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蛋白尿就是糖尿病肾病吗,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分期的?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李青
他咨询我的主要目的是,糖尿病肾病3期严重吗,会不会尿毒症。
首先,他2型糖尿病的诊断没有问题,而且也已经出现了肾损害。当地医院给他实施的治疗方案很合理,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他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待商榷,严重程度也需要重新判断。
一、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就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根据《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的建议,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1)、大量白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值>300mg/g);或者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值30~300mg/g);
(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
2、排除其它肾脏疾病。
当然,确诊还要靠肾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必要条件。不过,如果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最好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强调的是糖尿病和肾病二者的因果关系,即肾损害是因为长期糖尿病引起的。而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也可能是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肾脏病目前统一用语为糖尿病肾脏病。
二、非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该考虑其肾脏病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1、糖尿病病史短,晚于蛋白尿或者和蛋白尿同时出现;
2、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肾小球滤过率较低或迅速下降;
4、蛋白尿急剧增多或有肾病综合征;
5、顽固性高血压;
6、尿沉渣活动表现,比如有血尿;
7、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比如自身免疫指标阳性;
8、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开始治疗后2~3个月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30%。
对怀疑有其他肾脏病原因者,可肾穿确诊。
当然,确诊依据还是肾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
四、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原来的教科书,对糖尿病肾病分期一直沿用1983年Mogensen对1型糖尿病的分期,即:
1期,肾小球肥大期;
2期,肾小球高滤过期;
3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4期,临床蛋白尿期;
5期,终末期肾衰期。
由于高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早期就会出现肾小球的高滤过和肾小球肥大。如果按照这个分期,糖尿病刚一发病即是糖尿病肾病,这与临床实践显然是不符的。
目前,国外指南以及《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均建议,用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取代Mogensen分期标准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期,即:
1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肾功能正常);
2期:肾小球滤过率60-89ml/min;
3期:肾小球滤过率30-59ml/min;
4期:肾小球滤过率15-29ml/min;
5期: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或者已经透析。
同时,结果尿蛋白量对危险程度进行分级,见图。
何况,他还不一定是糖尿病肾病。
五、治疗
此外,列净类降糖药还有明确的减重作用。
住院期间,他还使用过肽类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因为嫌注射药太麻烦出院后就停掉了。从控制体重的角度考虑,我建议他继续使用肽类降糖药,这类药降糖之外,还有明确的减重和降尿蛋白作用。如果嫌每日注射一次太麻烦,可选择周制剂司美格鲁肽或者度拉糖肽,每周注射一次即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