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教育部门进校园的挑战与对策——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近些年来,作为馆校合作的重要组成,“出馆进校”教育项目蔚然成风,操作形式渐趋丰富。

在当前的馆校合作中,博物馆教育部门员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既是规划师,也是执行者;不但掌握博物馆教育理论,具备博物馆学的分析研究能力,而且要依据受众群体将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博物馆教育部门员工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出馆进校”教育项目,既有讲座、巡展等独立而灵活的教育活动,也有结合馆藏资源设计的主题课程,有机地融入了学校教学。无论“教育活动”还是“主题课程”,博物馆与学校最初都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短期合作,随后一些博物馆进一步与学校达成密切的伙伴关系,由教育部门到校设立系统的长期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的形式。如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以下简称故宫宣教部)与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合作,在该校初中部开设“发现故宫”系列选修课,每周一次(两课时),以“主题课程”的方式,带领学生依次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收藏和展览。

而当中最特别的,莫过于直接致力于学校必修课程的建设及执行,自2017年春季学期起至今,故宫宣教部员工面向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宣师一附小)的六年级学生,每周以班为单位讲授“故宫”综合实践系列课程。课程依托故宫丰富的藏品及历史资源,以知识讲授为主,课时长度及课程容量参考学校日常课程需求,包括“故宫建筑”“青铜器”“陶瓷”三个支系,在一个学期内次第执行。它标志了馆校之间的深层合作,也挑战了博物馆教育者的执行力。时至今日,共计完成超过1000节课程,个中滋味与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提炼。

一、宏观的课程建设

必修课程和其他“出馆进校”的教育项目一样,看似首要的改变在于教学场所变化带来的“实物性”脱离,而事实上,对当下的博物馆教育部门员工来说,场所的变化并不太构成挑战。近年来,博物馆界开展了大量拓展式教育,在公众教育领域,已经摆脱了对“实物”的依赖——不再主要以实物展品作为核心媒介,而是利用形式多样的、更接近常规形态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正因为此,像讲座、主题课程等拓展式教育所惯用的模式,虽然不借助实物,但学生仍感到很新鲜,固然损失了强烈的“现场感”,博物馆教育部门员工依旧能够游刃有余。

1.面临的挑战

除却“实物性”,博物馆教育还具有自主性、非强制性等特征,绝大多数“出馆进校”的教育项目都满足这些特征,系列课程经常采用选修的形式即是体现。然而,涉足学校必修课程时,情况会发生转变。这类课程按班级授课,一堂课40分钟,课程资源统一、课堂形式单调、课程安排高控,这已与学校教育的教育形式别无二致,迫使员工直面挑战。

第一,如何完成必修课程的开发。博物馆教育部门员工或拥有博物馆教育专业背景,或熟练运用其理念指导实践,但与学校教师相比,大都缺乏学校教育或师范专业的系统训练。学校教育常采用客观主义教学观,注重系统性;博物馆教育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完善,相对松散、自由。在开发必修课程时,要求员工务必按照学校教育的模式,扮演好学校教师的角色,为学生讲授完整、成体系的知识内容。

2.采取的对策

在课堂管理方面,最初可由学校教师随堂帮助督导。随着经验的积累、对学校讲台的熟悉,来自博物馆的教师会逐渐适应所处的新环境。懂得强化正当的课堂行为,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灵活应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若决定制止违纪行为,要多施以正向引导。博物馆教育部门员工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课堂管理理论不断交汇融合,课堂管理策略由注重行为控制转向满足学生需要。精心营造的良好课程氛围,富于趣味性、互动性,且流畅、紧凑,降低了师生各自的焦虑感,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从根本上支持了课堂的有效管理。这与博物馆教育渴望轻松的氛围、追求与受众平等互动的关系不谋而合。

二、微观的课程开发

上文揭示了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其中有关课堂管理的举措具有普适性,不论何种主题的必修课程,博物馆教育部门员工都能直接对其加以运用。但课程开发方面则不然,须进一步结合实际案例,才能得到完整呈现。

就故宫博物院开展的“出馆进校”必修课程而言,“青铜器”系列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故择此为代表,给予详细诠释。

