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展文物如何进行预防性保护博物馆临时展厅展品预防性保护文物环境安全监测

随着“文物出差”的多频化,越来越多珍贵的文物藏品以“出差”的形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展出。这种跨区域、以及跨国界的展览活动不仅能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为公众提供了接触和了解世界各地文化遗产的机会。

“出差”的文物如何进行预防性保护-博物馆临时展厅展品预防性保护-文物环境安全监测-运输状态监控-令容物联

然而,在享受这些难得机会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出差”的文物同样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因此,对于这些文物也应实施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存在的风险:

1、环境变化: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紫外线、甲醛....)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对部分文物构成威胁。

2、运输过程造成的损伤:运输过程中以及在新环境中展示时,有可能会发生意外碰撞或不当处理导致的损伤。

3、安全问题:除了自然因素外,还需防范人为破坏、盗窃、不文明参观等安全隐患。

预防性保护措施:

1、准备阶段:对即将借展的文物或藏品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检查,并记录当前状态。

2、运输阶段:根据文物材质特性制定包装运输方案,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必要时可以对文物运输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倾斜、跌落、温湿度等情况进行监测);

3、临时展厅布置阶段:在设置临时展厅时,应尽可能还原文物藏品原保存环境(温湿度、光照、紫外线.....)状态,必要时可以使用环境监测设备监控展厅、展柜的环境变化情况,当异常时能联动除湿机、排风扇、空调、报警器等设备,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4、安全监控阶段:加强安保力量配置,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安全措施,如:异常闯入、烟感监测、不文明参观(拍打展柜、闪光灯拍照、吸烟等)等行为进行监测。还要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水灾等情况下的快速反应机制;

6、参观展出阶段:合理规划参观路线,避免人流过于集中给展品带来风险,通过导览解说提示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正确观赏方式等。

令容物联研发的博物馆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对展厅、展柜、藏品库房内的温湿度、甲醛、TVOC、二氧化碳(CO2)、光照、紫外线、粉尘颗粒物(PM2.5、PM10、TSP)、噪声、臭氧(O3)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氯(NO)、氨气(NH3)、负氧离子、甲烷、振动、水浸等几十种环境数据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当数据异常时还能联动设备(空调、除湿机、排风扇等)起到监测预防+保护的作用。

还能对文物运输状态(倾斜、跌落、温湿度、漏水、定位等情况进行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以及安全监控(如:异常闯入、烟感监测、不文明参观(拍打展柜、闪光灯拍照、吸烟等)等行为进行监测。

适用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场所

功能介绍

环境监测:可以对展厅、展柜、藏品库房内温湿度、甲醛、TVOC、二氧化碳(CO2)、光照、紫外线、粉尘颗粒物(PM2.5、PM10、TSP)、噪声、臭氧(O3)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氯(NO)、氨气(NH3)、负氧离子、甲烷、振动、倾斜、水浸等几十种环境数据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文物运输状态监测:能对文物运输状态(倾斜、跌落、温湿度、漏水等情况进行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安全监控:异常闯入、烟感监测、不文明参观(拍打展柜、闪光灯拍照、吸烟等)等行为进行监测。

多端查询:工作人员在电脑、手机、Pad、大屏、86屏,可以随时查询环境数据。

趋势展现:日、周、月、年历史曲线趋势图,动态展现环境变化情况;

大屏可视系统:支持大屏、LED等可视化展现;

文物趣味互动:支持文物趣味互动(文物自述、语音播报等功能)

区域图展示:通过区域分布图,很直观的能看出每个区域内的环境状态

网络拓扑图:通过网络拓扑图能很清楚的看出,整个展厅的网络分布情况,网络信号的强弱、断线情况,方便排查问题。

环境热力图:通过环境热力图,能很直观的看到展厅各位置的环境情况,协助管理者进行风险排查,隐患处理。

监测点管理:可灵活增加、修改、删除监测点和设备信息;

