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丛生!这些网上健康咨询的“坑”你遇到过吗?新闻频道

翁虹心想,“专家推荐的产品肯定没问题”,便花300多元购买了一盒蜂胶软胶囊,可服用一阵后并没有效果。最近,她看到有媒体报道称该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冒用医生名义在线提供健康咨询,才意识到自己被坑了。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在线上寻求健康咨询问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同比增长21.7%,成为去年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

移花接木开展咨询

回复内容僭越红线

李医生系某北京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日常接诊过程中,有患者向他反映,一家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的平台上,发布了大量以他名义为用户提供的健康类回答。李医生说,平台冒用其名义进行健康咨询内容发布,甚至宣传保健品,“无论是从医德还是专业角度来说,医生都不会给出此类反馈”,于是将该平台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

据了解,近期,北京互联网法院新增多起健康咨询服务平台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这些纠纷的原告均系北京各大三甲医院医生,他们偶然发现上述平台有大量以自己名义提供的健康类回答,且这些回答中含有明显超出正常寻医问诊答复范围的内容。

“互联网健康咨询和诊疗是有区别的。对于互联网诊疗,国家卫健委有明确规定,从事的机构和医生都要满足特定要求,可以从事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复诊,可以开具诊疗方案。而健康咨询则无明确规定,但有一条红线不能突破,即不能出具具体的诊疗方案。”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法官郭晟对记者说。

作为上述系列案件的主审法官,郭晟注意到,其他法院也有患者诉健康咨询平台健康权的案件,“网上健康咨询平台乱象丛生,只是目前进入司法领域的案件数量还相对较少”。

记者在网上搜索“什么程度算是脱发”“脱发是由什么引起的”等话题,一系列链接跳转出来,回答的医生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个医院。记者点击网页首条链接,跳转至“某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显示其团队共10名医生。

没有接诊却不退款

问诊价格缺乏标准

“等了半天,医生一直没有回复,等我看见回复时,服务已经结束了。我要求退款,平台不退。花了60元,就得到一个不到20字的回复,还是我已经知晓的结果,根本没有达到咨询的目的。”来自湖南常德的郭明吐槽道。

前不久,郭明的嘴里出现不少溃疡,喝水都疼,他想先在网上咨询一下病因,便在某健康平台注册账号,花钱购买了服务,结果买来一场闹心。

郭明的经历并非孤例。“医生答非所问,不回复提问,平台不退款”“不是医生本人接诊”……记者梳理发现,截至6月5日,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针对健康咨询问诊的投诉达2000多条。从这些投诉来看,不少消费者认为健康平台医生回复敷衍、退款比较困难,甚至还出现未接诊却不退款的情况。

以某健康平台为例,同医院同科室同为副主任医师级别的医生,在该平台的图文咨询价格分别为99元、200元,相差近100元。张兴泽还注意到,线上问诊价格较高的医生,线下问诊价格仅10多元,而线上问诊价格较低的医生却查无此人。

还有一次问诊经历让他记忆深刻。他皮肤起了一些小红点,奇痒无比,为了快速解决问题,他打开一个在线问诊App,花了109元挑了个专业医生进行图文问诊,医生说他患上了一种皮肤病,建议购买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没有效果,他去线下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是吃菠萝过敏。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刘姓医生告诉记者,医生回复敷衍、不专业,价格混乱,再加上用户付费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等一系列情况,都表明目前对健康平台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缺失。

开处方药不开处方

审核环节形同虚设

除了咨询问诊,购买处方药是“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的另一个特色。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却采用“先选购药品,再因药配方,甚至由人工智能软件自动生成处方”的操作方式。

很快,有“医师”接诊,连续发来数条信息,其中第一条强调“互联网医院只对复诊用户提供医疗服务”,后续几条信息均为确认有无过敏史或处于特殊时期。在记者没有回复的情况下,对方也发来一张处方单和购买链接。

北京市民杨木也有过类似经历,他怀疑屏幕背后接诊的不是真的执业医师:“在××平台购买处方药时,感觉对方跟机器人没有差别,只要打字过去,对方就会在几秒钟内迅速同意,根本没有给出任何专业意见。”有一次,他故意描述一些不是欲购药品适应病症的情况,结果对方仍然很快开了处方。

