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博物馆藏品入藏标准

2.符合金昌市博物馆办馆宗旨或性质任务,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能够满足其收藏、展陈、科研之需要者。

3.经鉴定属保存完整或品相完好的非赝品,或能够填补馆藏空白以及切合现实展陈与科研之需要者。

二、分则举例

(一)书画入藏及选取资料的标准

1.元代以前所有大小名家作品,名迹摹本及无款作品均入藏。

2.明清两代大小名家作品,具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无名作家作品,摹本及无款作品均入藏。

3.近现代书画家作品,只选择其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确有其代表性的精品入藏。

4.在肖像画法上具有一定艺术价值,或属罕见的历史人物的肖像画,尽量入藏。

5.表现名胜古迹或历史掌故内容的作品,尽量入藏。

6.在生产、生活、民情风俗或典章制度方面有价值的作品,尽量入藏。

7.历代民族英雄或农民起义及市民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作品,优先入藏。

8.近现代革命先烈的作品,尽量入藏。

9.不以书画见称的历史人物的作品,亦应入藏。

12.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选作资料入藏:

①历代专作假画者之本人署款作品中可资参考研究者。

②摹制古画不失原本形神而艺术性稍逊者。

③不署款之画稿或副本,可作构图用笔之参考者。

④艺术性不高之仿古作品中其局部内容可供工艺美术方面参考者。

(二)陶瓷入藏及选取资料和标本的标准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入藏:

①凡胎体造型等制作细致工整,釉彩鲜明,或属罕见稀有的官窑或民窑器。

②凡属不同器形、胎质、釉色、纹样、窑别、清晰明确的古代民间日用陶瓷器。

③凡可提供明确年代,有助于陶瓷史断代研究的陶瓷器。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尽量入藏:

①有长篇铭记或图画,可以提供研究资料,反映民情风俗的陶瓷器。

②对研究古代陶瓷史某个重要问题有特殊价值或属失传品种的陶瓷器。

③特种色釉或可供研究古代烧造技术的陶瓷器。

①直接反映或内容涉及贵族阶级奢侈生活的陶瓷器。

②工艺美术品及宗教、医药、建筑等特殊陶瓷制品。

③历代官窑及民窑窑具。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作资料入藏:

①凡有部分伤残,不够上述入藏标准或虽伤残较重,但仍有特殊参考价值者。

②烧造过程中之变形、变色者。

③可供对比研究或参考的外国陶瓷器及仿造我国名瓷制品中艺术价值较高者。

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酌选为标本入藏:

①凡具有标准色釉,或精致装饰纹样,但伤残过甚不能复原者。

②可用作鉴定时代、窑别、作者、胎土、釉质、形制、装饰、款识、分布以及历史源流的陶瓷器物碎片。

③能直观反映人工作伪的陶瓷器或碎片中之较好者,如磨口、切颈、换底、祛疑、真胚假彩等。

(三)其它各类文物资料的收藏标准

1.古代文物资料收藏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入藏: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具体包括:古代雕塑、造像等。古代绘画,包括壁画、纸本绘画、绢本绘画、帛画、木板画、木刻版画、年画、铜版画、油画、漆画、画扇、水陆画、唐卡等。古代书法,包括立轴、堂幅、手卷、册页、书扇、对联、横批、尺牍、碑帖拓本、法帖原石等。古代织绣,包括绸、缎、绫、罗、纱、绢、锦、麻、呢、绒、缂丝、刺绣、堆绫、剪绒、毛制品等。其他古代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

2.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手稿和图书资料。

具体包括:

古代简牍、帛书、甲骨、盟书等。

古代书籍、经书、信札、文书档案、地图、契约、试卷、药方、剧本等。

可移动的古代石经、碑刻、墓志、经幢、衰册、谥册等。

古代木刻经版等。

其他古代文字、文献资料等。

3.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流散的古代建筑构件、墓葬建筑构件,包括画像砖、画像石;砖雕;建筑用陶、木、石、金属构件以及城砖、板瓦、筒瓦、瓦当、滴水等。

