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分数线公布后,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今年高考季,一些机构面向考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有不少声称凭借行业经验给出填报参考建议,收费动辄上万元甚至数万元,这类服务真的专业吗《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6月23日,北京市2024年高考分数公布前2天,记者以考生家属身份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高考志愿填报机构内咨询。一位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往届的辅导案例,服务购买高峰期从5月持续到6月底,并强调“辅导老师都具备高招经验以及心理学专业等方面的背景”。记者看到,价目表上,辅导老师的收费从1万多元到3万多元不等。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志愿填报辅导机构急于扩充业务,快速招募所谓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后,仅简单培训一些“话术”就安排上岗;有的机构在直播间引流,提供实际辅导时却“货不对板”,服务水平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个人高价出售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资料包”,而其中的数据、内容陈旧甚至不真实……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一些“网红机构”或“名师”利用考生、家长的焦虑心态,兜售高价志愿填报服务,而提供的服务却并不专业,给考生和家长的院校、专业信息并不全,容易对考生和家长产生误导。
??重在帮助考生认识自我了解专业
??业务规模逐年渐长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到底能提供哪些服务填报机构或规划师是否真的掌握行业“信息差”
??“在学生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高考志愿填报属于其中的一个决策行为。”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姜殿军从2019年开始专职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服务。在他看来,要完成志愿填报这个决策,需要帮助考生完成了解自我的内部探索、认识高校专业和职业的外部探索,以及根据内外要素的匹配度给出决策方案。
??“以北京市填报要求为例,不包括本科提前批志愿,每位考生要填30个院校意向,每个院校6个专业,难就难在这180个专业怎么挑、怎么选。”上述辅导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服从调剂,基本都能投档成功,但调剂专业不一定符合考生和家长的期望,规划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通过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来帮助考生降低整体的调剂风险。
??对于志愿填报服务的效果,来自北京的考生家长梁先生持保留意见。尽管已经购买了填报服务,梁先生并未将其作为女儿高考志愿填报的唯一参考,主要是希望尽可能全面、高效地掌握填报细节。
??“填报志愿需要两方面的信息齐全,一是学校的信息,二是自己的信息。而大多数考生不太明晰自己的优势、潜能和兴趣在哪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确实能够帮助考生将以上两方面信息明确,那这个志愿填报服务是有效的,但如果仅仅以掌握的高校、专业和政策等外部信息为主要服务内容就收取高额服务费,显然是不合适的。
??探索多渠道信息共享和互补
??“数据详细、查询方便的信息服务,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做更为理性的志愿选择。每所高中学校,也可利用这一免费志愿填报信息服务系统,对考生和家长进行指导。”熊丙奇认为。
??记者注意到,多地高中、大学也在积极主动地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信息参考,通过多种渠道促进报考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