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7日讯“小宝宝真棒!”
“出来了?”
“嗯,出来了。”
“很好!孩子。是个女孩儿。”
3月6日9时7分,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产科手术室,主任医师傅金凤接过助手递过来的脐带剪,在将新生儿的脐带剪断后,她小心翼翼地托着小宝宝,交给早已等候多时的儿科医生。对于傅金凤而言,这是一台常见的剖腹产手术。对于新生儿的母亲——刘丛(化名)而言,这是她和丈夫一起等待了12天的手术。因为早产,宝宝一生下来就要被送到儿科细心看护。
宝妈听说傅医生主刀忐忑的心终于踏实了
在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将镜头对准了一位特殊女性——有着三十多年经验的产科医生傅金凤。在手术台上守护每一位产妇平安生产,用双手迎接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她的工作关系着两条生命的安全和健康。
刘丛在31周产检时被发现血压偏高,患有妊娠高血压,如果坚持足月生产会有一定的风险。考虑再三之后,她决定进行剖腹产手术,并坚持由傅金凤医生主刀。3月5日,记者在病房见到了孕期33周的刘丛。虽然知道第二天一早就要手术,但她整个人却很平静。
“因为是傅主任给做手术,感觉心里特踏实,特别放心,特别有安全感,比较放松。我血压有点偏高,生一胎的时候也偏高,但我对傅主任做这个手术一点儿都不担心。”状态显得十分轻松的刘丛告诉记者,她最期待的就是孩子出生的那刻。“我现在还不知道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就想着明天动手术,等待孩子出来的那一刻。”
小宝宝真棒!傅医生从不吝啬鼓励
3月6日一早,刘丛被推进了手术室。由主刀医生傅金凤进行术前询问后,麻醉师开始为她注射麻醉剂。输液器中不断滴下的液体、闪烁着线条的心电监护仪和手术台上强烈的灯光,还有一排排晃眼的手术器械和大片大片绿色的手术被单,手术室中的所有都在为新生儿的到来做着准备。
进行不到十分钟,手术台上突然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声音在安静的手术室里显得很有力气。
“出来了?”半麻的刘丛也听到了孩子的哭声,马上问道。
“嗯,出来了。”傅金凤一边回答,一边接过助手递过来的脐带剪。
“很棒!孩子。”丝毫不吝啬鼓励,傅金凤边剪脐带,边和小宝宝对话,顺便还告诉刘丛“是个女孩儿。”听到是个女孩儿,刘丛显得挺开心,“我喜欢女孩儿。”
产科不是第一志愿,但重新选择,我还选产科
结束手术后,傅金凤在第二台手术的准备间隙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手术很顺利,宝宝出来后状态也比较好。”傅金凤告诉记者,每做完一台手术,自己都很高兴。“虽然干了一辈子的产科医生,接生了这么多小宝宝,但是每当小宝宝出生的那一瞬间,听到第一声啼哭时,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感动。”
傅金凤大学毕业时,医疗行业还流行着“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的说法。没能去到自己心仪的科室,傅金凤服从安排留在了妇产科。从上级医生带着做手术到自己独立主刀,从主治医师到主任医师,傅金凤对产科从熟悉到热爱,一下这就是三十多年。
“现在我可以说对产科是情有独钟。如果重新选择职业,我还是会选产科。因为我太喜欢产科了,产科医生是迎接新生命的工作。我喜欢宝宝出生的这个时刻,这种成就感是和孕妇及家属的喜悦感一样的存在。”
“秒秒必争”的她,是手术室里的主心骨
相比医院的其他科室,产科的急症和危重症比较多。“工作缺少主动性。有时候前一个时刻可能还是风平浪静,后一个时刻可能就是暴风骤雨。”孕妇的情况千变万化,每个人都要时刻准备着。
一起搭档四年,在同事付逢萍眼里,傅金凤就是手术室的主心骨。“手术台上,无论情况多么地紧急,她抱着孩子下去的那一刻永远都是小心翼翼的,走过去转身,把孩子放在新生儿辐射台上。”责任心、耐心、爱心和暖心是她对傅金凤的评价。“无论在门诊之前还是手术之前,她都需要把科里的危重病号、特殊病号过一遍。下手术回家之前,她还要把这些病号再过一遍。”
儿子也选择了医学专业希望他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专门来挂傅金凤门诊的孕妇有很多,有时还需要排队。“她脾气特别好,你问什么她就给你说什么,很有耐心。总是为宝妈们考虑,一再提醒我们孕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候叫号的宝妈张琦告诉记者。对待病号一视同仁,性格好、有耐心、技术精湛,是傅金凤留给宝妈们的一致印象。
像母亲一样,傅金凤的儿子也选择了医学专业,现在正在读研究生。“虽然辛苦一些,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是比较极端的事情,但大多数的人对医生还是理解和尊重的。我们这份工作比较充实,我觉得我和孩子选择这个职业都是正确的。”
认为做医生首先要善良、有责任感,傅金凤希望儿子在外科方面有所发展。“我也希望把我的一些经验和感受传授给他,让他踩着我的肩膀走得更高、更远。”
结束采访,记者碰到了刘丛的老公,因为孩子是早产儿,需要办理儿科的住院手续。又因为疫情期间,孕产妇属于易感人群,医院减少了探视和陪护,一个人照顾孩子妈妈的他显得非常忙碌。虽然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他还是有些语无伦次。“说实话,还是很紧张,紧张又高兴。担心孩子,又担心大人。感谢傅主任,这么专业。这会儿心算是放下了,母子平安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