古代钱币、钱范、钞版等。

古代服装、服饰、冠履、带具等。

古代首饰、佩饰等。

古代礼器、仪仗等。

古代机械、仪器、仪表、钟表、医疗器具等。

古代兵器、刑具等。

古代农具、生产工具等。

古代食具、酒具、茶具等。

古代炊具等。

古代烟具等。

古代盥洗梳妆具等。

古代度量衡器等。

古代文房用具,包括笔、墨、纸、砚、笔筒、文具盒、墨盒、印泥盒、笔山、笔洗、水注、水盂、砚滴、镇尺、臂搁、墨床等。

古代玺印、封泥、章料等。

古代体育用具、棋具、卜赌具、玩具等。

古代乐器及构件等。

古镜与古扇等。

古代灯具、薰炉、寝具等。

古代宗教法器等。

古代家具及构件等。

古代车马器、交通用具及构件等。

古代符节腰牌、牌匾等。

古代葬具与明器等。

其他古代生产、生活用具等。

1.具有历史意义的奏折、公约、条约;各种重要会议的决定、决议、宣言;各种机关(党派、政府、军队、团体及其他机构)的文书、布告、电报、报告、指示、通知、总结等原始文件;重要的契约、合同、析产书、帐薄、家谱等。

2.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等的手迹原件等。

3.著名人物收藏或批注过的书籍报刊等。

4.在近现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书刊报纸原版等。

5.存世较为稀少、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出版物等。

6.记录重要历史人物活动,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历史变迁的照片、底片、录音带、录音唱片、记录片、录像带、胶木盘、光盘等原版作品。

7.近现代各门类美术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或著名人物创作的艺术作品及创作工具。

8.产生过重大影响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美术作品。

9.具有鲜明地域或民族特征的建筑构件、建筑模型。

10.具有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或重要人物使用过的乐器、戏服、道具、化妆用品等。

11.各民族有代表性的年画、剪纸、风筝、皮影、雕刻、漆器、刺绣等工艺美术品。

12.重大事件和历史上大规模群众性运动中散发、张贴的传单、标语、漫画,重要战役的捷报,交战双方向敌方散发的宣传品。

14.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或特殊意义的各类奖章、勋章、奖状(立功喜报)、纪念章;机关(学校、团体)证章、证件、证书,以及其他标志符号等。

15.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或特殊意义的国旗、军旗、奖旗、舰旗、队旗、锦旗、贺幛等各种标志性、识别性旗帜;记录近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机构匾额、老字号匾额等。

16.国家机关、政党、群众团体、军队等使用过的关防、公章、各种印信,著名人物使用过的印章等。

17.存世量少、有代表性的货币、邮票、粮票、油票、布票、股票、工业券等。

18.各种兵器、弹药和军用车辆、机械、器具、地图、通讯器材、防护器材、观测器材、医疗器材、被服及其他军用物品。

19.与重要历史人物有关、有历史代表性的刑狱用具。

20.反映生产力发展各阶段的有代表性的工业、农业、交通、通讯、科技等的生产工具、用具以及科研仪器。

21.工业机械。

22.农业机械、农业用具。

23.交通工具:具有代表性、时代特征的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

25.高科技产品:反映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其他高科技技术的材料、产品以及其他应用成果。

26.生活用品:具有代表性、时代特征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奢侈生活用品。

27.著名历史人物曾经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28.反映生产力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有代表性的服饰、首饰、家具、家用电器、文具等生活用品。

29.其它无法列入上述类别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现代文物。

(五)自然标本入藏标准

1.古生物标本原则上鉴定到属或种。

2.软体动物标本原则上鉴定到种。

3.蜘蛛纲和昆虫纲的标本原则上鉴定到种或属,较易者须定到种。

4.脊椎动物标本鉴定到种。

5.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标本鉴定到种,难度较大的可定到属。

6.其他生物标本鉴定到科或属,广布种、习见种须定到种。

7.岩矿标本及宝玉石标本,原则上鉴定到种。其中稀有品种和宝、玉石标本应做必要的检测分析报告。

8.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具体包括: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金昌市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流程

