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之间医生最受不了的是病人的不理解

一天7台手术,最后一台在半夜12时多收工,第二天凌晨1时左右才能休息。一早7时30分,又要准时出现在病房查房,8时30分,开始出门诊。这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易晓芳一天的日程表。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跟随这位被同事称为“女超人”的大夫在医院工作一天,体会到一名普通一线医生的不易。

病人大老远来,能加号就加

如果不是因为给人“加号”,易晓芳其实远不至于这么累。按照医院的专家门诊挂号限额,她一上午只须给20位左右的病人看病即可。即使和每个病人“畅聊”10分钟,也只需要3个多小时。

但一大早,陆陆续续来了一群要“加号”的病人。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自江苏、山东、浙江、江西等地,都是慕名来找易晓芳看病的。因为不好意思让病人白跑一趟,易晓芳总是“能加就加”,一不留神,原本20多个号就被加到了49个。

“不能再加了,不然看不完了。”易晓芳自言自语地提醒自己。正说着,一个从江西农村赶来的病人夺门而入,她把病例朝易晓芳桌上一扔,“易医生,能给我加个号吗?我这病老家看不好,要手术”。

易晓芳看了一眼她的病例,从放满各种处方签、注射单、通知单的抽屉里翻出一张住院预约单,仔细填写后递给病人,“你赶快到一楼去预约一个病床。不用挂号了,浪费钱”。

这个江西姑娘并不知道,这家医院的病床非常紧张,医生开具“住院预约单”时一般都很谨慎。在她之前,已经有好几个“某某介绍来的”病人找到易晓芳要求住院,都被她以“病床不够”为由推脱到了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

易晓芳说,“不能说因为你找了人,我就让你占了那些急需入院病人的床位。”

记者注意到,在20多个找易晓芳“加号”的病人中,只有四五个人是经他人介绍或前来复诊的所谓“熟人”,其他都是和易晓芳素不相识的病人。

而易晓芳开出的40多张处方单,检查、治疗的价格几乎都不超过100元,即便有人主动要求“开贵点的进口药”,她也没有这么做,“我给你开的中成药是现在使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

这类小小的“不礼貌”,易晓芳早就习惯了。最离谱的一次,她下午1时向病人“申请”吃饭半小时,正当她累得不行准备靠在沙发上歇会儿时,病人来敲门了,“易医生,你不是说好只休息半小时的吗?我肚子疼死了,你怎么还在休息?”

查房是件累人的事

易晓芳的团队,由两名来自徐州和郑州的进修医师、一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一学生、一名管床护士、一名来自山东的进修护士组成。他们这些人,要负责对5个病房共18名病人每天的情况进行监测。

几乎每一个病人的每一次检查,都需要易晓芳亲自摸肚子、查下体、作解释。

一位病人一边拿百度上搜索到的知识质疑医生,一边又为自己是否要做试管婴儿纠结不已。易晓芳除了要回答她的每一个专业问题外,还要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你应该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积极地看待这件事,还有很多比你情况更糟糕的病人”。

对于手头有多位病人的青年骨干医生来说,查房是件累人的差事。包括易晓芳在内的所有6名医护人员要在病房里持续不断地兜上至少一个小时,为每一名病人答疑解惑。

“笑容”化解医患矛盾

最让医生们受不了的,是病人的各种不理解。

下午1时,产科病房的副主任医生熊钰刚刚吃完午饭。10分钟前,她的心情还不错,一边吃饭一边跟朋友们聊着八卦;10分钟后,当她得知自己一个病人的蛮横行为后,原本上扬的嘴角一下子耷拉了下来。

原来,一个她自认为服务得很好、很到位的病人“发飙”了。据介绍,该病人并不是本院的建档孕妇,但因为她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医院产科破例收下她,为她进行剖腹产手术。

