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物馆:传承优秀文化根植少年心田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文字边疆行甲骨进校园”主题活动。本栏图片均由王凡摄

中国文字博物馆恢弘大气。

在安阳的城市中轴线上,悠悠洹河岸边,金碧辉煌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气势恢宏、令人震撼。三大主体建筑宣文馆、徽文馆、博文馆错落有致,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大大的“合”字铺展开来,体现“天人合一”。这里,是中国文字的“家”。

为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青少年甲骨文文化传承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大力传承和弘扬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传统,近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不断探索甲骨文活化利用的手段和方法,在社教活动开展、文创产品开发、普及读物出版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在线上线下、馆内馆外、国内国际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甲骨文化传播普及工作。

打造青少年喜欢的甲骨文特色教育品牌

普及甲骨文知识,传承汉字文化,中国文字博物馆可谓下足了功夫。从2014年起,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青少年开辟的甲骨学堂,几乎场场爆满。该馆以馆藏文物为基础,研发出了甲骨文汉字知识教育、甲骨文字德育、甲骨文人生哲理、甲骨文美育、甲骨文互动体验、文字参观体验等课程体系。

截至目前,该社教团队共打造了12个系列、160余节文字文化和传统文化主题课程,先后举办汉字科普教育活动1500多场,近6万个家庭参与甲骨学堂活动。

该馆还分学段开发了“汉字发展史”“汉字小时候——甲骨文”等多个研学精品线路,包括以汉字之源、汉字之变、汉字之趣、汉字之美、汉字之韵、汉字力量6个汉字文化展示园地为依托的“三六九”式研学课程体系,即三类研学套餐、六个研学主题、九个研学环节,紧扣甲骨文元素,满足不同类型需求的青少年研学团队。

自2021年至今,该馆先后为来自北京、河北、天津、湖北、广东、辽宁、新疆、香港等地学生开展甲骨文专题研学活动,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达30余万人。

送甲骨文教育课程进入全国中小学校园

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甲骨文的知识,体验甲骨文的乐趣,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甲骨文、文物、历史、文化带进了全国各地中小学校。

前不久,由中国文字博物馆组织开展的“开学第一课——刨根问底话甲骨”系列活动在安阳市第十中学、安阳示范区飞翔学校、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教育集团文博源校区同时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哈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等地的20余所中小学12000余名师生在线上同步观看,沉浸式学习甲骨文,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为将甲骨文化进行更好的推广和普及,中国文字博物馆长期开展“我爱甲骨文”进校园活动。2021年至今,该活动已走进全国90余所学校,惠及6.6万余名中小学生。

甲骨文社团课程进校园——将甲骨文学习变成安阳市中小学生的常态化教育,以每周一次社团课走进学生课堂,徐徐浸润童心。目前已和安阳市三官庙小学、安阳市朝阳小学、安阳市铁佛寺小学建立了社团课合作关系,共计开展甲骨文社团活动420余次,400余名在校师生能够常态化开展甲骨文字的学习和体验活动。

“汉字精神励少年”活动——将甲骨文展览和体验活动从博物馆搬到了经济困难地区、山区和红色革命根据地。自2021年至今已走进延安子长、濮阳单拐、周口淮阳、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地的16所学校,为6万余名当地青少年学生送去了甲骨文研学实践课程。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博物馆将研学体验课程送到经济困难地区、山区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青少年身边。

“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认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关键是要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始终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今年7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活动,先后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举办“文字里的中国——家国情怀”巴里坤展馆揭牌仪式,在哈密市博物馆举办“汉字之美——中华汉字展”,搭起了豫哈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友谊桥梁,增进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月27日至7月28日,“殷洹文化润边疆”系列活动之“中华字都夏令营”研学活动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100余名新疆各族青少年在这里深度了解和感受汉字的起源、发展及传播轨迹,感知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脉络。

今年9月下旬,中国文字博物馆还将把殷商甲骨文字、汉字文化及其传承发展等内容带到新疆哈密市20余所学校的课堂当中,助力新疆各族学生深入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下一步,中国文字博物馆将按照安阳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与新疆乌鲁木齐、哈密市及其他地市、单位通过建立长效联谊机制,持续开展学校‘结对共建’、中小学生双向文流学习、甲骨文课程进校园等心手相连、交流交往交融活动,为两地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资源,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青少年心中。”宁红亮说。

助力甲骨文字文化教育和传承“走出去”

