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于博,博以启智!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新课堂

在教育领域与文博领域的交汇点上,博物馆因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学校和家庭开展研学活动的理想场所,逐渐占据了研学旅行的重要角色。

作为研学活动的重要基地,在兰各博物馆积极接纳研学群体,研发特色课程,设计互动体验,依托馆内资源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成为学生研学活动中生动而丰富的大课堂。

著名兰州文史专家邓明为孩子们讲述兰州历史

雕琢知识打造研学精品课程

以馆内资源为依托,让文化浸润课堂,在兰各博物馆针对博物馆研学开发设计推出一系列主题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博物馆中感知历史与文化。

古人是如何梳妆打扮的,古代的发冠材质和用途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头面及妆容?这些有趣的问题都可以在兰州市博物馆的研学课程《兰博研学课——古人的精致衣装》中找到答案。

课堂上,在市博研学老师生动地讲解下,孩子们不断发出感叹,更是被市博馆藏文物明代石榴花珍珠串头饰的精美深深折服。老师还实物展示古代上妆顺序及发饰的佩戴,并邀请同学们担任小模特,体验古代服饰、妆容及发饰的佩戴,感受古典之美。

“游戏互动类、美术博物馆、非遗博物馆、中华传统大发明以及探秘古人的精致生活,这是兰州市博物馆根据馆藏资源,结合校内课程,量身打造的一系列兰博研学课程。”市博观众接待部副主任陆荣说,区别于其他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是一座在原址上修建的博物馆,整座博物馆从大门开始就是文物,所以研学课程不局限于展览,而是让孩子们在馆内的一砖一瓦间,了解认识兰州本土的历史文化。

来自金塔路小学五年级四班的李梓萌说,“当我第一眼看到白衣寺塔时,它高高地耸立在那里,像一位古老的巨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座塔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不仅外观好看,还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通过研学之旅,我深刻体会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金塔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刘莹表示,学校始终秉持着“教育即生活,社会即课堂”的教育理念,带孩子们走进博物馆,让孩子们在历史中感悟获知,让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发芽。

金塔路小学学生在市博进行研学活动

“黄河文化课程是我们专为9至15岁青少年打造的一款精品课程,2024年1月至今策划开展了‘黄河文化’主题教育课程9期,参与课程的学生涉及30多所学校。像塞防千里、衣冠礼乐、考古寻探、黄河水车、年丰岁稔等课程都收获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交口称赞。”甘肃简牍博物馆研学中心负责人杨秀梅介绍道。

感官盛宴解锁研学互动体验

如何让研学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文化与知识跃然眼前,实现青少年眼动、手动、脑动等多感官体验,是博物馆提升研学品质的方向。

“金城往事岁月印记——精品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是秦腔博物馆结合馆藏和校内课程开发的研学课程。一堂堂绘声绘色的博物馆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

孩子们在秦腔博物馆学习彩陶彩绘

“我们的研学体验活动紧紧依托金城关五馆的独特资源,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像绘画脸谱、刻葫芦、剪纸、泥塑、彩陶彩绘和戏曲人物扇面彩绘都是我们开发的体验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我们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家乡的热爱。”在中山小学讲授完课程,金城关五馆的讲解员感触颇深。

“今年我们接待了读者研学、民勤街小学、民族中学、中山小学等多所学校和机构的研学活动。我们依托馆藏资源,以及葫芦雕刻、剪纸、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承人亲自上阵,手把手教孩子们,让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感悟非遗传承人所体现出的精神。”金城关五馆负责人陈磊说。

创意引擎探索研学多元玩法

早期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相对被动、单一、浅表。但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设计”的元素开始出现在博物馆活动中。“研学+演绎”“研学+科技”等创新玩法探索了研学活动的可玩性,在研学中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作为红色教育的主阵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在今年集中推出了《西北“小萝卜头”》《红色女兵王定国》《药房里的秘密》等精品红色课程,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红色教育。同时,还创排了《谢觉哉的皮箱》《西路军女战士的回忆》《红色驿站》《南滩街54号》等原创红色情景剧,给红色研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在甘博修文物”系列活动是甘肃省博物馆研学活动的人气项目。今年8月,“我在甘博修文物——织梦红色传承”纺织品类革命文物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

活动以馆藏纺织品革命文物布币、布背包、粮食袋为蓝本,由省博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专家为孩子们详细讲解20多件纺织品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物修复的重要性。随后,孩子们在老师和博物馆修复师的指导下,拿起画笔和针线,自主设计绘制布币、粮食袋,深入体验革命先烈的艰苦岁月,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也是省博研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我在甘博修文物’的活动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截至目前,甘肃省博物馆共接待了62批研学团队。”省博社教部副主任王岚说。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今年,在兰各大博物馆积极筹备,不断升级服务,充分发掘馆藏资源,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层出不穷。这些举措都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推向了新的高度,也为研学旅行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的可能。(兰州日报)

