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抑郁”的精神科医生新闻中心

也许你并不知道,当你因为感到抑郁,走进精神科医院寻求帮助时,坐在你对面的医生,很可能自己也是一位病人。

也许你并不知道,在中国,作为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拯救者”,这个医生群体加在一起只有2.04万人。

也许你并不知道,这个医生群体因工作压力、收入等问题,几乎在医卫领域里处境最艰难。他们中的不少人需要长期服用抗抑郁类药物。

一位就职于北京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生向新浪透露,在他们这个200人的医院里,需要服药的医护人员就有几十个。

潜伏在人群中的患者

“我们和心理医生不是一回事。”在北京一家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里,28岁的马媛(化名)一听到“心理医生”这个词,就有些着急。

白净的脸庞加上一头清爽的短发,让她在这所陈旧的走廊里格外醒目。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精神科医生,她时常需要强调自己是2.04万人中的一员。

这的确很有必要。在中国,目前从事心理治疗的就业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正规医学院毕业的精神科医师,另一类则是通过各种培训和考试,获得心理咨询师认证的社会人士。

虽然同样以拯救抑郁症患者为己任,但几乎没有一位科班出身的医生,愿意与后者混为一谈。

事实上,因为门槛过低,大多数获得心理咨询师认证的从业者,并不具备最基本的诊断能力。不少人甚至一度将心理咨询视为“动动嘴皮子”、“靠嘴混饭吃”的职业。更有人向媒体透露,只要培训12天,便可以拿到初级资格认证。

这让马媛十分痛苦。“我们是学了将近20年,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做诊断治疗的,但现在社会上对我们却往往缺少尊重。”

在她看来,正是这些半路出家的心理从业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神科医生的口碑,更让不少抑郁症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国外,抑郁症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最初的症状往往是失眠:“感觉有一个士兵把守在睡眠的城门口,当睡意来临,就用长矛捅向心脏,把睡意惊走”;然后是身体的不适,头痛、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没有食欲,思维迟缓,做任何事情都犹豫不决。明显觉得自己变傻了;到最后,“世界变得黑暗扭曲,再努力也感受不到任何美好,想什么都想到死……”这是一位抑郁症女孩跳楼自杀前留下的遗言,冷静、清晰、痛楚。

在今年5月9日的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3000万人,仅有10%的人接受过正规治疗。如果按照6.1%的抑郁症患病率来计算,有抑郁倾向的总人数可能会超过9000万。

数据不容乐观。在2010年版的《精神病学》中曾提到,抑郁症的自杀风险是19%。也就是说,每5个抑郁症患者中,便有1个人尝试自杀。

难以获得尊重的医师

马媛是在2010年决定成为一名精神科医师的。

她记得当时的统计结果是: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63%的自杀者有精神障碍,40%患有抑郁症。

5年临床本科毕业后,马媛相继体验了皮肤科、内科等科室,最终她报考了北京某精神病专科医学院的临床型研究生,并以360分的总分,获得了复试机会。在所有考生中,这个成绩排第二。

与工作后每天接触抑郁症患者相比,考研的经历,是马媛在过去4年里难得的美好回忆之一。

复试并不轻松。进行了15分钟的英语听力测试后,她要一口气答完UK测试、职业倾向测试、心理测试三分试卷。

“UK就是按照口令,最快速度做一些10以内的加法,通过计算,来测试你的心理是否健康。职业倾向测试类似网上的智商测试,找数列和图形的规律,心理测试就是回答一些问题,例如:‘你最近睡眠好不好?’”

马媛仍然记得,有一道题目是:“你觉得你最近的性能力跟以前一样好吗?”

那一年,这家医学院的录取率为10%。

尽管机会来之不易,马媛却很难将自己的工作与精英文化挂钩。在病房学习了两年后,按照惯例她今年被安排进了开药门诊。

在这家医院,这是级别最低的门诊。和其他精神科门诊不同,开药门诊通常并不需要与抑郁或精神分裂症患者详细交谈,医生只需要根据病历,为患者开出最适合的药物。

对于年轻医生来说,这极大地降低了极端情况的发生几率。但即便如此,马媛还是经常要忍受患者的咆哮。

“可能是我的命比较烂吧。”马媛还记得不久前的一次经历。那是个中年男人,当马媛礼貌的和他打招呼时,对方并没有任何回应,只是拿出病例,不停地催促她赶紧开药。

通过病历,马媛发现这是一位抑郁症患者。

这在精神科并不罕见。随着抑郁症患病率的上升,目前抑郁症患者在精神科门诊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过去的10%上升至50%左右。特别是那些学历高、地位高的社会精英,成为了抑郁症高发群体。

