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贵的心理咨询,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吗?咨询师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心理医生来访者

A女士今年38岁,在北京工作,职业为会计。

最近A女士特别焦虑,因为自己13岁的女儿突然不愿意上学了,每天在家呆着,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也不愿意出门,就是一直玩手机。

《小欢喜》剧照里烦恼的一家三口

A女士看到孩子这种情况特别着急,担心孩子会由此颓废下去,毁了一辈子前途。

A女士知道孩子肯定是遇到了困难才不想去上学,想与女儿沟通,帮助孩子,但是孩子拒绝与家人沟通。

孩子在家待了2周后,A女士非常担心焦虑,于是想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咨询师,但是孩子拒绝。

孩子认为自己没有问题,不想听其他人“说教”,自己的问题自己可以解决。

又过了2周,孩子还是没有去上学,A女士实在按捺不住了,于是去心理机构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心理咨询师上门与自己的女儿沟通,让孩子重新返回校园上学。

咨询师表示愿意尝试一下,上门去跟孩子做心理咨询,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孩子表现的比较配合,与咨询师谈了50分钟,并表示自己明天会去上学。

到了第二天,孩子并没有按照自己说的去上学。

A女士非常着急,再次约了咨询师上门咨询。孩子见到咨询师后,并没有很排斥,表现的比较正常,并主动表示自己明天一定会去上学。

但是到了明天,孩子还是没有去上学。

在A女士收拾孩子的桌子时,却发现了孩子在自己笔记本上写的一段话:

我对现在的生活越来越绝望,我感觉我的父母完全不能理解我目前的困境,而且一直在给我施压,甚至把我往绝路上逼!

在学校一方面学业压力很大,我的成绩每况愈下,我无法面对这样的成绩;

一方面我在人际交往上遇到很大的挑战,老师不重视我,朋友们误会我。

我好孤独,好无助,我觉得我简直就是一个废物,一无是处!这些苦衷,我没法告诉我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一直希望有一个优秀的女儿、让他们骄傲的女儿、一个成绩好人缘好的女儿,而我不是......

如果我告诉他们这些,他们肯定觉得是我有问题,说教一顿,然后要我勇敢、坚强,加快学习赶上,不能示弱,但是我现在真的好弱......

本来我想在家有一个好的环境,休整一下,再去学校面对这些,但是我的父母不仅完全无法理解我的苦衷,还请了一位心理老师来督促和催促我,给我施压,我感觉这个心理老师和父母就是一伙的,就是不断逼迫着我去上学!

应对我父母的不理解我已经够累了,现在还要想办法应对这位心理老师,我真的太累了········

《小欢喜》剧照崩溃的母女

A女士看完这段话后才明白,女儿既然不愿意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即使把心理咨询师请到家门,放在女儿面前,心理咨询也是无用的,还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不求不治

扁鹊本鹊

扁鹊是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六不治”至今影响深远。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大致意思是对于骄横跋扈、不讲道理的人;重视钱财不愿意花钱看病的人;

饮食不节、生活方式不良的人;

病深不早求医,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

身体极度虚弱,不能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的人;

信奉鬼神、巫术不信医学或者医生的人。这六类人是很难进行治疗的。

心理咨询为什么不能上门服务也符合“六不治”当中的“不信医者不治也”,也就是所谓的“不求不治”。说的就是来访者不主动求助,咨询的效果会受很大的影响。

这并不是因为咨询师太傲娇,学姜太公愿者上钩。

而是来访者的求治动机对咨询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来访者有强烈的想要改变的意愿时,从咨询开始的那刻起,改变已经在发生了。

而上门服务往往达不到这一点,甚至是违背了自愿原则,让来访者有一种被强迫和被控制的不良感受。

心理咨询当中起绝对作用的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良好关系,而咨询师上门服务行为本身就预示着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关系的不信任、牵强、被动等。

心理咨询的设置如同手术室

心理咨询设置就是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具体安排,是经过心理咨询师为心理咨询的实施所做出的精心设计、事先安排好了的、要求咨询师与来访者均要遵守的基本规则,是咨询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真实的心理咨询室场景)

