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1954年正式开诊。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急救、健康检查、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6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成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拥有2个三级甲等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本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和1个三级甲等医院延伸院区(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蜀山院区),2所专科分院(医学美容分院、公安监管分院),3个门诊部(琥珀门诊部、政务中心门诊部、庐阳门诊部)。医院占地面积360亩,医疗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893张。全院职工353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96人,占员工总数90.51%。年门、急诊人次234.6万,年出院人次7.24万,年手术人次2.7万。荣登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2018年省域医院30强榜单安徽省第四名,2019年全国省单医院100强排名第三十五名。

近年来,医院累计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系列23批次;累计获批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系列54批次。现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重点专科3个、合肥市“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2个,合肥市第六周期重点专科7个、重点培育专科3个、特色专科4个、计划外特色专科1个。

近年来,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合作),三等奖1项,其他省市级科技奖31项,同时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市科研项目101项,科研、学科建设基金约2248万;国家专利共有203项。2020年成功入围并获批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地市级医院,2021年再度获批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此奖项全省共评选出50项,其中,医疗卫生系统仅5个团队入选。目前我院现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项,2022年新申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8项待批。

医院拥有高级职称504人,其中正高职称90人,副高职称414人。汇集43名博士成立“博士联盟”,604名硕士。获批安徽省第十三批和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各一项,合肥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23人。5人获批江淮名医;6人获评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获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获评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获评合肥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获评合肥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10年成为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获批18个专科培训基地及全科培训基地。2014年获批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专业基地13个,分别为:内科、儿科、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外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放射影像科、超声医学科、口腔全科。协同医院合肥市精神病医院(协同专业:全科),全科基层实践基地三家—庐阳区杏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河区烟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蜀山区琥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院本部综合病房大楼实景图合肥市滨湖医院实景图

二、专业基地简介

(一)儿科专业基地简介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于2018年获批国家级新生儿药物临床实验基地、2019年获批国家级新生儿神经重症医学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省内首家)、2019年获合肥市第六周期重点培育专科,2021年获批为合肥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同时通过申报成为安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的副主委单位、安徽省N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合肥市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合肥市儿科专业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等。

学科围绕新生儿两大主攻方向(新生儿危、重症和新生儿脑损伤)及普儿两大主攻方向(小儿呼吸和小儿消化),积极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为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基地规培工作也多次受到省、市级专家检查的好评,2019年圆满完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安徽省规培师资培训”中的儿科培训工作部分。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本部及滨湖院区,现共有总床位121张。

开展的技术项目如下:

1.2006年开展高危儿的早期评估、长期随访及康复干预(省内先进);

2.2008年应用GMS对高危儿脑损伤进行早期诊断和超早期预测脑瘫(省内领先);

3.2010年应用aEEG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进行持续动态脑功能监测及预测预后(省内领先),并且在安徽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

4.2010年开展Cool-CAP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省内领先);

5.2014年开展咖啡因预防性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对远期神经行为学的影响(省内领先);

2016年开展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市内领先);

7.2012年开展潮气呼吸肺功能监测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市内领先);

8.2016年应用贝利III评估小儿神经行为学发育(国内领先);

9.2016年开展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新生儿脑氧饱和度(填补省内空白);

10.2016年开展韦氏智力量表第IV版评估儿童智商(市内领先);

11.2016年开展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的脑保护(填补省内空白);

12.2016年开展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IV版评估儿童认知功能(省内领先);

13.2017年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脐静脉置管(市内领先);

14.2018年微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治疗NRDS(市内领先);

15.2019年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婴幼儿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市内领先);

16.2020年开展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及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市内领先);

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医院、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建立学术及科研合作关系,先后选派3名医生、1名护士赴当地学习及进修,为学科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搭建与国际交流的平台。

(1)师资获得荣誉:

李朝友:荣获2018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罗晓燕:荣获2019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张永远:荣获2019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于梅:荣获2019年合肥市儿科病例大赛一等奖(合肥市儿科质控中心主办);荣获2019年安徽省儿科病例大赛三等奖(安徽省儿科质控中心主办)

(2)学员获得荣誉:

沈佩婷:荣获2018年安徽省“十佳规培学员”及院级“十佳规培学员”称号

朱标标:荣获2019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刘恋:荣获2019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刘凤:荣获2019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3)参与国际交流

