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收费退款难随意开处方,线上问诊乱象何时休

乱收费、退款难、随意开处方,线上问诊乱象何时休

海报新闻记者金立红济南报道

排队难的线下就医经历,是不少患者选择线上问诊的原因之一,也使得互联网医疗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但其诊疗质量却成为患者忧心的新问题。平台到底是谁在接诊?高达几百元的问诊费用却回复两句话是否合理?线上问诊是否真的安全可靠?这都是我们应该理性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对方回复我的是“正确的废话”

近日,济南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因身体不适在互联网诊疗平台线上问诊,但发现对面的医生总在说一些“正确的废话”,“比如月经不规律就会让我少吃凉的、别熬夜、规律运动,我体检查出肺部结节后在网上问诊,上传片子和报告后,对方直接把我体检报告结论读了一遍。”

互联网医疗发展正酣却又争议不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年3月22日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4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5139万人,占网民整体的37.9%。

此外,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业务覆盖区域持续扩大。上半年,京东健康覆盖全国400余个城市、10万余家门店,带动营收同比增长34.0%。3月至9月,阿里健康的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7%、172.2%,旗下天猫健康平台服务的商家数量超过3.2万个,同比增加4000余个。

互联网医疗发展正酣,但个别互联网诊疗平台却争议不断,引发患者不满。在某投诉平台,关于“互联网医院”的投诉有七百条,关于“在线问诊”的投诉有三百九十多条,内容多为医生回复敷衍、不及时、用户付费得不到相应的服务、退款难等问题。另外,根据《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然而,记者在“好大夫在线”和“百度健康”体验后发现,明确告知医生是首诊后,依然可以付费成功,医生也正常接诊,但在隐蔽处会标注“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和“回复仅供参考”。

记者在淘宝购买治疗处方药左甲状腺素钠片时发现,患者只需在填写问诊信息时写明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该平台分配的问诊医生便会直接开具电子处方,进入付款页面。而在不少线下药房开具处方药时也存在这种情况,店内工作人员索取记者身份证号码后,便在线上连线医生,在医生并未与记者沟通病情的情况下,便能开出患者想要购买的处方药。

上述接受采访的张女士则表示,真要遇到病情紧急的情况,当然不会选择互联网诊疗平台,毕竟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疗手段,“如果真是我自己感觉特别严重的问题,就直接去医院找专家了。像一些不着急的但是又想知道有没有啥大问题,就会随便在网上找个最便宜的号让人家看看片子或者报告。”

此前也有业内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互联网医疗的定位是轻问诊,其适用范围是对轻症的诊疗及对疗效的确认。而复杂病症的问诊,其首要追求是问诊的精准性而不能是便捷性。

公立医院线上平台成为患者问诊新方向

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要畅通上下转诊渠道,推进“互联网+”服务,保障群众诊疗需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广东省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呼吸科主任卢根则提出在呼吸道感染的高峰季节需要复诊的患儿,医院将引导其到医院的互联网去线上就诊。此外,卢根表示,该时期和10月份相比,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人数增加了70%左右。

不少患者因担忧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更倾向于在公立医院的官方线上平台进行问诊,这无疑也是保障患者权益的方式之一。记者体验发现,在济南已有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第二人民医院等不少医院开通了互联网门诊功能,患者选择门诊后还可以在线选择医生进行挂号,随后可以发起问诊。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类挂号和在线下几乎无差别,“医院的互联网问诊就是每个医生一个码,那个码就是他自己,只要挂他的号,就是他本人在回应。”

为强化“互联网+医疗”法律监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服务内涵、准入、执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

此外,更要明晰的是,线下医疗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互联网医疗是对线下深度诊疗的辅助,需与线下医疗高效配合、融合发展,在各自跑道内合力发挥整体效能。

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强监管的护航。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雪倩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时表示,应从四方面搭建互联网医疗的监管机制:第一,互联网诊疗平台需搭建监督体系,确保诊疗记录可识别、可留存、可查询,即保证互联网诊疗的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第二,平台监管系统数据需对监管部门开放,保证监管部门可实时核查医生资质、诊疗活动规范性等;第三,需明确判定违规行为的规则和边界,通过智能技术对越界行为进行监测捕捉;第四,搭建监测反馈系统,以便监管部门监测到问题后反馈平台予以整改。

THE END
1.在网上花数百元问诊,靠谱吗?小心别踏进“问诊陷阱”李医生是北京一家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副主任医师。此前,在一次出诊过程中,有一名患者称,他曾在网上向李医生咨询过关于风湿病治疗的问题,并且收到了李医生的回复,称某药物保健品可以治疗风湿性疾病,效果还不错。 李医生告诉记者,在网上回答患者的问题是他的日常工作,但这位患者描述的类似推销保健品的内容肯定不是http://xzsn.jsjc.gov.cn/zt/shdg/202405/t20240514_1624251.shtml
2.网上咨询医生靠谱吗快速问医生网上咨询医生是否靠谱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咨询的专业网站以及正规医院的网上医生,通常是靠谱的。 网上咨询医生较为便利,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所以可能被一些患者选择,但是在咨询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权威的在线医疗平台,并进入专业的医院网站咨询,同时,要了解所咨询医生的相关资质,如执业证书、职称等。咨询https://m.120ask.com/zhishi/art/mip_469365.html
3.中医网上问诊靠谱吗中医的网上问诊还是比较靠谱的。患者在咨询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正规的医生进行问诊,很多医院都开通了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sk/26508085.html
4.网上医药医疗咨询可信吗正规网站医生意见是可以相信的,比如春雨医生,好大夫网站等等。但是现在一大部分网上医药有关的咨询全部被福建省莆田系骗子所霸占,特别是不去正规医药app直接百度查询的,几乎所有医药广告是骗人的,特别是下面标有广告二字的链接。直接百度查你的疾病诊疗有两种结果,第一是吓死你,第二是骗死你。如果他们动不动建议你手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7985571915.html
5.“网络问诊”不靠谱网络时代,绝大多数网友都有“网络问诊”的经历。客观而言,“网络问诊”有积极的一面。但是真要通过网络来看病、治病,笔者觉得还是有些不靠谱,应该谨慎对待。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虽然现在患者以看西医居多,但“望”和“问”仍旧是医生诊断病情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加上现代化的疾病检测设备,最终确定患者的病http://epaper.hljnews.cn/lnrb/pad/con/202409/22/content_20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