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提升博物馆数字化供给效能

作者:蒋多(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越发实现跨领域、跨任务、跨模态的创新应用。随着数字技术与博物馆融合的日益深入,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供给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数字化供给体系

博物馆数字化供给是深度运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重塑博物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核心功能,创新博物馆线上线下融合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博物馆保护、管理、服务能力的新模式和新形态。当前我国博物馆数字化供给体系可以归纳为三个层级。

第一,基于数字技术实现馆藏文物数字化。即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储存、分析和处理,对建筑、景观、环境的形式、结构、装饰等信息进行全面精确再现,从而为文物复原、重现、共享和再利用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博物馆数据库资源整合、开发和转化。使用虚拟现实、3D视觉、全息影像等技术手段构建虚拟漫游系统,通过互联网和各类智慧终端为观众提供远程访问、线上参观、语音导览、定位导航等“触手可及”和“即开即用”服务,为博物馆数字化展陈、研究和教育活动提供多元场景。

第三,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与系统集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AR/VR/MR、图像识别、知识图谱等技术,搭建从保护、修复到展览、展示再到教育、传播的数字化运行管理平台,赋予博物馆“智能大脑”,实现博物馆管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型。

存在一定不足

我国博物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刚刚开启,在文物数字化采集、展示和管理等领域还存在一定不足。

第一,观众行为测量和统计尚不精确。当前博物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观察等方式了解观众参观情况,以此推测观众喜好。但是,观众的主观意愿往往会受到现实环境、认知错位、他人干扰、博物馆疲劳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使得对观众行为的预测产生不确定性,导致对观众需求和行为的测量统计存在较大误差,使得博物馆数字化供给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

第二,信息管理系统缺乏集成能力和兼容性。当前部分博物馆同时使用多套信息管理系统,而不同系统之间互不兼容,导致采集数据无法进行实时通信和业务协同,形成信息“孤岛”。而且,一些博物馆的信息管理系统仍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手动调控,需要博物馆开放时段保持常态化人员值班调度馆内各项资源,反映出信息管理系统的顶层架构和后台部署的集成能力不高。

第三,数据格式标准不一阻碍资源共建共享。当前,不少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信息组织方式和数据处理标准。以藏品管理为例,如何“分类”“计件”“定名”各有说法,出现了藏品综合管理软件繁多的现象,导致藏品数字化进程越快,大范围、高效率的共享越困难,不利于检索操作、共享传播,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优化决策。

第四,多元化个性化深度需求难以满足。除国家博物馆及省属博物馆积极探索数字化建设外,我国大部分县市级博物馆展览还停留在简单实物陈列和图文展示的层面。部分已实现视频演示、电子讲解、文物数字建档的博物馆,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大多按固定程序预先设定或制作,没有建立观众与博物馆信息的实时、动态、深度交互,观众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和有效反馈,整体智慧化水平有限。

提升效能的路径

人工智能推动博物馆数字化供给效能提升,不仅需要升级博物馆线下实体空间的供给容量和能级,而且应当创新拓展博物馆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方式,可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

第二,服务:“人机共生”增强泛在化体验。融合虚拟漫游、交互展示、智能导览、知识图谱等多种技术,实现更具沉浸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人机互动”和泛在化服务。例如,将人脸和语音识别技术融入智能导览员和聊天机器人;结合室内无线网络和定位技术提供智能地图,优化观众的参观路径;利用传感器和AR技术将步行路线、终点坐标与实时位置结合;嵌入自然语言模型和语义网络分析手段,构建全链路、全景式的文物知识图谱,提高馆藏检索能力和展陈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管理:建立智慧中枢促进系统协同。进一步实现博物馆海量数据的自动分类与处理,强化管理中枢和系统协同。例如,通过智能问答系统实现展示平台的内容即时变换、参观数据实时更新、各系统数据的自动交叉分析。将博物馆内各业务流程统一接入智能问答系统,以大语言模型处理各项管理指令,实现操控指令的高效输入与接收,提高管理系统的集成能力和兼容性,推动博物馆更有效率运转。

第五,共享:推动博物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解决数据格式标准不一、阻碍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在确保文物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与合理流动。一方面,可以在文博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传输存储、关联重构以及治理等环节制定统一标准,确保人工智能可知、可用、可控、可塑。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博物馆数据云服务体系,实现分布式储存,采取生产闭环、消费开环模式,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加大文物数据资源开放力度,激活数字文物的价值。

