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诊平台数量多是否靠谱?凭文字开方现象普遍

贾先生的遭遇是偶然吗?号称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诊疗存在着哪些不规范之处?现有监管是否到位?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身份之惑

在线问诊平台数量多,是否具有执业资格患者难以考证

“这些问诊网站方便是方便,就是不知道靠不靠谱。”成都“90后”市民郭刚说,他身边许多同事和朋友已经习惯了选择网上问诊,他也开始随大流,但心里始终有些担心。

不少网络问诊平台是否具有执业资格难以考证,而在这些平台执业的医生身份更是难以分辨。“根本不知道那些网上坐诊的是不是正规医生。”成都市民段宏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出现明显的嗓子疼、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但网上问诊平台的医生却给他判定为慢性鼻炎。“这让我对他们的身份引起怀疑!”

记者按照“求医网”对医生的介绍,到医院的官方网站对医生身份进行确认,结果的确有部分医生在实体医院任职,但也有部分医生没有查到。同时,记者通过国家卫健委电子化注册信息系统对医生身份进行查询,输入医生信息后,不少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符合条件的执业医生”。

问诊之惑

以“咨询”之名行“诊疗”之实,隔空看诊惹争议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虽打着互联网医疗咨询的名号,但行的却是开方问诊之实。

尽管拿到了药方,但李女士心里却有些不安:“两岁的孩子,没有当面诊疗,连视频看诊都没有,就开了含抗生素的几种药物,仔细考虑后,最后还是没敢这样吃药。”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这种仅凭患者文字描述就看诊开方的现象颇为普遍。

在一家名为“快速问医生”的网站,记者以“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心跳太快”的症状进行咨询,很快便有5名医生回复,并推荐了“复方丹参滴丸”“稳心颗粒”“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等多种药物。此后记者又在“健康160”“寻医问药”“求医网”等其他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咨询,医生们纷纷看诊开药。

多家网络在线问诊平台的看诊开方行为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但当记者就此质疑时,其医生和客服都强调平台只是咨询建议这样用药。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网上诊疗行为明显超出了咨询范畴。

“没有明确诊断和治疗,比如说要少吃盐,或者要注意多运动,这些是属于咨询。如果明确诊断某种疾病,然后告诉患者要吃什么药,或者要到医院做某种治疗,就属于诊疗的范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

不仅开药方,有的网络医疗平台,还亲自上场卖药。

39岁的成都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因患牛皮癣病急乱投医,在一家网站咨询后,对方寄给他一些“祖传秘方”自制药丸,李先生服用药丸后,出现了浑身无力的症状。

李先生赶快到一家三甲医院诊断。“化验结果显示转氨酶很高,肝功能受到了损伤。”李先生的主治医生田涛初步分析,药丸中含有激素类药物,还可能含有重金属,这导致李先生的肝功能受损。

监管之惑

互联网诊疗监管存在“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难题亟待多方合作破解

对于当前在线医疗中的一些乱象,监管有何难度,又该如何加强监管呢?

“严谨,始终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词。不仅是因为医疗本身的严肃性,更在于对线上医生和医疗过程的监管都面临一定难度。”成都市首家互联网医院双流华府医院桃子互联网医院负责人坦言:由于互联网医疗尚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对其的法律规范、监管设施、管理方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该负责人的话,很快在采访中得以证实。

省卫生健康委信息处工作人员陈婷婷告诉记者,作为监管的一项基础性举措,我省已建立起全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将原有的互联网医院“备案制”改为“审批制”,对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进行准入把关和全程监管。但目前这一监管机制中,确实仍有一些不足。

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互联网诊疗监管“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现象?“监管主体也不应是单一的政府部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师庆科认为,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需要更多互联网企业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主动与政府部门进行对接合作,共同搭建范围更广、监管更细的监管平台。

“互联网医疗监管是一个庞大的话题,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互联网企业和患者多方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省政协委员、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曾兴圣也持同样观点,他还建议,在监管中应注重提升广大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辨别能力,“让群众了解什么样的病能在网上看,什么样的医生能给自己开药,什么样的互联网医院才能信任,群众的理性选择和参与可以让监管更完善。”

