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这些现实而残酷的数字背后,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事实:青少年正遭遇“心理危机”。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抑郁?该怎么拯救他们的“不开心”?
王女士(化名)家住北京,由于工作原因,今年9月,她把孩子送到了当地的一所寄宿中学读书。不过没过多久,孩子就告诉她,每天一到晚上就会肚子疼,并且也不愿意和同学说话,甚至连吃饭都受到了影响。王女士说:“去了一个月瘦了10多斤,所以我们比较担心,就去查了。”
经检查,王女士的孩子被确诊为轻度抑郁,症状属于典型的心理疼痛。医生说,人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非器质性身体疼痛,比如头颈部钝痛、胸闷气短等。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卢瑾告诉记者,造成目前不少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卢瑾说:“现在儿童、青少年学习压力大,他们的社交技能比较弱,还有家长期望值特别高等因素都会造成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发作。”
卢瑾指出,目前关于青少年抑郁的统计数据大多都是对青少年有抑郁症状的统计,而有抑郁症状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患者。卢瑾表示:“我们做的调查大部分是对抑郁症状的筛检,这样的筛查就会比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数量)要高,抑郁症是一个疾病,而抑郁症状是一个状态,因此有很多人会处于这个状态。因为抑郁症,我们在临床上要求要有持续两周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等,要伴随5个以上的症状。第三要有社会功能损害,比如出现了厌学或者是人际关系问题。还要排除其他的一些疾病导致的,比如糖尿病会引发,尤其少儿有早发的糖尿病等,排除躯体疾病以后,才考虑诊断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早期的症状主要包括思维迟缓、情绪低落、不愿交流和睡眠障碍等,作为家长和老师,平时也要多注意观察。卢瑾介绍:“第一,思维迟缓。比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脑子跟不上。第二,情绪低落。如果是出现显著而持久的闷闷不乐,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这些就是抑郁症的一个早期表现。还有就是不想社交,不愿意去跟朋友交流,行动也缓慢,生活很被动,本来该做的事情也通常去回避。第三,睡眠障碍。如果出现失眠、入睡困难、半夜容易醒过来,第二天特别困倦的情况也要警惕。另外还有相反的方面,比如嗜睡,很困倦,成天都觉得起不来。还有就是食欲方面,比如东西吃不下去,当然也有另一个极端,会暴饮暴食,因为高糖会让情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