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都是通过平面图、分析图、以及鸟瞰图等来表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这样表现有它的局限性,它的表现仅是在平面的、静态的,而虚拟现实则不一样,它是三维的、动态的、仿真的。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青铜文化博物馆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这种展示,既可以面向大众,作为宣传的需要,又可以将方案展示给业主,供其提出修改意见,及时修改,以增加方案的竞争能力。在设计阶段,我们利用3Dmax软件,对博物馆建筑物以及周围环境进行仿真建模(此时的模型比例为1:1),得到虚拟世界中该虚拟博物馆的实体模型;而后按真实三维位置放置博物馆建筑物,同时考虑周围地形的轮廓;再次加上建筑细节,如门和窗设计,以便准确地表现该环境的美学特征。综合编辑各种对象(文字、表格、图形、虚拟世界中用多维信息所描述的对象以及真实世界在虚拟空间中的映射),在其中增加动画和对象的动态行为。同时利用虚拟艺术制作工具和虚拟世界编辑器,形成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拟博物馆建筑物的“客观实体”。最后在各种输入、输出软件和设备的支持下就可以实现对该建筑物设计成果的预先展示,据此对虚拟建筑物结构进行创建、修改和可视化。
虚拟现实青铜文化博物馆方法
基于虚拟现实青铜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是实时互动的三维环境设计,通过其专用软件(QuickTimeVR、Virtools、Cult3D等),整合图像、声音、动画,营造一个三维的虚拟环境,再由数字媒介作为载体传播给人们。从而使人们在计算机模拟的虚拟现实空间内对博物馆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感觉有直接体验。浏览、观赏时就如身临其境一般,并且可以选择任意角度。使我们有了一个酷似客观环境又超越客观时空、能沉浸其中又能驾御的更为和谐的虚拟现实展示。
在虚拟青铜文化博物馆设计中,我们采用三维模型与实景照片相结合的虚拟现实建模技术,虚拟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全部采用三维建模,因为展品属于古文物,三维建模复杂,所以除少数部分精品三维建模,其余都是图象建模,图象建模技术可通过3Dmax公告板绕相机旋转实现其功能。
虚拟现实青铜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表现方式
虚拟现实青铜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基本表现方式可分为3种[3]:全景展示(Panorama)、物体展示(Object)、场景展示(Scenes)。
全景展示(Panorama):物体相对固定,而镜头位置是相对移动(原地360°移动)的。例如在高处环顾四周360°景观.例如:虚拟博物馆的外景展示设计采用全景展示,不受空间限制,各个角度都能观看的虚拟展示漫游比普通的的展示表现方式更加直观。我们设计了以下几种展示方式:
物体展示(Object):物体运动,而镜头相对固定,比如在展示某个产品时,产品转动,镜头不变。在室内的文物展示中,我们应用物体运动,镜头固定的方式来表现室内的展示设计。因为庞大的室内模型和复杂的青铜文物的建模数据量巨大,为了场景的流畅运行,在面数较多的情况下,图片建模成为辅助建模的重要方式。在给游客展示时,可以用Object来让青铜文物虚拟的运动,让文物的主要的面始终对着照相机也就是始终对着游客的眼睛,不至于那么死板,使虚拟展示达到更加真实的效果。
场景展示(Scenes):物体和镜头皆可运动,如设定多个观察点,可以从一个观察点到另一个,也就是全景物体展示方式的综合运用。这个展示方式更加真实:物体和镜头都运动,那就是相对静止,就是模拟现实生活一样,让三维空间仿佛置身其中。再加上声音、光照等效果,跟真实的场景非常相似,达到了一种展示由三维向四维发展的效果。
虚拟现实展示技术改变了人与网络信息展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给网络浏览者提供了一个更为人性化的虚拟展示信息空间。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博物馆展示设计将不再只是图片和文字信息组合的简单设计,越来越多的会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丰富展示手段。虚拟现实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不但为网络展示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和全新的展示方式,也将进入每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将使我们的数字生活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