有专家曾分析过原因,机关里的领导、企业中的老板、高职技术人员等人群,有做事认真、敏感多思、工作紧张的特点,遇到负面情绪时,为了“面子”、“尊严”乃至“进步”,强扛着压力,尽管内心痛苦压抑,外表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不愿向人倾诉。可是“微笑”过后,涌上心头的是更深的寂寞和孤独。“人前坚毅,人后沮丧”的恶性循环日久,一些人便患上抑郁症。

马媛并没有听从患者的要求。虽然只是一位开药医生,但她知道在抑郁症目前在中国的误诊率很高,识别率不到30%。

病历上的日期表明,据他上一次来做诊断,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通过观察,马媛认为他的病情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我觉得他这次不是抑郁,是狂躁。”

这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如果我给他抗抑郁药物,很可能会加重他的狂躁。”一番考虑后,马媛拒绝了患者的要求,在简单介绍了抑郁与狂躁的区别后,她建议患者去隔壁的普通诊室,重新做一次诊断。

对方的情绪瞬间失控。“你为什么不给我开!”他一把拉开了身下的椅子,直起身子冲马媛大吼。

“社会上对我们这个学科误解太深了。他把医院当做药房了。”马媛的眼眶有些红了。因为精神科目前没有明确的客观诊断标准,所以在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眼中,精神科大夫很难得到像外科或内科大夫一样的尊重。“现在还是以面对面交流的精神检查为主,不像其他科室做CT或者拍个片子,就能很清楚地把病情和你讲清楚。”

马媛也想过放弃,特别是当听说一个又一个精神科医生倒在患者的拳头下时。她的男朋友,同样曾在这家医院就职的一名精神科医生,已经脱下白大褂,去了一家医学网站成为了一名编辑。

但马媛决定对自己要狠一些,她希望能通过深造,尽可能地改变现状。2012年,她开始攻读精神科的博士生。这也几乎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而对于“金眼科、银外科”的说法,她早已看开,“精神科还是最适合我的地方,如果说有什么选择错误的地方,也许是我高考时就不该学医。”

“极度紧缺的诊疗资源”

如果坚持下去,马媛的未来并不难想象。

作为一名精神科的主任医师,李小萌(化名)觉得小师妹会成为另外一个自己,行走在这条“也许会慢慢变宽”的路上。

上午8点到12点,诊室的门一打开,李小萌便很难停下来,连上趟厕所也要跑去跑回。在4个小时里,她通常要接待15—20个患者。赶上全天门诊,这个数字还要翻番。而即便是再小的诊断,李小萌也要花上10分钟来了解病情。

但回报并算不上丰厚。李小萌的普通号收费5元,最贵的首诊号是20元,“这是80年代的收费标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都没有改变。现在就算剪个头发也要20块钱啊!”

按照每个号20%的提成,一天下来,她的收入比理发师高不了多少。

北京市回龙观医院的院长杨甫德表示,目前精神科医师的收入甚至不到其他医生的一半。“具体数据公开发表的很少,但我们私下交流,大概只是同级综合医院医生收入的1/3—1/2之间。”

不能与大型设备挂靠收费,被认为是精神科医生收入过低的原因之一。

与动辄上千元的核磁检查相比,目前与精神科有关的检测,只有眼动检测、心电图、麻醉分析、检查问卷等少数几项,其中最便宜的4元,最高的不过60元。

难以分到高新设备的红利,也让大部分城市不愿在精神科医院上有所投入,与综合医院相比,地区差异更加明显。

2010年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精神科开放床位总数是22.8万张,人均床位密度是1.55张/万人,远低于4.36张/万人的世界平均水平。总体不足还伴随着严重的地区发展失衡,在河南、宁夏、河北、甘肃、青海5省份,平均每万人拥有不到1张床位。此外,中国2/3的县没有精神科医生,不能提供精神医疗服务。

宗师的疲惫

即便是站在精神科领域的最高处,幸福感也难提升。

作为中国屈指可数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张适(化名)不仅要感受忙碌与收入与的巨大落差,更要承受工作给心灵带来的创伤。

在马媛和李小萌眼中,张适是中国卫生界堪称宗师级的人物。他的特需号也一直是票贩子手中的香饽饽,开价都在上千元。

但如果不经人介绍,你很难把眼前的这位中年人与成功人士联系起来。

作为一名行医29年的精神科博士,张适直到今天也没能拥有私家车。位于北五环外的一套经济适用房,是他在北京仅有的房产。

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张适都有特需门诊。通常情况,他只接待4个病人,平均每人1小时,每个号为300元,再加上60元的心理治疗费。这在北京的三甲精神科医院里,已经是最高的收费标准。

和其他医生不同,张适主攻的是心理治疗方向,主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治愈对方的心理疾病。“稍微专业一点的说法就是,心灵和心灵之间的对接。”

