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患者进手术室一天,为什么医生说“手术只做了5小时”,他都经历了什么

因为值班医生不了解手术室情况,还不能随便乱讲,只能安慰家属,不要着急,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在已知的宇宙中,人类大脑是较复杂复杂的东西。一台高质量的大脑手术,通常需要一个各司其职的团队。如果神经外科手术发生事故,那么后果将残忍,患者可能会醒过来,但身体状况不佳,几天后会由于术后脑卒中或出血而死亡。有时,虽然脑部严重受损,患者仍可存活,但这种结果是很多神经外科医生较担心的情况。英国脑外科医生HenryMarsh在《医生的抉择:关于生死、疾病与医疗,你需知道的真相》中写道:“除了神经外科医生以外没有人清楚那种感觉:每天,有时甚至是连续几个月拖着沉重的身体来到病房看望被自己伤害的患者,去面对床边焦急而又愤怒的家属,而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对自己的信任。”那位教师的脑部严重受损,像行尸走肉一般活着。7年之后,Marsh去一家疗养院出诊。当Marsh看到7年前的患者穿着灰色的院服蜷缩在床上时,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我实在无法形容看到这一幕时内心的痛苦”。

神经外科医生用一把手术刀,做着关于生死的概率题,谁都知道没有对错,生命可以如此顽强,也可以如此脆弱。当然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只有患者返回家中继续生活,再也不用与医生打交道的时候,我们的成就感才较终实现了较大化……在手术台前,天堂与地狱真的就只有一步之遥。一场手术十多个小时医生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又或者说如何才能完成一台成功的神经外科手术呢?

麻醉师既是神外手术的前锋,又是整台手术的保护神,他们不仅要确定麻醉顺利到位,还要全程监测生命体征。

有时候,神外手术还会需要电生理监测技师,是手术过程中的侦察兵,他们术中监测神经功能并及时反馈主刀,主刀再根据手术情况决定切瘤策略,以避免造成病人的神经功能损伤。

根据手术复杂程度,主刀医生需要1-3位助手,高效合作可使手术流畅、避免医生过度劳累,更加确定手术顺利。

器械护士则负责手术器械的保管和递送,是手术器械的群管理员,他们需要深入了解手术流程、能跟主刀医生默契配合。

为确定手术顺利进行,巡回护士会全程为团队成员提供帮助,是整个手术团队的补给及协调站。

一站:手术当天,病人等候区,我们会认真核对您的资料,确定准确无误后开放静脉输液。

二站:手术室

1、病人被推入手术室,这里被大致分成相对无菌区和无菌区,手术室人员和主要器械设备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护士姐姐会结合患者麻醉方案,估计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做好手术过程的监测工作,包括循环、呼吸、体温等功能的连续监测,以保障病患在手术中的生命顺利。

2、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及病人个人的要求制定顺利舒适的麻醉方案,帮助病人慢慢进入“梦乡“。

3、根据不同手术的要求摆放不同体位,护士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就绪后,主刀医生登台手术,器械护士带着手术医师的“十八般兵器”守候在侧,随时等候医师差遣。

4、为了保护重要而脆弱的大脑,我们的颅骨进化得异常坚硬,打开这块硬骨头之后,主刀医生还要依次打开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再穿过层层阻碍找到病灶,并进行细致地剥离和切除,整个过程中不能伤害到重要神经和血管。

主刀医生常需保持各种不同的“妖娆姿势“,或者固定一坐就是几小时,半坐位手术需要双臂悬空、头部上仰,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直到肿瘤切除完毕。随后助手开始关颅和缝合头皮。

病人从麻醉中苏醒后,如果他的病情稳定,可自主呼吸,无明显并发症时,即可安返病房,部分严重病人送往ICU治疗。如果他本身病情较重或者手术不太顺利,可能需要长期保留气管插管。等到病情稳定,在复查CT后,病人就能转回普通病房,此时家属终于能放心了,因为这意味着几周以后,他们就可以出院回家。

当然这是一台成功手术的较终结果。相信每一位医生都会遇到那些希望医生能够确定手术全切成功,甚至希望医生能够写一份确定书的……我们应该了解到医学的局限,明白手术刀的风险,理解作为医生的无奈,医学所能提供的是医疗服务,这一服务并不确保一个必然的结果,医疗服务的结局,有时候是理想的治愈,有时候是差强人意的缓解和好转,有时候则是令人恐惧的失败或者死亡。

