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儿童|欧洲视角下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启示

1899年第一家儿童博物馆(编者注: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在美国成立,继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也于1913年向公众开放。这两家特立独行的博物馆为儿童提供了就那个时代而言少有的动手的机会,让孩子们跨学科去接触多元的文化。同时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也成为这两家儿童博物馆的建立初衷,期许孩子们能够大胆地去接触、有效地获得到更丰富的体验。

互动与感官体验对于儿童是至关重要的成长需求,这一点在脑科学研究层面也得到了证实。研究表明儿童需要在早期就尽可能地和这个世界产生互动,去获取更多的感官接触和体验,这对于成年之后的心智发展和生理社交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毫无疑问,游戏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互动体验方式。游戏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去交朋友,去发展出新的技能,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等。这些作为21世纪必备的核心技能,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和复杂的世界中,对于儿童的发展和对于成年之后的成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欧洲儿童博物馆的多元特征

欧洲多元化的文化和政治环境,致使欧洲的博物馆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而这一多元化的特征,致使欧洲的博物馆一直很重视互动式的交流和以观众为中心的设计。

六大特点

在欧洲,一般而言儿童博物馆都具备以下六个特点:

以儿童及其家长作为其主要观众群体

注重游戏的方法

强调动手实践(从做中学)的理念

激发创意,鼓励创造力

以开放式的途径

注重小组学习和团队合作

欧洲的视角

创新

Innovation

创造力

Creativity

适龄性

Age-appropriateness

对儿童的影响

Impactonchildren

设计的实用性

Practicalityofdesign

审美素养

Aestheticquality

高水平的管理和适当的人员配置

Goodmanagementandadequatestaffing

助力儿童获得体验

开放式教学项目

Open-endedlearningprogrammes

有证据表明儿童全面参与项目其中

Evidencethatchildrenhavebeeninvolvedintheconceptionandevaluation

编者注:儿童博物馆奖(ChildreninMuseumsAward)是由国际儿童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ChildreninMuseums)“HandsOn!”项目和欧洲博物馆学会(EuropeanMuseumAcademy)联合举办的奖项,旨在奖励最优秀的儿童展览或项目。

创造力与多样性

由于每个博物馆都有独特的背景、目标、年龄层,所做的尝试也是各异的,不过有些基本的实践原则是可以大家共享的。

ZOOM儿童博物馆艺术空间

此外丹麦国家美术馆(NationalGalleryofDenmark)、瑞典国家科学技术馆(NationalMuseumofScienceandTechnologyinSweden)等众多欧洲的博物馆都在儿童项目开发中以贴合实际的创新理念为儿童教育做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尝试。

丹麦国家美术馆

而作为一直致力于博物馆创新发展的荷兰,在博物馆项目开发上的领先成就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对儿童教育的优势上面。

在一份针对荷兰的内部调查报告显示,荷兰地区的博物馆在开发儿童项目时非常注重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们能够更加好地去理解各种多样性,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好奇,对周边的环境更加感兴趣,并尝试让孩子们成为自己未来的领导者。

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其内容和观众之间的联系。

AMuseumisnotabuildingitistherelationshipbetweencontentandaudience.

——摘自Annemies现场演讲PPT

将人、艺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

荷兰国立博物馆于2013年4月重新开放

1、这就需要,首先确立核心价值观:真实(Authenticity),品质(Quality),个性化体验(Personal),创新(Innovative),简洁(Simplicity)。

例如:该馆组织了120个人的团队,包括有艺术家、工作人员、专业人士,专门来设计和保障观众的个性化参观体验。Annemies强调,交互式最强的媒介就是人,没有哪一种科技能够比人能更好地做到建立起观众和展品之间的连接。

专业团队

2、再者确定目标人群与相应的需求。

顺应而生的教育使命

以公众需求为起点的教育和学习功能作为荷兰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也就随着上述逻辑论证顺应而生了。

亲子导览

为此,该馆会为每一个目标人群都开发对应的导览(或非导览)活动和项目,例如为儿童及其家人准备的亲子导览,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美术馆导览,还有专门针对4-6岁孩子准备的导览,此外一些具有特殊内容的媒体导览则为不同年龄层的人一起参观提供了便利。这是不仅为孩子,而且也为家长提供了充分的互动机会。

家庭导览

一个也不能少的责任

为了保证接触到所有的孩子,并且让他们获得良好的体验。该馆积极与学校合作,同时创造一些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们的21世纪核心技能,特别是在于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内容。