“简单地说,就是感受着病人的感受,在最痛苦的地方,跟着他一起痛苦,同时一起拿着手电筒向里面照去,在他生活的黑暗中,去寻找希望。”

张适说,想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就必须虚拟进入到患者的生活角色里去。“如果你能进去的话,你的心灵和对方的心灵才能是共振、同步的,也就是同调,就像我们说的情调,心灵要有一个情调,高兴着他的高兴。”

对张适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时刻。“有点麻烦的是,在心灵对接时,如果你自己的心灵有一个解不开的痛苦,而这又恰好也是对方心灵的痛苦时,当他把这个敏感点,向你传来时,就会一下子把你击中,甚至会将你撞击到麻木、瘫痪、痛苦、失去工作能力。”

为了避免这样的意外发生,张适需要尽可能让自己的心灵保持洁净。但在医院里,允许他休息的机会并不多。

因为不能从药物和床位为医院盈利,像张适这样的专业心理咨询几乎不能给医院带来收入,“每个月的挂号诊疗费加起来,和我的工资差不了多少。”

“像我们医院,上级拨款仅占总收入的5%—10%,剩下的90%都需要医院自己想办法。如果像我这样不挣钱的医生多一些,医院就要关门了。”张适笑言道。

为了给医院创收,张适除了特需门诊外,还要经常坐进其他的门诊。就在采访的当天,他还在下午看了10个病人,每个号14块钱。

“其实到最后,我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但还是要硬撑着对自己说:‘还有一个病人没看完,再跟他多说几句话。’”

为了缓解压力,张适在每天吃过晚饭后必须睡上一个小时。“再睁开眼的时候,就会离那个工作的记忆场景远一些,心理上也会远一些。”

张适显然已经越过了“安全线”,事实上,就在采访的当天,他的脑海里还总会浮现出几天前的一个病例。

那是一对母子,儿子今年28岁,研究生毕业。不久前他告诉母亲,自己是个同性恋,并且已经出柜。

“妈妈是位单身母亲,好不容易的一个人把孩子才带大,所以一见到我就放声大哭说:‘你就是观世音菩萨,求求你一定要治好我的孩子!’”

“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啊!”在取得同意后,张点了一支白沙烟,又重复了一遍母亲的话。

