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今天解读下山西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大家记好笔记了!
01/项目目标
总目标:
具体目标:
1.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8%以上,孕期检测率达90%以上,孕早期检测率达70%以上。
2.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达95%以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达95%以上。
3.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95%以上,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达95%以上。
4.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注射率达95%以上。
5.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2.5%以下。
6.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活产以下。
7.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12月龄内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
02/项目内容
1、增强孕产妇“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2、为孕产妇提供免费检测与咨询服务;
3、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保健服务和综合关怀。
03/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无论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病毒载量情况如何,均应当及时为其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不具备抗病毒治疗能力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其提供转介服务,并与接诊机构做好信息对接;
及时对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母婴传播风险评估;
安全助产,专管人员帮助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尽早确定分娩医院。
2、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对发现的梅毒感染孕产妇,尽早进行规范的青霉素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价,必要时再次治疗;
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和辅助检查;
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后续乙肝疫苗接种。
1、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主动为孕期首次产检的孕产妇提供一次免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实行首诊负责制。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
2、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负责承担辖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随访工作。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杀伤人体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性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血液传播∶公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