黄金华:2017年受邀参加“赴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项目

朱蓉:2019年受邀参加“赴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项目(疫情影响,尚未出行)

(二)全科专业基地简介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住培基地,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之一。2017年11月独立建科,设有全科医师规培基地教研室、独立的住院病房、全科门诊和全科教学门诊。

全科医学科作为合肥市第六周期重点培育专科,秉承“全科医疗为基础,全科教学为重点”的学科定位,按照全科医学思维进行全科医师的教育与培养,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的要求,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现开放床位32张,共有医生7名,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常规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①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②无法确定专科或疑难疾病的诊治,③慢性病、老年病、多病共患的综合管理,④健康体检及咨询等预防性医疗保健服务,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等。

全科基地依据《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制定了临床教学实施计划和相应的培训轮转表、考核表等,指导及督查各轮转科室规范入科教育、出科考核,保证教学查房、小讲座、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按质按量完成,其中内科、外科、儿科有上级医师指导的门诊实践。基地教研室严格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培训全科住培学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员成为合格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及健康资源管理者。

同时,全科基地协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共同承担精神病培训,联合琥珀、杏林、烟墩等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实践基地,安排专家每周定期到社区坐诊,指导学员带教,并在社区举办专题讲座及适用技术培训,参与家庭医生签约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基层师资带教能力,推广慢病的全科管理理念。

(三)妇产科专业基地简介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成立于1954年,历经60多年的发展,现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国家级爱婴医院和国家级分娩镇痛示范医院、安徽省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产前诊断中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健康协会母婴技术培训基地和安徽省专科护士培训母婴保健基地(助产),是安徽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生培养点,2018年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院妇产科设有门诊和住院部,门诊包括妇科诊疗中心(普通妇科、专家妇科、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无痛手术室、宫腔镜检查、宫颈疾病筛查与治疗室)、产科门诊、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咨询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室等;住院部共设有79张床位(妇科32张,产科47张),包括妇科及产科病房、产房、待产病房、母婴同室病房、胎心监护室、教学会诊室等。

(1)教学基地设施完善

妇产科专业基地设置设施符合基地设置要求,涵盖疾病及病例数均符合妇产科培训细则要求,开展手术种类齐全,满足培训基地细则要求所有手术类型(涵盖妇产科所有常见疾病,开展的手术操作有60余种),基地建设有单独的示教室和专科培训场地进行教学活动,配有宫腔镜及腹腔镜操作模拟器械,供住培学员随时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训练。我科于2018年开始招收规培生,已培养住培医师17人。

(2)教学基地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3人,主治医师4人,所有人员均取得省、市级住培师资培训证书。

妇产科基地主任陶瑞雪,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妇产科学会委员,安徽省围产医学会常委,合肥市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妇产科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

妇产科基地教学主任刘惠敏,主任医师,妇科主任。从事妇产科工作30余年,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微创手术,熟练掌握宫腹腔镜技术,参加国家级教学主任培训。

(3)“分层递进“个性化教学培养

学员培训期间基地按照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每两周一次教学查房、每两周开展一次病例讨论、每两周一次临床技能培训、每周安排一次小讲座。在教学活动中按照分层递进的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员分层教学,每年对不同年级规培学员进行一次年终理论及技能考核。

除日常教学外,基地还积极开展特色化教学活动。为每一位学员安排一位导师。通过“手把手教学”,由导师指导学员进行病人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和临床思维的培训,指导各类手术操作包括门诊小手术、宫腹腔镜手术、剖宫产手术,正常分娩的接生等,让学员更加熟练的掌握大纲要求的培训内容。跟随导师上专家门诊,由导师亲自带教,开拓了学生眼界,确保了教学质量。

(4)培训基地的亮点

依托合肥市陶瑞雪围产医学名医工作室的优势及新院区硬件优势的支撑,我院妇产科的学科建设水平也在同步提升,在优生优育、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妇科肿瘤学、普通妇科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医院先后与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地区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广泛引进国内外的先进诊治理念和技术。

在完善学科建设的同时,我院现已建设新的妇科诊疗中心、产科优生优育及产后康复门诊,并着手住院病区的装修改造。同时,我院即将将建起高水平的中心实验室、建起集教学和临床实训为一体、学生教育和在职规范化教育为一体、集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基地、妇产科腔镜培训中心、手术示教中心为一体的教学和培训基地。新区开诊及旧址改造后,医院将在规模上迈入全国妇产科医院的领先行列。

