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介绍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透露,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
这意味着,距离我国整体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仅差0.2个百分点。
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慢性病高发。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重大慢性病占我国疾病经济负担超90%,我国55岁至64岁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达48.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达62.3%。
老年慢性病需要被重视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这4种慢性病最为常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最大,需要长期控制和治疗。
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群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之一,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于首位。但由于各种原因,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远远不够。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五大危险因素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中国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1、吸烟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指出,男性吸烟率高达50.5%,仍属于全球吸烟率最高的人群之一。此外,调查显示有52.7%的20~34岁吸烟者在20岁以前即每日吸烟。
现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吸烟可增加冠心病、脑卒中死亡风险。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均可引起冠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因此,保护心脑血管,请先从戒烟开始。
2、膳食结构
近些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脂肪供能比呈上升,农村脂肪供能比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而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等摄入不足,膳食结构仍不合理。
大量研究证据显示健康的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性。无论是地中海饮食模式和DASH膳食(终止高血压膳食),还是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心血管健康膳食指南,都提出了以下8大核心的膳食建议:
●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
●全谷物和主要由全谷物组成的产品
●使用液态植物油来代替热带油和部分氢化油脂
●最低限度加工食品
●尽量减少添加糖的摄入量
●用很少或不用盐制备的食物
●限制或不摄入酒精
3、运动
4、体重
已有大量的临床增加证实,肥胖,特别是过度肥胖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各国心血管预防和治疗指南均建议超重或肥胖的者积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使体重降低。因为采取合理减肥措施使体重下降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最终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不同人群临床预后。
5、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疾患问题一直被忽视。事实上,心血管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焦虑抑郁问题可严重影响心血管患者的预后,如严重影响日常活动,降低生活质量;增加疼痛;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康复;体重及食欲的改变;影响睡眠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