设备定位:定位设备安装位置,在地图上直观展示;

报警阈值设置:可灵活配置监控对象的报警上限、下限范围;

联动控制:发现异常可立即自动处理,可以联动控制空调、加湿器、除湿机、排风扇等设备;还可对接环保、消防、安全管理部门;

永久存储:各项监测数据永久保存;

数据安全:数据三重加密保存,安全存储,稳定可靠;

数据导出:可导出监测数据、报警历史;

系统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

系统特点:

免布线(实施):支持免电源、免布线的实施方案;无线/有线方式灵活选择;

无线传输:尽可能节省实施的工作量;

多端同步展示、随时随地掌控信息;

支持大屏展示,支持3D数字孪生;

支持文物趣味互动(文物自述、语音播报等功能)

成套设备:自有品牌的传感器、采集器、网络传输模块,保证了系统的一致性、稳定性;

报警形式灵活多样;

系统容易使用:图形化设计,简洁美观,人人会看会用;

易维护,易拆卸,可方便地移到新场所,立即投入使用;

扩展方便:监测内容、供电方式、网络传输方式、联动设备、趣味互动展示方式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选择。

参考标准:

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JGJ66-20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HJ/T193-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618-2005《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适用场景:

名人故居、文人旧居、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革命纪念馆、中国陶瓷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