神经外科本就是在与天争命,毕竟要在头上动刀并非易事,病人能做的就是争取较好的医生主刀,我们才有机会顺利无虞地从医院活着出来,这也是他们能为自己做的较大努力。

较后引用神经外科医师HenryMarsh的一段话:“大脑很神秘,它承载了人类的全部理智和情感,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大脑的神秘程度可与夜晚的星空和宇宙相比肩,神经外科的手术过程优雅、精致、危险,又充满了深邃的内涵。器械穿过大脑,仿佛穿透病人的思想、记忆和梦境。”

参考资料:DoNoHarm:StoriesofLife,Death,andBrainSurg.HenryMarsh

THE END
1.神经外科这个科室怎么样?重视神外的头部综合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手里的王牌 地级市医院:看重视程度和传承关系 小医院:纯纯为了设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6763005/answer/57802901152
2.医生&小恶霸苏嘉鸣——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用林好的话来说,苏嘉鸣颠覆她对医生刻板印象。比如…医生很忙很养生… 因为几乎每次林好叫他出来喝酒,他都会赴约。 每当林好开他玩笑说 “啧啧老苏头你真的是医生吗你都不忙的?” 他都会慢悠悠的喝一口酒再带着无奈的语气说道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4446437540087
3.翼俊X颂华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机智医生dt_dapp=1———从第一集开始看《机智的医生生活》就站定翼俊x颂华,从第六集开始在机医小组里持续记录这条loveline的进展。虽然第一季结束仍然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我会一直守候着,直到他们找到属于彼此的幸福。他们一定会的。(全文截图来自小玩剧字幕组)从一开始就坚定的站这一对CP,莫名的自信让我觉得他们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639350/
4.臧美孚:从医七十载手术台上从未疲劳过北京协和医院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学医的,为什么想做医生? 臧:大概从初中,受父亲的影响,我不但想学医,还希望做个外科大夫。在部队生活的那三年,我从思想情感方面是贴近人民的。我觉得医生是一个非常有助于人民的职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臧美孚与父亲 https://ims.pumch.cn/detail/27980.html
5.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医患共情诊疗更贴心有时彻底治疗未必就是最好的方法 记者:资料显示,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推行叙事医学理念,已经坚持10多年了,积累下3000多份平行病历了。这是怎么做到的?还会一直推行下去吗? 凌锋:会一直推行下去,因为我们已经把平行病历的撰写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一条医学人文精神的考核标准,属于一票否决。也就是说,如果你没写平行病历http://www.xinhuanet.com/gongyi/20230214/70c89cd8a8ee4bf3a72eef27148f35f4/c.html
6.医心为民实力登场许典双:每个神经外科医生都是一个“武林“医生还应该永远对未知抱有好奇心。”许典双医生说,好奇心会促使一个人为了解开心底的“结”而去学习,这种热情是最好的驱动力。 他把这两个“先进”,带到潮汕医院 除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医务部主任,许典双还有一个身份——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执行院长(以下简称潮汕医院)。 http://www.jd120.com/m/Info-11661.html
7.46岁的三甲大主任玩抖音火了,为什么他不想让老同学知道吴浩曾在德国、美国等多国进修,深知神经外科的优势和重要性。但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脊柱矫正、肿瘤等患者本来就少,科室划分又复杂,神经脊柱外科这样的「小众」科室,即使拥有高超的手术技术也无处施展。 回忆起那段迷茫的时光,吴浩说他甚至曾想过干脆放弃当医生去咨询公司发展:「那会儿,别的专业组排队等床,我们自https://36kr.com/p/1447464775788422
8.袁贤瑞:病人的笑脸就是最好奖励■不把病人当回事的人,不能做神经外科医生 对袁贤瑞来说,选择神经外科纯属偶然。1975年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到湘雅医院的袁贤瑞被告知“下基层锻炼”。在南县血防医疗队,带教老师和资深护士悄悄叮嘱他:“以后千万别干神经外科,那里死人最多、干活最累。” https://news.csu.edu.cn/info/1061/62174.htm
9.腰椎间盘突出为什么要到神经外科看?医生说前文曾经介绍过,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压迫、影响腰部神经,而神经外科医生最关注的就是神经。制定诊疗方案的时候,神经外科医生从给神经减压出发,始终坚持微创理念,用最小的创伤换取最大的手术效果,并且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损伤,治疗患者。 这么说吧,神经外科医生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始终坚持以神经保护为https://wapdoc.39.net/yanyi/8185.html
10.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网上预约挂号专家门诊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李少鹏:星期五我有一台大手术,如果您来最好上午九点之前,我一般每天早上七点半就在医院了。患者:好的’ 我们会一早过去。到时见。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李少鹏:好的。患者:10.1假期到了,祝李教授节日快乐!非常感谢您和刘医生在治疗期间的照顾。当我们知道病灶没有了的时候都好高兴,颅骨https://www.haodf.com/hospital/522/keshi/6497.html