这是一包4.5元的白沙烟,几乎是市场上最便宜的一种。

张适没有注意到向他投来的惊诧。也许他正在尝试着忘掉母亲的哭声,也许他很想知道这位救苦救难的神仙,在普度众生后,是否也会感到抑郁。

THE END
1.深圳心理医生免费咨询推荐榜单前十深圳心理医生免费咨询推荐:1、深圳心理医生咨询中心2、深圳优眠临床心理专科3、深圳市心理咨询医院4、深圳精神心理科医院,深圳优眠临床心理专科开设精神心理科,拥有国内20多位知名精神心理医师长期坐诊,为您提供心理咨询医疗服务。医院现已开通在线预约挂号服务,您可足不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hljjrsyyy/
2.出现了心理问题怎么办三、问题非常严重,需要精神科医生帮助 你可以这样做: 1.当你出现以上所述神经症性心理疾病及精神病性心理疾病,经过自身调适及心理咨询帮助也没有好转时。建议你尽快寻求医院的心理科或者心理专科医院帮助,这个时候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哦,千万不要随便听信广告。同时,请你的监护人或者亲人一同前往医院寻求帮助;如果你https://www.yjbys.com/xinli/zixun/846041.html
3.关于抑郁症的求医指南另外有很多精神科医生出身、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医院不愿意做精神科医生而是选择做一个没有处方权的心理治疗师的,这种不需要有之前心理咨询师那个水逼证也可以的,需要有精神科的研究生学位然后在执业精神科医生的督导下,可以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一般有点尊严的心理咨询师都是走的这个路数。 https://www.douban.com/note/693875469/
4.精神科医生年度工作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神科医生年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nianduzongjie/1422653.html
5.“人格解体”患者:当“不真实感”成为一种病澎湃人物但精神科医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对DPRD的了解甚少。贾竑晓以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为例,《精神病学理论》课程理论学习和实习分别占5个学时,教师要在两周时间里讲完整本教材。而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作为精神病学领域一个很小的知识点,很少得到关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62947
6.精神障碍常见问题医生在线咨询左右滑动,寻找值得信赖的精神障碍诊疗医生 精神障碍病友热门问题咨询精神障碍怎么办 免费咨询医生 治疗精神障碍 需要多少钱 免费咨询医生 精神障碍 是怎么回事 免费咨询医生 精神障碍吃 什么药好 免费咨询医生 精神障碍好 的治疗方法 免费咨询医生 治疗精神障碍 小妙招 免费咨询医生 http://4g.shxkdjs.com/zt/jzsaf/
7.4月28日案例答疑个案患有严重双相障碍,曾经在发病期间遭遇精神科医生性侵, 被迫保持了两三年的性侵关系,近两年持续就诊,仍然被性骚 扰。最近因鲍毓明案件被热议,刺激引发较大情绪反应和躯体性 障碍,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气短,焦虑失眠,自我怀疑,自责并 伴有自残行为。 想问问贺老师: 1、这种问题作为咨询师该怎么处理,是否建议https://www.jianshu.com/p/78ab3fb72045
8.精神心理科与神经内科的区别及就诊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缓解我的症状,包括心理咨询、运动和冥想,但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效果。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通过视频会议,我与一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耐心地听我讲述我的问题,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他的温暖和理解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https://www.jd.com/pccontent/1004004506514461
9.河北医科大学关于申报2022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精准医学”等针对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产后抑郁、糖尿病认知障碍、缺血性脑病(如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等相关精神疾病,结合临床病例资料,采用肠道微生物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功能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分析技术,从肠-脑调控、炎症反应、神经递质功能平衡、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等角度,寻找和明确诱导此类精神疾病中枢新靶点,探讨其介导https://kjc.hebmu.edu.cn/a/2022/03/04/039EE32D590B45A78AE8F7ED00E1C3C1.html
10.上海心理咨询中心上海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上海新科脑康医院(sh.shxjtz.com)是上海市地区正规精神、心理治疗医院,医院开设精神疾病、心理等科室,为患有长期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患者提供“免费网络咨询、电话预约和来院挂号!http://sh.shxjtz.com/
11.对话名医张道龙:中国精神医学比美国有何差距?张进的博客1990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去美国进修,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精神医学系。他是美国为数不多获得ABPN(美国精神、神经病学院文凭),并从事EAP(员工帮助计划)工作和心理咨询的华人精神科医生,现就职于美国芝加哥退伍军人医院精神医学系行为健康部,以及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精神医学系。https://zhangjin.blog.caixin.com/archives/151621
12.精神科出科个人小结(精选6篇)为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改进不足,踏实工作,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名让病人满意放心的医生,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 精神科出科个人小结(精选6篇)2https://mip.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449031.html
13.2019年医德医风简报第3期医德医风参会人员纷纷表示,会后要采取多种方式,再次系统学习领会市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在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纪检监察室 李红梅) 服务基层,技术下乡 “护士,杨医生在吗?我之前在这里住院,现在要找他复查。”“护士,24床的主管医生杨医生在吗?想咨询我妈妈病情。”近日,在忙忙碌http://www.nnhhyy.cn/html/2019/ydyf_0329/2088.html
14.晋级国家三级专科医院济川快讯新闻是成都市中医管理局审批注册的一所全民所有制非营利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四川省唯一的大肠肛门病甲级重点医学专科、中西部唯一的一家公立肛肠专科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您可以随时咨询医院专家或者拨打医院电话 028-86611987 ,进行咨询了解,医院将会为您的身心健康答疑解惑。https://www.cdgcyy.com/page/news/kx/4341.html
15.美国排名第一精神医院会诊双相情感障碍布鲁斯-M-科恩,医学博士,是马萨诸塞州贝尔蒙特市麦克莱恩医院(McLean Hospital全美精神科排名第一医院)神经精神病学研究项目的主任,也是哈佛医学院罗伯逊-斯蒂尔精神病学教授。他领导一组研究员和临床医生从临床、实验室和大脑成像研究中寻找证据,以确定心理健康和疾病的基本机制,并开发新的精神障碍治疗方法。 https://medebound.com/index.php/guide/806
16.怎么看心理医生挂什么科专家文章看心理医生可以挂心理科、精神科、心理咨询科、精神心理科、心身医学科就诊。https://m.bohe.cn/article/mip/yda6c04gktuynal.html
17.渡过·医生专栏刘宏:到医院就诊需要注意什么?治疗诊室过去,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生,一般的精神病都能看,现在也开始分亚专业,比如:重性精神病、心理科(也叫神经症病房)、心境障碍病房(治疗躁狂抑郁症)、物质依赖病房(专治酒精依赖或吸毒人员)、老年病房(老年精神病人)、儿童青少年病房(未成年的精神病人),还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门诊等。极个别的医生会有更精细的专业方向https://dy.163.com/article/G5O3ABU30514DORP.html
18.新动力心理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及专业的心理新动力心理隶属于内蒙古新动力心理职业培训学校及呼和浩特市心动力心理学应用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心理在线教育,心理咨询,咨询测评,精神科评估,咨询师督导等服务,联系电话:400-0471-050。http://www.nmxd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