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疗的价格体系并不统一,相同病症在不同平台上的问诊费用相差巨大。有的平台以低价吸引患者,然后通过后续治疗中的各种名目收取高额费用;有的则利用患者的急切心理,提供价格离谱的“加急服务”。这种价格不透明、不一致的现象,让患者在享受服务时感到不安。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平台将互联网诊疗作为敛财的手段,通过制造虚假信息、夸大治疗效果等方式,诱导患者购买所谓的“特效药”或“神奇疗法”。这些药物或疗法不仅价格昂贵,实际效果微乎其微,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损害。
患者的隐私保护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一些平台在未经患者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收集、使用甚至出售患者的个人信息,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面对这些乱象,必须加强监管、精准施策。一方面,应细化平台的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机关、执业登记机关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