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概论首都师范大学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一样,都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物。直到1905年,随着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诞生,中国开始了对西方博物馆的认识过程,同时逐渐的将博物馆理论付诸于实践当中。

我国的博物馆学借鉴过西方和苏联的理论与模式,又受到了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如今,我们身边的博物馆不再是将藏品束之高阁的文物仓库,而是依托藏品为公众提供教育、文化、休闲、服务的重要场所。

走进身边的博物馆,例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我们会想,这么多的博物馆建筑为何风格迥异?这么多的藏品,博物馆如何妥善保管?一个好的展览,博物馆是如何策划的?高科技在博物馆中是如何应用的?博物馆能为公共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与休闲服务?新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又是什么?公众如何享受博物馆文创带来的变化?作为非盈利机构的博物馆,如何高效运营与管理?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点进我们的课堂。接下来的课程当中,我们将从学科的角度出发,从博物馆及博物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开始来系统学习。我们可以用专业的知识和眼光,来认识博物馆和身边博物馆现象。

通过中国博物馆学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1.学科素养:使学生对博物馆、博物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工作方法、博物馆学的研究体系与方法、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藏品管理、文物法规、科学管理、博物馆营销、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问题有细致的了解和掌握。

3.社会服务:了解参与社会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培养专门从事博物馆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通论教材等

一、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一)书目

(二)论文

二、博物馆类型与基本功能

三、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四、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五、博物馆的科学管理

六、博物馆与新技术

七、博物馆建筑

八、博物馆的藏品管理与保护

九、博物馆的展览设计

十、博物馆与公众考古

十一、博物馆观众调查与研究

十二、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

十三、非国有博物馆的现状与对策

Q:这门课程难度会很大吗?

A:当然不会。博物馆学听起来会给人神秘、深奥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博物馆学概论是博物馆学的基础课程,课程将会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大家了解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相信大家一定会学有所获。

Q:我们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A:当下,博物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封闭的文物库房。拥有海量文化资源的博物馆更是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开放的公共服务机构,是公众进行终身学习、休闲放松、社交、亲子活动的场所。随着博物馆越来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加之更为丰富的社教活动,相信大家一定会获得更好的博物馆体验。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

THE END
1.学习公社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如何发展社会教育功能作者:原芳芳 邸刚 韩真冲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发布时间:2024-12-11 阅读量:10 热门文章 ?以育才为根本 建好青年人才“蓄水池” ?辅导员:奏响新生入学前奏曲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党建活动”交叉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技术在学校管理中http://library.ttcdw.com/libary/jygl/zhongsjy/shehuijy0/2024-12-12/247750.html
2.博物馆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前沿进展——以南非的四个博物馆为例主讲人:潘守永,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伟长学者(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情报研究所所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族大调查的学术回顾、文献整理和当代价值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名誉馆长,湖南湘西州博物馆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中国海外文物研究https://lib.zjnu.edu.cn/2024/1210/c13945a488341/page.htm
3.青年学者以独特视角研究中国文物中的“动物意象”:此间鸟兽,如此与蛙之间、与蛇之间、与鸮之间……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鸟兽,我们与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青年学者任疆以东西方研究的独特视角写下《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以下简称《此间鸟兽》)一书,探究上万年时光岁月里动物角色与意象在文物上的积淀,再借助史料的考证,一步步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 https://www.jfdaily.com.cn/news/detail?id=829513
4.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豆瓣)该书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共同出品,由关凯主编,郑茜执行主编的“博物馆人类学经典译丛”首部译著《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集》是博物馆人类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位人类学家和博物馆馆长,迈克尔埃姆斯(Michae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03-070074-2/
5.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论集世界博物馆全集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 作者:许钟荣 出版社: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1987 博物馆学论集. 一 作者:中国博物馆学会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1983 博物馆学与博物馆工作 作者:山东省博物馆学会 ISBN:7532806626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0ee6dc03c30337372f67060c5e9f74e0
6.声景项目招募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同期录音网由长江美术馆主办、同期录音网全程协作的“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项目将在2021年6月30日正式启动,由欧宁担任主持人,分为特邀艺术家实地调研、参与者招募、田野录音、工作坊研讨、展览、出版以及纪录片等版块,以声景的角度探讨太原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和当代现实,通过触发听觉的方法来激发参与者与参观者的共情,https://www.locationsound.cn/10892.html
7.罗攀丨博物馆中的凝视:与人类学家一起观展澎湃号·湃客标准有何改变?多维度下的展览批判使公众与人类学家一起,不断提升展览的标准,并渐渐趋向多元而深刻,好的展览无法再以单一标准进行定论。安娜·洛娜·琼斯断言:挑战策展人和机构的传统权威、分享表征的权力将成为未来的潮流,而博物馆能否成功应对,还将有赖人类学的持续审查和引领。[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34327
8.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暨2019年度(第十三届获奖成果名单按获奖等次排列,每个等次中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历史学,智库研究成果、应用与普及学科组排列,每学科分文章与著作两类,各等次获奖成果按网上申报系统内成果原序号排列。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获奖人选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90714/Articel05002MT.htm
9.迈向批判与反思的博物馆人类学1986年,作为兰契大学人类学系列丛书之一,迈克尔 · 埃姆斯编著的《博物馆、公众与人类学:关于人类学的人类学研究》(Museums, the Public and Anthropology: A Study in the Anthropology of Anthropology)由康赛普出版社出版。 第一版书的文章涉及如下议题:概述西方世界的博物馆发展轨迹;人类学家在如何尝试处理与公共https://zhuanlan.zhihu.com/p/481705620
10.文本分析基于公众需求文本分析的深圳自然博物馆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此次公众咨询获取到的数据和信息,本文将以新博物馆学理论为视角,采用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对深圳自然博物馆公众咨询进行深度分析,归纳出公众的核心需求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的建设目标,同时为其他“新十大”文化设施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209177/article/details/124086805
11.伦敦艺术大学范文7篇(全文)课程讨论的主题本身往往不属于任何学科或是跨学科的, 如“人和动物”、“被生产的空间”、“崇高”、“艺术家的写作”、“艺术与人类学的对话”、“摄影中的身体”等等。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激发学生对这些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要求学生介入哲学、科学、政治、人类学和神学等各种领域的研究, 以这些研讨会作为一个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wjmyk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