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沪上高校博物馆超多精彩,为校园美好生活助力!

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近期,沪上高校依托校园博物馆这座文化“富矿”,充分挖掘文博育人价值,开展一系列特展和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更好地在文化浸润中汲取丰厚滋养,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小育一起来看!

复旦大学

展览名称:复旦大学博物馆“御街行——考古发现中的南宋临安”特展

上海交通大学

展览名称:合子记——陈国桢藏中国古代瓷盒展暨陈国桢捐赠古代陶瓷展

展览特色:该展览是交大博物馆成立以来,首个完全自主策划并实施的古代文物类特展,也是首度尝试与非国有博物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联合办展。展览策划秉承“精、特、美、雅”的理念,共展出陈国桢先生珍藏的188件/组古代瓷盒精品和他捐赠给交大博物馆的30余件越窑青瓷,全景式解读“中国盒子”和“越窑青瓷”的前世今生。配合展览,交大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展览图录、系列教育活动及多样化的线上资源,进一步提升展览的可及性。

同济大学

展览名称:无止十年·与祖国同行——无止桥公益纪实展

华东师范大学

展览名称:强国图志—从宣传画里看新中国发展之路

展览特色:展览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文教、卫生、体育等多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排除万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出的作品紧扣新时代新思想,通过谋篇布局回顾历史,充分阐释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伟大实践,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同时体验到宣传画中充满昂扬向上、真挚热烈的艺术力量。

东华大学

展览名称:童衣寄心——近代儿童传统服饰展

展览特色:中国传统儿童服饰是我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儿童服饰的研究,可以窥见不同历史阶段儿童的日常生活特征。本次展览主要遴选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儿童传统服饰120余件,包含童袍、童褂、坎肩、童裤、童鞋、肚兜和围涎等。儿童服饰是服饰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受到百姓的重视和珍爱,通过本次展览,不但展现了五彩斑斓的儿童服饰之美,也是中国传统家庭养育观在儿童服饰上淋漓尽致的体现。

上海外国语大学

展览名称:甲骨文专题展

展览特色:今年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隆重推出甲骨文专题展览及系列活动,旨在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新的贡献。

展览名称:语博之夏花漾年华

展览特色:今年,上外世界语言博物馆将通过“语博之夏花漾年华”暨“博物馆奇妙夜”展览,继续带领师生感受语言魅力、领略博物馆风貌,带来具有鲜明语言特色、沉浸式体验与广泛参与感的系列活动,共同寻找博物馆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上海财经大学

展览名称:枪杆子与钱袋子——馆藏红色票据专题展

展览名称:跃然纸上——馆藏纸质藏品特展

展览特色:展览以“纸牍”“纸韵”“纸源”为线索,以纸说史、以纸为证,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一张张纸所承载的传统文脉、所成就的艺术文化价值。

上海理工大学

展览名称:上海理工大学机械艺术设计展

展览特色:在本次展览中,可以体会工匠之心,感知机械和秩序中蕴含艺术与美学。展品设计有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完成,融入了“十二生肖”、“敦煌飞天”、“草船借箭”、“鲤鱼跃龙门”、“凿壁借光”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链条、齿轮等机械制造原理使得静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动起来,在美育中凸显中华文化。

上海海事大学

展览名称:上海海事大学极地科考展

展览特色:“上海海事大学极地科考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线,充分展现学校为极地科考提供航行保障、参与极区能源开发和极地船舶建造、推动解决长年制约我国重大战略工程用关键材料问题,在极地航行海员强制培训等方面贡献智慧。

上海音乐学院

活动名称:中国非遗音乐传播新路径——音乐影像志在中国

活动特色:追溯音乐在民族志电影中的出现,早在电影发明之初就已经开始。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举办一场专题讲座,聚焦“中国非遗音乐传播新路径”,讲述音乐影像志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影像资料从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辅助手段至今,逐步形成具有独立表达与风格的音乐影像志。如何拍摄制作且通过影像志作品的主题对象非遗音乐传播至大众群体,是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上海体育学院

展览名称: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弓·弩·箭”专题展

上海海洋大学

展览名称: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上海临港新片区鸟类掠影展

展览特色:鸟类是我们地球家园里的重要成员,也是湿地生态质量的重要标志。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东亚候鸟迁徙带的中段。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条件,上海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中转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此次展览,展示上海临港新片区湿地鸟类的美丽与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丰富校园生活。

