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师的区别之前先讲一下什么是“心理医生”,实际上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词汇的。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实际上主要就两种人,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师,除非,这个人他是心理咨询师又是精神科医师,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叫他“心理医生”。但是我们还是要把两者区分出来。
因为心理学知识普及的问题,导致大家对这个概念有点模糊,所以就笼统的叫“心理医生”。
还有一种就是心理治疗师,算是医院系统类没有处方权的心理咨询师,毕竟心理治疗师属于卫生厅组织的考试,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心理治疗师,我没有在医院工作,觉得也没有必要就没考,实际当前心理治疗师考试和心理咨询师的难度系数相差不大,只是需要医院证明,属于医疗系统的专业名词。
今天重点区分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大夫。
讲讲他们的主要区别:
一、处方权:
最直接的区别是:一般而言,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通俗一点讲,就是心理咨询师没有开药的权利,不具备医学背景和资质。(如果有处方权,除非这个人一定兼为精神科医师。)精神科医师可以开药。
PS:部分精神科大夫考取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师,同时临床主要以开药为主,实际上他们内心对心理咨询并不是认可,觉得药物更加迅猛,再加上接触的多是重型精神障碍,来访者的自我意识比较差,所以心理咨询常常收效甚微。
部分不明真理的患者,寻找某些大主任做心理咨询,往往效果很差,毕竟这些主任根本不相信心理咨询的那一套,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往往部分精神科大夫考取心理治疗师证书,就会觉得自己成为“心理医生”,往往没有足够成长,导致患者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进一步绝望。
二、咨询(治疗)的范围不同
心理咨询一般针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非健康)的正常人或者主动求助的来访者(部分精神障碍患者,也会主动求助)。通俗的讲就是这个人虽然有点心理不健康,但是他还是一个正常人,例如他知道自己是谁,有正常的社会功能。如果这个人是一个精神分裂或者重度的抑郁症,幻想,有躯体化症状例如嘴巴抽搐,等这个就要去精神科了(当然在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治疗下,也是可以辅助心理咨询辅导的)。
PS:需要注意,康复期间的抑郁症、双相是可以接受心理咨询的,需要评估来访者的自我意识程度和主动求助情况,当然咨询师有一定的医学背景和经验是最好的。
三、身份背景不同:
精神科医师:医学背景为主,一般是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不过侧重点还是药物),药物对症之后,效果会比较明显。
四、疗程和原理不同:
PS: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大夫本该是通力合作,共同让精神障碍更好的康复,而不是褒贬不一。现在讲究联合治疗,也就是心理咨询和药物相结合,双管齐下。尤其对于抑郁,我个人还是有一定经验,我的很多长程来访,就是康复期间的抑郁患者,抑郁不单纯是依靠药物,很多抑郁有一定的性格,家庭教养以及互动模式有很大关系。
最后:你有可能碰到被误诊的精神科大夫,也非常有可能遇到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对于精神科的诊断,我一般会建议来访者在国际级大型三甲和省级精卫中心同时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