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北京协和医院援疆专家
擅长泌尿系统各种肿瘤的综合治疗。2004年成功获得一项国家专利“腹膜后腹腔镜球囊扩张器”。参与了国际、国内的多项临床药物研究。主持参与20余项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以及10余项尿路上皮癌等的临床研究。发表了多篇论著、综述及译著。参与了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疾病诊治指南2007版、2009版、2011版》的编写;参与中华医学会《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的编译及审校;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并曾负责“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泌尿外科试题”的出题工作。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及学术会议,多次在全国及地方(含台湾、香港等)泌尿外科年会、肿瘤名家论坛、全国泌尿外科青年医师论坛等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目前主要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泌尿肿瘤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泌尿系肿瘤学组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多学科诊疗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会员、欧洲泌尿外科学会会员、Uptodate学术顾问。
2.张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病理科第一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北京医院援疆专家
现任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病理学部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及生殖系统病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基础医学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秘书;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及生殖系统病理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MDT诊治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精准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通讯编委。
自从张伟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病理科,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在科室工作中,张伟大夫强调对科室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他组织阅片带教、幻灯授课、远程讨论、网络课程、云平台读片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现在,病理科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每周有一次固定的科室业务学习,每周有一次学习北京市读片会疑难病例。每天早上进行典型病例的读片。而且还鼓励医生对病例进行总结汇报,对罕见病例进行总结投稿。
张伟认为,与临床科室的密切联系是病理科工作的重点。病理学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不仅要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且要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发现临床的新问题或新线索,促进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他提出,与临床科室的密切交流,可以提高病理诊断的水平及质量,并为医院未来开展多种疾病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打下基础,将先进的医疗理念及诊疗方案引进来。一次一位肺结节的青年患者,胸腺瘤术后2年,怀疑是肿瘤复发转移,在多学科会诊讨论中,张伟大夫提出肺结节有子宫平滑肌瘤血管内播散的可能性,临床及时改变了诊治的计划,使患者免除一次较大创伤的肺叶切除手术。
张伟大夫的援疆工作给基层带来的不只是几项新技术的开展、几台新设备的购置、几例疑难病例的会诊,而是如何去做好病理医生,如何培养病理诊断的思路,如何与临床医生交流,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建设好病理科,如何培养先进的医疗理念,建设好医院,为新疆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3.来丽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中医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日友好医院援疆专家
在肛肠领域深耕15年之久,传承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的优势诊疗操作技术。
擅长治疗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对混合痔、肛裂、高位复杂肛瘘、肛门瘙痒、肛窦炎、肛门神经官能症、直肠狭窄等肛肠疾病的手术治疗有独特见解。对肛周疾病的中医辨证、复杂肛瘘的肛周微创治疗、小儿肛瘘的术式选择、创面久不愈合的方药调理等有深入探讨,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肛肠疾病的预防和复发进行早期干预。
目前精心致力于肛肠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发展,主持课题2项,参与北京市十大特色攻关项目1项,参与高水平临床研究课题2项,参与院级课题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2部,发明专利1项。
目前主要学术任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肛肠分会理事兼秘书,中国女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理事,世中联虚实结合挂线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名方名药科技成果转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
来疆后,来丽霞大夫快速适应兵团医院工作环境,秉持着“技术支持发展”的理念,积极利用援疆平台,大力提升肛肠专科整体诊疗水平及医疗质量。开展多项优势技术:针对老年便血患者开展内痔硬化微创注射术、针对顽固性肛周瘙痒开展肛周湿疹微创封闭术、运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脓肿、运用横分纵扎术治疗重度痔等,新术式的开展增加了治疗模式的多样化,扩展了新的治疗病种,弥补了保守治疗与传统手术不能达到的既微创又提高疗效的目的,既可以住院手术又可以随治随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有效的健康服务。
近日,来丽霞主任在兵团医院接诊了一例外院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患者术后1周仍肛内肿物脱出伴嵌顿,疼痛明显,影响活动,伴有排便费力,排便不畅感,经专科检查后诊断为直肠狭窄、肛乳头瘤、重度混合痔,随及安排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第2天患者在病房可以谈笑风生了,觉得自己10多年的问题通过这次手术终于解决了,能畅快排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以正常吃饭了,也没有肿物脱出了,而且疼痛明显好多了,可以自行活动了。看到患者开心的恢复是肛肠科医护人员共同的心愿,得到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也是我们勤勉工作的动力。针对患者术后EARS快速康复,我们在病房积极开展肛肠专科护理培训及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建设,从肛肠病术前宣教及术后指导入手不断更新及完善肛肠专科护理宣教,拓宽护理宣教内容,细化围手术期护理指导方案,肛肠专科护理水平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宣教也深受患者好评。
“无痛化”手术中
患者出院后复诊
4.肖震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中医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疆专家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担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针灸腧穴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及实践技能教学工作,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5.吴灵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一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援疆专家
专业方向:主要从事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疑难心肌病的心肌活检等工作
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临床研究中心PI,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8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著10余篇。4篇论著被7本国际指南/专家共识引用,另有4篇SCI论著获同期专家述评/主题综述邀请/国际大会发言邀请。主持纵向课题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课题10余项。
2023年度中国临床医学奖,2021、2022、2023年度中国好大夫。
到新疆以后,吴灵敏大夫多措并举提升科室医疗水平,并积极开展各类义诊。
图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援疆医生、兵团医院心内科第一副主任吴灵敏与兵团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平讨论患者米日古丽·吐逊的病情。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邵明辉摄
在教学方面,积极履行“师带徒”行动的任务。他策划并主办了每周一次的科室文献汇报学术活动,并定期进行院内外的学术讲座。
在科研方面,积极参与院内外的科研工作,参与“兵团英才”等人才项目的评审,他带领科室申请兵团科技计划项目,指导科室既往中标课题实施,参加兵团研究生课题立项和开题报告全程指导等工作。
在健康科普方面,他积极投身院内外的科普宣教工作并多次承担兵团广播电台的科教直播任务,还经常奔赴兵团各师进行宣教和义诊。在中国“心梗日”、“心衰日”、“高血压日”等重要节点,他借助各类自媒体的力量在院内外进行科普宣教,积极践行“从防到治、预防为先”的理念。
图片1月29日,吴灵敏医生与兵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宋诗飞查看患者病例。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邵明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