“假如是正规互联网医院,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应该有医生的签名、互联网医院电子章。不排除有些小型互联网医疗平台存在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工具自动生成处方,一些大平台会用AI等来辅助医生问诊,比如问病人几岁、哪里不舒服等,但是处方必须要求医生来开。”前述北京某三甲医院刘医生说。

他还注意到,不少平台为谋取利益,采用“AI开处方,客户直接取药”的模式,处方开具、审核环节形同虚设,要么直接跳过开具处方这一流程,要么对用户上传的处方并不实际审核,这类行为严重违反了我国药品管理制度,也给患者用药安全埋下风险隐患。

患者信息一旦泄露

或被利用实施诈骗

在线上健康平台咨询问诊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也是多名受访患者提出的疑问。

“问诊时,平台采集的个人信息和健康情况会不会保存好,这些信息会不会流向第三方?”杨木很是担心。

此前,工信部曾通报过多款互联网医疗App在个人信息收集及使用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包括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未经本人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收集与医疗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

“与其他类型App相比,医疗类App泄露个人信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法律问题。如果个人健康信息被泄露,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实施精准诈骗,比如利用‘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向患者非法售卖或推广药品。”刘医生说。

严格审查资质条件

完善药品追溯体系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严格建立行政许可制度,完善当地互联网问诊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电子注册系统,认真核验从业人员资质,可在平台显著位置发布其照片、从业经历和主要成果,方便患者在线上咨询问诊时有可选择性。”李一陵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说,要让“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的规定落到实处,必须考虑多重因素,明确人工智能等主体的地位。目前的《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规定处罚对象局限于“人员”,后续应该考虑到人工智能等主体的特殊性,对仅由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的,应当与“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一样,直接追究医疗机构的责任。

此外还要完善药品追溯体系。“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处方源真伪的审核,对处方源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完善关于处方源的法律法规。利用互联网优势,充分利用二维码识别功能做好在线处方的审查工作。同时完整保留交易记录和交易证据,确保监管能够追根溯源。”邓勇说。

郭晟则从患者角度提出建议:患者首先要了解,“即使是正规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的互联网医院,也不得提供首次发病的首诊服务,首诊必须去线下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如果是对常见病或慢性病进行复诊,可以选择通过正规互联网医院进行。对于健康咨询平台,患者可在上面了解保健知识,比如有关常见病的科普以及常见药的使用禁忌,如果此类平台涉及对具体病症给出具体的诊断和用药建议,则涉嫌违规。

