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时序分明。可对于医务工作者们,却是片刻无休。他们是穿着绿色手术服,时刻守护患者安全的专科医生;他们是站在传染病防控最前沿,筑起公众健康“第一道防线”的健康卫士;他们是用脚步丈量社区,送医上门的家庭医生;他们是暖心服务患者,搭建医患间爱的桥梁的医疗团队……
5:00
确认好监护仪上产妇的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平稳,精确计算麻醉剂用量……一切准备就绪,龙华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黄波向即将生产的孕妈耐心介绍麻醉针的入针位置,不时温声细语地安抚,“放松,别紧张,疼痛很快就能缓解了。”因宫口扩张而忍痛已久的孕妈渐渐安静下来,鼓足勇气为即将到来的生命蓄积力量。近3个小时的守护,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在分娩室响起,唤醒了沉睡的龙华。
9:00
上班的人们步伐匆匆,而此时,龙华区卫生监督所民治分所的陈易林似乎还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此前,龙华区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怀疑民治街道一处住所可能存在非法代孕行为。陈易林带领成员经过近一个月的线索摸排、走访调查、数据核实、信息交叉印证,最终筛选出重点目标楼栋,迅速联合所属街道、辖区公安、社区网格员分组布控在目标楼栋周围,等待时机进入核查。
11:00
一步步走近,耐心劝导,面对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却不敢检测的咨询者,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张克春尝试用关切的话语打开他的心扉:“感冒、拉肚子、长痘,很多时候是正常的身体反应,并不是艾滋病特异性的病症。”“我们马上安排检测,用最专业的检测手段,保证结果准确。”
一遍两遍三遍,张克春不厌其烦地讲解艾滋病的传染、预防,以及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说服咨询者主动接受检查和治疗。
15:00
暑气正盛。龙华区中心医院观湖街道区域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邓晓燕所负责的义诊“摊位”前,咨询的居民络绎不绝。邓晓燕快速准确地询问居民的病症,面对面为居民答疑解惑,一对一进行健康宣教,手上也娴熟操作着检测仪器,为居民免费测量血糖、血压。每年定期社区义诊,同一条路,邓晓燕来来回回走了3年多,用脚步丈量了社区无数遍,义诊服务的居民也渐渐成了“老街坊”“老朋友”。
18:00
20:00
22:00
喧嚣了一天的医院再次沉静下来,龙华区中心医院肾内科又迎来了新一轮挑战。肾内科病房内,夜班值班医生例行向二线医师汇报全天患者情况,了解病房患者数量,以及危重症患者数量、生命体征情况、治疗方案,做到全科室每位医生全方位了解住院患者动态情况,有效维护和保障住院患者诊断和治疗质量。他们像黑夜里的鹰一般,打起十二分精神,在黑夜里穿梭、驻足,闻铃而动,为患者带去贴心服务。
24:00
24小时,分秒变化,镌刻着龙华医师们忙碌的身影。每个“医瞬间”,都是健康守护者们的默默付出与坚守。
日月更迭,龙华居民对“健康龙华”的感受越来越深刻。龙华自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健康县(区)以来,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属三甲综合医院全覆盖,并有2个学科首登全国学科百强榜;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两大医疗集团相继成立,108家社康机构陆续建成,“十分钟社康圈”初具雏形;先后引进紧缺型人才2534名、18个高层次医学团队、6个项目合作团队,区属医院人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软件方面,龙华聚焦“老有颐养”“医养结合”等,在全市率先探索具有龙华特色的产学研用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全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从2017年的8700人次增加到2022年的5.6万人次,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实现100%全覆盖;全面实施“健苗行动”、持续开展妇女保健项目,加快妇幼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2023年8月19日,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龙华每一位医师将继续带着毫不推脱的担当,全方位、全周期守护辖区群众健康,全天候、全覆盖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奋力打造“健康中国”龙华样板。
龙华区2023年十佳抗疫先锋、十佳专科医生、十佳家庭医生、十佳健康卫士及医患和谐团队推荐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