THE END
1.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63)丨博物馆的重要职责是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加强媒体宣传、拓展博物馆教育、出版种类更多的文博图书、推出更多博物馆展览和研学项目等,都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 ·博物馆如何才能变成世界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还是彰显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文化 人 物 简 介 刘曙光,现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曾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国家http://scdfz.sc.gov.cn/gzdt/zyhy/content_166175
2.研学于博,博以启智!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新课堂在教育领域与文博领域的交汇点上,博物馆因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学校和家庭开展研学活动的理想场所,逐渐占据了研学旅行的重要角色。 作为研学活动的重要基地,在兰各博物馆积极接纳研学群体,研发特色课程,设计互动体验,依托馆内资源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成为学生研学活动中生动而丰富的大课堂。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1140
3.课后哪里去?到博物馆去,到野外去!通过“财经小报进小学”“商学宣讲进课堂”“商学文化展览进校园”的进阶式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跟着文物学财经”;博物工坊、博物剧场、博物市集等更是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后服务资源……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的展位前,工作人员花老师向记者介绍了高校博物馆如何与中小学校对接,为更多青少年进行知识科普。无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78194
4.如何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博物馆教育比起普通学校教育有明显的灵活性,它提供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在学校里简单的复制。以实物为基础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正是建立在运用陈列、展览或实物、模型、标本、图片、资料的基础之上的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而以人类文明和大自然的科考见证为基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https://www.jy135.com/edu/283737.html
5.社交礼仪知识(15篇)4.民族地方的差异性。指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内部统一和外部差异的结合。 5.由表及里的功能性: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 三、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1.遵时守约原则—讲究诚信,按时履约,遵守时间,信守诺言。 https://www.ruiwen.com/liyichangshi/3965954.html
6.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物性、情境性、体验性、主动性、终身性等特点。博物馆教育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博物馆教育是指在博物馆内实施的一般教育项目,而广义的博物馆教育则认为由博物馆产生的、具有教育意义和功能的一切事物皆可视作博物馆教育。自博物馆诞生之日起,博物馆内的教育现象经历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601.html
7.高中音乐教案(必备15篇)4、音乐功能探究:在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结合曲子初步掌握音乐的社会性——音乐的功能,探究音乐的:认识、教育、审美、等功能,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探究能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 1、《友谊地久天长》的表演与歌唱,在表演中感受同学情,掌握音乐的教育功能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515141933_3840679.html
8.凤凰艺术两会如火如荼,文艺界代表和委员们都说了些什么?近年来,各种由博物馆组织的儿童夏令营,由民间机构组织的博物馆研学活动层出不穷,这些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对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教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这些活动也仅局限在一、二线城市,而且活动的参与费用较高,令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地区家庭望而却步。针对以上情况,我建议将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纳入全国中小学https://m.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DY2NzgyMTCD35dlsJykcw.html
9.理论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希望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强调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围绕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一系列问题,学习时报高端智库版组织此次三方笔谈。 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https://www.cntheory.com/llly/202407/t20240708_65618.html
10.关于加强博物馆宣教职能的建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博物馆在公共教育与文化旅游发展中的角色》一文中提到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在传播知识于公共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改进提升文物保存和保护的业务能力”。对博物馆教育职能认识的改变,也反映了博物馆教育功能在当代的使命和意义。 https://www.mjshsw.org.cn/detailpage/jyxc-b78f1160-08a7-4958-a113-f731e63e74ea.html
11.通知(6)影剧院、录像厅、体育馆的观众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室)、阅览室、科技馆、档案馆; (7)市区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电梯间及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飞机场的等候室、售票厅。 二、健康知识部分 (一)、人体健康 1、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http://www.ycjdgz.cn/Article/Details/425
12.言语06210625化产业。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博物馆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 B.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功能 C.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D.博物馆发展的同时功能性也在不断丰富 选错了,应该选D: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522477/article/details/139853778
1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点一方面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是吸收了不同历史时代文化精华的具有高品位的传播;另一方面博物馆文化传播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有利于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建立一种系统的联系和稳定的文化接触。当然,博物馆除了是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外,也历来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因为一个博物馆如果不能通过社会教育去为https://www.enaea.edu.cn/pxztnew/gaodengjiaoyu/putonggaoxiaosixiangzhengzhililunkejiaoshitongshipeixun/cankaoziliao1/2014-03-26/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