THE END
1.在线问诊,医生不回复,app平台反馈后无回复黑猫投诉勇敢喵 发起投诉 01-24 10:38:12 因为家人需要来华西就医,事前想通过在线问诊方式先了解是否需要提前预约检查,在线问诊医生不回复导致超时,反馈app平台后无回复后自动结束反馈问题。拨打客服028***始终无人接听。请平台帮忙联系反馈,难道30块钱就不是钱么?声明:1.以上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57226252/
2.在线问诊体验差,医生回复慢且不详细然而,医生的回复却让我失望:“这个没有拍,其他的都是正常的。”我愣住了,没有拍?那我的报告岂不是白做了?我忍不住追问:“只拍了不正常的这个。”医生只回了一个字:“哦。” 接下来的对话,更是让我感到沮丧。医生问:“啥症状?”我回答:“没啥症状,就是我生宝宝后,医院提示让我过几个月去复查一下什https://cont.jd.com/content/DP-story/996765703944197
3.叮咚快评在线问诊回复一句话竟花450元,平台没有责任吗?有媒体调查发现,上述投诉中涉及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用户投诉好大夫在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认为在48小时的线上问诊过程中,医生回复不及时,交流总时间短;二是认为线上问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医生回复的诊疗建议对自己没有帮助。 频发的投诉背后,实际上是在线问诊付费化所面临的挑战。表面上,对行动不便、路途遥远的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6/05/c2296045.html
4.再康问诊在线医生免费咨询平台再康问诊-国内专业的在线医生免费咨询平台,全天24小时快速解答您的健康问题。更有众多专家名医供您在线问医生,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服务患者。https://www.zk100.com/wen/
5.为什么我们觉得在线问诊不是很靠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本文总结了4个导致在线问诊不是很靠谱的原因,与大家分享。 足不出户就可以问诊,确实方便了很多。 一些常见病、慢病、健康小问题都可以在问诊上得到专业的解答,不少人觉得这次疫情似乎在线问诊会引来流量高潮,这也使得不少人认为在线问诊不是很靠谱。 为什么会觉得不靠谱,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系。 https://www.woshipm.com/it/3833550.html
6.付费问诊无回复还不退款,百度降被举报医生冒名注册,职称不实在线问诊本是解决挂号难、排队就医等问题,足不出户享受便利,但现今却成了不少百度健康用户的困扰,付费无解答、投诉过后迟迟不退款,这是否存在平台规范及后续监管的问题呢?对此,《消费者报道》针对此事向百度健康平台发送采访函进行问询,截至发稿时间,百度健康没有任何回复。 https://www.time-weekly.com/index.php/post/274859
7.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05.在线问诊 【搜索科室医生】:输入科室名称或医生名称,精准搜索科室医生发起问诊。 06.医生接诊回复 图文问诊 等待医生接诊后,通过【图片/文字/语音】的方式与医生进行交流沟通。 电话问诊 等待医生接诊后,通过接听电话的方式与医生进行交流沟通(注:电话接听过程中调用隐私服务,呈现给医生的电话号码为虚拟号码,保护用户https://www.zzsetyy.cn/viewnews.aspx?id=14098
8.“我在西囡,一小时搞定就诊取药”1.医生回复时限 在线门诊申请成功后,医生将在24小时内确认是否接诊,接诊后将利用个人碎片时间,为患者在线看诊。鉴于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医生遇到特殊事件有可能不及时看诊甚至取消在线门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长时间没有得到医生回复,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更换就诊方式,你提前支付的问诊费用也会原路退回。https://www.cdxnfk.com/article/1676.html
9.网络问诊平台快捷回复话术库.xlsx网络问诊平台快捷回复话术库.xlsx 1页大小:22 KB 字数:约7.83千字 发布时间:2022-05-24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66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网络问诊平台快捷回复话术库.xls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babybule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2/6131204004004151.shtm
10.甜城连心桥对话摘登什么是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有些什么服务?在问:在线问诊提问后,为什么医师很久没有回复? 答:互联网诊疗是医师利用“碎片”空闲时间,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常见病、多发病复诊患者提供的“线上”诊疗服务。由于医师白天工作繁忙,较多在午间及下班后时间接诊线上患者,请耐心等待。如超过24小时未接诊,系统将自动原路退回相关费用。居民提问前在病情描述栏目尽量清楚https://www.scnj.tv/wap/showplay.php?id=1998888
11.在线问诊退款降山西客服售后投诉维权中心医生未回复,申请退款,客服说得医生取消,医生让找平台,再联系客服,客服联系不上 展开 投诉编号:95178349 2022-03-17 13:48 投诉对象 健康山西 在线投诉 投诉问题 退款问题 投诉诉求 退款投诉进度 健康山西 企业处理 2022-03-17 14:27:22 消费保在线投诉维权平台 审核通过 2022-03-17 13:48:32 网先生/女士https://m.xfb315.com/complaints/details/95178349.html
12.互联网医院就诊攻略——手机上能看勃处方开检查查创建问诊订单后,医生一般在24小时内回复您的消息。鉴于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医生遇到抢救、急诊等特殊情况有可能不及时回复问诊消息。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长时间没有得到医生回复,建议患者需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更换就诊方式或申请向其他医生问诊。 【功能2:自助开检验】 https://www.hdzxyy.com/home/patient_services/info.html?id=46782
13.中医科医生门诊时间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在线问诊 (272人次) 查看全部 患 患者给李东大夫写感谢信 医生暂未回复 总交流:0次 医生回复:0次 2018年8月16日 患 患者给李东大夫写感谢信 医生暂未回复 总交流:0次 医生回复:0次 2018年3月24日 患 患者给李东大夫写感谢信 医生暂未回复 总交流:0次 医生回复:0次 2017年10月13日 http://lidong6512.haodf.com/
14.在线问医生app大全在24小时免费医生咨询软件在家感受到身体疼痛,位居偏远山区或农村家人生病等突发情况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线上就医成为广大网友的首选之一,在正规的问诊平台上详细向医生讲述病情,专业医师在线回复指导,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对于疫情状况下也是非常适用的,这里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好用的医用软件http://www.ishaohuang.com/s/mfys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