短评

规范方能长远

欢歌

互联网医疗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不仅帮助患者减轻了排队候诊之苦,而且也能有效分流患者,减轻医疗机构、医生工作压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当是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然而正如小苗要得以茁壮成长,必须对其修枝拔草一样,互联网医疗要得到长远发展,必须对其进一步加以规范,通过法律与政策的约束来消除其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乱象,排除阻碍该行业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不良因素,更好保障患者的正当权益。

不少网络问诊平台是否具有执业资格难以考证,而在这些平台执业的医生身份更是难以分辨。39岁的成都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因患牛皮癣病急乱投医,在一家网站咨询后,对方寄给他一些“祖传秘方”自制药丸,李先生服用药丸后,出现了浑身无力的症状。

THE END
1.百度降专家问诊不靠谱,74元只换来“去医院”!黑猫投诉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审核通过12-14 10:57:57 正义喵发起投诉12-14 10:07:12 我在12月13日17:22分购买了百度健康的专家问诊,图文咨询,医生问了前提条件以后就直接说去医院检查,我认为特别不负责任,我74元就得到一句去医院检查,我去医院挂号只需要4元。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8344035/?sld=3b1ea48e73402ff29b61bbea8268ac10
2.排查新冠肺炎,线上医生靠谱吗?6成以上问诊竟只是过于焦虑1月23日上线的微医互联网总医院,1天内即建成上线接诊。截至1月29日13点,其抗冠免费义诊专区访问量超过7198万,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近64.5万人次。 新浪微博自26日上线肺炎防治专区之后,在线问诊服务累计已经服务了超过50万人。而微信的在线问诊服务,仅仅是武汉协和医院,在小程序上线的前两天就已经接待了2万多起问询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1/31/c3042235.html
3.线上问诊不靠谱?严格监管才是真正良方线上问诊不靠谱?严格监管才是真正良方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望闻问切,是患者习惯了的、多年来已经成为定式的线下医疗问诊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上疫情导致的各种就医限制,网上问诊方便了更多患者。可是,线上就医,是不是真如线下就医一样能够实打实解决患者的问题?新生事物,总需要完善和严格的规则制约。https://n.eastday.com/news/1606880284025113
4.有没有什么比较靠谱的线上问诊平台呀?觉得三甲医院的互联网门诊比较靠谱,京东plus免费的感觉都不是很上心,看个报告还可以 赞 回应 顾锦朝 2022-12-28 10:38:26 北京 协和的app 赞 回应 祖传大脑门 2022-12-28 11:53:09 江苏 好大夫在线,跟医生视频问诊。 赞 回应 Betacatt 2022-12-28 12:27:00 上海 之前用的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80727736/
5.十大移动医疗APP有哪些智慧医疗网上医院问诊平台有哪些那么在线医疗平台问诊靠谱吗?移动医疗有哪些功能呢?互联网医疗平台需要哪些资质?下面是maigoo网移动医疗知识百科,为大家介绍更多关于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的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移动医疗 医院/护理/健康检查 1380 7 十大网上医疗咨询平台 线上问诊app哪个好 医生在线咨询平台 互联网医院近年规模化发展,不仅有https://www.maigoo.com/maigoo/8545ydyl_index.html
6.咽炎拖久了会得癌症吗?如何通过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服务获取专业最后,我想说一句: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妨试试在线问诊。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很靠谱! 4岁孩子咽干清嗓子,高烧后遗症?需要吃什么药? 点击查看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四岁的李小明突然开始咽干清嗓子,发出吭吭的声音。他的父母,李先生和王女士,开始感到担忧。两周前,小明曾经发过几天高烧,虽然烧退了,但现在https://www.jd.com/pccontent/1005006793536534
7.好大夫在线医生靠谱吗?深度试用结果来了最近全国各地新冠疫情反反复复,给大家线下就医带来了诸多不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向医生问诊,寻求帮助。在线问诊到底靠谱吗?医生能真正解决问题吗?相信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因为医生才是医疗服务的最终提供者,网上问诊服务是否靠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平台上提供服务的是哪些医生,以及这些医生的医https://www.rbc.cn/shangxun/2022-05/20/cms1305215articl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