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加大欠薪入罪案件查处奉贤4人"恶意欠薪"被判刑

春节临近,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进入易发、高发期。为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2015年1月6日,国家人社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1月14日,记者从市人社局在奉贤区举办的“加大欠薪入罪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本市奉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和区法院在完善欠薪入罪的衔接机制,加大对恶意欠薪案件的打击力度方面早已开展了探索。据悉,自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奉贤劳动监察部门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9起,立案18起,恶意欠薪追讨成功7人,已有4名涉事用人单位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恶意欠薪”将入罪奉贤已有4人判刑

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大对恶意欠薪案件的打击力度。市政府连续建立了企业欠薪保障金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建筑行业欠薪问题联合检查等一系列长效机制,遏制了欠薪举报投诉明显增长的态势。

但劳动力市场中欠薪矛盾依然存在,恶意欠薪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主拖欠工资后采取“一走了之”的策略试图逃避支付工资的法定义务。如某服装小作坊经营不善无法维持,老板李某把设备和货物转移后偷偷跑路;袁某与他人合伙经营汽车配件材料生意,前后拖欠19名工人工资累计9万余元,几经催要仍拒不支付;某精密金属有限公司经营人张某为他人作保,陷入债务纠纷进而躲债、失联,欠下员工工资124万余元……

各部门间欠薪入罪的衔接机制逐渐完善

面对这样的局面,奉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探索,与区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多次沟通,联手推进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处置工作。

奉贤区劳动监察部门自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9起,立案18起,恶意欠薪追讨成功7人,已有4名涉嫌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有效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有力打击了恶意欠薪的行为,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

欠薪入罪案件多呈现拒不支付等“恶意”特点

一个是拖欠员工工资,拒不支付,尤其是有钱也不支付的恶意行为;

二是出事后,法人外出躲避,通过出逃的手段试图逃避。奉贤检察院侦查科的副科长戴慈,也从检察院的角度分析了他们处理案件的共性,除了法人事后常常逃逸等特点外,还有欠薪案件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案件多发生在对劳动力成本较敏感的行业;欠薪人数众多,案件牵扯人员大多集中在20人以上,容易引发群体事件;欠薪数量、数额较大,欠薪额度最少在10万元以上等。

建立“欠薪预警机制”事先发现提前化解

此外,奉贤区还建立欠薪预警机制,提前化解欠薪纠纷。奉贤区在全市劳动保障网格化监察和网络化监察、分类监管、重点单位监管服务等工作框架下,结合对辖区内用工单位进行情况分析,特别推出欠薪预警机制,将工作重点转为源头管控,建立起“奉贤区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平台”实施信息化监管。通过划分的网格,监管触角延伸到村、街道,各网格分派1-2名责任人,即时开展单位用工申报、欠薪等纠纷隐患排查、调解等工作。

此外,还采取分类管理模式,把用工单位分为A、B、C三类。

对A类单位,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一般不上门实施监察,企业有需要时可以上门开展政策宣传和指导。

对于B类单位,监察员每年至少上门一次,进行日常监察;所在二级网格人员每三个月上门一次,监督用工单位守法用工情况,发现问题随时上报大队。

对于C类单位,监察员每季度上门检查一次,所在网格人员每个月上门监督一次,遇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上门督促一次,必要时每周上门督促一次,形成多层管控、全面覆盖、动态监管的严密网络。

据奉贤区人社局介绍,在奉城镇去年发生的6起欠薪案,有5起均为事先发现,主动干预后化解的。

全市已逐步建立解决欠薪的系列长效机制

另外,在市级层面,本市不断加大对恶意欠薪案件的打击力度。市政府连续建立了企业欠薪保障金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建筑行业欠薪问题联合检查等一系列长效机制,遏制了欠薪举报投诉明显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本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直将解决欠薪问题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采取了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排摸预警和重点监管、畅通举报投诉受理渠道、依法加快欠薪案件查处、积极探索建筑行业欠薪问题预防处置机制等措施,不断加大对欠薪案件的查处力度。