儿童视觉艺术工作室

2013年开放了一个以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引导学习为目标的教育中心。该中心通过儿童视觉艺术工作室、中小学校项目,致力于丰富孩子们的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读写技能。例如“You&TheGoldenAge”项目,可以在线上或线下进行交互式游戏。通过这个项目,孩子们首先要做好预习,然后来到博物馆,进行一次充满激情的发现之旅。

You&TheGoldenAge

手机时代的方式革新

除了上述的尝试,荷兰国立博物馆还一直在寻找吸引青少年兴趣的途径。研究显示,很多青少年只有在学校组织活动或者和父母一起来的时候,他们才会到这个博物馆来,很少会有青少年主动到博物馆参观。同时,实际上,青少年在参观博物馆时使用的纸质教育材料(小册子),无法吸引起他们的参观兴趣。

而根据综合观察结果,显示出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青少年希望在博物馆中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要看到他们喜欢的名人,要看到有意思的内容,还有在整个过程一定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鼓励孩子们主动想去了解博物馆的藏品。

数字时代

为此该馆从当下的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普遍性出发,结合青少年的群体属性,打造了专门为青少年准备的手机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首先是邀请了5个网红,每一个网红都会带着青少年开启一个博物馆之旅,而且给他们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和任务,博物馆方则负责制定与挑战和任务的主题相应的内容。使用者可以深度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并使用这个社交应用工具来制作视频播客,把视频发给老师,老师也可以用这些视频作为教学材料,进而产生一个良性应用循环。

网红导览

提升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除了上述博物馆在教育实践层面的启示之外,Annemies还强调博物馆若想在教育领域产生一定影响力,则可能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层,特别是馆长,要引起重视并把教育作为博物馆的一个首要任务;

2、博物馆机构当中教育部门的位置非常关键,教育部门必须得有人是管理团队的成员之一;

3、教育部门应该配有恰当的预算,和专职的有创造力的工作人员;

4、具备共同的价值观;

5、要与营销部门等其他部门保持密切的合作;

6、博物馆必须要发展高质量的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这有利于博物馆的宣传和教育推广。

现场问答

一问:现在很多综合性的博物馆和科技馆也建了儿童探索展区,那么专业的儿童博物馆与综合博物馆的发展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哪里呢?围绕差异化的发展,在设计建设儿童博物馆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哪几个方面?

Annemies:我觉得儿童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之间的区别,在于儿童博物馆是专门针对孩子和家长的,但是其他类型的博物馆,要面对更多元的观众。所以博物馆的定位要非常清晰,要考虑到所有不同的目标群,要看到所有不同目标群的需求,这样才能针对多样的需求去开发相应的项目。

荷兰国立博物馆中学项目

合适的项目、专属的空间都会是吸引不同年龄层观众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如果有专门的亲子区域,那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我们强调的是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给观众提供多少适合他们的内容和项目,让他们在博物馆体验到宾至如归的参观经历。

二问:欧洲博物馆的儿童教育和美国博物馆的儿童教育之间,从理念上,或者是从教育模式上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Annemies:首先,儿童博物馆最早是起源于美国,这是个美国的现象,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如果大家想发展儿童博物馆的话,可以参照美国的例子和经验。

此外,儿童博物馆一直体现着一些所在地的文化背景,例如不同的在地文化背景会影响着该地儿童博物馆的发展。当然儿童博物馆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要考虑到你们自己的文化。就欧洲而言,儿童博物馆的多元化特征以更丰富的方式呈现着儿童博物馆在欧洲的现状。此外,我觉得欧洲和美国博物馆之间的区别,可能不在于孰好孰坏,而是在于不同的主题、方法和互动形式。在欧洲,就我所知,可能关于博物馆的设计形式更为多样。

三问:如何做好儿童教育活动的整理和归档?

Annemies: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在馆际之间交流、参考彼此的做法,或者在国际间寻求灵感。但是绝不能简单地模仿,而需要从中开发出贴合自身实际的解决方案。开始的时候,要从一些优秀的例子和做法中学习,期间必须端正一个想法,那就是方法形式是多样的,没有唯一的、万能的解决方案。此外,明确目标也很重要,因为目标可以引导我们找寻对应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中间充满着挑战,而做好规划或许就是最好的面对挑战的方式了。