THE END
1.数字展厅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相较于传统的展览形式,数字展厅具备以下优点和缺点:优点:1. 交互性强:数字展厅采用数字技术,能够http://www.mansitine.com/ask/125693.html
2.3D数字化:文博行业保护与传承的新手段当前,积木易搭已为国家自然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扬州博物馆等国内各大博物馆提供了智慧文博解决方案。 未来,积木易搭将紧跟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需求,不断迭代3D数字化技术与服务,为各大博物馆的数字化升级注入新的活力。https://jimuyida.com/about/newsdetails/1867123627464327169
3.哪些文化融合元素在数字展厅设计中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设计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展厅已成为各领域信息展示的前沿阵地。然而,在构建这一现代化展示空间时,设计师与主办方常面临挑战:众多内外部因素导致一些细微之处易被忽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元素,实则能在不经意间深刻影响展厅的整体呈现与观众的参观感受。本文旨在揭示数字化展厅设计过程中常被忽略的那些关键细节。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18FOP0538917F.html
4.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六、2021-2027年自然科学博物馆数字化信息体系构建 1、基于规范和高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基于场馆展品展示讲解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3、基于场馆信息门户、数字馆及共享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4、科技场馆的三网融合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市场分析 一、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发展概述 1、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发展概述 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O4NN.html
5.2024年博物馆行业分析报告“十二五”末,全国博物馆总数将达到***个,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个,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到***个,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的民办博物馆建设率达到***%。全国博物馆年均举办陈列展览达到***万个以上,年接待观众达到***亿人次以上,每年在国(境)外举办***个中国文物展览,每年引进***个https://www.cir.cn/2014-01/BoWuGuanHangYeFenXiBaoGao/
6.平潭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六条、第十八条规定,供应商依法有权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有权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等自身情况和市场供求状况等外部因素自主定价。 2.2实质性要求和条件: 2.2.1信用记录查询及使用: (1)信用记录查询渠道及截止时点:采购代理机构将在首次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截止后,磋商工作结束https://zfcg.pingtan.gov.cn/upload/document/20220707/26aa62ad37a1451dbafba608a1355991.html
7.博物馆发展现状范文(二)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 第一,资金短缺,设施更新维护不足。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对县级博物馆发展重视不足,投入资金少。博物馆免费开放后,造成县级博物馆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更新维护不足。主要表现为文物库房不达标、藏品征集停滞不前、陈列展览不规范、安保设施专业化程度低和满足参观者需求的相关服务设施滞后等。 https://www.gwyoo.com/haowen/162645.html
8.西安决策参考让观众足不出户享受“云展览” 随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沉睡的文物通过线上展览、线上直播等“活”起来,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热潮。 近年来,北京地区博物馆充分挖掘其自身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来提供博物馆云端服务。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今年博物馆日期间,全市多家博物馆根据自身资源特点,策划了多项http://www.xalib.org.cn/info/72757.jspx
9.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12篇(全文)如CAD等绘图软件将陈列设计的“人工绘图时代”升级到“电脑制图时代”;扫描设备的普及使博物馆图片陈列告别“绘画和照片时代”;大型电脑拼图的出现,可以实现大型展览图文一次成型;触摸屏技术的使用,观众可以轻易地放大、缩小或旋转数字化展品,或者跟随展品的不同欣赏视频短片或者玩拼图等多媒体游戏……博物馆的陈列设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jj83lsy.html
10.古籍数字化建设(精选十篇)目前对各高校图书馆来说所缺的不是古籍数据库而是对其深层次加工、开发和利用, 这是各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为古籍数据库建立强大的检索系统实现图像检索、全文检索、精确检索和模糊检索功能;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标注以便实现多途径更精确的查询;建立知识挖掘系统, 链接古籍数据库所涉及的新的学科研究内容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r5te4y.html
11.专业认知实习总结18篇尽管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实行收费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来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和南京尝试规划展览馆的门可罗雀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得不值得的我们深思。毋庸置疑,两者的区位优势比较接近,但是上海展览馆的科技应用、趣味形象化以及品牌效应、网络系统化宣传更加贴近了普通大众的认知水平。 https://www.jy135.com/shixizongjie/1173331.html
12.数字化生产打印系统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研究和预测2025第八章:本章分析中国市场数字化生产打印系统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重点分析中国数字化生产打印系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及表观消费量关系,以及未来国内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 第九章:重点分析数字化生产打印系统在国内市场的地域分布情况,国内市场的集中度与竞争等。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76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