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科室:皮肤科痘痘痤疮脱发湿疹面部色斑白癜风荨麻疹皮炎
马上和袁玲玲医生在线交流
袁玲玲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学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称为肺风粉刺、粉刺、面疮、酒刺等,俗称青春疙瘩、青春痘。本病特征是粉刺、丘疹、脓疱等皮疹多发生于颜面、前胸、后背等处。10岁至35岁为高发年龄。
痤疮好发于颜面部,其次为胸背、头部。多对称分布。其皮损为毛囊性丘疹,有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小脓疱,严重者出现紫红色结节、囊肿、脓肿,甚至破溃,形成窦道和瘢痕。愈后留有色素沉着,萎缩性瘢痕。常伴皮脂分泌增多。其症状多轻微,可有轻度瘙痒,炎症性皮损伴疼痛。病程长短不一,因人而异,青春期后可自愈。
西医认为,痤疮是由于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皮脂分泌增加,皮脂腺开口处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等因素引起。
以局部皮肤出现毛囊性丘疹,有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小脓疱,严重者出现紫红色结节、囊肿、脓肿,甚至破溃,形成窦道和瘢痕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口苦口臭;或心烦易怒、胁肋胀痛、女子月经色暗夹瘀块、痛经;或皮疹颜色暗红、胸闷、腹胀等症状。
素体阳热偏盛,肺胃两经蕴热,循经上犯,熏蒸于面部、口鼻而发。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胃肠生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发。
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或冲任不调,致使气滞血瘀,气郁化火,上犯颜面而发。
湿热郁久,凝聚为痰,阻滞气血,致使湿热痰瘀互结,聚结于颜面、下颌等部位,发为囊肿、结节。
好发于颜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颏部,其次为肩颈、胸背部。多对称分布。多发于青春期,无季节特点。
主要在肺胃,与肝、脾、冲任也有关系。
初起多为气滞血瘀等实证,起病后若不重视去除病因可加重。病程绵长,甚至形成凹陷和瘢痕。
湿热毒邪可以相互转化,湿郁日久可以化热,热郁日久可以成脓化毒,湿热毒邪久郁,可致络脉不畅,瘀血阻滞。反之,毒亦可化热,若累及脾肾,亦可生湿化痰。
症见颜面多发红色丘疹、粉刺,或有小脓疱,轻度痒痛;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宜清解肺胃热毒;多用黄连、枇杷叶、桑白皮、黄柏等。
症见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间有脓疱、及红色结节;伴口苦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除湿解毒;多用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茵陈、大黄等。
症见暗红色丘疹、小脓疱、黑头粉刺、暗红色结节等多发于颜面两侧及下颌部;伴心烦易怒,胁肋胀痛,女子月经色暗夹瘀块,痛经。并见经前乳房胀痛、皮疹加重;舌质暗红,边尖有瘀斑,脉弦涩或弦细。
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多用柴胡、白芍、陈皮、当归、桃仁等。
症见皮疹颜色暗红,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脓肿、瘢痕,经久难愈;伴胸闷,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宜除湿化痰,活血散结;多用半夏、陈皮、茯苓、当归、白芍、桃仁、柴胡等。
多壮年,皮疹分布鼻部为主,两颊前额也可发生,不累及其它部位;无黑头粉刺,患部潮红、充血,常伴扩张,晚期形成鼻赘。
常见于接触沥青、煤焦油及石油制品的工人,同工种的人常发生相同的痤疮样皮损,较密集,伴毛囊角化。除颜面外,凡接触部位如手背、前臂、肘部亦有发生。
多见于成年人,损害为粟粒大小淡红色、紫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对称分布于颊部、眼睑、鼻唇沟等处,用玻片压之可呈苹果酱色。
要坚持综合、全面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确诊,安全合理用药。坚持外治与内治相结合,即外用药物治疗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特别是病情较重患者,仅外部用药物涂抹一般能见效,但不能彻底治疗,常反复发作。要想彻底治疗就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食疗、中药治疗等综合办法,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根治,并保证不复发或减少复发。
用西洋参3g,绿豆10g,百合10g,水鸭100g,姜片适量。将宰好的水鸭切块入水,花旗参蒸软切片,与绿豆、百合、姜片放入炖盅,加水300ml,武火隔水炖2h。
西洋参具益气养阴、清虚热的作用;绿豆甘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水鸭补中益气,滋阴养血。合用则使其解暑生津、利湿之功效更大。用于症见:体虚气弱,虚火炽盛,痘痘色红,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苔少,干咳无痰,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大便干结。但要注意:面色红赤、身热汗出、口干喜冷饮、大便烂、舌红苔黄的实热及湿热者不宜饮用。
枸杞子30g,白鸽肉、粳米各100g,细盐、味精、香油各适量。洗净白鸽肉,剁成肉泥。洗净枸杞子和粳米,放入沙锅中,加鸽肉泥及适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味精、香油,拌匀。每日1剂,分2次食用,7天为1个疗程。具有托毒排邪、养阴润肤、消痈退肿功效。适用于皮肤有感染、脸生粉刺者。
每天用一朵银耳做成银耳粥或汤食用就可以了。
用香蕉2只,山楂30g,荷叶一张。将荷叶剪成小块,山楂洗净,香蕉切断。加水500ml,煎至300ml,分2次食香蕉喝汤。
石膏粉30g,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西瓜除了可以正常吃以外,还可以把西瓜的皮去掉,留西瓜红白之间这一块,清胃火是最好的。可以用刀切成丝,稍微放点盐,拌一拌就可以吃了。几种常见的寒性水果有梨、香蕉、猕猴桃。胃热的时候就可以吃这几种水果。
石花菜30g,嫩鱼腥草、芹菜各100g,盐、醋、白糖、芝麻油各适量。将石花菜用水发软;鱼腥草折段;芹菜洗净切段,入沸中焯一下,将上3味用盐、醋、白糖、芝麻油凉拌。具有清热润燥,利大小便。适用于脾胃湿热型痤疮,症见皮肤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少、少食腹胀、胸脘满闷、二便不利等。
大米100g,薏米50g,芡实40g,山药300g。将薏米和芡实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h。大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倒入15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煮30min,再将山药去皮,切成3mm厚的片,放入锅中,再继续煮10min即可食用。
[1]翟幸等.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
[2]刘叶兰.中医对寻常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J].河南中医,2006,26(4):6-8
[3]朱慧渊.寻常痤疮辨证分型及论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9):116-117
[4]张静文.痤疮的研究进展[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5]翟健宇.试论胃火旺引起痤疮中医治疗与预后[J].中医临床研究,2011,18(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