THE END
1.多让孩子走进博物馆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知识宝库,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孩童时代,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并利用好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多带孩子到历史、自然、科技、军事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参观,给孩子以启蒙和启迪,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陶冶http://www.sdzzwm.com/mobile/news/show-12197.html
2.儿童博物馆作文(精选9篇)美国儿童博物馆与社区联系紧密。首先, 美国第一家儿童博物馆的雏形就是在社区博物馆空置场所上建立起来的专为儿童开办的一个特有空间, 随后美国几家规模较大儿童博物馆的创始人多是来自当地社区的公办学校教师, 这些教师因无法在公办学校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而转向开办儿童博物馆。其次, 今天美国儿童博物馆的发展几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53i3t.html
3.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11月启幕我们必须从这些底层的逻辑,演绎出思维的脚手架、行动的工具箱,系统的方法论,人人参与,去搭建我们重构教育、解决问题的操作支点与行动空间,并推动我们自己分析现象,理清逻辑,有效行动。 我们必须以系统的设计,生态的视野,重建教育价值,在2020这个划时代的转折时刻,展开一场严肃的讨论:教育的基础价值和根本目标,究竟是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toutiao/2020/08/26/250533.html
4.如何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而以人类文明和大自然的科考见证为基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点已经从传统教育向休闲式的教育转变。国际博物馆协会曾提出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强化寓教于乐的目的,对大众展示具有文化价值的对象与标本。观众来到博物馆不完全是为了参观展品、扩充知识,也在其间随意的寻找一种恬静、安慰。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朋友或同学结伴https://www.jy135.com/edu/283737.html
5.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校外教育博物馆美育的多元途径与多元形态文化摘要:将跨越教育社会学与文化经济学的文化资本理论引入博物馆教育研究,可以对博物馆学理论进行新的探讨,对博物馆美育展开新的探索。博物馆美育是社会美育的重要支脉。社会美育对社会个体积累审美相关的多元文化资本具有重要作用,对社会整体文化风尚建设、文化资本结构优化,以及文化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现实作用。博物馆通过展览https://www.ccc.org.cn/art/2023/5/6/art_52_47675.html
6.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29、教育被提到博物馆功能之首,其背后是国内博物馆人在认知上的转变。与国际一流博物馆相比,国内博物馆教育缺的不是能力,而是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不能将视野仅局限在馆内,而应该具有推动社会向更高文明水平迈进的 。 A.高度 责任 B.胸怀 决心 https://www.jinbiaochi.com/xizang/xzsydw/news_79694.html
7.利用儿童博物馆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的研究阶段总结范文子课题二——利用“儿童博物馆”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是为达成总课题研究目标而开展的一项实践性研究,它是基于“儿童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的重要支柱和环境支撑,是总课题实施研究、推进过程、提升价值的能源储备,更能为“儿童博物馆”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本学期我们针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完善https://www.ruiwen.com/doc/1967935186.html
8.儿童博物馆,让儿童行动起来说到博物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展品和隔离的玻璃,直觉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玩耍的地方,这也是不少孩子在博物馆吵闹着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不同于传统博物馆教育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有一种儿童专属的博物馆——儿童博物馆,这里提供的展览和活动以儿童为设计对象,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这类博物馆的特点就是,让儿http://cgrs.szlib.com/qw/paper/851147
9.虞永平:如果你想给孩子建造一座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的重视,很多幼儿园基于博物教育将博物馆资源延伸至幼儿园,并且开展了相应的课程活动。 既然要把博物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视野,那应该如何培养儿童的博物意识?博物馆怎样服务好儿童?幼儿园又怎样用好博物馆资源呢? 这周,人文幼学做了一期关于“博物教育特辑”的策划,我们将从观念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483432f1-506f-4183-a187-55c1440aef3e
10.博物意识引领下的幼儿园美术馆环境创设思考一、理解博物意识下儿童美术馆教育的核心价值 近年来,博物馆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在幼儿园中也不例外。幼儿园也将博物意识作为统领幼儿园博物馆环境、资源的创设与课程实施的依据。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场馆之一,本文将其定义为一个儿童能够感知、欣赏和创造美的艺术作品并提供多种操作机遇的场所。儿童可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922/8869753.shtml
11.主题博物馆促进大班幼儿科学探究和艺术表征能力的实践研究.pdf向传授的课程模式,我们在牢牢把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的基础上, 尝试开展儿童主题博物馆活动, 运用四维突 破、六步层进、三向指引等方法,研发了特色课程资源、拓展了传统节日活动, 使幼儿探究和表征能力得到发展、 教师有效建构课程能力得到提升、 家长传统家 庭教育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29/8136102113003141.shtm
12.视野拓展幼儿园博物馆教育:一件关于好奇心游戏和学习的正经事一、什么是幼儿园博物馆教育? 幼儿园博物馆教育是一种集博物意识、博物经验和博物能力于一体的综合化教育,它为幼儿提供了广博的经验场域和操作体系,是幼儿回归常识,探究自然、认识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幼儿化特征。 幼儿园博物馆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博物馆教育为幼儿创设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情境,它通过https://jsjy.naujsc.edu.cn/2024/0416/c258a1461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