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时期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塑造的朱元璋形象——以《龙兴慈记》为中心的考察有关历史

一王文禄编撰的《龙兴慈记》及其故事梗概

总之,王文禄选录和虚构的这些有关朱元璋的故事内容,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民间社会对朱元璋及其时代的一个选择性记忆的事实存在。

二《龙兴慈记》重塑的朱元璋的“龙种”与“圣人”形象

在王文禄《龙兴慈记》问世之前,有关朱元璋的神话传说故事,均散见于官私文献,而该书虽不是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客观系统讲述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但通过编造故事、神化传说,虚构历史场景等手法,选择性地向民间社会传递有关朱元璋的历史信息,刻画出较为丰满的朱氏的“龙种”与“圣人”形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二,虚构了朱元璋少年时期卓尔不群的形象。朱元璋少年时的神奇故事有两则,一则是渲染他少年即有王者之范:“圣祖幼时,与群牧儿戏,以车辐版作平天冠,以碎版作笏,令群儿朝之,望见俨然王者。”一则是表现他无所畏惧、敢作敢当、偷天换日的“大丈夫形象”:“杀小犊煮食之,犊尾插入地,诳主者曰:‘陷地裂去矣!’主者拽尾,转入地中,真以为陷也。”从故事内容看,前者情节真实,说明朱元璋自幼年即为身边群牧儿所拥戴,具有号召力和威慑力。而后者则漏洞百出,情节有悖于常理。这两则故事不见于官方和《天潢玉牒》记载,是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为弥补其少年身世经历空白而编造的,其用意在于刻画一个非同凡响的少年朱元璋形象,而这又与青年时期大智大勇的形象相吻合,呈现的是帝王生来就不同于常人的独特秉性和超人魅力。