上海中医药大学

活动名称:日练八段锦,健康乐生活

上海师范大学

展览名称:格物致知——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珍藏集萃展

展览特色:展览图文并茂地再现珍稀藏品背后所蕴含的蕴含的中国传统艺术悠久且延绵不绝的传承与技艺、浓厚的人文情怀以及丰富的历史故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展览名称:东风西渐——中国瓷器文化对欧洲文化发展的影响

展览特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首展“东风西渐——中国瓷器文化对欧洲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三百件自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远渡重洋而来的欧洲瓷器精品,以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出口瓷器,多角度展现“器行天下”的魅力。本展览还原自十八世纪以来,欧洲对中国瓷器进口、定制、融合及创新的“东风西渐”历史,通过观展激起大家对中华民族价值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展览名称:传承劳模精神做最美奋斗者

展览特色: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培养出了包起帆、李斌、徐小平等130余位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劳模文化传统和劳模育人资源。本次展览依托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资源,用一幅幅图片,通过三大板块——学校历史传承、劳模精神育人、全国第一家省级劳模学院等,全方位展示了劳模精神在育人过程中的代代相传,用劳模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展览名称:打开你的盲盒——人体解剖艺术展

展览特色:近日,“打开你的盲盒——人体解剖艺术展”在复旦大学人体科学馆开幕。现场展品采用医学与艺术结合的新形式,旨在将原本“高冷”的人体解剖学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出来。此次艺术展共有23幅作品入围展示,装置组作品2组,其中包括5幅复旦青年学生的原创画作。

THE END
1.到博物馆去!看看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逛博物馆@淡然若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希望在他们的成长中,能和博物馆建立起亲近的关系,爱上博物馆。因此我认为,新时代的博物馆要尽可能地提供好的展览和丰富的学习参观活动,牢牢吸引住青少年人群。 文明网说 如今,走进家乡的博物馆,正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博物馆,人们回望来程,是对历史的http://gdgz.wenming.cn/2020index/shuxiangyangcheng/202405/t20240528_8547920.html
2.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更好赋能美好生活——中国青年网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鞭策着博物馆人进一步思考:面向未来,如何更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昨天,来自全国近200家博物馆的“掌门人”齐聚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深度探讨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的路径和方式。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tour.youth.cn/xw/202411/t20241115_15650383.htm
3.让博物馆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博物馆的价值才能不断显现,为人们带来知识与文化的滋养。期待各地博物馆坚持守正创新,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让博物馆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https://m.gmw.cn/2023-05/18/content_1303376768.htm
4.博物馆里的“美好生活+”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博物馆里的“美好生活+” 渴望“创意”的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日见闻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博物馆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其为创造美好生活贡献的力量,正被大众所关注。 博物馆是展现一个区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承载历史的重要平台。如何让“窗口”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11369
5.探寻文化之旅感受美好生活新闻动态文星新闻探寻文化之旅 感受美好生活 博物馆,浓缩了一座城市的记忆。一块块不起眼的城砖,一座座雄伟的雕像,都蕴藏着一段灿烂辉煌的历史。在5.18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随着红领巾小队队员们的脚步,探寻博物馆的历史! 1苏州革命博物馆 苏州革命博物馆中展出的每一幅老照片、每一件陈列的物品都深深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一件件https://wxxx.jssnd.edu.cn/wxxw/xwdt/content_269285
6.国际博物馆日走进博物馆,遇见深圳龙岗美好生活!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龙岗区作为深圳的文物大区,立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博物馆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中,有效地服务和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博物馆、文博展示场所,寻根历史、赓续文明,感受美好生活。 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1152921504608988960
7.山东博物馆本馆新闻文化润心,博物馆引领“夜生活”新潮流走进非遗“鲁绣”,感受美好生活 参加当晚活动的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的姑娘们在山东博物馆体验了“鲁绣”非遗技艺。鲁绣是中国北方刺绣的代表,承载着两千多年的齐鲁文化积淀和艺术底蕴。山东博物馆特别邀请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鲁绣传承人宋爱华,为队员们讲解鲁绣历史,指导队员们刺绣“墨竹”。这枝墨竹来源于山东博物馆藏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3/8/19/art_270328_10601.html
8.博物馆的意义就是点亮人们眼里的光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每一年的5月18日,公众都会感受到“博物馆的召唤”,平日里默默运转的文化机构成为“当日焦点”,主动发声,链接各种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弘扬的场景。 https://www.yicai.com/news/10176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