开刀的过程,异常凶险。手术进行到一半,病人出现了大面积出血,熊钰和她的团队临时决定切除不断出血的子宫,保住了大人、小孩两条命。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处置,也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同。但昨天的B超检查结果显示,病人的盆腔出现液性暗区,原定昨日出院的病人被留了下来。病人不满意了,冲着医护人员喊道,“怎么会有盆腔积液?子宫切除了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你们不要跟我说,让主治医生来找我。”

带着“不怎么舒服”的心情,熊钰去病房作解释,面带微笑。熊钰再次为病人检查下体,解释了积液形成原因,并告诉病人,“如果明天体温正常,就带点中药回去敷;如果明天还有体温,可能还要继续住院观察。”

最终,病人家属表示,“没问题,我们听你的。”

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生“笑容”表达的最佳范本来自妇科权威、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易晓芳曾在华医生的“组”里做过医师。

“她也没力气再给病人说了,她就一直看着病人,冲她笑。”易晓芳回忆,这名病人看到华医生的笑容后,自觉不好意思,就没再多问,平静地离开了病房,“这种定力,没有一点经历和修养的医生怕是做不到。”

THE END
1.“医生”这个词通常代表着什么即问即答总之,医生是一个神圣而富有挑战的职业,他们的工作对于维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至关重要。https://www.familydoctor.com.cn/q/11042361.html
2.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您需要了解这些→为更好地管理居民的健康,甲方为乙方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乙方在充分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的前提下,自愿选择甲方医生为本人的签约服务责任团队。本着平等、尊重和自愿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以下条款。 一、甲方在协议期内以签约服务包的形式向乙方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包严格按照《肇庆市家庭医https://www.gaoyao.gov.cn/zqgywsj/gkmlpt/content/2/2885/mpost_2885249.html
3.2019年湖北医师定期考核试学人文医学(1)18.对于医生而言,同理心的含义是B B 站在患者的角度来理解和体谅患者的处境 19.执业医师的合法处方权[D] D在经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 20.希望职业稳定,财物有积蓄,社会稳定、公平,生活规律。属于[B] B 安全需要 21.因甲类传染病引起的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对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https://m.360docs.net/doc/5f924954.html
4.《我们与恶的距离》给我一个机会去理解精神病患的世界台湾于2014年将“精神分裂症”更名为“思觉失调症”,意在改善大众对于精神疾病的误解、提升病患的回诊率。这部剧现实地将精神病患、病患家属、医生、律师、媒体、大众六者的冲突摆在观众眼前。1、精神病患剧中,两年前,李晓明在电影院杀害9名陌生人,被逮捕后一言不发,疑患思觉失调症;应思聪,本是优秀青年导演,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289031/
5.走近“医生的医生”,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她说,这个病例一直在提醒她几件事:病理虽然是金标准,但病理也有不确定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既不能冒进,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和临床和患者多沟通,取得相互的理解与支持;第二,病理医生有时也需要和患者/家属面对面沟通,而不是单单打印一张仅有文字的病理报告给他们。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病理报告看不懂,不知https://m.gmw.cn/2023-09/22/content_36850830.htm
6.为什么产检时医生常会询问“头胎还是二胎”?答案绝非无关紧要!很多准妈妈在产检时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头胎还是二胎?有没有做过流产?” 对于医生询问是否做过流产这个问题,准妈妈或许可以理解。但对于头胎还是二胎这个问题,很多准妈妈可能感到困惑。 实际上,医生并不是故意问一些无关的问题。医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与准妈妈整个孕期和分娩的顺利相关。因此,诚实回答医生的问题是准https://k.sina.cn/article_6696223001_18f20411902701qon1.html