2014年全年,本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各类欠薪举报投诉共6708件,查处欠薪单位2629户次,共清欠各类工资近4.12亿元,涉及劳动者11.41万人次。

年前农民工工资检查重点落在欠薪高发行业

为做好2015年春节前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统一部署,市人社局会同市公安局、建设管理委等部门和市总工会正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将重点检查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以及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支付情况,不断加大对拖欠工资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联合打击力度。

同时,为进一步保障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督促有关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市建设管理委会同市人社局自2015年1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节前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清欠联合专项行动,重点对全市在建建设项目的劳务用工和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具体检查劳务作业发承包情况、发包方支付工程款情况、建筑工地实际用人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工资发放等情况。

今后,本市劳动监察部门和司法部门将继续加强对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犯罪行为。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告诫恶意欠薪的经营者,要恪守法律和道德,不要怀侥幸心理以身试法;也希望被欠薪的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提出合法诉求,进行理性维权,讨回自己应得的劳动果实。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通知》,为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进一步完善了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为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提供了指导操作性意见。

答: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依照法律规定是必须支付的;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直接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刑法对民生的保护,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拒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犯罪”。这将成为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责令欠薪者支付劳动者报酬的后盾,将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供更加有力的工作方面的保证。

2问:《刑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如何界定?

3问:哪些行为构成“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答:根据《解释》第二条规定“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

(二)逃跑、藏匿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4问:“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如何处罚?

答:《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问:什么是《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答:根据《解释》第三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两万元以上的;(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6问:什么是《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答:根据《解释》第五条规定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符合本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一)造成劳动者或者其被赡养人、被扶养人、被抚养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重大疾病无法及时医治或失学的;

(二)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者进行暴力威胁的;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7问:根据《刑法》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入罪要件之一。《解释》对此如何规定?

答:在行为人逃匿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如何责令支付,困扰具体办案部门,所以各地普遍建议对此予以明确。鉴于此,《解释》规定,责令支付主体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在指定的期限内仍不支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但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悉责令支付或者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除外。

8问: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否可以从宽处罚?

答: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解释》专门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能够适用的从宽处罚情形。

具体而言,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在一审宣判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从轻处罚。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造成严重后果,但在宣判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9问:对恶意欠薪的单位如何处罚?

答:《解释》第九条规定“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构成犯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解释》还明确,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违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应当依照《刑法》规定,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解释》规定,用人单位的实际控制人实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问:《解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解释》共九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明确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二是明确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三是明确了“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标准,特别对行为人逃匿情形下“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的内涵作了规定,以便于司法实务操作;四是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数额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作了解释;五是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从宽处罚情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刑法的威慑和教育功能,充分维护劳动者权益;六是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范围、单位犯罪等问题。

[小贴士]用人单位若拖欠工资劳动者该如何维权?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醒广大劳动者,维权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2、注意收集证据材料。劳动者在平时工作的时候,可以做有心人、细心人,注意收集或保存一些用工方面的证据材料,比如“工作证”、“服务证”、“工资单”等等,万一发生欠薪等劳动纠纷,如果有一些证据材料,可能会方便劳动关系的确认、欠薪事实的认定,有利于维权。

3、先尝试与单位友好协商。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拖欠自己工资了,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着急,可以先尝试与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单位依法支付工资。

6、耐心等待结果。对于职责范围内的欠薪举报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依法进行调查,尽最快速度查清欠薪事实。如果查实用人单位存在欠薪行为的,将依法责令单位限期补发工资。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不补发欠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将及时启动企业欠薪保障垫付程序,组织劳动者申请欠薪保障金垫付,解决劳动者的欠薪问题。

[案例]