THE END
1.文物保护要力戒六种倾向时事评论媒体关注这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掀起了一股运动式保护的浪潮,大家都在想办法让文物“活”起来。但“保护”是否就意味着“维修”呢?“维修”是否会对文物造成破坏?如何才能保留住文物原有的价值呢? “十四五”以来,山东持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精品展陈不断涌现。图为游客在青州博物馆参观展品。https://zgcsswdx.cn/info/12429.html
2.博物馆工作总结作为博物馆保安,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保护展品物品的安全。我要求自己能够细心检查每件展品物品,并密切监控参观者的动向,预防不法分子盗走珍贵文物或者进行意外破坏。 三、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演习 在博物馆内,不排除发生紧急事件的可能性,如火灾、地震等。作为保安人员,我们要有应急意识,配合消防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451777.html
3.博物馆该如何打造“善意的距离”?@julicsti:玻璃博物馆展品被熊孩子弄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馆方也应该在保护工作上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然出事了,都是大棒高高抡起,轻轻放下,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 实际上,网友口中的“事情出现第二次”,是指发生在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另一件藏品——《折》的损毁事件。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260240
4.观众为何偏爱采用多媒体互动技术的博物馆展览?两爬馆景窗与多媒体二、展品保护 博物馆展览展示空间内,常布置了许多珍贵而脆弱的文物,直接的触摸和频繁的展示可能会对其造成损害,而通过全息展示的方法,便可以通过制作文物的数字复制品或3D模型,让观众可以在不直接接触文物的情况下,通过互动设备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观赏和学习,既保护了文物,又实现了文化的传承。 https://blog.csdn.net/duvbxff/article/details/140143864
5.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展品,除了考虑保护以外,一般还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和观众的舒适度等因素。因此藏品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与收藏时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一)陈列展示中的照明控制 对于展览中的照明设置,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藏品保护的需要,控制展品的照度、照明设备的显色性、热效应和紫外线比例等。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6.秦岭博物馆展品征集公告为丰富秦岭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等法律法规,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展品,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能够反映青、甘、陕、豫、鄂、川、渝“六省一市”大秦岭区域内(特别是陕西涉秦岭地市和商洛)自然地https://wwj.shaanxi.gov.cn/sy/dtyw/tzgg/qtgg/202308/t20230817_2297644.html
7.博物馆管理制度7篇(优选)九、文物展品安全重于泰山,安全责任大于天,监守自盗行为,法不容情,重刑处置。 消防管理制度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山西省消防管理条例》。 二、在以馆长牵头的消防领导组领导下,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https://www.jy135.com/zhidu/2363056.html
8.百代芸香‖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典籍博物馆二展厅(120汲古润今‖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典籍博物馆三展厅(90余张照片)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33800879/ 四展厅通道—— 交流互鉴‖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典籍博物馆四展厅(80余张照片附展品目录)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34014071/ https://www.douban.com/note/733557942/
9.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目前,我国的许多珍贵文物均保存于博物馆中供人们参观,所以政府要重视博物馆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下发明文规定等,这些都表现出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并且国家已经把文物的保护放在长期的发展战略中,在技术上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文物重点保护机构,研究如何进一步将文物保存完整,使其不受环境侵蚀,广泛https://www.wenshubang.com/yanjiushengbiyelunwen/365129.html
10.好的,下面是博物馆展示柜的一些文案:1好的,下面是博物馆展示柜的一些文案: 1. 舞台上的明珠:博物馆展示柜 博物馆展示柜是一个展品的舞台,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珍贵的历史文物、艺术品或科学实验装置。我们的展示柜采用高透明度玻璃,保护展品不受灰尘、紫线等有害因素的侵害。同时,柜体采用厚重的金属,确保展示柜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在博物馆展厅里,演员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52974717?bizType=29
11.博物馆上半年工作总结第五,博物馆工作需要注意细节。每一件展品都有其特殊的保护要求,我们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文件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护和展示。同时,在展览设计和安排方面也需要注意细节,以保证展览效果的呈现和参观者的舒适度。 第六,博物馆工作需要耐心和灵活性。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能够快速调整节奏并解决问题。https://www.yjbys.com/gongzuozongjie/geren/1459861.html
12.面对灯光对文物的辐射,博物馆照明这样设计更合理?上面讲的是关于如何从灯光的角度,来保护藏品的一些方法和注意点,着重点在展品柜。而具体到整体的博物馆照明设计,我们主要讨论展品区和展示空间的照明。 一、博物馆照明设计之展品照明 像美术馆一样,博物馆也是属于艺术类展馆。因此,展品照明要处理好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关系,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平衡,以及展品与背景在色彩https://mp.ofweek.com/lighting/a145683727306
13.重庆大学博物馆“赝品”风波还在继续:捐赠者系馆长之父曾卖假画被免职其一,博物馆展品真伪究竟如何,是否经过专家严格鉴定? 据业内人士介绍,博物馆接受捐赠有一套严格的鉴定程序,“真伪鉴定”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文物的真伪由谁鉴定、如何鉴定目前尚存争议。 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显示,2015年重庆大学曾邀请国内14位博物馆建设及文物专家就吴应骑拟捐赠的藏品进行评估,与会专家表示部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0161262799959.html
14.商代青铜鸮尊在美展出跌落展台专家:过于复杂的展陈或有潜在危险该博物馆网站上显示展品未展出(官网截图) “裸展”并不罕见 但青铜器不一定“结实” 从展览现场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该展品并未装进展柜进行保护,但是否另有加固措施无法从图中看出。 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内青铜器研究专家,对方介绍,这种未进行任何保护措施的“裸展”,并非该展览的首创,在国外是一种常见的展览形式https://www.thecover.cn/news/12UvkLg/BQCH90qSdq8Jkw==
15.大英博物馆:从掠夺保护到分享的变迁——200万年的思考与凝视从掠夺、保护到分享的变迁 ——200万年的思考与凝视 行走在这部涵盖了七大洲文明、打破了时空桎梏的百科全书中,复旦大学EMBA的学生们一次次地伸手指向玻璃柜中的展品,仿佛可以从这个无声的动作中得到某种答案。 来源不光彩的藏品 许多中国人参观完大英博物馆之后,都会流露出一种“激动又羞耻”的感情。在大英博物馆建https://www.fdsm.fudan.edu.cn/emba/article/0e0e5cc4dbd94cbf97876cf25392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