7.医生个人述职报告(通用34篇)2.能: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不时发展的学科,面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时涌现,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与深化,高龄孕产妇不断增多,各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产妇也在增多,这对于我们产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为一名产科医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项技能,还要熟悉大量内外科疾病的诊疗知识,为了努力提高自https://m.ruiwen.com/gongwen/baogao/612479.html
8.怎么理解不同医生对同一疾病的不同解释我这样说,大家可能对医生之间对同一疾病有不同解释或处理观点应该可以理解了吧。具体到产生的原因,我大概说说这样几条: 1、不同医院医生接受培训的背景不同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各级的医院众多,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医院,医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到的专业培训是不同的,有些医院,医生的诊疗能力总是与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88163
9.影像实习自我总结范文二、理解实习医生的双重身份 “实习医生”,顾名思意,实习医生即实习生加医生,因此,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本身就具备了双重身份,在带教老师的眼里,实习医生是一名学生,在病人的眼里实习医生又是一名医生,正确处理好这种双重身份,是实习医生首先应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25943.html
10.致敬医师了解你,理解你,敬佩你,成为你南方+致敬医师 | 了解你,理解你,敬佩你,成为你 对于尚未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我来说,角色交换体验营不仅是一次难忘的初体验,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三天的时间里,我跟随医生们急匆匆的脚步,走过了急诊的日与夜;我目睹院前急救,听着救护车的鸣笛一路撕扯;我观察麻醉医生的工作日常,在剖宫产手术中感受生命诞生的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16/c8000301.html
11.2005年第14期《院报》内容(总第40期)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应该理解患者的“难言之隐”,给以必要的隔离问诊,并且不要轻视患者,以免患者遭遇尴尬境况。由于工作繁忙,很多医生没有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来描述他们的病情,有些医生对患者的叙述缺乏必要的引导,使很多重要线索被忽视掉了,丧失了了解患者既往病情与治疗经过的大好机会。https://ims.pumch.cn/detail/15745.html
12.见习工作总结14篇4.病人与病人之间:走廊上的60床加床病人因夜间忽视打针而未能睡觉,而白天61床病人因无聊而在走廊上播放音乐,又吵着60床病人休息,此时该如何处理当时去和61床交谈,他表示理解,虽然露出不悦的表情。 5.病人与实习医生之间:病人对实习不太信任,认为他们量血压、测血糖都是不正确的,甚至态度不太友好,这时实习医生应当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971519.html
13.针灸有用吗?有什么好处?有副作用吗?如何分辨针灸医师的水平?温温医生可以理解: 在质疑的朋友当中,除了总是对自家的传统医学的不自信的或个别有不良动机的人之外,大部分的朋友并没有亲身体验过针灸治疗,只是道听途说。 还有少部分已亲身体验但感觉不佳的朋友,是没有遇到好的针灸医生,或者使用针灸的人没有正确地运用,而不是针灸本身不能治好你的病哦。 https://www.91160.com/doctors/articledetail/docid-200694671/articleid-470335.html
14.基层医生最怕的10件事,扎心了!这个时候医生们更需要家人的理解,没有家人的支持与体谅,恐怕医生这个职业只会当的更加艰难。 所以,基层医生还怕自己没能让家人理解这个职业! 10、好怕自己的孩子以自己为榜样从医 很多医生家长都直言,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再从医,如果从医也不能来接自己的班,在基层辛苦渡日。 https://xingren.com/web/article/Ar4ci8Al/wap
15.医生有多难?一位医生的行医感悟这是真实发生在我眼前的故事,没有任何的加工,不是电视剧,也不是电影,这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故事,但却比电视剧更让人感动。当自己的付出得到他人的理解,那种感动和满足是难以言表的,我们每天的辛苦,因为这份理解,都变得值得了。 前几天有则新闻,报道了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位医生。夜班一连接生了三https://m.iiyi.com/bdxz/ks-233346.html
16.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患者?第三阶段,在微创治疗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时候,或者与其微创治疗无法获得满意的结果,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总之,为提高全人类的健康,医生是会不遗余力的为患者治疗疾病,解除病痛,而患者,也要理解医学的不确定性,医患的共同的目的是治疗疾病缓解痛苦,做一个合格的患者。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