我院妇科可以为规培学员在规培阶段提供在职研究生学习,通过论文答辩可以同时取得硕士学位。使学员在三年的规培阶段同时取得硕士学位。

让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成为广大妇产科学员成才的摇篮。

(四)重症医学专业基地简介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始建于1997年,为合肥市最早成立的ICU病房,并于2003年独立建制,滨湖院区于2009年独立开诊,为大型综合型ICU病房,收治全院危、急、重症患者,系合肥市连续多周期重点专科。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为国家住院医师规培重症医学基地,国家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合肥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合肥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合肥市危重症监护培训基地,合肥市医疗行业首批名医工作室(重症医学)。多次获得“合肥市医德医风示范窗口”、“院级优胜科室”、“院内感染管理与传染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重症医学基地目前拥有重症师资1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7人,高年资主治医师1人,均取得省级住培师资证书。教学基地负责人张琳主任系主任医师,教授,硕导,安徽省第四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重症医学学系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合肥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合肥市重症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安徽省重症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多器官功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循证医学学会重症与大数据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华东地区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协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合肥市医学分会高端医疗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重症营养支持学组成员、合肥市首批名医名医工作室领衔人、合肥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科室目前拥有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包括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PICCO监测仪、床旁血液净化仪、全能呼吸机、床旁超声机、高流量吸氧机、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保证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及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学科相继开展了人工肾治疗ARDS、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MODS,同时开展了机械通气技术、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颅内压监测技术、肺泡灌洗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床旁超声检查技术及体外膜式氧合(ECMO)技术等。其中人工肾、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等均处于省内先进、填补市内空白水平,并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本基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关于住院医师教学的活动要求,定期开展入科教育、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技能操作培训等活动,在历次上级部门检查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继续教育方面,本基地鼓励带教老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交流沙龙等,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紧跟学术前沿。作为合肥市重症龙头单位,我们也积极召开国家级、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提升合肥市重症医学技术水平。

我院重症医学培训基地对规培学员进行阶段式培训,在规培期间,根据学员情况分为三个阶段,让学员能够做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临床工作。在规培期间,基地每季度会举办教学研讨会议,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制定规章制度,提升师资水平,端正指导老师带教态度,提高指导老师带教积极性及主动性;同时每季度举办学员访谈会议,与学员面对面访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了日常工作和学习,关心学员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带教效果。2021年底,根据医院统筹规划发展,将急诊科与ICU合并,成立急危重症医学部,形成急诊“纵到底”、重症“宽到边”的急危重症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精准化的诊治。急危重症医学部团队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抢救体系服务,团队阵容更加强大,技术水平更加精进,为规培学员提供更加宽广的学习平台。

三、临床技能中心简介

教学是医院发展的基础,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医院管理,临床教学向系统化、规范化与国际化接轨,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中心位于滨湖医院负二层,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投资近800万,设有内科技能模拟训练室、外科技能模拟训练室、模拟手术室、ICU模拟室等,配备如下教学设备:数字监控系统、综合模拟人、高级心肺复苏组合、多媒体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综合练习模块及静脉穿刺模块、腹腔镜手术虚拟训练系统、以及与手术有关的配套设备。

入口场景

模拟手术室

模拟ICU

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训练室

四、培训考核

我院教学工作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进行,开展理论授课、模拟教学、床边教学等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同时还强化过程管理,实行考教分开,教学科室、专业基地、基地医院三级考核模式,在督导学员的同时对医院带教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提高教学能力目标,保证学员培训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学员收入

在我院住培学员享受中央、省、市各级财政的生活补贴,以及医院给予的各类补贴,收入总计约9000-11000元/月,年收入10余万元。详见下表:

财政补助

类别

单位人(元/月)

社会人(元/月)

备注

中央财政

2000

省财政

800

全科1080元/月

儿科960元/月

其他约740元/月

市财政

834

医院补助

工资

单位人由其派出单位解决

本科及以下:2870

硕士及以上:3070

1.医院与社会人签订劳动合同,具体内容详见合同。

2.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试用期3个月,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完成基地注册止。试用期工资为基本工资的80%,且无公积金。

