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载深耕只为悟道古陶瓷——记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吕成龙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的东侧,有一片皇宫内较为少见的绿琉璃瓦建筑群。这里被称为“南三所”,是当年皇子们居住的地方,道光帝就出生在院里的撷芳殿。如今,这里是故宫博物院的器物部。吕成龙就在这个院落里工作,整整37年,从刚工作的毛头小伙到如今的器物部当家人,从未离开。

“陷进去就不想拔出来了”

吕成龙,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领域学术带头人。1984年大学毕业,因为成绩出众,他被分配到了故宫。报到那天,是他第一次看到故宫,跟自己的想象完全不一样。吕成龙回忆起上班第一天,往事历历在目:“人事部在北门,我就沿着中轴线往北走,走啊走啊,东筒子这么长,故宫这么大呀。”以后要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是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高才生,自然就被分派进了陶瓷组。当时的组长是古陶瓷大家、后来成了他师傅的耿宝昌。“看着师傅就那么一看、一摸、一敲就判定了真假,我就立志要学会。”吕成龙说。然而,古陶瓷“水太深”了,岂是朝夕之间可得,仅是打绳结,他就练了两年。

“学习贵在坚持”

如果说对事业的热爱给予了吕成龙发奋的动力,那么持之以恒的执着就是他能够成功的关键。

吕成龙说,鉴定犹如窗户纸,悟不到就看不透,一旦捅破就是海阔天空。为了“悟到”,他始终坚持学习,直到当下,从未间断。

早些年,别说电脑,连相机都是稀罕物。为了尽可能多记住文物,他利用一切可以接触实物的机会,观察学习。1997年,故宫博物院进行6万多件院藏瓷器的清理和搬库工作。瓷器属于易碎文物,加之库房运输路线较远,当时只能用人工手推车小心搬运,此项工作的艰巨程度可想而知。吕成龙当时为器物部陶瓷组组长,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落实。每天他和陶瓷组的同事,用塑料桶提水到库房,先擦洗瓷器,然后用高丽纸或绵纸包好,再裹上棉垫,装进藤筐,最后装车、捆车。运到新库房后,卸车、开包、入柜。日复一日地重复,整整3年,6万件瓷器毫发无损地搬进了新家。而就在这种每日的重复工作中,他将6万件瓷器印在了脑子里,从此“心中有数”。

孙灜洲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第一代陶瓷鉴定大家。他结合自己多年从业经验,编了一套5组明代御窑的鉴定口诀。虽然每组只有28个字,但每个字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吃透每个字的内涵,吕成龙“用了十四五年的刻苦学习,才真正领略了其中的奥秘”。

为了丰富自己的鉴定知识,吕成龙非常重视古陶瓷窑址调查工作。古陶瓷窑址大都在偏远山区,道路崎岖,杂草丛生,要步行很远的路才能到达。跌跤、滑倒、被瓷片划破手指都是家常便饭,摔伤也时有发生;夏天蚊虫叮咬是“必修课”,甚至还有蝎蛇蜇咬的“选修课”。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实地调查了近30个古代陶瓷窑址,并将所得到的收获运用到院藏陶瓷器的研究中,解决了研究中一些长期遗留的问题。比如,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瓷盘,被前辈判定为“辽代的三彩划花鹭连纹盘”。他通过古窑址调查,发现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福建漳州平和窑产品。

作为故宫乃至业界古陶瓷领域的领军人物,吕成龙一直强调“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贵在坚持”,“没有哪个专家是随随便便就能成长起来的”。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文物”

安全是一切文物工作的基础,也是吕成龙从业几十年来脑子里始终不敢放松的那根弦。吕成龙坦言,保证文物安全,自己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正是这种神圣感,让他从业37年来,从未出现任何文物安全差错。

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规模的木质古建筑群,防火是故宫文物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故宫博物院实行在下班前的三级断电制度:办公室断电、部门总闸断电、故宫总配电室断电。器物部每日都有专人负责,确保前两级断电。“我们的办公室就是古建,又有电脑等不少用电设备,一点疏忽就会万劫不复。”他也将这种谨慎与严格传递给部门的年轻人,不厌其烦地强调文物操作安全,悉心地指导演示文物操作规程,要求他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文物”。

鉴定文物,吕成龙也格外注重细节。2021年“五一”,故宫的陶瓷馆搬至武英殿,重新改陈开馆。这不是一次简单搬家,而是重新设计陈列大纲、重新安装展台、重新摆放文物,是一次彻底重生。这个展是“我退休前,对自己工作的一个总结”,吕成龙倾注了大量心血,几乎每天都在现场。为了确保文物安全,除了常规的文物操作安全规程,吕成龙还要求每位参与布展者,手机不能装在兜里。他说,现在手机都比较重,万一从兜里滑出来,可能砸到瓷器,后果不堪设想。

