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2021-03-12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①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3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上榜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2017年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安庆市博物馆作为该市唯一一家综合性博物馆,与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和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为三块牌子一个机构。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及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的要求,立足民生,以人为本,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着力打造工作新亮点,加强服务品牌建设,与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自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强化社会职能,全力做好免费开放服务
1.1发挥窗口功能,完成各项接待任务
1.2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1.3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观众
2不断推陈出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服务活动
2.1围绕中心任务,开展主题活动
2.2推出特色活动,巩固社会教育服务能力
加强文旅融合,与各大旅行社合作,开展文化旅游活动,跻身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知名点;利用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的影响力,组织国内各地戏剧票友开展联谊活动,以馆为台,共同打造黄梅戏之家;为莘莘学子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开展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利用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不仅“请进来”,还积极“走出去”,联袂各中小学校举办演讲、征文、知识竞赛,开展讲座、宣讲、教唱黄梅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实施流动博物馆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进养老院活动,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和覆盖面。
2.3创新陈列展览,提升公众吸引力
安庆市博物馆基本陈列为“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黄梅戏艺术发展陈列”,为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及免费开放的质量,始终坚持“求精求新”的理念,不断改善和提升基本陈列的内容形式,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与各地博物馆交流合作,通过联合办展、交流展览、巡回展览等方式,策划推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临展或特展,为社会奉献高品质的精神食粮,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享受“免费文化大餐”。
2.4探索推介新路,打造文化品牌
近年来,安庆市博物馆积极贯彻落实安庆市政府“一唱两走”发展战略,联系中国博物馆协会展览交流服务中心,推介“黄梅百年展”,参加各地举办的“安庆文化周”活动,打造黄梅戏文化品牌。先后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山西晋城博物馆、深圳大剧院、湖北省武汉大剧院、云南玉溪博物馆、普洱博物馆、丽江博物馆、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广西南宁民族博物馆等地举办展览,传播和弘扬黄梅戏文化,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各地博物馆纷纷盛赞展演内容和展览形式的创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2.5拓展宣传渠道,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
2.6创新思路,构建文明窗口特色服务
安庆市博物馆作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单位,在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离不开志愿者。2014年该馆立足发展实际,开始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丰富特色服务内容。如今,历经七个春秋,安庆市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在志愿道路上为观众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每个双休日和节假日,各展厅里均有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她们身着红马甲,胸前佩戴“志愿者”标志,为观众热情导览、免费讲解、发放资料及收集意见;在服务特殊群体时,提供手语讲解、“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以高品质贴心的服务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已成为安庆市博物馆一个响亮的服务品牌。
2.7探索途径,拓展文化产品开发
3新馆落成,公共服务任重道远
3.1新馆及展览概况
历时5年建设和布展,安庆市博物馆新馆更名为安庆博物馆并于2020年8月18日开馆试运行。该馆总建筑面积40034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11368平方米,共有8个展厅全部对外开放,一层的临展厅(一)展示了安庆博物馆及七县(市)的文物精品;书画厅展示了馆藏书画佳作;临展厅(二)展示了文化创意产品及非遗产品;二层钱币厅展示了具有安庆特色的钱币文化;安庆古代文明陈列、安庆近代文明陈列展示了安庆古皖文化和近代历史事件;三层的安庆城市记忆和黄梅戏艺术陈列,呈现出安庆古城风貌和戏曲黄梅戏的历史风貌。在展览形式方面,安庆博物馆改变常规展览模式,创新融合了文物、雕塑、图表、油画、场景复原、沙盘、多媒体展示、现场演绎以及观众互动参与等多种方式,广泛吸纳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整体提升展览效果。展馆内还引入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确保展陈文物的安全,也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又新添一张闪亮的历史文化名片。
3.2下一步发展思路
在当前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随着“博物馆热”的日益升温,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作为安庆的重要窗口、皖西南地区的文化中枢、游客来安庆的网红“打卡地”,安庆博物馆理应对自身定位和功能有新思考和新认识,应继续探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是进一步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陈列展览、教育活动、收藏研究、文物保护、文创开发、公益讲座等多层次、多方式、全方位的传播体系①,发挥融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优势,增强影响力和传播力,努力将安庆博物馆打造成城市的重要文化地标;通过跨界合作、馆际交流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形成世界文明、中华文化、区域文明、当代艺术的特展体系①,实体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线下”与“线上”展示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使受众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更方便、更快捷地领略安庆文化魅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安庆博物馆。
三是进一步积极探索突破,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利用馆藏资源,针对不同类型群体策划、实施相应的教育项目,拓宽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育工作成效最大化,逐步把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体接受文博知识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结语
今后,安庆博物馆将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及国家文明城市建设大环境下,把握机遇,拓展思路,继续立足民生,秉承“三贴近”精神,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安庆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