三简单的结论

综上所述,嘉靖时期王文禄编撰的《龙兴慈记》一书,对明初以来有关朱元璋的神话、传说及故事作了系统研究和整理,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作了必要的艺术加工和素材处理,从而构建了一个王氏版本的朱氏谱系,呈现了嘉靖时期民间对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的形象认识,塑造了嘉靖时期有关朱元璋的圣君形象。虽其所述与真实的历史不相符合,其中不乏编造、虚构和美化的成分,但不容否认的是,对刻画明代朱元璋的完整形象,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提供了诸多不见于官方或野史记载的传说故事和信息材料。一是关于朱氏出天子的传说故事,在实录中有所记载,但没有确指葬在何处,而是书明确是在泗州的杨家墩;二是朱元璋之父葬九龙头山出天子的故事,也不见于官方和野史记载;三是关于朱元璋在佛寺中驱使伽蓝神等故事,不见其他文献记载;四是刘基与朱元璋在宫廷对弈的故事,不载其他文献;五是朱元璋与刑部尚书开济宴请“上天二十八宿”的神话故事,不见他书记载;六是朱元璋赐常遇春宫女及赏赐群臣“悍妇肉”的故事,仅见此书记载;七是朱元璋派遣佛僧宗泐上表“天宫”的故事,为他书所不载,等等。这些有关朱元璋形象的传说故事,为世人了解和研究嘉靖时期民间社会塑造的朱元璋圣君形象,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和参考文献。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院刊院刊简介 来稿要求 《故宫博物院院刊》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故宫博物院主办的人文类学术期刊,以立足于实证基础上的文博和明清宫廷史研究为主要特色。长期以来,刊物坚持以党的出版方针为指导,坚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维护学术的严肃性和诚信。《院刊》创刊于1958年,1958和1960年出版两期后https://www.dpm.org.cn/journals/
2.新知故交相见欢——记故宫书苑一场别开生面的签约仪式说到故宫出版社,那可是故宫博物院旗下的专业出版社,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中独此一家!自1983年成立以来,它就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从传统出版到数字融合出版,再到文创产品研发,故宫出版社一直在路上,不断推陈出新,让故宫的宝贝们以更多元的方式与大家见面。 https://item.btime.com/f1qmqetqlsf8qibnsapf7cknk85
3.故宫博物院书画藏品里的那些诗和那些事中国许多国学经典流传于世,不少书画作品与文人墨客的赏析文章被收藏在了故宫之中。 《名家大手笔》以古典诗文为线索,精选52篇国学传承经典,每一篇诗文,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让我们在品读之间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 而与这些诗文相对应的,则是100余幅故宫书画珍品。这些书画作品大多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典藏,每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412/16/170636_54761586.htm
4.图片报道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图片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16日 第02 版) 12月15日,“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展出来自国内五家考古文博机构的399件(套)重要文物。图为观众在参观展览。 杜建坡摄(人民图片)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412/16/content_30046353.html
5.现场一眼五千年:故宫展凌家滩文化玉器古代艺术澎湃新闻在即将迎来凌家滩遗址发现40周年之际,12月14日,“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展览展出了来自国内五家考古文博机构的399件(套)重要文物,种类涵盖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其中包括暗含丰富哲学思维的“刻图玉版”、北京2022冬奥会奖牌的设计灵感素材“重环玉璧”、承载新石器时代自然崇拜的“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49639
6.《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博物院主办10-17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09期 09-06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08期 09-06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07期 《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时及1979年复刊初期均未设主编,从创刊号至1986年第4期,编辑者均为院刊编委会。1979年主持《院刊》复刊工作及其后几年中实际执行《院刊》主编工作的是刘北汜先生。 《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http://ggbwy.chinabidingnews.com/
7.《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05期6、EDXRF对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瓷器的无损分析 李合;徐巍;李卫东;梁国立;苗建民; 7、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瓷器釉的颜色无损测定 丁银忠;赵兰;黄卫文;侯佳钰;苗建民; 8、对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官窑青瓷的拉曼光谱无损分析 赵兰;赵小春;郑宏;杨百瑞;苗建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323/15/9305059_968462651.shtml
8.资料《故宫博物院院刊》目录在线阅览下载地址《故宫博物院院刊[1]》创刊于1958年,开始为不定期刊物,继创刊号后,1960年出版了第2期,后即因“文化大革命”停刊。1979年,《故宫博物院院刊》复刊。自复刊始至1999年为季刊。2000年始至今为双月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时附属于故宫博物院研究室,1979年复刊后依旧。1985年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成立后,属期刊部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249925
9.普天同庆知为谁——《故宫博物院院刊》为您解读清宫万寿庆典的文章撷英︱林姝:崇庆皇太后画像的新发现——姚文瀚画《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 《故宫博物院院刊》编辑部编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故宫博物院正在筹办《普天同庆清代万寿庆典展》,借此之机,文保科技部细心找出未曾刊布的原名为“清人画颙琰万寿图像”的贴落作品准备修复展出。这一庆典题材作品的重新发现,也引起https://weibo.com/p/1001603890989642209978?from=page_100106_profile&wvr=6&mod=wenzhangmod
10.《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半年刊)创刊于1983年,是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文史类学术研究集刊。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主要收录与沈阳故宫历史、文物、古建筑相关的学术论文及清朝历史、满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兼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故宫学等方面的文章。 说明:该https://www.wyseo.cn/syggbwyyk/
11.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林立博士在重要期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发表学术近日,我院历史学林立博士在《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7期发表了题为《犍陀罗式带流提梁壶考》的文章。 林立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现任我院历史学专业教授,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汉唐宋元考古、佛教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犍陀罗式带流提梁壶考》这篇文章涉及汉末三国时期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等多https://ll.ylu.cn/info/1020/7842.htm
12.青铜器的起源与西周青铜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02期倪瓒《秋亭嘉树图》等三件书画综考 漫谈有关琴史的几个问题——与津门琴友商榷 清前中期皇帝典学述论 康熙朝法国耶稣会士在华的科学活动本刊往期查看全部 >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09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08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07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06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05期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GGBW199802001.html
13.《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博物院院刊》由故宫博物院主办、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116。故宫博物院院刊集中发布文保科技、古建筑研究的文章,致力于发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宫廷历史、文物研究成果。 主管单位:国家文化部 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 国际刊号:0452-7402 https://www.kuaiqikan.com/gu-gong-bo-wu-yuan-yuan-kan/
14.《寒雀图》御题诗之“谜”——30年的争论是否盖棺论定?关于《寒雀图》中的乾隆御题诗,198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梁定海曾在崔白书画研究中有过提及。1986年第二期《故宫博物院院刊》上,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赵苏娜曾在其论文《崔白<寒雀图>》中有过清晰的解读:寒雀争寒枝,如椒目相妒,设有鹯来驱,舍仇共救护。这是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乾隆《寒雀图》御题诗的解https://www.hm-3223.net/shangyue/show.php?itemid=13
15.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马顺平做客新人文讲座新解《花园宴会图》的马顺平,1979年生,历史学博士,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古代书画及中外交通史研究。曾主持、参与策划“新理异态:明末清初五家书画展”(2016)、“赵孟頫书画特展”(2017)、“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2021),在《历史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等期刊发表《豹与明代宫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0/100611.htm
16.熊长云《新见秦汉度量衡器集存》出版熊长云,四川成都人,20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王子今教授。现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器物部金石组,主要从事古代铭刻、度量衡与秦汉史研究。曾于《考古》《故宫博物院院刊》《文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序(李学勤) 前言 http://lishisuo.cass.cn/lsyjs_zhcx/lsyjs_xsqk/201812/t20181225_4800010.shtml
17.《千里江山图》到底是不是赝品?近日,故宫展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观者如潮。关于《千里江山图》,历来评述的着力点都围绕在年仅18岁的天才画家希孟身上。例如,清代收藏家宋荦断言王希孟完成此图后,20余岁即殒命。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杨新早在1979年第二期《故宫博物院院刊》发表《关于〈千里江山图〉》一文,对宋荦的结论提出质疑。https://sichuanart.com/newsitem/278086797
18.《故宫博物院院刊》“文物研究·古建筑”栏目入选中宣部首批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故宫博物院院刊》的“文物研究·古建筑”栏目荣列其中。 “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次设立,旨在通过重点专栏建设的引导示范,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紧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回应时代之问https://www.mct.gov.cn/preview/whzx/zsdw/ggbwy/202403/t20240306_95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