11.用沟通建立信任,病人关系的沟通技巧很多年前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聪明的病人》,书中说家长式的病人关系已经不适合现在了,病人都想问为什么,而医生还停留在“听我的,这个病要这样治。” 目前国际流行的是,SHARE DECISION共同决定,让病人知情和参与,显然会让病人更开心、更满意。 ▍2、病人来诊的目的是什么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353144469&efid=DPeKd6xSnomEE11nJz_xOw
12.神经外科护士的个人总结(精选24篇)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必须决定,在什么部位、以何种方式进行手术,既达到治疗目的,又对大脑正常组织损伤最小的理想术式;在手术时,必须十分熟悉大脑的局部解剖,以娴熟的操作技巧,进行手术操作,才能做到既损伤小,又能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在手术后,采取何种有效的方法,促进病人的恢复,这一切,都对神经外科医生的理论水平及https://mip.ruiwen.com/zongjie/3540126.html
13.临沂一位医生妻子深情讲述为让大家了解医生行业临沂民生最近,一篇题为《无论凌晨几点,我接你回家》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断被转发,很多人说“被这篇文章戳中了泪点”,也有人说,这是临沂今年冬天最有温情的故事。 文章的作者是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郭锋的妻子徐松侠,她用短短的千余字,如实地呈现了一个普通医生家庭的平凡故事,文章简单朴实,却又情真意切。http://linyi.iqilu.com/lyminsheng/2017/1221/3787324.shtml
14.父亲去年底发生脑梗塞,想了解预防措施,母亲也患有高血压和轻度父亲去年底发生脑梗塞,想了解预防措施,母亲也患有高血压和轻度糖尿病,是否可以使用水蛭素?患者男性73岁医生建议 对于脑梗塞的预防,首选药物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虽然水蛭素可以清理血管,但其预防效果不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并发症。https://www.jd.com/qa/21387181378041
15.医师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总结(精选17篇)通过自己的发奋学习和科主任及教师们悉心教导,我更加熟练掌握了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术中应急处理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从不旷工,反而是多次加班工作,目前在同科医生中,欠休假是最多。每个月的门诊病人及门诊收入,在同级医生中也是名列前茅。我https://www.yjbys.com/zongjie/nianzhongzongjie/1405942.html
16.王晓强坚信希望,所以选择成为一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我想,孩子的一生最难忘的是三种人,一是把他们养大的父母,二是在他们跌倒时扶他们起来并治愈他们的恩人,三是陪他们走到人生终点的伴侣。今天这位医生便是那位治愈了成千乃至上万孩子的恩人。 王晓强,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专业组组长,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71560
17.中国医生为什么愿意去美国做“冷门”医生?界面新闻·JMedia阳晨去美国实习那年,每天都拿着切片去主治医生办公室一对一交谈,主治医师一边看片,一边诊断,一边会询问学生的想法并给他们纠正,国内很少有老师能有时间和精力做到如此细致。 还有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比如最常见的tumor board(肿瘤联合研讨会),外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诸多科室人员会集合在一起做病例汇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52804.html
18.为什么医生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加强营养?神经外科苏医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外科主治医师09-25 14:32关注 数据表明,高达71%的老年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营养不良? 正常老化引起的变化会增加老年人的营养风险。老化的特点包括:器官系统储备减少、稳态控制能力减弱、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个体异质性增加。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511603_940184237.html
19.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专家门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二”)神经外科成立于1957年,是浙江省成立最早的神经外科,也是国内成立神经外科专科较早的单位之一,是浙江省神经外科毫无争议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心,“看脑外到浙二”早已成为浙江省及区域老百姓的共识。作为浙江省神经外科的发源地和浙江省神经外科医师的摇篮,建科以来,共培养进https://m.bohe.cn/hospital/598/department/16935.html
20.科学网—陪伴你一起的神经外科远帆医生陪伴你一起的神经外科远帆医生分享http://blog.sciencenet.cn/u/远帆一路走来,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个人资料 杨远帆 加为好友 给我留言 打个招呼 发送消息 学术名片 上传视频 工作情况: 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领域: 医学科学 扫一扫,分享此博客主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