基本设置中有一条就是咨询师不能主动上门咨询,咨询需要双方到一个固定的专业心理咨询室进行。

而正是这些看起来严苛的设置,才让咨询室成为一个有治疗作用的空间。

首先设置为我们的治疗提供前提条件,就像我们做外科手术,需要在专业的手术室内进行一样,需要无影灯,消毒处理。

设置首先是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一个工作的前提条件,让心理咨询室成为一个具有治疗作用的场地。

在这个治疗空间里,来访者感觉到自由、安全、受保护,而咨询师也正是在这样的治疗空间内才能更好的与来访者开展工作。

其次一个固定的设置,就像还原早年母婴之间一个非常稳定的关系。

你们知道一个好的母亲对孩子来讲,并不是说她时时刻刻待在这孩子身边,一个好的母亲是非常的稳定。

孩子需要一个非常的稳定的关系,可预见性的,妈妈可以出去工作,但是妈妈到时候会定期回来,所以孩子不慌张,总是觉得妈妈到时候会回来。

所以设置久而久之对来访者产生治疗作用,他会在来访者的内心就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客体关系,来访者跟治疗师就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客体关系。

谁是心理咨询的求助者?

(《小欢喜》剧照里的乔英子)

在传统的心理咨询理念当中,人们很习惯地认为,谁有心理问题,谁去寻求咨询,谁就是心理咨询的求助者。

这种理念是对的但是有一定局限性:只有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不很严重,还不至于影响到自知力和责任感的时候,才会主动寻求咨询。

事实上,很多比较持久、复杂、严重的心理问题早已影响了当事人的自知力和责任感。

当事人要么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要么是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或者是认为所有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自己根本不愿意承担问题的责任,不但自己不会主动寻求咨询,即便家人要求他去咨询,他也不会积极配合,甚至是断然拒绝,愤怒对抗。

(《小欢喜》剧照中陶虹咨询心理医生)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调整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心理咨询不是只盯着谁有心理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谁身上有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

谁愿意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积极承担责任,谁愿意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付出更多努力,谁愿意了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虚心求助于心理咨询,谁愿意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真心诚意地反省自身、做出积极改变,那么,这个人就是心理健康资源的拥有者,也就是心理咨询的求助者。

其实通过A女士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她自己目前比较痛苦,有心理咨询需求的不只是孩子,也有孩子的母亲A女士,面对A女士自己身上的一份痛苦,A女士可以成为心理咨询的求助者。

同时,A女士作为一个未成年孩子的母亲,她对于孩子的影响力很大,同时也愿意为了孩子的问题积极承担责任,愿意为了孩子的问题付出更多努力,真心诚意地反省自身、作出积极改变,那么,A女士就是心理健康资源的拥有者,也是心理咨询的求助者。

最后

心理咨询,从你预约时开始,就在起作用,就在促进您的自我反思,自我觉察。

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自由、独立、受保护的空间”来展开咨询服务工作的,而且它也需要来访者主动求助的动机来推动咨询的进程,而上门服务往往达不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咨询师的专业行为、咨询进程的设置等也无法统一规范。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咨询师不但不上门服务,一般也不在公园、咖啡厅、酒店等非专业环境下咨询。

今日小测试:

测一测:你的问题适合找心理咨询师解决么?

活在当代的我们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那么你的问题适合去找心理咨询师么?下面我们做个小测试来了解一下。

1、你想解决问题的愿望有多强烈?

A、非常想解决,不惜代价解决

B、很想解决,但如果代价太大可以等

C、不太想解决,如果能顺带解决也不错

D、接不解决无所谓

2、你碰到的问题困扰你多久了?

A、一个月以上

B、半个月左右

C、一周左右

D、3天以内

3、你碰到的问题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A、严重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

B、对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接受

C、对工作和生活没有影响

4、你的问题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或朋友沟通解决么?

A、不能

B、能

5、你认为心理咨询是一种服务还是治疗?

