化引起的变化会增加老年人的营养风险。老化的特点包括:器官系统储备减少、稳态控制能力减弱、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个体异质性增加。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511603_940184237.html
19.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专家门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二”)神经外科成立于1957年,是浙江省成立最早的神经外科,也是国内成立神经外科专科较早的单位之一,是浙江省神经外科毫无争议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心,“看脑外到浙二”早已成为浙江省及区域老百姓的共识。作为浙江省神经外科的发源地和浙江省神经外科医师的摇篮,建科以来,共培养进https://m.bohe.cn/hospital/598/department/16935.html
20.科学网—陪伴你一起的神经外科远帆医生陪伴你一起的神经外科远帆医生分享http://blog.sciencenet.cn/u/远帆一路走来,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个人资料 杨远帆 加为好友 给我留言 打个招呼 发送消息 学术名片 上传视频 工作情况: 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领域: 医学科学 扫一扫,分享此博客主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