1.面临的具体挑战

青铜器是中国早期文明的结晶,距今年代久远,成年人理解起来尚且不易,何况没有学过历史课程的小学生,他们大都对中国历史感到陌生,对唐代以前的王朝谱系一头雾水。

2.采取的具体对策

表1“青铜器”课程15讲

图1小臣缶方鼎模型

图2“转印青铜纹饰”所用材料

图3“巧制青铜钟”成品

图4“拼合青铜簋”所用材料

图5下课后同学们分组展示作品

表2“青铜的纹饰”教案

三、结语

经历了将近四年的磨合,故宫博物院开展的“出馆进校”学校必修课程日臻完善。宣教部曾对学校随堂教师做过专门调查,普遍认为课程的总体难度适中,与小学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衔接性,融入小学课程体系,与小学语文、数学,特别是品德与社会、美术、写字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明确联系,并认为学生通过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能够开拓视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明确传承文化的责任,增强个人的民族荣誉感。此外,宣师一附小师生也受邀参加了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教育成果总结会,表达出积极的合作态度。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PPT,带你领略文化之美,教育,k12教育,好看视频故宫博物院PPT,带你领略文化之美 百度文库 53万粉丝 · 75万个视频百度文库官方账号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1:03 杭州80后爸爸辅导作业和儿子起争执,气到呼吸困难,确诊急性心梗 椒点视频 3.9万次播放 · 730次点赞 00:23 和平精英:这个加密箱太好用了 是小新小新 6.0万次播放 · 329次点赞 01:02 台湾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2957626131106635839
2.教育“我要去故宫”微课堂是一套由故宫博物院和中信出版集团精心为孩子们准备的线上故宫课程,以新颖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讲解,带你了解故宫的宫廷建筑、历史文化、文物精品。与其同名的系列童书也已经出版,会让更多的小朋友通过它走入故宫,爱上故宫,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https://img.dpm.org.cn/Events
3.故宫博物院专业知识.pptx故宫博物院!;我所懂得旳故宫;故宫(紫禁城);故宫;引人注目旳三大殿 ;富有生活气旳内廷;收藏文物100万件 ;;;午门;午门;;金水河;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旳宫门, 也是外朝宫殿旳正门。;;太和门狮雕;太和殿;太和殿;;;太和殿旳外观和内景,阐明顺序:外—内。;;;殿顶;;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3/5122241012011340.shtm
4.带你解锁故宫千年文化,当博物馆小讲解员此次课程主题为《故宫的城中之城》+“国家博物馆”:作为故宫小讲解员的升级版课程,知识体系比起《故宫前朝》主题更加深入,不再是建筑规制和功能的学习,此课程更侧重文物及文物背后的故事,结合宁寿全宫区域(珍宝馆+九龙壁)内众多珍宝及故宫内的建筑和陈设,通过对清朝“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四个方面的学习来为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9IlI6ILBIY
5.《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1 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2720705.html
6.在北京看莫高窟「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课程费用:最低至418元,原价598元/场(一大一小)?点击了解涂思课程超值卡。 *不含故宫门票,请家长通过故宫博物院网络售票网站https://gugong.ktmtech.cn/或微信故宫博物院观众服务号,提前10天购买门票及实名预约。 课程人数:每场不高于10组家庭 课程及集合地点:故宫博物院 课程形式:艺术家互动导览+艺术创作 课程导https://j.youzan.com/BH2DCB
7.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津主讲“科学博物馆学”通识课程特邀讲座2024年4月1日晚上,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津老师做客我系刘年凯助理教授开设的“科学博物馆学”本科生通识课,以“择一事,爱一行,做一生”为题,分享了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不同国家、地区生产的钟表,以及故宫钟表修复传承和钟表修复流程,并展示了他修复几座代表性钟表的详细过程。课后,同学就修复工艺、工作感受等问题向王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1565
8.手册探究紫禁城首都科普主题研学基地课程知识手册故宫博物院当当瑞银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故宫研学知识手册探究紫禁城首都科普主题研学基地课程知识手册故宫博物院知识青少年科普读物果美侠主编9787563744824旅游教育【可开发票】》。最新《故宫研学知识手册探究紫禁城首都科普主题研学基地课程知识手册故宫博物院知识青少年科普http://product.dangdang.com/11376424187.html
9.课程详情兴趣课频道一、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 1.1故宫的文化视角 Created with Sketch.02:37 1.2匾额楹联见文化 Created with Sketch.02:31 1.3故宫藏品反映着国家的命脉、民族的精神 Created with Sketch.03:08 1.4故宫文化的三个特点 Created with Sketch.05:31 1.5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文化意义 https://www.zhihuishu.com/portals_h5/2clearning.html#/courseInfo/2049726?studyMode=1
10.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通用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8页---40页。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体药箱、圆柱、球、长方体实物若干、圆柱和球的组合学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https://m.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150813153140_30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