保险

(单位部分)

796

公积金

198

执业注册

500

外单位、社会人学员在我院完成执业医师注册者

住宿补贴

如入住医院免费提供的公寓则无补贴

误餐费

360

享受本院职工同等待遇

医院绩效

服从科室安排,独立值一线班者

科室绩效

科室绩效的一定比例

独立值一线班者,科室根据工作贡献核算。

夜班费

独立100元/次

非独立40元/次

有双证并独立值班者,可享受我院同级别医师相同标准的夜班费

年终奖

2000元/年

按年度发放,一年级学员因培训未满一年,年终奖按实际在院月份核算。

紧缺专业

补助

全科、妇产科、儿科

(二)其他待遇

1.被评选为院级“优秀住院医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向省级、国家级推荐参评“优秀住院医师”。

2.在国家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中,专业综合成绩位于全国及安徽省前20%者,给予一定奖励。

3.培训期间,外单位委培学员和社会化学员均享受一次免费体检机会。

4.住院医师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与本院职工同等报销与奖励,同时鼓励住院医师积极申报院级课题等。

5.免费住宿或住宿补贴500元/月。

6.免费提供医院统一工作服(2件夏装、2件冬装)和胸牌。

7.参与医院或科室教学活动助教工作、给实习生开展讲座均给予带教费。

(三)硕士学位

将住培工作与在职硕士学位教育相结合,在我院参加培训的本科学历住院医师,可选择我院导师,攻读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硕士学位,考核合格可实现“三证合一”,即医师资格证、住培合格证、硕士学位证。

(四)就业机会

对于社会学员,医院将择优录用至我院工作,紧缺专业可适当放宽条件。

五、报考条件及流程

(一)基本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一项即可)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7年10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类,下同)本科及以上学历、已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符合报考执业医师资格条件的应、历届毕业生。

2、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7年10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二)招收计划

2022年二次征集补录我院4个培训专业计划招收住院医师14人,详见下表。

专业代码

专业基地

计划招生人数

0200

儿科

4

0700

全科

5

1600

妇产科

2

3700

重症医学科

3

(三)报考条件和要求

1、报考人员必须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医师报考资格,且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初级或无职称人员。

2、在读专业学位、科学学位研究生均不属于本次招收范围。

3、报考专业类别(临床、口腔)应与所学专业类别一致。

4、单位人须征得委派单位同意才能予以报考,填报的培训专业、培训基地医院等信息须与经单位盖章的介绍信保持一致。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委派培训对象原则上仅限于报考全科专业,中心乡镇卫生院委派培训对象可报考儿科、内科、妇产科。

6.下列人员不予报考:

(1)已经取得报考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2)在读专业学位、科学学位研究生;

(3)被基地录取后未报到或报到后自行退出之日起,截至2022年8月31日,未满3年者。

(四)招收程序

招收工作按照网上报名、资格审核、考试录取、公示报到等程序进行。

1、个人网上报名

2、现场资格审核

现场资格审核时,报考人员需提供如下材料:

(1)个人签名的《2022年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招收考试报名表》(报名完成后,从平台直接打印)一份。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3)高等教育以来所有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暂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应届生,请提供所在大学教务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境外高校毕业生需提供教育部国外学历认证。

(4)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或已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成绩单。

(5)单位介绍信(仅单位人提供)。

(6)提供合肥本地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3、考试录取

9月27日下午3点,资格审核合格人员参加培训基地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笔试及面试。考试地点报到时告知。总成绩低于及格分者不予录取。

4、公示报到

培训基地完成征集补录工作后,省卫生健康委将及时在安徽省住院医师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上向社会公示征集补录结果。