博物馆是文化的中心、文化的使者。近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倾力打造“汉字”国内外巡展,树立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据介绍,“汉字”巡展分文物展和非文物展。文物展是以馆藏百余件文物为支撑,目前在各省市博物馆共展出19场。非文物展的国内展包括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先后走进了19个省,共计展出93场;国际展(境外展)则走进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印度、日本、泰国等27个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3个地区,举办展览41场。

数据显示,自开馆以来,该馆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700万人次,其中港澳游客约20万人次,青少年游客约1100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影响巨大。

“中国文字博物馆将落实好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根本任务,承担起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从青少年起抓好甲骨文化的传承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宁红亮表示,本着“立足安阳,放眼全国,面向世界,让安阳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安阳”的功能定位和工作目标,将继续为聚力安阳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贡献力量,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增强文化自信的桥头堡。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 精彩展览呈现历史长卷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zc0NTE2Mw==&mid=2247486849&idx=1&sn=ae3c05dfbc0dbddd6a17490707c38ede&chksm=96cbff65a1bc76735f2d6a1fc87e25533d0674cec8809eed80ae18bf7fa0e6c16972fc5c649c&scene=27
2.文化杂谈非遗博物馆的特性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往往不表现在精英文化上,而表现在民间文化中。比如绍兴文化的特色并不直接表现在鲁迅身上,而鲜明地表现在绍剧、梁祝传说、黄酒和水乡社戏上。如果一个地方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得不好,大多消失了,就会使这个地方的文化形象变得模糊。所以非遗博物馆不但要保存好非遗,还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地域特点。https://www.swpu.edu.cn/xgb/info/1106/19840.htm
3.16个博物馆暑期精品展,感受文脉华章【16个博物馆暑期精品展,感受文脉华章】有网友说,炎炎夏日,有一种避暑胜地叫博物馆。推荐16个暑期博物馆精品展览文物瑰宝、人文历史、创意主题、时空交响,总有你感兴趣的一款。文化中国行看暑期博物馆精品展,收藏! ?https://m.gmw.cn/2024-08/06/content_1303813288.htm
4.培育世界一流博物馆,如何坚持中国特色?“要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讲好中国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故事。”在5月16日全国政协召开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再次对更好发挥博物馆文化阵地作用建言。 “博物馆热”为何持续升温?博物馆如何做到“世界一流”?又该如何坚持中国特色?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http://www.cppcc.gov.cn/zxww/2023/05/19/ARTI1684464855251334.shtml
5.中原站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陈列展览突出中原文化特色彰显郑州博物馆结合自身特点,努力探索有郑博特色的展陈理念:立足城市,彰显特色。作为城市博物馆,策展紧紧围绕郑州历史文化中的亮点,以郑州历史发展、文脉传承为主线,讲述郑州在中原文明和黄河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特色。加强交流合作,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优势,引进境内外展览,服务郑州并辐射周边,提升城市文化品味。https://www.518bwg.com/show/1219.htm
6.博物馆旅游及文化创意融合与发展文物文化内涵的挖掘得益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那么,博物馆旅游及文化创意如何融合呢?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和博物馆旅游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博物馆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旅游业也可以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当前博物馆旅游业的发展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当两者相互有机结合、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5255.html
7.20家博物馆携手打造特色“旅游链”近日,南岗区在坐落于哈尔滨文庙的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举办了“南岗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暨南岗区博物馆联盟成立大会”,在我省创新打造了由20家博物馆组成的博物馆联盟。这些场馆将免费对市民及游客开放,形成百姓喜欢的特色旅游品牌。 博物馆免费开放讲述城市文化 http://epaper.hljnews.cn/hljrb/20190727/432525.html
8.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通用8篇)良渚博物馆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良渚美丽洲公园内,是距离紫金港校区较近的一座颇具特色的博物馆。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与其良渚文明的专业展馆齐名的是良渚新馆的设计与其展示风格。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843.html
9.彰显本土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打卡夔州博物馆夔州博物馆位于夔门街道诗城东路83号,占地13000平方米,距离白帝城仅三公里。 夔州博物馆是一座集陈列展览、公众教育、娱乐休闲、服务公众、文创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型精品博物馆。 是一部彰显本土特色,张扬自身个性的“乡土志”,是保存地方历史文化信息,追寻城市记忆,提升文化自信,使奉节人认识自己、外地人认识奉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40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