第一条为了使藏品征集工作组成员尽快熟悉掌握本馆藏品征集工作的基本程序,熟练处理日常征集事务,特制定藏品征集工作流程表,以供日常文物征集工作之用。

采集文物征集信息

联系专家鉴定,并出具专家鉴定意见与估价

向文物征集工作领导小组提交征集意向书面申请、文物清单(名称、数量、质地、时代、尺寸、报价)、图片及专家鉴定意见与估价

征集意向通过后,完成《专家鉴定意见表》、《金昌市博物馆藏品征集清单》,方可与卖方或藏家拟订合同

货到5个工作日内,总账、征集人员与库房管理员共同办理移交、入库手续。征集人员须向总账提交《合同》、《征集清单》、《专家鉴定意见》原件存档

征集人凭《合同》原件、发票及《征集清单》、《专家鉴定意见》复印件给财务,完成财政支付手续

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文物收藏单位可以通过接受捐赠方式获取文物的规定,现根据我馆工作实际,特制定《金昌市博物馆接受文物捐赠工作流程表》。

获取文物捐赠信息

核实捐赠人的身份符合国家文物法的规定,即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联系专家鉴定并估价

↓召开文物征集会,议定接受捐赠与否

凡接受捐赠的文物,如有需要,给与捐赠者的捐赠补偿费应不超过专家估价的30%(含奖金、展览、宣传、出版等费用)

完成《金昌市博物馆藏品征集审批表》、《金昌市博物馆藏品捐赠清单》后,与捐赠者拟定捐赠合同

捐赠文物入库5个工作日内,总账、征集人员与库房管理员共同办理移交、拨库手续。征集人员须向总账提交《合同》、《捐赠清单》、《审批表》、《专家鉴定意见》原件存档

征集人凭《合同》原件、及《捐赠清单》、《审批表》、《专家鉴定意见》复印件给财务

向捐赠人出具《金昌市博物馆接受捐赠收据》,如有需要,颁发捐赠或收藏证书

第三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可以通过文物行政部门指定保管或调拨方式取得文物的规定,现根据我馆工作实际,特制定《金昌市博物馆接受文物调拨工作流程表》。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达成文物调拨意向