五、疫情防控

所有来我院进行现场资格审核的人员,须接受以下三项检查:口罩(正确佩戴)、体温(低于37.3℃)、安康码(绿色),等待审核时保持1米以上间距。

THE END
1.全科是啥科?适合老年人吗?全科是啥科?适合老年人吗?2024-12-15 15:11:12 来源:新华网0:00 /0:00[责任编辑: 许超] Copyright @ 2000-202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本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简介 | 新华http://sh.news.cn/20241215/abeaccd51f5447059066249874deec8a/c.html
2.想知道全科医学是个啥科?哪些病能去挂?看这里!想知道全科医学是个啥科?哪些病能去挂?看这里! 作者: 来源:宣传与事业发展科 人气指数: 32 次 时间:2024年12月06日 16:47:19 版权所有:巴中市中心医院 医院南池院区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南池河街1号 医院南坝院区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将军大道七支道 医院门卫室电话:0827-5201722(24小时咨询) 医院http://bzs120.scbz120.cn/Item/11907.aspx
3.2025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是在什么时候?2025年内/外/妇/儿/考试安排预计为: 温馨提示:考前官方会公布各专业具体考试日期,为保证考试动态的及时性,便于各位考生及时了解报名时间,网校会在【报考指南-考试时间】页面及时更新2025年内/外/妇/儿/全科主治医师考试安排!去查看【报考指南-考试时间】通知> 扫码添加指导老师微信https://www.med66.com/neikezhuzhiyishi/kaoshishijian/ga2412128938.shtml
4.前滩世贸门诊部(曜影医疗)电话专家简介保险继续坚持以国际国内前列医生团队为核心,以“全科+专科”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完善和全面的医疗服务。通过引入更多的优质国际医疗资源,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着力打造国际优异标准的女性健康中心、儿童健康中心、和日间手术中心三大特色项目。 曜影医疗(SinoUnit 更多 https://m.360worldcare.com/yiyuan.php?id=2407
5.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专业基地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和生殖医学,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科室高级职称医师共有42人,7位博导,11位硕导,均有丰富的带教经验。基地各类病种、病例数齐全,门急诊约30余万人次/年,手术病人近10000台次/年,分娩和剖宫产4000余人/年,床位近200张,为住院医师学习理论知识和训练手https://www.pkuph.com/rediangonggao_details/17497.html
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4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亚专科配备完善,包括: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宫腔镜、普通产科、产科危重症、产前诊断、阴道镜、妇科内分泌、计划生育、生殖中心等多个亚专业。基地也是妇产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是卫生部腔镜IV类腔镜培训基地。年收治住院人数及手术例数达万例以上,门急诊量近20万人次https://www.bjcyh.com.cn/Html/News/Articles/70189.html
7.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科室简介医院公告新闻中心目前精神科设立了心理疾病诊疗中心及睡眠医学科、全科一科(精神一科)、早期干预科、心身障碍科、全科二科(精神二科)等五大病区,共设置340张床位,共有96名医护人员。精神科年门诊量近35200人次,年收治病人3200余人次。 近年来,精神科立足精神专科特色引领医院多学科的发展,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发展,在突破传统https://www.zksly.com/NewsDetail-1415.html
8.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 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为杜雪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市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科领域带头人。统筹负责北京市乃至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包括培训细则制度修订,结业考试考务工作,基地动态评估等https://bj-fxh.com/Html/News/Articles/7867.html
9.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会化学员、委培学员报考全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等紧缺专业,在非紧缺专业学员基础上增加补助待遇,未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者每人每月增加200元,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者每人每月增加500元,其中全科专业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及时进行调整。本单位学员不享受紧缺专业优惠政策。 https://51bmj.cn/inform/2367303
10.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大全,这9项技能的要点,你都掌握了吗?一、妇科检查法 ▎准备工作 1、用物:一次性会阴垫、窥器、手套。 2、患者解小便,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有尿失禁者,检查前不需排空膀胱。检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两腿之间。 ▎操作方法 1、外阴部检查:观察外阴发育及阴毛分布情况,有无皮炎、溃疡及肿块,分开小阴唇,暴露阴道前庭、尿道口和阴道口。嘱患者用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738156
11.全科是不是什么病都可以看专家文章一般情况下,全科并不是什么病都可以看,但可以看大部分病,具体分析如下: 全科属于疾病类型比较齐全的一个科室,属于近年来新成立的科室,有的医院称之为全科医学科。全科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泌尿科、肝胆科等不同的疾病科,接诊的患者多为患普通疾病的患者,一般不存在疑难杂症。多见感冒、发热、腹痛、腹泻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00z0f6e0k0ifxv7.html
12.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包括哪些科目综上所述,全科医学专业的执业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内科、外科、儿科和妇科等多个医疗领域。作为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全科医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22811935&ucid=PjbzPHbvrj6&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