“文物安全是1,其他工作都是后面的0;没有1,啥都没有。”吕成龙说。

走出吕成龙办公室,院里有一棵核桃树。吕成龙说,自己刚来这里上班时,树干“只有墩布把儿那么粗”,如今已如电线杆般。37个春秋,吕成龙看着它花开花落结果落果,它陪着吕成龙从青涩新人成长为业界大师。日后,还会有更多的故宫人和它一起成长、成材。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 2、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以及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 3、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4、学习方位词的运用。 还剩1/2 页未读,请继续阅读 官方精选 166 篇 《故宫博物院》学习目标-语文网 相关文档 20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16446/
2.基于阅读策略的学习——《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由四份材料组成,有对故宫博物院进行全景式介绍的说明性文字,有关于太和门被烧的故事,有来自官网的游览须知和平面示意图。这些材料中,既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提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学生“有目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材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https://www.meipian.cn/57kd0u8g
3.最新翻转课堂《故宫博物院》学习任务单.doc《故宫博物院》学习任务一.预学了解 故宫旧称紫禁城( 中国古代天文学说,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 紫微垣星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 星座。是 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认为是 真龙天子,就把他们所居住的皇宫,被比喻为天上的紫宫。“禁”则指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22/6142224113004011.shtm
4.故宫学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将与故宫博物院首次联合招收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方向博士生,首届计划招收3名学生,将采取双导师制度。学生将在南开大学学习故宫院史、故宫建筑学、明清宫廷史等相关课程,并赴故宫博物院考察学习文物。[1] 4研究范围 编辑 故宫学的研究范围大致有六个方面:故宫古建筑(紫禁城);院藏百万件文物;宫廷历史文https://baike.sogou.com/v11006183.htm
5.《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5篇分别让学生找出太和殿的外形特点、殿里的布局特点及作用。底下同学们一边找,讲台上的同学一边写,同时底下的同学会监督台上的同学是否书写正确。老师则负责播放PPT上的图片,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故宫博物院的风采。学生老师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https://mip.wenshubang.com/jiaoan/2450961.html
6.故宫博物院举办第十二届故宫学高校教师讲习班故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宝库,故宫学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问,需要院内院外各领域、各专业学者共同参与研究。自郑欣淼先生2003年提出“故宫学”这一学术概念以来,故宫学经过21年的发展,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故宫学高校教师讲习班是故宫博物院与高校联合培养故宫学学术力量的重要平台,参加培训的高校教师通过课堂学习与实https://www.mct.gov.cn/whzx/zsdw/ggbwy/202407/t20240731_954454.html
7.故宫院刊刘曙光:中国特色博物馆学体系发展与创新:脉络现状与文章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作者单位:刘曙光,中国博物馆协会;梅海涛,上海大学(博士生)]http://www.okaygis.com/zhwb/index.php?c=news&id=1185
8.相互学习促党建开展交流共发展我院与故宫博物院举行联合党建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10月30日下午,我院与故宫博物院举行联学活动。我院党委书记郑起朝、副院长李丹阳,故宫博物院纪委书记李峻参加此次活动。 https://www.chinaopera.com.cn/news/2365.html
9.观课《故宫博物院》观课||《故宫博物院》 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有目的地阅读。学生回顾有目的阅读的方法。:查找资料、浏览、圈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梳理、排除法··· 2.快速浏览课文,课文有几则材料,分别写了什么?(指学生回答) 3.指生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4.出示https://www.jianshu.com/p/3df3db1f8a60
10.故宫院刊刘曙光:中国特色博物馆学体系发展与创新:脉络现状与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博物馆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博物馆自诞生之初便有着较强的研究功能。博物馆学研究是博物馆研究中的重要构成,虽然同样历史悠久,但目前仍存在研究与实践脱节、专业建设不完善,学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必须从优化http://www.bcda.org.cn/beizhuangxie/vip_doc/28144311.html
11.学习强国如何保护好故宫建筑群及其博物馆藏品,怎样发展好故宫博物院,成为历任院长必须面对的核心命题。为此,故宫博物院着力于故宫建筑群的保护修缮,埋首于故宫博物院藏品的清理点查,潜心于明清宫廷历史文化的整理研究,专注于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的陈列展览,希望藉此充分发挥故宫遗产的价值,使世人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脉络与精髓。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7927976894852017861
12.[中国国宝大会]现存故宫博物院的红漆嵌螺钿寿字炕桌,是一张古代[中国国宝大会]现存故宫博物院的红漆嵌螺钿寿字炕桌,是一张古代皇帝课桌,请问它是清代哪位皇帝学习的物证? 来源: 央视网2021-09-11 21:22内容简介 收视TOP榜 南水北调为人们带来了什么? 国家记忆 1 定调2025 中国经济该怎么干? 新闻1+1 2 这个小镇用玫瑰加糖来调味https://tv.cctv.com/2021/09/11/VIDEv6jX08fzrSySmib8vv9e210911.shtml
13.故宫博物院(课堂实录)(通用6篇)篇2:故宫博物院(课堂实录) 昆明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 古春燕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总结说明对象的特征。 2、欣赏语言,学习如何紧紧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3、品味语言,感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欣赏语言,学习如何紧紧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5651176.html
14.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通用15篇)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3、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7807507.html
15.2025年研学四日游:暑期北京研学多日游,故宫研学上午:故宫博物院 根据课程手册完成课程任务,在讲解员和辅导员的带领下游览皇家宫殿,发掘故宫的秘密,探寻古与今的契合。参观游览路线以故宫中轴线为主,即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寝(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和御花园,细细体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 https://m.cncn.com/lxs/66818/news-784177
16.组织建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党2024年3月15日下午,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一行人员来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先后参观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金属工艺、玻璃、纤维和漆艺实验室,并在美术学院漆艺实验室开展联学座谈会。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雷勇、文保科技部高飞、罗涵、李敬源、蔡雨龙、闵俊嵘、方小济、亓昊楠、陈露、贾翠、崔筝、https://www.ad.tsinghua.edu.cn/info/1061/30936.htm
17.狗熊打卡学习笔记(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剧评狗熊打卡学习笔记 第1集 天地之间气味、声音、光线稍纵即逝,被时光切割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而对于这座城,我们几乎没有记忆,因为从前,百姓不能进入这座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第2集 至大无外故宫不仅是皇宫,更是一座博物院,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地。系列纪录片创意,以故宫为源泉,延展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725916/