向省文物局提出调拨文物书面申请(一级文物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

得到省文物局批准后,双方签订文物调拨协议书

完成调拨文物清单及藏品档案,并报文物局备案

给予提供文物的文物收藏单位合理补偿金,具体办法遵照省文物局及以上文物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注)以上诸流程表仅供常规文物征集工作之用,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典藏珍品,讲好文物故事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绵延与辉煌。 为了做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一支50余人的“文物医生”队伍,检测、研究、保护、修复……日复一日地对国博馆藏文物进行着细致工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2.国博专家讲解十二月10场专题导赏文物馆藏全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藏饮食文物精品展”中方策展人。曾参与“启蒙的艺术”“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食味中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等项目的对外联络和策划组织工作。主要学术成果:《博物馆专业人员国际交流项目的策划》《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的收藏之路》等。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QAT3M0553V3ZM.html
3.中国彩灯博物馆关于印发博物馆藏品与库房管理若干制度的通知中国彩灯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暂行办法》、《藏品接收、鉴定、入藏、登账、编目、建档管理办法》、《藏品日常养护管理办法》、《藏品库房管理制度》、《藏品提用管理制度》、《提供藏品代为保管鉴定养护修护与咨询等公众服务制度》、《藏品入藏标准和征集工作流程》等制度已经2019年第十次馆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https://www.lantern-museum.com/gk/gwgk/gzzd-View-81-562.html
4.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发《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和《博物馆一级藏我局去年十月在苏州召开的“博物馆文物保管工作座谈会”,修订了《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和拟订了《博物馆一级藏品鉴选标准》,现发给你们,请转发各博物馆、纪念馆参照试行。在试行中有何意见,望函告我局。 附件:1.《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 2.《博物馆一级藏品鉴选标准》(试行) https://wap.lawpa.cn/fagui/94857.html
5.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藏品入藏标准及征集工作流程新闻中心第一条为了加强馆藏标本的征集、保护和管理,丰富本馆藏品,开展科学研究,提供陈列展品,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第19号)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文物政策,特制定本规定。 https://www.immnh.org.cn/ywdt/bwgdt/xwzx/202402/t20240229_3616.html
6.海垦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1.征集文物时,必须注意搜集原始资料,认真做好科学记录,及时办理入馆手续,逐件填写入馆凭证或清册,文物保管部门按文物编目工作要求,填写文物藏品登记表。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应连同有关原始资料一起入藏。 2.《博物馆藏品总账》由典藏研究部负责登记、管理。登记时要严格按照文化部文物局规定的格式,逐件、逐项用不褪https://www.nkbwg.com/cn/47/
7.国家博物馆文物藏品数字影像版权化初探一?国家博物馆文物藏品数字影像版权化的必要性 数字影像版权化是开发、利用藏品影像的一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博物馆藏品“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对于提高博物馆工作效率、开展学术研究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英国著名的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在藏品数字影像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积累了先进的经验,该博物馆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15.shtml
8.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在我们班长的组织之下,我们于上个周末参观了xx博物馆。 xx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下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ehuishijianbaogao/20200426201357_2335678.html
9.中国文物追讨纪实!2020年12月6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历经160年漂泊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故里”,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图|新华社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突破性进展,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埃及等国共计向我国返还https://www.meipian.cn/3dilkwgv
10.博物馆学笔记整理大全.docx博物馆学笔记整理大全,适合相关专业从业人员阅读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的类型博物馆的类型一、研究博物馆类型的意义博物馆类型是指一定数量的博物馆依据某种共同的标准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类别。博物馆类型的研究和区分,对博物馆事业建设和博物馆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更科学地把握某一类型博物馆的特点与规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214/8107012121005021.shtm
11.flask框架博物馆藏品管理毕设源码+论文一、选题背景 关于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研究,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博物馆的整体数字化转型或单纯的藏品展示等方面[1]。专门针对藏品管理全流程(如藏品征集、编目、提借、归还等)的研究较少。因此本选题将以博物馆藏品管理为研究情景,重点分析和研究藏品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流程和功能的优化等问题,以期探寻博物馆藏品管理高效化、https://blog.csdn.net/sryue05/article/details/144380209
12.收藏:中国文物大局观,195件禁止出国出境展览文物,全部集齐,召唤排在前十的博物馆就拥有“禁出文物”122件,占据了大半;文物发掘一直再继续,坐等第四批目录,排名应该会有很大的变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01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禁出文物”24件,不是最多,但是是可以见到“禁出文物”真品最多的博物馆。“禁出文物”大多数陈列在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这也是国https://www.360doc.cn/article/1950274_1137860632.html
13.博物馆藏品的分类管理(精选十篇)1、凡入藏的文物、标本等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经本馆文物鉴定委员会两位以上专家进行鉴定方可入藏。藏品级别的评定,须经国家文物局授权的各级文物鉴定委员会按文化部颁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进行评定。 2、所有藏品入馆后,必须填写“武汉革命博物馆藏品鉴定表”,在进行鉴定评级鉴定时,保管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6o3z2p.html
14.藏品库房管理制度(一)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藏品提用制度。在这个制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藏品提用中的安全要素、提借藏品的审批手续、藏品提用凭证的填写要求、发现问题后的应对办法等。这些细碎但却具有实效的条例是藏品在进出库房的动态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二)明确藏品在博物馆中只有一个进出关口。所有相关事宜都应集中在保管部https://www.jy135.com/zhidu/2405074.html
15.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2.单件价格在五千元人民币以上,或总价在一万元以上的多项待征品,由不少于5名专家(至少2名校外专家,且需邀请纪检、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组成咨询组讨论,全票通过后形成同意征集的书面意见,提交馆务会审定,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审批,经批准后委派专人负责征集、入藏事务。 https://bwg.cumt.edu.cn/info/1041/1729.htm
16.文化部关于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第六条为保证藏品安全、进行科学研究或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文化部文物局可以调拨或借用全国文物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的藏品;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调拨或借用本行政区域内文物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的藏品,其中一级藏品的调拨、交换,须经文化部文物局批准。 https://www.66law.cn/tiaoli/147798.aspx
17.关于博物馆藏品登记的几点认识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包括藏品保护和藏品管理两方面内容,而藏品登记是博物馆藏品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贯穿藏品管理的全过程。保管工作的目的是保护文物并提供研究使用,藏品登记的目的是对所保管的文物做到有底、有数、收入有依据,付出有交代。因此,藏品登记不仅可以为陈列展览提供藏品的最基本情况,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http://www.songyuanbowuguan.com/detail.aspx?id=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