建筑承包人携工程款隐匿拒不支付工资判刑2年

案例1:2014年1月17日,上海奉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奉光公司)承包的上海聚惠医药生物产业基地工程所在地发生群体性讨薪行为,30多名工人在工地项目部讨要工资。得知情况后,奉贤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立即赶往该工地实施劳动监察。经查,奉光公司承建上海聚惠医药生物产业基地工程后,将部分泥工项目分包给张某(个人)。2014年1月,张某所负责的工作基本完成,奉光公司于1月15日上午10时在工地项目部财务室向张某支付了剩余款项,共计现金71.88万元,并要求其立即向围聚在项目部外的工人发放工资,其表示同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某先要求工人与带班负责人核对工资金额,然后以去银行为部分工人汇款为由带着71.88万元现金离开了工地,之后未回来。鉴于张某携款隐匿、始终联系不到的事实,监察员对每一名工人制作了调查笔录。经核实,47名工人未支付的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工资共计728184.6元。2014年1月17日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向上海奉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某)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补发拖欠的工人工资,逾期未整改,2014年2月7日将该案移送至公安部门查处。

案件发生时正值春节前夕,工人聚集在工地项目部不肯散去。为尽快解决工人的工资,奉贤区建交委、人社局、公安局、金海社区司法、社会保障等部门多次与奉光公司沟通协商,指出奉光公司将业务承包给不具备资质的个人这一行为的违法性及存在的弊端,最终奉光公司垫付了47名工人所有工资款。后经公安部门网上追逃,张某被抓捕归案,2014年6月11日检察院批准逮捕,2014年11月10日法院依法判决其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罚金2万元。

服饰公司老板拖欠员工工资隐匿被捕归案

案例2:2014年1月20日下午,奉贤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报,位于金汇镇泰日社区的上海少事服饰有限公司由于老板隐匿,拖欠员工工资。大队立即派监察员赶往该单位。经了解,该单位注册在奉贤区环城西路3111弄555号3幢-116,实际经营地为奉贤区泰日社区明星村637号,法定代表人刘某。单位厂房及大部分设备为租赁,只有少部分设备自有。法定代表人刘某自2014年1月17日起离开单位,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员工多方联系,均联系不到。监察员立即对每位员工制作调查笔录,对单位拖欠员工的工资金额一一进行确认,同时对刘某隐匿的情形用笔录进行固定。经统计,上海少事服饰有限公司拖欠28名员工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工资173295元。2014年1月20日奉贤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对该单位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单位限期补发拖欠的员工工资,单位逾期未整改,2014年2月7日大队将该案移送至公安部门查处。

由于该单位内所留财产寥寥无几,不足以支付员工工资的百分之一,即使案件进行到执行阶段,也无法支付员工工资,金汇镇司法、稳定、社会保障等部门经过郑重考虑,决定由该单位实际经营地所在村的村委会先行垫资50000元支付员工部分工资,其余工资等联系到刘某后再处理。后经公安机关追逃,刘某被抓捕归案。2014年8月4日检察院批准逮捕,2014年11月26法院依法判决其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罚金1万元。

THE END
1.12333可以解决哪些事12333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全国公益服务电话,可以提供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https://edu.iask.sina.com.cn/jy/2E3QehE2B3Z.html
2.12345可以解决哪些事12345管哪些事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12345可以解决哪些事的一些知识点,和12345管哪些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比12345还厉害的电话打12345技巧 哪些事可以找12345 https://www.duote.com/tech/202312/525726.html
3.杭州劳动局投诉热线?12333,如果电话投诉不能解决劳动纠纷问题的,当事人还可以直接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申诉、控告或者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以及搜集相关证据材料,起诉至法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https://m.64365.com/tuwen/aaaleas/
4.12333可以解决哪些事5、公共服务问题,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运输、环保等领域的公共服务。6、法律援助问题,包括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7、其他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纠纷等。12333投诉后几天有结果 12333投诉后一般需要3-1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如果处理不及时也可以延长至30个工作日。每个地区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95257587113457925.html
5.拨打12333可以解决什么事情拨打12333 可以解决什么事情 生活短视频内容平台-匠子视频,专注生活技能短视频,让生活更精彩,重庆匠子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https://m.jiangzi.com/baiduApplet/shenghuo/18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