A、服务

B、治疗

计分方法:

1、2、3三道题目:选择A记四分,选择B记3分,选择C记2分,选择D记1分

THE END
1.心理咨询可以上门么?心理治疗是可以进行上门治疗的,但是一般不会进行电话咨询,电话咨询是可以进行的。心理治疗是根据每个求助者的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由不同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疏导,心灵的沟通,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治疗是一种辅导性、发展性、建设性的治疗,它的最终目标是使来访者成长为独立、完整的个体。”。心理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248581564419778339.html
2.心理咨询的上门咨询案例分享:以爱之名,寻找复学的桥梁在心理咨询的领域中,上门服务往往能触及到更为私密和复杂的家庭动态。本案例中的家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父亲作为单位领导,在家庭中也习惯性地扮演了“指点江山”的角色,却未曾意识到自己对家人和孩子的情感忽视与体量不足,从而引发了孩子和母亲多年来的隐性报复。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627914.html
3.心理医生能上门不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按照心理卫生法规定的心理医生大多是不上门服务的,但对特殊情况提供上门服务。https://mask.jiankang.com/question/20822983.html
4.新春走基层│心理服务送上门让心灵疗愈护航火焰蓝辅导结束后为中队全体救援队员提供心理咨询专线,“大家的绘画我需要带回医院进行进一步分析,而后分析报告和意见建议写在纸张背面给大家逐个邮寄到队”医生在抓好心理服务工作上当好救援队员们的“贴心人”。 “你在体能方面是中队最强、你干工作最认真”洗车场游戏上救援队员逐一用找队友身上不同优点进行夸赞,最好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798409
5.年轻女子患焦虑抑郁,永平街社会心理服务站入户走访,全程跟踪帮其经过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门诊专家黄镇顺主任的专业治疗,小瑶病情恢复良好。2023年1月15日,服务站工作人员对小瑶进行了上门回访。 社区医生与患者小瑶交流 受访患者小瑶对服务站的回访工作非常欢迎,她高兴地说: “我病情已经得到了好转,没想到你们又到家里来看我,这么关心我,太感谢你们了,非常感谢政府对我的关心。”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2/09/c7341520.html
6.为何心理医生不上门服务作为一名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二十余年的老大夫,也因为有着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背景,时不时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对我有请求:谁家的谁谁可能有精神异常,作为朋友,能不能帮个忙,伪装成他家熟人上门看看?又或者,家属安排好了一个地方,请我隐藏身份到场,对“嫌疑人”察言观色、旁敲侧https://www.jdh.com/pccontent/240406
7.上门服务心理医生电话长春心理论坛上门服务心理医生电话长春 问:男不爱说话,不喜欢交流,习惯一个人,习惯睡在角落。心情容易暴躁,可以克制,但是会对自己造成xxxx,不喜欢交朋友,习惯宅,感觉没安全感。https://www.geilixinli.com/question/143932.html
8.世界精神卫生日从医院到“热线”,从城市到乡村,这群“心灵守护者毛春霞的另一个身份,是南莫镇兴南村党群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师。 在南通,通州区、海安市先后被确定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地区”。2022年以来,海安市按1+N的运行模式,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区镇(街道)、村(居)综治中心和医疗服务机构,建成覆盖城乡的心理咨询基层网点。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38214
9.沈家宏心理咨询预约指南(线上/线下)广州沈家宏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在沈家宏老师的带领下组建的一支致力于传播家庭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式家庭治疗及促进对原生家庭的了解、理解、和解,以帮助个人和家庭更好的成长,从而让你获得人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专业心理服务团队。 心理咨询业务范围 https://www.shenjiahongxinli.cn/newsinfo/38910.html
10.康复驿站展活力,降之路我先行东山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驿站由苏州颐家运营,以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为最终目的,聚力打造集医疗康复服务、社区支持服务、就业指导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https://news.2500sz.com/doc/2024/10/22/1113215.shtml
11.“别怕,我们一起面对”——昆山市一医院开设心理咨询门诊!7月起,昆山市一医院东部院区心理咨询门诊正式开诊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 李同学从大二起反复感觉头晕、腹胀,甚至失眠,做了多项医学检查,显示没有什么异常,她情绪日渐低落,后来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心理门诊,医生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她的睡眠及情绪有了改善,但仍感到力不从心、人际关https://www.ksrmyy.org/fkb/list/200/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